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目录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标准。

▲ 条文说明
1.0.1 本条阐述了编制本标准的目的,规定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不仅涉及很多领域的专业技术问题,而且要体现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因此,设计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
    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电气设施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维护管理方便这些基本要求,是设计中必须遵守的准则;而注意整体美观,则是民用建筑设计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不适用于燃气加压站、汽车加油站的电气设计。

▲ 条文说明
1.0.2 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对于燃气加压站、汽车加油站的电气设计,由于工程具有特殊性,涉及的技术内容并非《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所能界定的。因此,将上述工程列入不适用范围。

 

1.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对电磁污染、声污染及光污染采取综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居环境安全。

▲ 条文说明
1.0.3 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良好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追求已经成为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重视电磁污染及声、光污染,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人居环境的安全,无疑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一环。

 

1.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系统配置水平,应与工程的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质相适应。

▲ 条文说明
1.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涉及的技术标准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恰如其分地采用技术标准和系统配置水平,使其与工程的功能、性质相适应是建筑电气设计的重要环节,处理好这一问题实属关键。

 

1.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采用成熟、有效的节能措施,合理采用分布式能源,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 条文说明
1.0.5 节能是一项重要的国策。此条规定的目的,在于强调设计中要从各方面积极采用和推广成熟、有效的节能措施,配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落实,努力降低电能消耗。另外合理采用分布式能源,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是本次修订增加的重点内容之一。

 

1.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亦可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且满足工程需求的产品。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

▲ 条文说明
1.0.6 此条规定是保证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事关人身、财产安全,如果不能杜绝已被国家淘汰的和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劣质产品在工程上应用,无疑将给工程埋下隐患。因此,条文中采用“严禁使用”来确保产品质量。另外,对于一些国外先进技术虽然国内尚无标准,但其符合国际先进标准,且能够满足工程需求,这类产品也是可以使用的。为了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当新产品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时,该产品企业标准的性能参数高于国家标准,也是可以采用的。

 

1.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应采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 条文说明
1.0.7 近年来,建筑电气领域的新产品、新系统层出不穷,从理论到实践都需积累经验,不断去粗取精,尤其是向国际标准靠拢更应结合国情,不能一概照搬。因而强调采用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这是一种科学精神,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范围很广,有不少方面又与国家标准和其他行业标准交叉,或对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未在本标准表述,为避免执行中可能出现的矛盾或误解,故作此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 术 语

2 术语和缩略语

▲ 条文说明
本次《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修订过程中,术语部分沿用了原规范大部分词条,有个别词条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另有一部分词条如保护导体、保护联结导体、保护接地导体和接地导体等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的术语部分进行了协调统一。
    缩略语部分保留了原规范大部分符号的内容,又根据编制内容的变化,增加了部分新的缩略语,并与科技名词术语进行了协调。

2.1 术 语

 

2.1.1 备用电源 standby power supply

当正常电源断电时,用来维持电气装置或照明系统所需的电源。

2.1.2 应急电源 emergency power supply(EPS)

用作应急供电系统组成部分的电源。

2.1.3 不间断电源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

能够提供满足电子信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供电质量要求的,不间断供电的后备电源装置。

2.1.4 保护导体 protective conductor

由保护联结导体、保护接地导体和接地导体组成,起安全保护作用的导体。

2.1.5 接地导体 earth conductor

在布线系统、电气装置或用电设备的总接地端子与接地极或接地网之间,提供导电通路或部分导电通路的导体。

2.1.6 保护接地导体(PE)protective earthing conductor

用于保护接地的导体。

2.1.7 保护联结导体 protective bonding conductor

用于保护等电位联结的导体。

2.1.8 中性导体(N)neutral conductor

与中性点连接并用于配电的导体。

2.1.9 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

具有保护接地导体和中性导体两种功能的导体。

2.1.10 接地干线 earthing busbar

与总接地母线(端子)、接地极或接地网直接连接的保护导体。

2.1.11 总接地端子 main earthing terminal

总接地母线 main earthing busbar

电气装置接地配置的一部分,并能用于与多个接地用的导体实行电气连接的端子或总母线。

2.1.12 剩余电流 residual current

电气回路给定点处的所有带电体电流值的矢量和。

2.1.13 特低电压 extra-low voltage(ELV)

相间电压或相对地电压不超过交流均方根值50V的电压,即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GB/T 18379规定的有关Ⅰ类电压限值的电压。

2.1.14 安全特低电压系统 safety extra low voltage system(SELV)

在正常条件下不接地的、电压不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

2.1.15 保护特低电压系统 protection of extra low voltage system(PELV)

在正常条件下接地的、电压不超过特低电压的电气系统。

2.1.16 外露可导电部分 exposed-conductive-part

用电设备上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

2.1.17 外界可导电部分 extraneous-conductive-part

非电气装置的组成部分,且易于引入电位的可导电部分。

2.1.18 保护接地 protective earthing;protective grounding

为了电气安全,将一个系统、装置或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到保护接地导体上。

2.1.19 功能接地 functional earthing;functional grounding

出于电气安全之外的目的,保证系统、装置或设备正常与稳定运行需要的接地。

2.1.20 功能性开关电器 functional switching device

为了电气线路或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对电气线路或用电设备的供电进行通、断或转换的电器。

2.1.21 接地故障 earth fault;ground fault

带电导体和大地之间意外出现导电通路。

2.1.22 接地配置 earthing arrangement;grounding arrangement

接地系统 earthing system

系统、装置和设备的接地所包含的所有电气连接和器件称为接地配置,也称为接地系统。

2.1.23 接地极 earth electrode;ground electrode

埋入土壤或特定的导电介质中、与大地有电接触的可导电部分。

2.1.24 接地网 earth-electrode network;ground-electrode network

接地配置的组成部分,仅包括接地极及其相互连接部分。

2.1.25 等电位联结 equipotential bonding

为达到等电位,多个可导电部分间的电连接。

2.1.26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网、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2.1.27 雷电波侵入 lightning surge on incoming services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2.1.28 雷击电磁脉冲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2.1.29 雷电防护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

2.1.30 防护区 protection area

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的区域或部位。

2.1.31 禁区 restricted area

不允许未授权人员出入(或窥视)的防护区域或部位。

2.1.32 盲区 blind zone

在警戒范围内,安全防范手段未能覆盖的区域。

2.1.33 纵深防护 longitudinal-depth protection

根据被防护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整个防护区域实施由外到里或由里到外层层设防的防护措施,分为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两种类型。

2.1.34 最大声压级 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

扩声系统在听众席产生的最高稳态声压级。

2.1.35 传输频率特性 transmissi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厅堂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

2.1.36 传声增益 sound transmission gain

扩声系统达到可用增益时,声场内各测量点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

2.1.37 声场不均匀度 sound field nonuniformity

扩声时,厅内各测量点处得到的稳态声压级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值,以dB表示。

2.1.38 楼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

将建筑物(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水排水等机电设备或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系统。通常为分散控制、集中监视与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亦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1.39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DCS)

由多台分散安装在现场的计算机实现分布式检测与控制,然后经互联网络构成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是多种计算机系统的一种新形式,其核心是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

2.1.40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ield bus control system(FCS)

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它将现场各控制器及仪表设备互连,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将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

2.1.41 综合布线系统 generic cabling system

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由支持信息电子设备相连的各种缆线、跳线、插接软线和连接器件组成,能满足语音、数据、图文和视频等信息传输要求的系统。

2.1.42 电磁环境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2.1.43 电磁兼容性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的其他设备和系统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2.1.44 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2.1.45 电磁辐射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和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

2.1.46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用以减弱变化的电磁场透入给定区域的屏蔽。

2.1.47 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有/无线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1.48 以太网供电 power over ethernet(POE)

以太网供电是指在现有的以太网布线基础架构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供电的技术。简称为POE。

2.1.49 冗余磁盘阵列 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2.2 缩略语

2.2 缩略语

 

AI(Analog Input)模拟量输入(模入)AO(Analog Output)模拟量输出(模出)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楼宇自动化系统

BD(Building Distributor)建筑物配线设备(架)BMS(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CD(Campus Distributor)建筑群配线设备

CP(Consolidation Point)集合点

DDC(Direct Digital Control)直接数字控制器

DI(Digital Input)开关量(数字量)输入(开入)DO(Digital Output)开关量(数字量)输出(开出)FAS(Fire Alarm System)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D(Floor Distributor)楼层配线设备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

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

KB(Kilobyte)千位(千字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

NTU(Network Terminal Unit)网络终端设备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网

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读写存储器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

SAS(Security Protection & Alarm System)安全防范系统

SPD(Surge Protect Device)电涌保护器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E(Terminal Equipment)终端设备

TO(Telecommunication Outlet)信息插座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

3供配电系统

3.1 一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中35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 条文说明
3.1.1 原2008版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规定,本章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供配电系统。由于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建设了一批规模很大的民用建筑,用电负荷相应增大,对供电的需求加大,部分建筑物内部设有35kV等级的变电所,国内部分地区还设有20kV的供配电系统。为适应各个地区及各类民用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将《原规范》供配电系统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调整为35kV及以下。

 

3.1.2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的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系统规模和发展规划以及当地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 条文说明
3.1.2 供配电系统如果未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将会产生能耗大、资金浪费及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应进行全面规划,确定合理可行的供配电系统方案。

 

3.1.3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简单可靠,减少电能损耗,便于维护管理,并在满足现有使用要求的同时,适度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

3.1.4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的规定。

3.2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3.2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3.2.1 用电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定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害;

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

3)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或造成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特别重要场所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定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定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损失或较大影响;

2)中断供电将影响较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或造成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3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用电负荷应定为三级负荷。(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3.2.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用电负荷分级是根据电力负荷因事故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区分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损失或影响越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高。负荷分级主要是从安全和经济损失两个方面来确定。电力负荷分级的意义在于正确地反映它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界限,以便恰当地选择符合实际水平的供电方式,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并根据负荷等级采取相应的供电方式,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确定负荷特性的目的是确定其供电方案(条文中是按事故停电的损失来确定负荷的特性)。政府部门通常仅对涉及人身和建筑物安全问题采取强制性的规定,而对于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评价主要应该取决于用户所能接受的能力。本标准中对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及一、二、三级负荷的供电要求是基本要求,工程设计中用户可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确定更高要求的供电方案。由于各类建筑的负荷特性不同,本标准仅对负荷的分级作原则性的规定,各类建筑应按本标准的分级原则确定用电负荷级别。
    根据民用建筑的特点,本条对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作了规定。例如,数据中心、大型金融中心的关键电子计算机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大型国际比赛场馆的计时记分系统等列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重要的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一旦中断供电将会丢失重要数据,因此列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另外,大多数民用建筑中通常不含有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的负荷,当个别建筑物内含有此类负荷时,应列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在民用建筑中,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重要的宾馆、大型体育场馆,以及经常用于重要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由于电源突然中断造成正常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大型银行营业厅的照明,一般银行的防盗系统;大型博物馆、展览馆的防盗信号电源,珍贵展品室的照明电源,一旦中断供电可能会造成珍贵文物和珍贵展品被盗,因此列为一级负荷。
    中断供电将影响较重要民用建筑的正常工作,例如: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因此列为二级负荷。
【技术要点】
    用电负荷分级是根据电力负荷因事故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区分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损失或影响越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高。负荷分级主要是从安全和经济损失两个方面来确定。电力负荷分级的意义在于正确地反映它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界限,以便恰当地选择符合实际水平的供电方式,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并根据负荷等级采取相应的供电方式,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条文根据因事故中断供电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对用电负荷的级别进行了划分。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根据条文中用电负荷分级的原则性要求及本标准附录A“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所规定的具体要求,对民用建筑中的各类用电负荷进行判定、分类,确定其具体的用电负荷级别。因各类不同的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种类繁多,未全部列入本标准附录A“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表中的各类用电负荷可类比参照本标准附录A确定其用电负荷级别。
检查:在审核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检查其用电负荷分级是否符合条文中对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及一、二、三级负荷供电的原则性要求,是否符合本标准附录A“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所规定的具体要求。

 

3.2.2 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或场所的主要用电负荷级别,可按本标准附录A选定。

▲ 条文说明
3.2.2 附录A是根据原规范表3.2.2修改补充而成的。本次修订补充了住宅建筑、办公建筑、交通建筑(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磁浮列车站、地铁车站等)等不同类型建筑的负荷分级,补充了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剧场、体育场馆及交通建筑等不同类型建筑的消防负荷分级。当本标准附录A中序号1~24各类建筑物与一类、二类高层建筑的用电负荷级别以及消防用电负荷级别不相同时,负荷级别应按其中高者确定。
    一类和二类高层建筑中的电梯、部分场所的照明、生活水泵等用电负荷,如果中断供电将影响全楼的公共秩序和安全,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比多层建筑明显提高,因此对其负荷的级别做了相应的划分。
    由于各类建筑中应列入一级、二级负荷的用电负荷很多,规范中无法将各类建筑中的所有用电负荷全部列出。因此本标准主要是对用电负荷分级作了原则性规定,并给出了常用的用电负荷分级表,列入附录A中。表中未列出的其他类似的负荷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参照表中的相应负荷分级确定。

 

3.2.3 150m及以上的超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负荷应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

3.2.4 当主体建筑中有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时,确保其正常运行的空调设备宜为一级负荷;当主体建筑中有大量一级负荷时,确保其正常运行的空调设备宜为二级负荷。

3.2.5 重要电信机房的交流电源,其负荷级别应不低于该建筑中最高等级的用电负荷。

3.2.6 住宅小区的给水泵房、供暖锅炉房及换热站的用电负荷不应低于二级。

▲ 条文说明
3.2.6 目前各地建设的住宅小区规模较大者居多,其给水泵房、供暖锅炉房及换热站中断供电对居民的用水、供暖等影响较大,故规定其用电不低于二级负荷。

 

3.2.7 大中型商场、超市营业厅、大开间办公室、交通候机/候车大厅及地下停车库等大面积场所的二级照明用电,应采用双重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交叉供电。

3.2.8 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3.2.8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而且这两个电源不能同时损坏。因为只有满足这个基本条件,才可能维持其中一个电源继续供电,这是必须满足的要求。双重电源可同时工作,也可一用一备。
    本条中采用的“双重电源”一词出自《国际电工词汇》IEC60050.601-2008第601章中的术语第601-02-19条“duplicate supply”。因国内各地区大电力网在主网电压上部是并网的,用电部门无论从电网取几回电源进线,都无法得到严格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电源。所以这里指的双重电源可以是来自不同电网的电源,或者来自同一电网但在运行时电路相互之间联系很弱,或者来自同一个电网但其间的电气距离较远,一个电源系统任意一处出现异常运行或发生短路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仍能不中断供电,这样的电源都可视为双重电源。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应与当地供电公司具体沟通协调,根据当地电网的实际情况确定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当市政电网提供的电源不能满足双重电源的要求时,应设置自备电源或应急电源。
    检查:在审核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检查当地电网提供的电源是否达到双重电源的要求,如达不到双重电源的要求,应要求其另行增设满足双重电源要求的市政电源或增设自备电源或应急电源。

 

3.2.9 对于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其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除双重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供电;

2 应急电源供电回路应自成系统,且不得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回路;

3 应急电源的切换时间,应满足设备允许中断供电的要求;

4 应急电源的供电时间,应满足用电设备最长持续运行时间的要求;

5 对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的末端配电箱切换开关上端口宜设置电源监测和故障报警。

▲ 条文说明
3.2.9 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要求作了规定,除应满足本标准第3.2.8条要求的双重电源供电外,还需增设应急电源。
    近年来供电系统的运行实践经验证明,从电力网引接两回路电源进线加备用自投(BZT)的供电方式,不能满足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对供电可靠性及连续性的要求,有的全部停电事故是由内部故障引起的,也有的是由电力网故障引起的。由于地区大电力网在主网电压上部是并网的,所以用电部门无论从电网取几路电源进线,都无法得到严格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电源。因此,电力网的各种故障,可能引起全部电源进线同时失去电源,造成停电事故。
    当电网设有自备发电站时,由于内部故障或继电保护的误动作交织在一起,可能造成自备电站电源和电网均不能向负荷供电的事故。因此,正常与电网并列运行的自备电站,一般不宜作为应急电源使用,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需要由与电网不并列的、独立的应急电源供电。禁止应急电源与工作电源并列运行,目的在于防止工作电源故障时可能拖垮应急电源。
    多年来实际运行经验表明,电气故障是无法限制在某个范围内部的,电力企业难以确保供电不中断。因此,应急电源应是与电网在电气上独立的各种电源,例如蓄电池、柴油发电机等。为了保证对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需严格界定负荷等级,并不得将其他负荷同时接入应急电源回路。

 

3.2.10 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在末端配电箱处切换供电,另有规定者除外。

3.2.11 二级负荷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二级负荷的外部电源进线宜由35kV、20kV或10kV双回线路供电;当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35kV、20kV或10kV专用的架空线路供电;

2 当建筑物由一路35kV、20kV或10kV电源供电时,二级负荷可由两台变压器各引一路低压回路在负荷端配电箱处切换供电,另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3 当建筑物由双重电源供电,且两台变压器低压侧设有母联开关时,二级负荷可由任一段低压母线单回路供电;

4 对于冷水机组(包括其附属设备)等季节性负荷为二级负荷时,可由一台专用变压器供电;

5 由双重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交叉供电的照明系统,其负荷等级可定为二级负荷。

▲ 条文说明
3.2.11 本条规定了对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由于二级负荷停电影响较大,因此宜由两回线路(由一个城网变电所引来的两个配出回路)供电,配电变压器也宜选两台(两台变压器可不在同一变电所)。只有当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才允许由一回10kV及以上的专用架空线或电缆供电。当线路自上一级变电所用电缆引出时必须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电缆线路,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二级负荷的100%,且互为热备用。
    从近年来掌握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反馈情况看,很多项目对二级负荷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把握得不够准确,很多项目对二级负荷的供电方式等同于一级负荷,部分项目对二级负荷的供电方案达不到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设计时存在系统设置偏高或偏低的倩况。因此本条对一些比较常见的二级负荷的供电做法作了具体的规定。

 

3.2.12 三级负荷可采用单电源单回路供电。

3.2.13 互为备用工作制的生活水泵、排污泵为一级或二级负荷时,可由配对使用的两台变压器低压侧各引一路电源分别为工作泵和备用泵供电。

▲ 条文说明
3.2.13 对于一用一备工作的生活水泵、排污泵等非消防负荷的一级、二级负荷,采用配对使用的两台变压器低压侧各引一路电源分别为工作泵和备用泵供电,可减少双电源切换开关的使用,并不影响其供电的可靠性。对于消防负荷不允许采用这种供电方式。

 

3.2.14 对于不允许电源瞬时中断的负荷,应设置UPS不间断电源装置供电。

 

3.3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3.3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3.3.1 当供电电压为35kV且负荷集中、配电线路电压损失符合要求、无其他高压用电设备、经济性合理时,可直接降至低压配电电压。

▲ 条文说明
3.3.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设计中,供配电线路宜深入负荷中心,将配电所、变电所及变压器靠近负荷中心位置,可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节省线材,这是供配电系统设计时的一条重要原则。

 

3.3.2 同时供电的双重电源供配电系统中,其中一个回路中断供电时,其余线路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

3.3.3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用电单位应设置自备电源:

1 一级负荷中含有特别重要负荷;

2 设置自备电源比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二电源更经济合理,或第二电源不能满足一级负荷要求;

3 当双重电源中的一路为冷备用,且不能满足消防电源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

4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的外部只有一回电源不能满足用电要求。

 

 

3.3.4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应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3.3.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并列运行,目的在于保证应急电源的专用性和可靠性,防止正常电源系统故障时应急电源向正常电源系统负荷送电而失去作用。例如,应急电源原动机的启动命令必须由正常电源主开关的辅助接点发出,而不是由继电器的接点发出,因为继电器有可能误动作而造成与正常电源误并网。
【技术要点】
    防止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并列运行的目的在于保证应急电源的专用性和可靠性,避免正常电源系统故障时由于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并列运行而导致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同时失去作用,无法确保向应急电源所带的负荷供电。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应在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具体措施,例如在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设置手动双投开关或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并设置机械和/或电气联锁,以防止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并列运行。
    检查:在审核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应检查系统中的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是否已经设置了相应的机械和/或电气联锁,应仔细检查并确保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除经机械和/或电气联锁正常连接外无其他未经联锁的电气通路。

 

3.3.5 需要双重电源供电的用电单位,宜采用同级电压供电。

▲ 条文说明
3.3.5 两回电源线路采用同级电压可以互相备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因此宜采用同级电压供电。如能满足一级和二级负荷用电要求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电压供电。

 

3.3.6 采用35kV、20kV或10kV双重电源供电的民用建筑,其高压侧宜由单母线分段组成供配电系统,两段母线间宜设联络开关。

▲ 条文说明
3.3.6 民用建筑中35kV、20kV或10kV供配电系统处于市政电力系统的末端,其系统构成需结合民用建筑的特点,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系统、减少占地、节约投资。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两回35kV、20kV或10kV电源线路侧的供电系统通常可由单母线分段组成。

 

3.3.7 35kV、20kV或10kV供配电系统中,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低压系统不宜多于三级。

▲ 条文说明
3.3.7 如果供电系统结线复杂,配电层次过多,不仅管理不便、操作繁复,而且由于串联元件过多,因元件故障和操作错误而产生事故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复杂的供电系统可靠性并不一定高。配电级数过多,继电保护整定时限的级数也随之增多,而电力系统容许继电保护的时限级数对10kV~35kV来说正常情况下也只限于两级,如配电级数出现三级,则中间一级势必要与下一级或上一级之间无选择性。由于目前很多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构成较为复杂,低压配电设备分布较广,因此规定低压系统的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三级。

 

3.3.8 公共建筑内的35kV、20kV或10kV供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

▲ 条文说明
3.3.8 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则供电可靠性高,便于管理,但线路和开关柜数量增多。而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者可采用树干式,线路数量少,可节约投资。负荷较大的高层建筑,多含二级和一级负荷,可用分区树干式或环式,以减少配电电缆线路和开关柜数量,从而相应少占电缆竖井和高压配电室的面积。

 

3.3.9 下列电源可作为应急电源或备用电源:

1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

2 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3 蓄电池组。

3.3.10 应急电源应根据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30s(60s)的供电,可选用快速自动启动的应急发电机组;

2 自动投入装置的动作时间能满足允许中断供电时间时,可选用独立于正常电源之外的专用馈电线路;

3 连续供电或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装置的供电,可选用蓄电池静止型不间断电源装置(UPS);

4 除本条第3款外,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应急照明供电,可采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装置(EPS)。

▲ 条文说明
3.3.10 应急电源类型的选择应根据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容量、允许中断供电的时间以及要求的电源为交流或直流等条件来进行。
    由于蓄电池装置供电稳定、可靠、切换时间短,因此对于允许停电时间为毫秒级、容量不大的特别重要负荷且可采用直流电源者,可由蓄电池装置作为应急电源。如果特别重要负荷要求交流电源供电,且容量不大的,可采用UPS静止型不间断供电装置(通常适用于计算机等电容性负载)。
    对于应急照明负荷,可采用EPS应急电源(通常适用于电感及阻性负载)供电。
    如果特别重要负荷中有需驱动的电动机负荷,启动电流冲击较大,但允许停电时间为30s以内的,可采用快速自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这是考虑快速自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自启动时间一般为10s左右。
    对于带有自动投入装置的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门馈电线路,是考虑其自投装置的动作时间,适用于允许中断供电时间大于电源切换时间的供电。

 

3.3.11 住宅小区的供配电系统,宜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小区的20kV或10kV供电系统宜采用环网方式;

2 高层住宅宜在首层或地下一层设置20kV(10kV)/0.4kV户内变电所或室外预装式变电站;

3 多层住宅小区、别墅群宜分区设置20kV(10kV)/0.4kV独立变电所或室外预装式变电站。

3.3.12 超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宜按照超高层建筑内的不同功能分区及避难层划分设置相对独立的供配电系统。

3.3.13 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的供配电系统宜按照不同业态设置相对独立的供配电系统。

3.3.14 居住建筑住户内的用电设备与商业网点、配套设施及公共场所的用电设备应分别设置用电计量。建筑内的各个不同功能分区、不同业态、不同类别的用电宜根据使用及管理需要分别设置电能计量。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3.4 电压等级选择和电能质量

3.4 电压等级选择和电能质量

3.4.1 当用电设备的安装容量在250kW及以上或变压器安装容量在160kVA及以上时,宜以20kV或10kV供电;当用电设备总容量在250kW以下或变压器安装容量在160kVA以下时,可由低压380V/220V供电。

3.4.2 当供电距离超过300m且采取增大线路截面积经济性较差时,柴油发电机组宜采用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

 

 

3.4.3 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的电压偏差允许值(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照明:室内场所为±5%;对于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为+5%、-10%;应急照明、景观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等为+5%、-10%;

2 一般电动机为±5%;

3 电梯电动机为±7%;

4 其他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

 

 

3.4.4 当35kV、20kV或10kV电源电压偏差不能满足用电单位对电压质量的要求,且单独设置调压装置技术经济不合理时,可采用35kV、20kV或10kV的有载调压变压器。

 

 

3.4.5 为了限制电压波动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冲击性低压负荷宜采取下列措施:

1 采用专线供电;

2 与其他负荷共用配电线路时,宜降低配电线路阻抗;

3 较大功率的冲击性负荷、冲击性负荷群与对电压波动敏感的负荷,宜由不同变压器供电;

4 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或动态电压调节装置。

 

 

3.4.6 为降低三相低压配电系统负荷的不平衡,宜采取下列措施:

1 22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V/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2 由地区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220V用电负荷,线路电流小于或等于60A时,可采用220V单相供电;大于60A时,宜采用220V/380V三相供电。

 

 

3.4.7 配电系统中的谐波电压和在公共连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限值,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规定。

3.4.8 对于谐波电流较大的非线性负荷,宜采用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当预期非线性负荷容量较大时,应在变电所预留装设滤波器的安装位置;

2 当预期用电设备产生较大谐波时,宜在其配电箱处设置滤波器;

3 当采用树干式配电时,宜在设备安装处设置滤波器;当采用放射式配电时,可在变压器二次母线处设置滤波器。

 

 

3.4.9 容量较大、较稳定运行的非线性用电设备、频谱特征较为单一时,宜采用并联无源滤波器,并宜在谐波源处就地装设。

 

 

3.4.10 容量较大、频谱特征复杂的谐波源,宜采用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混合装设的方式。

 

 

3.4.11 谐波含量较高且容量较大的低压用电设备,宜采用单独的配电回路供电。

 

 

3.5 负荷计算

3.5 负荷计算

3.5.1 负荷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补偿;

2 一级、二级及三级负荷容量;

3 季节性负荷容量。

3.5.2 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 条文说明
3.5.2 在各类用电负荷尚不够具体或明确的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
    需要系数法计算较为简便实用,经过全国各地的设计单位长期和广泛应用证明,需要系数法能够满足需要,所以本标准将需要系数法作为民用建筑电气负荷计算的主要方法。

 

3.5.3 当消防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大于火灾切除的非消防负荷时,应按未切除的非消防负荷加上消防负荷计算总负荷。否则,计算总负荷时不应考虑消防负荷容量。

▲ 条文说明
3.5.3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常遇到消防负荷中含有平时兼作他用的负荷,如消防排烟风机除火灾时排烟外,平时还用于通风(有些情况下排烟和通风状态下的用电容量尚有不同),因此需特别注意除了在计算消防负荷时应计入其消防部分的电量以外,在计算正常情况下的用电负荷时还应计入其平时使用的用电容量。

 

3.5.4 建筑物消防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应按共用的消防用电设备、发生火灾的防火分区内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所有与其关联的防火分区消防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之和确定。

▲ 条文说明
3.5.4 目前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的消防用电负荷计算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不论何种规模或不同功能的建筑,消防负荷都是要全部同时使用的)以及需要系数选择不当的情况(例如均选为1或选值偏高),造成较大浪费,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城市综合体类建筑或集多种建筑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类建筑,上述矛盾就更为突出。
    当市政电源不能满足消防负荷的供电要求时,通常需要设置柴油发电机组,此时消防用电负荷计算是选择柴油发电机总装机容量和单台容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大型建筑群体,可结合建筑物类别、功能要求、供电距离等因素分区域设置柴油发电机组,并对区域内的消防用电负荷分别进行计算。每个区域内柴油发电机容量应满足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各消防用电设备持续运行的要求。区域内消防用电负荷的计算,一般考虑一处火灾点,但要考虑到火灾蔓延的迅速性、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及消防设施工作的时限性等要求,因此不仅要计算发生火灾的防火分区,还要考虑关联分区(竖向及水平)的相应消防用电设施。由于区域内任一处发生火灾都需要灭火扑救,因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及消防控制室等的用电量均应纳人该区域消防用电负荷的计算。当区域内只有一个塔楼时,应计算塔楼全部消防负荷及裙房消防负荷;当区域内有多个塔楼时,按全部塔楼的消防负荷乘同时系数。当各塔楼均有加压送风机时,可按最大塔楼的风机容量选择。
    此外,当消防主管部门及相关消防标准规范有具体规定和要求时,应遵照执行。

 

3.5.5 自备应急发电机的负荷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当自备应急发电机仅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供电时,应按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的计算容量,选择自备应急发电机容量;

2 当自备应急发电机为同时使用的消防负荷及火灾时不允许中断供电的非消防负荷供电时,应按两者的计算负荷之和,选择应急发电机容量;

3 当自备应急发电机作为第二电源时,计算容量应按消防状态与非消防状态对第二电源需求的较大值,选择自备应急发电机容量。

3.5.6 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时,可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超过15%时,宜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3.6 无功补偿

3.6 无功补偿

3.6.1 35kV及以下无功补偿宜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补偿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宜在变电所内集中设置。有高压负荷时宜考虑高压无功补偿。

▲ 条文说明
3.6.1 为了尽量减少线损和电压降,宜采用就地平衡无功负荷的原则来装设电容器。由于低压并联电容器的价格比高压并联电容器低,特别是全膜金属化电容器性能优良,因此低压侧的无功负荷完全由低压电容器补偿是比较合理的。此外,由于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对切换元件的要求比较高,且价格较高,检修维护也较困难,因此当补偿效果相同时,宜优先采用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为了防止低压部分过补偿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当有高压感性用电设备或者配电变压器台数较多时,高压部分的无功负荷应由高压电容器补偿。

 

3.6.2 当民用建筑内设有多个变电所时,宜在各个变电所内的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无功补偿。

▲ 条文说明
3.6.2 如果民用建筑内设有多个变配电所且基本无功负荷比较稳定,为便于维护管理,改善补偿效果,宜在各个变配电所内的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

 

3.6.3 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

▲ 条文说明
3.6.3 并联电容器单独就地补偿是将电容器安装在电气设备附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线损和释放系统容量,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缩小馈电线路的截面积,减少有色金属消耗,但电容器的利用率往往不高,初次投资及维护费用增加。为提高电容器的利用率和避免招致损坏,首先选择在容量较大的长期连续运行的用电设备上装设电容器就地补偿。

 

3.6.4 变电所计量点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

▲ 条文说明
3.6.4 《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规定,100kVA及以上、35kV及以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用户高峰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

 

3.6.5 在受谐波影响较大的用电设备的供电线路上装设电容器组时,宜串联电抗器。

3.6.6 民用建筑内的供配电系统宜采用成套无功补偿柜。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1 避免过补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经济上合理时;

2 避免在轻载下电压过高,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时;

3 只有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才能满足在各种运行负荷情况下的电压偏差允许值时。

▲ 条文说明
3.6.6 根据供电部门对功率因数的管理规定,过补偿要罚款,对于有些对电压敏感的用电设备,在轻载时由于电容器的作用,线路电压往往升得很高,会造成这种用电设备的损坏和严重影响其寿命及使用效能等问题,如经过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宜装设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4变电所

4.1 一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可适用于交流电压为35kV及以下的变电所设计。

 

 

4.1.2 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负荷性质、用电容量、供电条件、节约电能、安装、运行维护要求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并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4.1.3 变电所设计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采取抗震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的规定。

 

 

4.1.4 变电所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9、《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的规定。

4.2 所址选择

4.2 所址选择

4.2.1 变电所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深入或靠近负荷中心;

2 进出线方便;

3 设备吊装、运输方便;

4 不应设在对防电磁辐射干扰有较高要求的场所;

5 不宜设在多尘、水雾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风侧;

6 不应设在厕所、浴室、厨房或其他经常有水并可能漏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贴邻;如果贴邻,相邻隔墙应做无渗漏、无结露等防水处理;

7 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不应设置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 条文说明
4.2.1 第7款变电所也不宜设在积水场所的正上方,如避不开,变电所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

 

4.2.2 变电所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但不宜设置在最底层。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层时,应根据环境要求降低湿度及增设机械通风等。当地下只有一层时,尚应采取预防洪水、消防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浸泡变电所的措施。

▲ 条文说明
4.2.2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总结,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层的变电所遭水淹渍、散热不良的现象确有发现。尤其在施工安装阶段常常出现上层有水漏进变电所,或地下防水措施未做好,或预留孔未堵塞而造成变电所进水而遭浸泡,影响变电所安全运行的情况都不可忽视。除地下室只有一层外,变电所不应设在最下一层。地下只有一层时,应抬高变电所的地面。

 

4.2.3 民用建筑宜按不同业态和功能分区设置变电所,当供电负荷较大,供电半径较长时,宜分散设置;超高层建筑的变电所宜分设在地下室、裙房、避难层、设备层及屋顶层等处。

▲ 条文说明
4.2.3 民用建筑低压供电半径一般不宜超过300m,过大可能造成电压损失过大或保护开关不能保护线路末端短路。对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超高层建筑,变电所可分散设置在地下室、避难层等场所。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4.3 配电变压器选择

4.3 配电变压器选择

4.3.1 配电变压器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负荷情况和环境条件确定,并应选用低损耗、低噪声的节能型变压器。

4.3.2 配电变压器的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宜大于85%;当有一级和二级负荷时,宜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当一台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满足一级和二级负荷用电要求。

▲ 条文说明
4.3.2 在民用建筑中,变压器的季节负载变化很大。变压器制造商家常推荐将变压器采取强冷措施,允许适当过载运行。使用单位为了减少首次安装容量,往往接受此措施。其实变压器在此情况下运行是不经济的,不宜提倡。长期工作负载率应考虑经济运行,不宜大于85%。当两台变压器设有联结,一台变压器停运时,可以利用强冷措施,允许不超过30%短时过载。

 

4.3.3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专用变压器:

1 电力和照明采用共用变压器将严重影响照明质量及光源寿命时,照明可设专用变压器;

2 季节性负荷容量较大或冲击性负荷严重影响电能质量时;

3 单相负荷容量较大,由于不平衡负荷引起中性导体电流超过Yyn0结线组别变压器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时,可设置单相变压器;只有单相负荷且容量不是很大时,也可设置单相变压器;

4 出于功能需要的某些特殊设备;

5 当220V/380V电源系统为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的IT接地形式,且无中性线(N)时,照明系统应设专用变压器。

4.3.4 供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变压器。

▲ 条文说明
4.3.4 条文规定民用建筑中的配电变压器结线组别宜选用Dyn11。该结线组别的变压器比YynO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具有明显优点,限制了三次谐波,降低了零序阻抗,即增大了相零单相短路电流值,对提高单相短路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灵敏度有较大作用。根据多年来我国在民用建筑中的使用情况及现时国际上的使用情况,本标准推荐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

 

4.3.5 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变压器、气体绝缘变压器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4.3.5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在民用建筑中设置的变压器,要求均采用干式变压器、气体绝缘变压器和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主要是这些变压器的防火性能比油浸式变压器好。油浸式变压器用硅油绝缘,其燃点为180℃,高燃点为360℃,发生匝间短路或过负荷可导致变压器内产生瓦斯气体,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因此,规定在民用建筑中应采用防火性能更安全的变压器,例如采用干式变压器,这种变压器无可燃油,也不会产生瓦斯爆炸。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变压器的绝缘介质是一种具有无毒、无味、无色、难燃和绝缘强度高等优点,多用于35kV及以上的变压器。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的绝缘介质有四氟乙烷和氧碳绝缘液等液体,该介质具有无毒、无味、无色、无燃点等优点,是一种防火性能高,绿色环保的产品。另外,采用干式变压器,变电所的防火要求也比油浸式变压器低。在民用建筑中,人员密集,若发生火灾危害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应降低火灾危险,给工作和生活在里面的人以更大的安全感。
【技术要点】
    民用建筑内变压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干燥场所可选择绕线干式变压器或浇注干式变压器;潮湿场所可选择浇注干式变压器;电压等级35kV的场所可选择气体绝缘变压器;在绿色建筑中可选择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总说明和供配电系统图中说明所选变压器的绝缘方式,并查看供配电系统图中变压器的型号是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
    检查:检查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及供配电系统图是否采用了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

 

4.3.6 设置在民用建筑物室外的变电所,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有储油或挡油、排油等防火措施。

4.3.7 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时,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2000kVA,当仅有一台时,不宜大于1250kVA;预装式变电站变压器容量采用干式变压器时不宜大于800kVA,采用油浸式变压器时不宜大于630kVA。

▲ 条文说明
4.3.7 随着民用建筑的规模越来越大,民用建筑使用的配电变压器,单台容量已达到2000kVA及以上,但由于其供电范围和供电半径可能偏大,对继电保护和低压断路器等设备要求更高,故本次修订仍规定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户外预装式变电所采用干式变压器时的变压器容量,规定不宜大于800kVA,采用油浸式变压器时不宜大于630kVA,当用电设备容量较大,负荷集中且运行合理时,可选用较大容量的变压器。

 

4.4 主接线及电器选择

4.4 主接线及电器选择

4.4.1 变电所电压为35kV、20kV或10kV及0.4kV侧的母线时,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

4.4.2 35kV及出线回路较多的20kV或10kV变电所的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断路器。35kV、20kV或10kV变电所,35kV侧及有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求的20kV或10kV母线分段处,宜装设与电源进线开关相同型号的断路器。20kV或10kV侧无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求的母线分段处,可装设负荷开关或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4.4.3 20kV或10kV变电所,当供电容量较小、出线回路数少、无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要求时,变电所20kV或10kV电源进线开关可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4.4.4 采用电压为35kV、20kV或10kV固定式配电装置时,应在电源侧装设隔离开关;在架空出线回路或有反馈电可能的电缆出线回路中,尚应在出线侧装设隔离开关。

4.4.5 电压为35kV、20kV或10kV的配出回路开关的出线侧,应装设与该回路开关有机械联锁的接地开关电器和带电指示灯或电压监视器。

4.4.6 两个变电所之间的电气联络线路,应在两侧均装设断路器,当低压系统采用固定式配电装置,断路器的电源侧应装设隔离开关。

4.4.7 当同一用电单位由总变电所以放射式向分变电所供电时,分变电所的电源进线开关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负荷开关,当有继电保护要求时,应采用断路器;

2 总变电所和分变电所相邻或位于同一建筑平面内,且两所之间无其他阻隔而能直接相通,出线断路器能有效保护变压器和线路时,分变电所的进线可不设开关;

3 分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大于或等于1250kVA时,其高压侧进线开关宜采用断路器;小于或等于1000kVA时,其高压侧进线开关可采用负荷开关电器或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此时应将变压器温度信号上传。

▲ 条文说明
4.4.7 第1款 规定采用能带负荷操作的电器,是为了就地操作而不需要到总配电所去操作。
    第2款 是指与总配电所与变电所在同一间建筑平面内或与分配变电所通过门或相连走道相邻的,在进线处可不设开关电器,此两款规定的前提条件是放射式供电和无继电保护要求。
    第3款 分变电所变压器进线开关一般作为就地隔离检修用,可能存在带电操作,目前多数负荷开关电器只能分断1000kVA变压器的空载电流,故要求大于或等于1250kVA的变压器进线开关采用断路器。

 

4.4.8 35kV、20kV或10kV并联电力电容器组的主开关,应选用适合35kV、20kV或10kV并联电力电容器组操作的断路器。有自动投切功能时应采用35kV、20kV或10kV高压真空接触器进行投切控制。

4.4.9 35kV、20kV或10kV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合用一组隔离电器。

4.4.10 用电单位的35kV、20kV或10kV电源进线处,应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装设或预留专供计量用的电压、电流互感器。

4.4.11 当35kV、20kV或10kV的开关设备选用真空断路器时,应装设过电压吸收装置。

▲ 条文说明
4.4.11 条文规定真空断路器应配置过电压吸收装置(多为避雷器)。现在的市场产品有自带过电压吸收装置的,有不带的。本条规定真空断路器必须设有过电压吸收装置。

 

4.4.12 对于电压为0.4kV系统,开关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压器低压侧电源开关宜采用断路器。

2 当低压母线分段开关采用自动投切方式时,应采用断路器,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装设“自投自复”、“自投手复”、“自投停用”三种状态的位置选择开关;

2)低压母联断路器自投时应有一定的延时,当电源主断路器因手动、过载或短路故障分闸时,低压母联断路器不得自动合闸;

3)有防止不同电源并联运行要求时,两个电源主断路器与母联断路器只允许两个同时合闸,3个断路器之间应有电气联锁。

3 低压系统采用固定式配电装置时,其中的断路器等开关设备的电源侧,应装设隔离开关。当母线为双电源时,其电源或变压器的低压出线断路器和母线联络断路器的两侧均应装设隔离开关。

▲ 条文说明
4.4.12 第2款 当低压母线联结开关,要求自动投切时,应采用断路器,不能使用接触器等开关电器。

 

4.4.13 当自备电源接入变电所相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入开关与供电电源网络之间应有电气联锁,防止并网运行;

2 应避免与供电电源网络的计量混淆;

3 接线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并应满足在特殊情况下,相对重要负荷的用电;

4 与变电所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形式不同时,电源接入开关的选择应满足接地形式的切换要求。

4.5 变电所型式和布置

4.5 变电所型式和布置

4.5.1 变电所的型式应根据建筑物(群)分布、周围环境条件和用电负荷的密度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层或大型公共建筑应设室内变电所;

2 小型分散的公共建筑群及住宅小区宜设户外预装式变电所,有条件时也可设置室内或外附式变电所。

▲ 条文说明
4.5.1 第2款小型分散公共建筑群指中小学、社区等,建筑物单体面积不大、分散布置的建筑物群。

 

4.5.2 民用建筑内变电所,不应设置裸露带电导体或装置,不应设置带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和变压器,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20kV或10kV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和干式变压器等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2 20kV、10kV具有IP2X防护等级外壳的配电装置和干式变压器,可相互靠近布置。

▲ 条文说明
4.5.2 对高低压配电装置与干式变压器设置在同一房间,国内外都较普遍,但各地供电部门要求不一,应按当地供电部门要求实施。具有IP2X防护等级外壳靠近布置时,一般可留有200mm~500mm间距,以利于散热及减少变压器振动对配电柜的影响。

 

4.5.3 内设可燃性油浸变压器的室外独立变电所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压器应分别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变电所宜为单层建筑,当为两层布置时,变压器应设置在底层;

2 可燃性油浸电力电容器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

3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应能方便和安全地对油位、油温等进行观察,并易于抽取油样;

4 变压器的进线可采用电缆,出线可采用母线槽或电缆;

5 变压器门应向外开启;变压器室内可不考虑吊芯检修,但门前应有运输通道;

6 变压器室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 条文说明
4.5.3 独立变电站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否则应按建筑物附设式变电所的要求进行电气设计。

 

4.5.4 由同一变电所供给一级负荷用电设备的两个回路电源的配电装置宜分列设置,当不能分列设置时,其母线分段处应设置防火隔板或有门洞的隔墙。

▲ 条文说明
4.5.4 当一级负荷的容量较大,供电回路数较多时,宜在变电所内分列设置相应的配电装置。由于大部分工程中不具备分列设置的条件,故要求在母线分段处设置防火隔板或隔墙,以确保一级负荷的供电回路安全。

 

4.5.5 供给非消防一级负荷用电设备的两个1kV回路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电缆沟内。当无法分开时,宜采用绝缘和护套均为难燃B1级的电缆,分别设置在电缆沟的两侧支架上。

▲ 条文说明
4.5.5 对于供一级负荷的两回路电源电缆(指工作、备用的两回路电源),尽量不敷设在变电所的同一电缆沟,但工程中很难做到分沟敷设。故当同沟敷设时,应满足条文规定的要求。供给一级负荷用电的两回路电缆采用电缆槽盒敷设时,应分设在不同槽盒内。

 

4.5.6 配电装置室内宜留有适当数量的备用位置。0.4kV的配电装置,尚应留有适当数量的备用回路。

▲ 条文说明
4.5.6 民用建筑变电所的高、低压配电装置的数量,因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对象的变更,而需增加配电装置数量或增加供电容量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设计时应留有适当数量的配电装置位置,以方便以后的增加,应根据该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预留备用位置的数量。
    对于0.4kV系统,为使用方的临时供电或增加某些设备或在使用中某个回路损坏需尽快恢复供电等提供方便,增加一定数量的备用回路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可预留15%~25%备用回路。

 

4.5.7 户外预装式变电站的进、出线宜采用电缆。

4.5.8 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应设值班室。值班室应能直通或经过走道与配电装置室相通,且值班室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通向疏散走道的门。值班室也可与低压配电装置室合并,此时值班人员工作的一端,配电装置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3m。

▲ 条文说明
4.5.8 值班室和低压配电装置室合并,在中小型变电所中是常见的,应在低压配电室留有适当的位置,作为供值班人员工作的场所。要求的3m距离,指在配电屏的前面或端头,在此范围内,放置一些必要的储装柜、桌凳等后,仍可保证配电装置的操作安全距离。

 

4.5.9 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净距不应小于表4.5.9的规定。

4.5.10 多台干式变压器布置在同一房间内时,变压器防护外壳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表4.5.10的规定,如图4.5.10-1和图4.5.10-2所示。

▲ 条文说明
4.5.10 防护外壳防护等级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的规定。现在使用的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很多已达到IP5x的水平,防护等级越高,其散热性越差,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防护等级。

4.6 35kV、20kV、10kV配电装置

4.6 35kV、20kV、10kV配电装置

4.6.1 35kV、20kV或10kV配电装置的布置和导体、电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电装置的布置和导体、电器的选择,应不危及人身安全和周围设备安全,并应满足在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

2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便于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并应考虑电缆或架空线进出线方便;

3 配电装置的绝缘等级应与电网的标称电压相配合;

4 配电装置之间相邻带电部分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按较高的额定电压确定其安全净距。

4.6.2 配电装置室内各种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表4.6.2-1和表4.6.2-2的规定。

4.6.3 屋内配电装置距顶板的距离不宜小于1.0m,当有梁时,距梁底不宜小于0.8m。

 

 

4.7 低压配电装置

4.7 低压配电装置

4.7.1 选择低压配电装置时,除应满足所在低压系统的标称电压、频率及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外,尚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热稳定要求。对于要求断开短路电流的保护电器,其极限通断能力应大于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

4.7.2 配电装置的布置,应综合设备的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要求等因素确定。

4.7.3 当成排布置的配电柜长度大于6m时,柜后面的通道应设置两个出口。当两个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尚应增加出口。(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4.7.4 成排布置的配电柜,其柜前和柜后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表4.7.4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4.8 并联电力电容器装置

4.8 并联电力电容器装置

4.8.1 本节可适用于电压为10kV及以下和单组容量为1200kvar及以下并联补偿用的电力电容器装置设计。

▲ 条文说明
4.8.1 民用建筑中的变电所,补偿用电力电容器装置的单组容量,不应大于1200kvar,容量过大,标准柜体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作出限制。

 

4.8.2 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低压无功补偿并联电容器应采用干式电容器。

4.8.3 并联电容器组应装设单独的控制和保护装置。为提高单台用电设备功率因数用的并联电容器组,可与该设备共用控制和保护装置。

4.8.4 低压成套电容器柜可与低压配电柜并列布置;当低压成套电容器柜单列布置时,柜前操作及维护通道不应小于1.5m;当双列布置时,柜面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m。

4.9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4.9 所用电源及操作电源

4.9.1 变电所所用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电所需要两路交流220V/380V所用电源,可分别引自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两段母线。无配电变压器时,可引自较近的配电变压器。距配电变压器较远时,宜设所用变压器。

2 重要或规模较大的变电所,宜设两台所用变压器,安装在高压开关柜内,容量为30kVA~50kVA。分别提供两回路所用电源,并宜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3 大中型变电所宜设检修电源。

▲ 条文说明
4.9.1 所用电源
    第1款 重要或规模较大的变电所,设所用变压器可提高供电可靠性。当有两回路所用电源时,为了在故障时能尽快投入备用所用电源,所以规定宜装设自动投入装置。

 

4.9.2 变电所操作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20kV或10kV变电所的直流操作电源,宜采用免维护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根据变电所的规模,可选用壁挂式或落地式直流屏,也可选用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仪表室变电所用小型直流电源,其交流电源直接取自电压互感器二次侧。

2 当断路器(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的储能与合、分闸需要的电源小于10A时,直流操作电源宜采用110V。

3 当采用直流电源装置作操作电源时,直流母线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应为额定电压的85%~110%,纹波系数不应大于1%。

4 交流操作电源为交流220V,应具有双电源切换装置。控制电源采用不接地系统,并设有绝缘检查装置。

5 当小型变电所采用弹簧储能交流操动机构时,可采用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装置(UPS)作为合分闸操作电源。为增加UPS的可靠性,可使用两套UPS并联,并应采用并联闭锁措施。

▲ 条文说明
4.9.2 操作电源
    第1款 随着目前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宜采用体积小、重量轻、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成套性强、在运行中不散发有害气体的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组作为直流操作电源。
    第2款 直流操作电源的负荷基本都是控制负荷,当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的断路器时,每个回路电流较小(一般不大于5A),且供电距离也不太长,采用110V直流电压更有利于直流电源系统安全运行,减少直流电源系统的接地故障。但110V直流电压的供电范围不宜大于250m,因为此时按工作电流为5A计算,直流电缆允许电压降已超过直流电源系统标称电压的6%,控制电缆的截面也将大于6mm²。
    第3款 直流母线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取值参考了《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14中4.2节系统电压的相关规定;规定纹波系数小于1%,主要是因为无论是晶闸管充电装置还是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都能满足纹波系数小于1%的要求。
    第4款 交流操作电源主要是供给控制、合闸和分励信号等回路使用,它有两种形式:
    两路电源中一路由所用变压器或其他低压线路经220V/220V变压器供给电源,另一路由电压互感器经100V/220V变压器供给电源,其中所用变压器为工作电源。
    两路电源分别引自不同段母线电压互感器经100V/220V变压器供给电源,可互为备用电源自动切换。
    第5款 为确保保护装置正确动作,尽快切除故障回路,UPS电源本身的可靠性及运行维护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因此作相关规定。
选用UPS作为继电保护控制、操作及信号电源时,应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重要性、设备投资等因素。当UPS电源容量大于3kVA时,其已不具备作为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的优势,此时可考虑采用其他操作电源。

 

4.10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

4.10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

4.10.1 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以及电压为35kV、20kV或10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4.10.1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充有可燃油变压器及配电装置、电容器等可能因电气过载及短路接地故障引起火灾,规定这些设备用房的耐火等级,就是减少因故障引起火灾时的影响,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其用房的耐火等级要求为不得低于二级。其目的是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在火灾延续时间内,不要将变电所烧毁。也考虑根据电气装置故障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及影响,作了此规定。
【技术要点】
    变电所变压器室和配电装置室应满足规定的耐火等级要求,保证供电及建筑安全。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时,应向相关土建专业提出变压器室和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要求。
    检查:在审核变电所工程设计时,应检查核实变压器室和配电装置室是否满足耐火等级的要求。

 

4.10.2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配电变压器室以及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4.10.3 民用建筑内的变电所对外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2 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3 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首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4 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5 变电所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6 当变电所设置在建筑首层,且向室外开门的上层有窗或非实体墙时,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 条文说明
4.10.3 本条是原规范的第4.9.1条,修订后不再作为强条。变电所的所有对外开门,均应采用防火门,条文中规定了各种情况下对门的防火等级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变电所外部火灾时不应对供电造成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变电所内部火灾时,尽量限制在本范围内。
    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最低极限:甲级应为1.5h;乙级应为1.0h;丙级应为0.5h。
    门的开启方向,应本着安全疏散的原则,均向“外”开启,即通向变电所室外的门向外开启,由较高电压等级通向较低电压等级房间的门,向较低电压房间开启。

 

4.10.4 变电所的通风窗,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4.10.5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5m。

4.10.6 当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向结构专业提出荷载要求并应设有运输通道。当其通道为吊装孔或吊装平台时,其吊装孔和平台的尺寸应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设置在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备层的变电所,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当采用单相变压器组成三相变压器时,单相变压器容量不大于800kVA时可不专设运输通道。

▲ 条文说明
4.10.6 变电所中的单件最重设备为配电变压器。据调查,现在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层或楼层的电力变压器,因土建设计未考虑其荷载和运输通道的要求,造成很多麻烦,有的在施工时,变压器勉强运到安装位置,但对今后的更换则非常困难。因此,在设计时应向土建专业提出通道、荷载等要求。设置在高层建筑物避难层、设备层的变电所,考虑到搬运条件,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配变电设备的运输通道可利用车道、垂直运输机械或专设运输通道(或可拆卸通道)、电梯井道等。800kVA及以下的单相变压器,可直接由电梯搬运。

 

4.10.7 当变电所与上、下或贴邻的居住、教室、办公房间仅有一层楼板或墙体相隔时,变电所内应采取屏蔽、降噪等措施。

▲ 条文说明
4.10.7 变压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噪声及低频电磁辐射。变电所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免与有人员经常活动的房间的上、下贴邻,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措施,如做夹层、双墙等将上述房间物理隔开;如仍不达标,还应采取减振、降噪和屏蔽等措施。

 

4.10.8 电压为35kV、20kV或10kV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装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临街的一面不宜开设窗户。

4.10.9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并应装锁。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设有防火隔墙时,隔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向低电压配电室开启,当隔墙仅为管理需求设置时,隔墙上的门应为双向开启的不燃材料制作的弹簧门。

4.10.10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屋内的设施。

4.10.11 长度大于7m的配电装置室,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的配电装置室宜设3个出口,相邻安全出口的门间距离不应大于40m。独立式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装置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4.10.12 变电所的电缆沟、电缆夹层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当配变电所设置在地下层时,其进出地下层的电缆口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4.10.13 变电所内配电箱不应采用嵌入式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上。

4.11 对暖通及给水排水专业的要求

4.11 对暖通及给水排水专业的要求

4.11.1 设在地上的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设在地下的变电所的变压器室应设机械送排风系统,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进风和排风的温差不宜大于15℃。

4.11.2 并联电容器室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通风量应根据并联电容器温度类别按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并联电容器所允许的最高环境空气温度计算。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排热要求时,可增设机械排风。

4.11.3 当变压器室、并联电容器室采用机械通风时,通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宜在进风口处加空气过滤器。

4.11.4 在供暖地区,控制室(值班室)应供暖,供暖计算温度为18℃。在严寒地区,当配电室内温度影响电气设备元件和仪表正常运行时,应设供暖装置。控制室和配电装置室内的供暖装置,应采取防止渗漏措施,不应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等。

4.11.5 位于炎热地区的变电所,屋面应有隔热措施。控制室或值班室宜设置通风或空调装置。

4.11.6 位于地下层的变电所,其控制室(值班室)应保证运行的卫生条件,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装设通风系统或空调装置。在高潮湿环境地区尚应根据需要考虑设置除湿装置。

4.11.7 变压器室、并联电力电容器室、配电装置室以及控制室(值班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通过。

4.11.8 装有六氟化硫(SF6)设备的配电装置的房间,低位区应配备SF6泄漏报警仪及事故排风装置。

4.11.9 有人值班的变电所,宜设卫生间及给水排水设施。

5继电保护、 自动装置及电气测量

5.1 一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中35kV、20kV或10kV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继电保护及35kV及以下电力设备和线路的电气测量。

▲ 条文说明
5.1.1 目前国内民用建筑中的高压电压等级绝大多数为10kV,也有少数地区采用20kV、35kV电压等级,而6kV电压等级在民用建筑中几乎没有采用,因此本章电压等级确定为35kV、20kV或10kV。
    民用建筑中的配电系统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不大于10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较大时,可采用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故本章仅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中性点低电阻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电气测量进行规定。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电气测量中未尽的条款,可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及规范设计。

 

5.1.2 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5.1.3 变电所可根据需求采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5.1.4 继电保护及电气测量的设计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2以及《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的相关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5.2 继电保护的基本规定

5.2 继电保护的基本规定

5.2.1 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短路故障和异常运行保护装置。电力设备和线路短路故障的保护应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可增设辅助保护。

▲ 条文说明
5.2.1 本条规定了民用建筑中的电力设备和线路应装设的保护。

 

5.2.2 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应简单可靠,并应具有必要的检测、闭锁等措施。保护装置应便于整定、调试和运行维护。

▲ 条文说明
5.2.2 本条规定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回路应尽可能简单并且尽量减少所使用的元件和接点的数量。

 

5.2.3 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保护性配合要求或同一保护装置内有配合要求的元件,其上下两级之间的灵敏性及动作时间应相互配合。

当必须加速切除短路时,可使保护装置无选择性动作,但应利用自动重合闸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缩小停电范围。

▲ 条文说明
5.2.3 本规定是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

 

5.2.4 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性。各类短路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不宜低于表5.2.4的规定。

▲ 条文说明
5.2.4 保护装置的灵敏系数,应根据不利正常运行方式和不利故障类型进行计算,必要时应计及短路电流衰减的影响。

 

5.2.5 为便于分别校验保护装置和提高可靠性,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宜做到回路彼此独立。

▲ 条文说明
5.2.5 本条规定是为了便于分别校验保护装置和提高可靠性。

 

5.2.6 当变电所35kV、20kV或10kV断路器台数较多、负荷等级较高时,宜采用直流操作继电保护。

▲ 条文说明
5.2.6 本条所指的断路器台数较多,可规定为馈线变压器总容量超过5000kVA时,宜采用直流操作继电保护。

 

5.2.7 当小型变电所断路器台数不多时,可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合闸、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去分流分闸的交流操作继电保护。

▲ 条文说明
5.2.7 交流操作投资较低,建设周期较短,二次接线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在一些民用建筑中尚有采用。因交流操作时,保护跳闸通常采用去分流方式,即靠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中的过电流脱扣器直接跳闸,能源来自电流互感器而不需要另外的电源。因此,交流操作方式只限用于出线回路少、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的小型配电所,以限制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荷,满足继电保护要求。

 

5.2.8 当小型变电所一次接线简单,断路器台数不多,且不分段断路器自投时,可采用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或小容量直流电源装置作为继电保护控制电源的继电保护接线方案。继电保护可采用分励脱扣器线圈跳闸的保护方式。

▲ 条文说明
5.2.8 当配电所一次接线简单且断路器柜台数不多时,采用在线式不间断电源设备(UPS)作为操作电源的方式是比较可靠的,同时也是经济的。
    由于交流操作电源是取自系统电源,当被保护元件发生短路故障时,将会失去控制、信号、合闸以及分励脱扣的电源,所以交流操作的电源可靠性较低。随着交流不间断电源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使交流操作应用不间断电源设备(UPS)成为可能,这样就增加了交流操作电源的可靠性。由于操作电源比较可靠,继电保护则可以采用分励脱扣线圈跳闸的保护方式,不再采用电流脱扣器线圈跳闸的保护方式,从而可免去交流操作继电保护两项特殊的整定计算,即继电器强力切换接点容量检验和脱扣器线圈动作可靠性校验,使得保护整定更为简单。
    另外,目前小容量直流电源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由于其具有体积小、安装接线方便等特点,在小型用户终端变电站可分散安装于各种型号的开关柜仪表室内或者柜门上,对于空间有限的箱式变电站和户外(内)环网柜以及小型终端变电站,可以推广使用。
    本方案更多适用于民用建筑供电系统中。

 

5.3 配电变压器保护

5.3 配电变压器保护

5.3.1 变压器应装设下列保护装置:

1 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间短路;

2 绕组的匝间短路;

3 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4 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5 过负荷;

6 油面降低;

7 变压器油温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油箱压力过高、产生瓦斯或冷却系统故障。

▲ 条文说明
5.3.1 本条列举了民用建筑中常用的配电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及异常运行方式。

 

5.3.2 变压器引出线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当过电流保护时限大于0.5s时,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且应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

5.3.3 单台容量为2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短路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2 应具有电流回路断线的判别功能,并应能选择报警或允许差动保护动作跳闸;

3 差动保护范围应包括变压器套管及其引出线,如不能包括引出线时,应采取快速切除故障的辅助措施。

▲ 条文说明
5.3.3 增加本条规定,主要是由于民用建筑电源电压等级升高而使大容量变压器(2MVA及以上)广泛使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5.3.4 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可采用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变压器高压侧过电流保护应与低压侧主断路器短延时保护相配合。

▲ 条文说明
5.3.4 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考虑变压器区外故障时可能出现的过负荷,而不能按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来整定。

 

5.3.5 当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时,低压侧应配置三相式过电流保护,同时应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零序过电流保护,保护应设置两个时限。零序过电流保护宜接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回路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上。

▲ 条文说明
5.3.5 因某些变电站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应配置低压侧三相和中性点零序过电流保护。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零序过电流保护,应设置两个时限,该保护与低压侧出线的接地保护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配合,以较短的时限动作于缩小故障影响范围,断开母联或分段断路器,以较长的时限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5.3.6 容量400kVA及以上、绕组为Y-Y接线,且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对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应选择下列保护方式之一,所选用的保护装置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1 在低压侧中性点装设零序过电流保护装置;

2 灵敏度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三相式保护。

5.3.7 容量在400kVA及以上、绕组为△/Y接线,且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可利用高压侧的过电流保护兼作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保护,保护装置应采用三相式。当灵敏度符合要求时,保护装置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当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可按照本标准第5.3.6条第1款的要求装设保护装置,并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5.3.8 容量400kVA及以上变压器,当数台并列运行或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装设过负荷保护装置。过负荷保护可采用单相式,且应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在无经常值班人员的变电所,过负荷保护可动作于跳闸或断开部分负荷。

5.3.9 容量400kVA及以上,在室外变电所内安装的油浸式变压器、容量为800kVA及以上室外安装的油浸式变压器,以及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的充油调压开关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因壳内故障产生微量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报警;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当变压器安装处电源侧无断路器或短路保护时,瓦斯保护动作后应作用于信号并发出远跳命令,同时应断开线路对侧断路器。

▲ 条文说明
5.3.9 因民用建筑电源电压等级升高至35kV,故增加了“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的充油调压开关”应装设瓦斯保护的内容。

 

5.3.10 对于变压器油温度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油面过低、油箱内压力过高、产生瓦斯和冷却系统故障,应装设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

5.4 20kV或10kV线路保护

5.4 20kV或10kV线路保护

5.4.1 20kV或10kV线路的下列故障和异常运行,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 相间短路;

2 单相接地;

3 过负荷。

▲ 条文说明
5.4.1 本节为20kV或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低电阻接地系统电力网的线路保护规定。

 

5.4.2 线路相间短路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1 电流保护装置应接于两相电流互感器上,并在同一网络的所有线路上,均接于相同两相的电流互感器上;

2 保护应采用远后备方式;

3 当线路短路使变电所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以及线路导线截面积过小,线路的热稳定不允许带时限切除短路时,应快速切除故障;

4 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在0.5s~0.7s之间时,且无本条第3款所列的情况,或无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瞬动的电流速断保护。

▲ 条文说明
5.4.2 第1款 当接于两相电流互感器上,同一网络的保护装置应装在相同的两相上,是为了保证在不同线路发生两点接地故障时,有2/3的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另一条线路可照常供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第4款 本标准中所列数据是电磁型继电器的数据,数字型时间继电器为0.3s~0.5s。

 

5.4.3 线路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

1 对单侧电源线路可装设两段电流保护,第一段应为不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应为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两段保护均可采用定时限或反时限特性的继电器;保护装置应装设在线路的电源侧;

2 对变电所的电源进线,可采用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5.4.4 中性点不接地线路的单相接地,应装设接地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变电所母线上应装设接地监视装置,并动作于信号;

2 线路上宜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并应动作于信号;当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时,保护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 条文说明
5.4.4 本条是对20kV或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继电保护配置原则的具体规定。
    第1款 装设接地监视装置并动作于信号,以便通告运行人员及时处理及寻找故障点。
    第2款 对有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线路,宜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不能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而单相接地保护能够躲过电流回路中不平衡电流的影响,也可将保护装置接于三相电流互感器构成的零序回路中。

 

5.4.5 中性点低电阻接地单侧电源线路,应配置零序电流保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源端(总降压变电站引出线回路)零序电流保护应设两段,第一段应为零序电流速断保护,时限应与相间速断保护相同;第二段应为零序过电流保护,时限应与相间过电流保护相同;

2 当零序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要求时,也可配置两套零序过电流保护;

3 变电所的进线和引出线仅装设零序电流速断保护;零序电流可取自加装的独立零序电流互感器,也可取自三相电流互感器组成的零序电流滤过器,应根据接地电阻值、接地电流和整定值大小确定。

5.4.6 可能出现过负荷的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宜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当危及设备安全时,可动作于跳闸。

5.5 35kV线路保护

5.5 35kV线路保护

▲ 条文说明
本节为35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低电阻接地系统电力网的线路保护规定。

 

5.5.1 35kV供电线路的下列故障和异常运行,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 相间短路;

2 单相接地;

3 过负荷。

5.5.2 线路相间短路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1 保护应采用远后备方式。

2 下列情况应快速切除故障:

1)如线路短路,使发电厂厂用母线或重要用户母线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时;

2)如切除线路故障时间长,可能导致线路失去热稳定时;

3)城市配电网络的直馈线路,为保证供电质量需要时;

4)与高压电网临近的线路,如切除故障时间长,可能导致高压电网产生稳定问题时。

5.5.3 对单侧电源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可装设一段或两段式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必要时可增设复合电压闭锁元件。

5.5.4 中性点不接地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的装设原则及构成方式按照本标准第5.4.4条的规定执行。

5.5.5 中性点低电阻接地单侧电源线路,可装设一段或两段三相式电流保护,作为相间故障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装设一段或两段零序电流保护,作为接地故障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5.5.6 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宜带时限动作于信号;当危及设备安全时,可动作于跳闸。

5.6 35kV、20kV或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保护

5.6 35kV、20kV或10kV母线分段断路器保护

5.6.1 变电所的母线分段断路器应装设下列保护装置:

1 电流速断保护;

2 过电流保护。

▲ 条文说明
5.6.1 当由供电局供电时,由于时限配合的限制,只设置电流速断保护;当设有总降压变电所时,则可设置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

 

5.6.2 35kV、20kV或10kV变电所分段断路器电流速断保护(充电保护)仅在合闸瞬间投入,并应在合闸后自动解除。

▲ 条文说明
5.6.2 由于民用建筑中35kV、20kV或10kV变电所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正常时分段运行,一路电源检修或故障,分段断路器闭合。分段断路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仅在合闸瞬间投入,并在合闸后自动解除。正常运行时仅设置过电流保护。

 

5.6.3 分段断路器过电流保护应比出线回路的过电流保护增大一级时限。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5.7 并联电容器保护

5.7 并联电容器保护

5.7.1 对10kV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

1 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

2 电容器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短路;

3 电容器组中某一故障电容器切除后所引起的过电压;

4 电容器组的单相接地;

5 电容器组过电压;

6 电容器组所连接的母线低电压。

5.7.2 对电容器组和断路器之间连接线的短路,可装设带有短时限的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并动作于跳闸。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应按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容器端部引线发生两相短路时有足够的灵敏度,保护的动作时限应防止在出现电容器充电涌流时误动作。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应按躲过电容器组长期允许的最大工作电流整定。

▲ 条文说明
5.7.2 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以及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均考虑了继电保护相关规定和电容器组合闸特性来确定整定值。

 

5.7.3 用于单台电容器保护的外熔断器选型时,应采用电容器专用熔断器,熔丝额定电流应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37倍~1.50倍选择。

▲ 条文说明
5.7.3 本条明确规定单台电容器保护用外熔断器应采用专用熔断器,不得采用其他非电容器专用的产品替代,因专用熔断器熔丝的保护特性与电容器外壳的爆裂概率曲线相配合。
    本条同时规定了外熔断器熔丝额定电流的选择原则,即本标准要与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相一致。电力行业标准《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使用技术条件》DL/T442-2017已对熔断器的熔丝额定电流进行了修改,本条中1.37倍~1.50倍电容器额定电流值即为该标准的修订值。

 

5.7.4 当电容器组中故障电容器切除到一定数量后,引起剩余电容器组端电压超过105%额定电压时,保护应带时限动作于信号;过电压超过110%额定电压时,保护应将整组电容器断开。对不同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采用下列保护之一:

1 中性点不接地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装设中性点电压不平衡保护;

2 中性点不接地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装设中性点间电流或电压不平衡保护;

3 多段串联单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装设段间电压差动或桥式差电流保护。

▲ 条文说明
5.7.4 根据《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中的相关规定,补充了当电容器组中故障电容器切除到一定数量后,引起剩余电容器组端电压超过105%额定电压时的保护配置。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中第4.1.2条要求:“并联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并联电容器应采用星形接线。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星形接线电容组的中性点不应接地。”第4.1.3条要求:“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可与低压供电柜同接一条母线。低压电容器或电容器组,可采用三角形接线或星形接线方式。”因此,本节只给出了星形接线的相关保护配置。

 

5.7.5 不平衡保护应带有短延时的防误动的措施。

5.7.6 电容器组的单相接地故障,可利用电容器组所连接母线上的绝缘监视装置检出;当电容器组所连接母线有引出线路时,可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并应动作于信号;必要时,保护应动作于跳闸。安装在绝缘支架上的电容器组,可不再装设单相接地保护。

▲ 条文说明
5.7.6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已不推荐此种保护方式,但本条仍按照《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的相应条款予以保留。

 

5.7.7 电容器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并应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 条文说明
5.7.7 本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电容器在工频过电压下运行发生绝缘损坏。电容器有承受过电压的能力,原则上过电压保护可以按标准中规定的电压和时间作为整定值,但电网过电压并不经常出现,为确保安全,实际整定值选得比较保守。

 

5.7.8 电容器装置应装设母线失压保护,当母线失压时,应带时限切除所有接于母线上的电容器。

▲ 条文说明
5.7.8 从电容器本身的特点来看,运行中的电容器如果失去电压,电容器本身并不会损坏。设置失压保护的目的在于防止所连接的母线失压对运行中的电容器产生不同步冲击的危害。保护的整定值既要保证在失压后电容器尚有残压时能可靠动作,又要防止在系统电压瞬间下降时误动作。一般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可整定为电网标称电压的50%~60%,动作时间需根据系统接线和电容器结构而定,一般可取0.5s~1s。

 

5.7.9 当供配电系统有高次谐波,并可能使电容器过负荷时,电容器组宜装设过负荷保护,并应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 条文说明
5.7.9 在供配电系统中,并联电容器常常受到谐波的影响,特殊情况,还可能在某些高次谐波发生谐振现象,产生很大的谐振电流。谐波电流将使电容器过负荷、过热、振动和发出异响,使串联电抗器过热,产生异响或烧损。谐波对电网的运行是有害的,首先应该对产生谐波的各种来源进行限制,使电网运行电压接近正弦波形,否则应按本条规定装设过负荷保护。

 

5.8 10kV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容量<2MW)保护

5.8 10kV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容量<2MW)保护

5.8.1 对10kV异步电动机的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 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2 定子绕组单相接地;

3 定子绕组过负荷;

4 定子绕组低电压;

5 相电流不平衡及断相。

▲ 条文说明
5.8.1 由于目前民用建筑中引入大容量冷冻机组,电动机容量在2MW以下,电压等级为10kV,故本标准增加了10kV异步电动机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的保护。

 

5.8.2 对电动机绕组及引出线的相间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电流速断保护,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系数不符合要求时,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保护装置可采用两相或三相式接线,并应瞬时动作于跳闸;

2 作为纵联差动保护的后备,宜装设过电流保护;保护装置可采用两相或三相式接线,并应延时动作于跳闸。

▲ 条文说明
5.8.2 第1款 对于2MW以下电动机,电流速断保护是最简单有效的保护形式,且一般都可满足灵敏度要求(灵敏系数大于1.5)。对个别电缆线路长不能满足灵敏度要求的,可装设纵联差动保护。当电动机采用纵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时,所保护电动机应具有6个接线端子。
    第2款 是指在有些情况下,电动机回路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如1.2倍额定电流),差动保护不能反应,需要装设过电流保护作为其后备保护。

 

5.8.3 对电动机单相接地故障,当接地电流大于5A时,应装设单相接地保护。

当单相接地电流为10A及以上时,保护装置应动作于跳闸;当单相接地电流为10A以下时,保护装置可动作于跳闸,也可动作于信号。

5.8.4 对电动机的过负荷应装设过负荷保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运行过程中易发生过负荷的电动机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应根据负荷特性,带时限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2 启动或自启动困难、需防止启动或自启动时间过长的电动机,应装设过负荷保护,并应动作于跳闸。

 

 

5.8.5 对母线电压短时降低或中断,应装设电动机低电压保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电源电压短时降低或短时中断又恢复时,需断开的次要电动机,以及根据生产过程不允许或不需要自启动的电动机,应装设0.5s时限的低电压保护,保护动作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65%~70%;

2 在电源电压长时间消失后需自动断开的电动机,应装设9s时限的低电压保护,保护动作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45%~50%;

3 保护装置应动作于跳闸。

5.9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5.9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5.9.1 下列情况,应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1 由双电源供电的变电所和配电所,其中一个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

2 变电所内有备用变压器或有互为备用的电源;

3 接有一级负荷由双电源供电的母线段;

4 含有一级负荷的由双电源供电的成套装置;

5 某些重要机械的备用设备。

▲ 条文说明
5.9.1 第2款 增加了“或有互为备用的电源”,因为此种情况在民用建筑中很常见。
    第3、4款 按照一级负荷的定义,为其供电的双电源当工作电源故障时,备用电源应自动投入运行。

 

5.9.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保证在工作电源断开后,备用电源有足够高的电压时,才投入备用电源;

2 工作电源电压,不论何种原因消失,除有闭锁信号外,自动投入装置均应动作;

3 手动断开工作电源、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和备用电源无电压情况下,不应启动自动投入装置;

4 应保证自动投入装置只动作一次;

5 自动投入装置动作后,如备用电源或设备投到故障上,应使保护加速动作并跳闸;

6 自动投入装置中,应设置工作电源的电流闭锁回路。

▲ 条文说明
5.9.2 第2款 原规范为“工作电源故障或断路器被错误断开时,自动投入装置应延时动作”,本次修订按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改为“工作电源或设备上的电压,不论何种原因消失,除有闭锁信号外,自动投入装置均应动作”,因为这样描述更全面、准确。

 

5.10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与正常电源的切换

5.10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与正常电源的切换

5.10.1 基于电网运行安全和地方供电部门的要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与正常电源之间,应采取可靠的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即采用“先断后合”方式。

▲ 条文说明
5.10.1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与正常电源之间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并列运行,目的在于保证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专用性,防止正常电源系统故障时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向正常电源系统负荷送电而失去作用。

 

5.10.2 继电保护的要求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案。

5.10.3 应对柴油发电机组切换后的继电保护整定进行校验。

▲ 条文说明
5.10.3 当系统切换至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的状态时,由于柴油发电机的短路容量低于电网的短路容量,必须对切换后的继电保护进行校验。
    实际上,油机切换时电流速断保护可能不满足灵敏性的要求,需要过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仍不满足要求时,尚有过负荷保护作后备保护。因此,当柴油发电机组的保护器件是熔断器时,必须增设过电流保护。而无论保护器件是断路器还是熔断器,对于变压器及馈线线路保护,因正常时已设有过电流保护,则需校验其灵敏性;对于电动机保护,因正常时只有电流速断和过负荷保护,则无须校验。

5.11 数字式综合保护装置

5.11 数字式综合保护装置

5.11.1 宜将被保护设备或线路的主保护(包括纵差保护等)及后备保护综合在一整套装置内,共用保护装置电源及交流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输出回路。该装置应能反应被保护设备或线路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动作于跳闸或信号。对仅配置一套主保护的设备,应采用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相互独立的装置。

5.11.2 保护装置应尽可能根据输入的电流、电压量,自行判别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减少外接相关的输入信号来执行其应完成的功能。

5.11.3 保护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功能,包括保护硬件损坏、功能失效和二次回路异常运行状态的自动检测。

5.11.4 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满足保护功能的要求,应尽可能做到简单、易整定;用于整定值需要改变的情况时,宜设置多套可切换的定值。

5.11.5 保护装置必须具有事故与故障记录功能,以记录保护的动作过程,为进行事故与故障分析提供详细、全面的数据信息,但不要求代替专用的故障录波器。

5.11.6 保护装置应以时间顺序记录的方式记录正常运行的操作信息;应能输出装置的自检信息及事故与故障记录;应具有数字/图形输出功能及通用的输出接口。

5.11.7 时钟系统,保护装置应设硬件时钟电路,装置失去直流电源时,硬件时钟应能正常工作;应配置与外部授时源的对时接口。

5.11.8 有后台计算机的变电所,保护装置应配置能与自动化系统相连的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3部分:总体要求》DL/T?860.3的相关规定,并宜提供必要的功能软件,如通信及维护软件、定值整定辅助软件、故障记录分析软件、调试辅助软件等。

5.11.9 保护装置应具有独立的DC/DC变换器供内部回路使用的电源。拉、合装置直流电源或直流电压缓慢下降及上升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消失时,应有输出触点以启动告警信号。直流电源恢复(包括缓慢恢复)时,变换器应能自动启动。

5.11.10 保护装置不应要求其交、直流输入回路外接抗干扰元件来满足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

5.11.11 保护装置的软件应设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程序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更改。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5.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5.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5.1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变电所设备监控、实施数据采集及传输、故障快速判断和隔离等基本功能;应实现与上下级变电站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监控(BA)系统(如果设有)等其他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和远方数据通信。

5.1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构建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系统由主站层(如果设有)、变电站子站层、配电终端设备层构成。系统主站安装在主站机房,配电子站安装于配变电站二次设备室,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就地安装。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

5.1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宜采用下列通信方式:

1 主站与子站间宜采用网络通信方式连接,采用树形拓扑结构;具备“三遥”功能的变电所、开闭所等,子站和主站间宜采用光纤通道;

2 配电远方终端至子站或主站的通信宜选用光纤通信链路,采用链形或自愈环网等拓扑结构;

3 子站和终端间可采用其他通信方式,但在同一链路和环网中不宜混用多种通信方式。

5.12.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可靠、实用、经济的原则。

5.13 二次回路

5.13 二次回路

5.13.1 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二次回路的工作电压不宜超过250V。

2 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的负荷,不应超过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工作准确等级所规定的负荷范围。

3 二次回路应采用铜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在绝缘可能受到油侵蚀的地方,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或电缆。

4 控制电缆的绝缘水平宜选用450V/750V。

5 强电控制回路铜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的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1.5mm2;弱电控制回路铜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的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5mm2。缆线芯线截面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准确等级应符合综合误差的要求;短路电流倍数无可靠数据时,可按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确定最大短路电流;

2)当全部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时,电压互感器至保护和自动装置屏的电缆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3)在最大负荷下,操作母线至设备的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6 控制电缆宜选用多芯电缆,并应留有适当的备用芯;不同安装单位的回路不应共用同一根电缆。

7 电压回路选用电压型端子,一个端子最多允许接两根导线;电流回路选用电流型端子,一个端子只允许接一根导线,当多根导线需要并接时,应选用带短接片的电流型端子在端子排上并接。

8 屏内设备与屏外设备以及屏内不同安装单位设备之间连接均应经端子排,同一根外部电缆的芯线不宜接至屏两侧的端子排。

9 在可能出现操作过电压的二次回路内,应采取降低操作过电压的措施。

10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供电电源,应有监视其完好性的措施;供电电源侧的保护设备应与装置内保护设备相互配合。

▲ 条文说明
5.13.1 二次回路规定
    第1款 原条文规定为不应超过500V,但实际此规定是针对发电厂机组励磁回路电压有的已超过400V来规定的,民用建筑中没有这种情况,故本款修改为不宜超过250V。第2款互感器二次回路连接的负荷,是指电缆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总负荷。
    第3款 鉴于二次回路的重要性且铝芯控制电缆和绝缘导线存在易折断、易腐蚀、易变形、铜铝接触的电腐蚀等问题,故本款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第5款 本款对控制电缆或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以及选择电流回路、电压回路、操作回路电缆的条件作出了相应规定。第7款本款规定端子排的一个端子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超过两根导线。如需接更多导线,可通过连接端子实现。

 

5.13.2 电流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用电流互感器应满足误差和保护动作特性要求,宜选用P类产品;

2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额定电流,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5A或1A;

3 用于差动保护各侧的电流互感器宜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性;

4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用电流互感器,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两相或三相配置;

5 当条件受限,测量仪表和保护或自动装置共用电流互感器的同一个二次绕组时,应将保护或自动装置接在测量仪表之前;

6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只有一点接地,宜在就地端子箱或开关柜上经端子排一点接地;几组电流互感器有电路直接联系的保护回路,应在保护屏或开关柜上经端子排一点接地。

▲ 条文说明
5.13.2 电流互感器规定
    第2款 当保护设置为差动保护时,二次绕组额定电流选为1A,可减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从而减小二次侧的端电压,相应地减小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最终目的是减小正常运行时不平衡电流的影响,提高保护的准确性。
    第3款 差动保护各侧不同特性电流互感器励磁电流不同,将导致正常运行时大的不平衡电流。因此宜选用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电流互感器,以减小不平衡电流的影响,提高保护的准确性。
    第5款 保护装置与测量仪表一般不应共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当必须共用一组二次绕组时,将保护或自动装置接于测量仪表之前,主要是避免校验测量仪表时失去保护。
    第6款 从安全角度考虑,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接地点,应是一点接地。若采用两点或多点接地,由于接地点可能存在电位差,会产生地电流。对有几组电路直接联系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装置在就地端子箱或开关柜上接地,可避免地电流与互感器二次电流耦合对保护装置形成干扰。

 

5.13.3 电压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用电压互感器主二次绕组的准确级应为3P,剩余电压绕组准确级应为6P。

2 电压互感器剩余电压绕组额定电压,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应为100V/3V。

3 当条件受限,测量仪表和保护或自动装置共用电压互感器的同一个二次绕组时,应选用保护用电压互感器。此时,保护或自动装置和测量仪表应分别经各自的熔断器或自动开关接入。

4 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隔离开关断开后,其二次回路应有防止电压反馈的措施。

5 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中性点或线圈引出端之一应接地。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宜采用B相接地方式,也可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对V-V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宜采用B相接地方式。电压互感器的接地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压互感器剩余电压绕组的引出端之一应接地;

2)电压互感器接地点宜设在电压互感器柜或控制室保护屏内,并应牢固焊接在接地小母线上;

3)向交流操作的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供电的电压互感器,应通过击穿保险器接地;采用B相接地的电压互感器,其二次中性点也应通过击穿保险器接地。

6 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除剩余电压绕组和另有规定者外,应装设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在接地线上不应安装有开断可能的设备。当采用B相接地时,熔断器或自动开关应安装在线圈引出端与接地点之间。

7 电压互感器剩余电压绕组的试验用引出线上应装设熔断器或自动开关。

8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或其他故障能使保护装置误动作时,应装设断线闭锁或采取其他措施,将保护装置解除工作并发出信号;当保护装置不致误动作时,应设有电压回路断线信号。

▲ 条文说明
5.13.3 电压互感器规定
    第3款 由于测量仪表和保护或自动装置对电压互感器要求不同,为避免相互影响,一般不共用同一个二次绕组。当受条件限制共用一个二次绕组时,应选用保护用电压互感器。在这种情况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需同时满足测量和保护准确级要求。
    第4款 防止电压反馈的措施通常是将一次侧隔离开关的常开辅助触点串接在二次回路中。
    第5款 从安全角度考虑,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有一处接地。本条对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接地点接地方式作出规定。

 

5.14 中央信号装置

5.14 中央信号装置

5.14.1 宜在变电所控制(值班)室内设置中央信号装置。中央信号装置应由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组成。预告信号可分为瞬时和延时两种。

5.14.2 中央信号装置应具备下列功能:

1 中央事故信号装置应保证在任何断路器事故跳闸时,能瞬时发出音响信号,在控制屏上或配电装置上还应有表示该回路事故跳闸的灯光或其他指示信号;

2 中央预告信号装置应保证在任何回路发生故障时,能瞬时发出预告音响信号,并有显示故障性质和地点的指示信号(灯光或信号继电器);

3 中央事故音响与预告音响信号应有区别:一般事故音响信号用电笛,预告音响信号用电铃;

4 中央信号装置应能进行事故和预告信号及光字牌完好性的试验;

5 中央事故与预告信号装置在发出音响信号后,应能手动或自动复归音响,而灯光或指示信号仍应保持,直至处理后故障消除时为止;

6 中央信号装置接线应简单、可靠,对其电源熔断器是否熔断应有监视。

5.14.3 在保护装置内应设置由信号继电器或其他元件等构成的指示信号,且应在直流电压消失时不自动复归,或在直流恢复时仍能维持原动作状态,并能分别显示各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5.14.4 微机型中央信号装置能完成配变电站事故信号与预告信号报警,同时可将全站各种信息传送至监控主机。此信号装置亦可与直流屏配套。微机型中央信号装置一般具备下列功能:

1 具备开机自检功能,包括通信自检、内外部RAM及报警音响和光字牌自检功能;

2 对每一信号通道,可根据报警要求不同做多种定义,可随时检查和修改各信号通道的定义数据,并具有记忆功能,掉电后定义的内容不会丢失;

3 可记忆最近发生的事件,并按时间先后自动排序;

4 可通过通信接口将现场实际信息及时传给远程终端机;

5 需有触摸式按键及高清晰度显示屏以方便地实现人机对话。

5.14.5 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时,在其后台机或集控中心的监控机上都可完成变电所的所有报警功能。

5.14.6 对35kV、20kV或10kV变电所的中央信号装置,可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采用上述一种或两种装置的组合构成中央信号系统。

▲ 条文说明
5.14.6 民用建筑的变电所,应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采用本节所列出的一种或两种装置的组合构成中央信号系统。特别是对于小型项目,当微机监控系统过于简单、选择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时,更需要设置常规中央信号装置予以补充。

 

5.15 电气测量

5.15 电气测量

▲ 条文说明
 本节参照《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17,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合,对“电压测量和绝缘监测”及“谐波的监测”进行了补充及细化。

 

5.15.1 测量仪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测量装置的配置应正确反映电力装置的电气运行参数,如需要,还应正确反映电力装置的绝缘状况。

2 电测量仪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

3 电测量装置宜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测量部分、常用电测量仪表以及其他数字式综合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

4 电测量装置可采用直接仪表测量、一次仪表测量或二次仪表测量。

5 电测量装置的准确度等级要求不应低于表5.15.1-1的规定。

6 交流回路指示仪表的综合准确度不应低于2.5级,直流回路指示仪表的综合准确度不应低于1.5级,接于电测量变送器二次侧仪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1.0级。用于电测量装置的电流、电压互感器及附件、配件的准确度不应低于表5.15.1-2的规定。

7 指针式测量仪表测量范围的选择,宜保证电力设备额定值指示在仪表标度尺的2/3处。有可能过负荷运行的电力设备和回路,测量仪表宜选用过负荷仪表。

8 多个同类型电力设备和回路的电测量可采用选择测量方式。

9 无功补偿装置的测量仪表量程应满足设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允许耐受的最高电压的要求。并联电容器组的电流测量应按并联电容器组持续通过的电流为其额定电流的1.3倍设计。

10 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测量部分、数字式综合保护装置中的测量部分,当其精度满足要求时,可取代相应的常用电测量仪表。

11 直接仪表测量中配置的电测量装置,应满足相应一次回路动热稳定的要求。

5.15.2 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回路应测量交流电流:

1)配电变压器回路;

2)无功补偿装置;

3)柴油发电机接至低压应急段进线及交流不间断电源装置的进线回路;

4)35kV、20kV或10kV和1kV及以下的供配电干线;

5)母线联络和母线分段断路器回路;

6)55kW及以上的电动机;

7)根据使用要求,需监测交流电流的其他回路。

2 三相电流基本平衡的回路,可采用一只电流表测量其中一相电流。下列装置及回路应采用三只电流表分别测量三相电流:

1)无功补偿装置;

2)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总电流;

3)三相负荷不平衡幅度较大的1kV及以下的配电线路。

3 下列回路应测量直流电流:

1)蓄电池组;

2)充电回路;

3)整流装置;

4)根据使用要求,需监测直流电流的其他装置及回路。

5.15.3 电压测量和绝缘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交流系统的各段母线,应测量交流电压。

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母线和回路,应监测交流系统的绝缘。

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的母线,宜测量母线的一个线电压和监测绝缘的三个相电压。

4 应急柴油发电机定子回路的绝缘监测,可采用测量发电机电压互感器剩余电压绕组的零序电压方式,也可采用测量发电机的三个相电压方式。

5 下列回路应测量直流电压:

1)直流系统的各段母线;

2)蓄电池组;

3)充电回路;

4)整流装置;

5)根据使用要求,需监测直流电压的其他装置及回路。

6 下列回路应监测直流系统的绝缘:

1)直流系统的主母线和重要的直流回路;

2)重要电力整流装置的输出回路。

7 直流系统应装设直接测量绝缘电阻值的绝缘监测装置,其测量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1.5级。

5.15.4 功率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回路应测量有功功率:

1)变压器的高压侧;

2)35kV、20kV或10kV配电线路。

2 下列回路应测量无功功率:

1)35kV、20kV或10kV配电线路;

2)低压并联电容器组。

5.15.5 谐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谐波监测点,宜装设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测量仪表。谐波监测点应结合谐波源的分布布置,并应覆盖各个供电电压等级。

2 下列回路宜设置谐波监测点:

1)35kV、20kV或10kV无功补偿装置所连接母线的谐波电压;

2)向谐波源用户供电的线路送电端;

3)一条供电线路上接有两个及以上不同部门的谐波源用户时,谐波源用户受电端;

4)其他有必要监测的回路。

3 用于谐波测量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度不宜低于0.5级。

4 谐波测量的次数不应少于15次。

5 谐波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可采用数字式仪表,测量仪表的准确度不宜低于1.0级。

5.16 电能计量

5.16 电能计量

▲ 条文说明
 本节参照《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17,并参考了《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16及《电能计量柜》GB/T16934-2013等有关规定。

 

5.16.1 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能计量装置应满足供电、用电准确计量的要求。

2 电能计量装置应按其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和计量电能的多少分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月平均用电量5000M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0M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应采用Ⅰ类电能计量装置;

2)月平均用电量1000MWh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MVA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应采用Ⅱ类电能计量装置;

3)月平均用电量100MWh以上或负荷容量为315kVA及以上的计费用户,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Ⅲ类电能计量装置;

4)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应采用Ⅳ类电能计量装置;

5)单相电力用户计费用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Ⅴ类电能计量装置。

3 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度不应低于表5.16.1的规定。

4 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具有计量有功电能、感性和容性无功电能功能的电能计量装置;按最大需量计收基本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具有最大需量功能的电能表;实行分时电价的用户应装设复费率电能表或多功能电能表。

5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低电阻接地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宜采用三相三线的接线方式。照明变压器、照明与动力共用的变压器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率大于10%的电力用户线路,应采用三相四线的接线方式。

6 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标定电流不宜超过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对S级为20%),额定最大电流宜为额定二次电流的120%。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的标定电流应按正常运行负荷电流的30%选择。

7 220V/380V低压供电且负荷电流为50A及以下时,宜采用直接接入式电能表;负荷电流为50A以上时,宜采用经电流互感器接入式的接线方式。

5.16.2 电能计量仪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装置及回路应装设有功电能表:

1)35kV、20kV或10kV供配电线路;

2)用电单位的有功电量计量点;

3)需要进行技术经济考核的电动机;

4)根据技术经济考核和节能管理的要求,需计量有功电量的其他装置及回路。

2 下列装置及回路应装设无功电能表:

1)无功补偿装置;

2)用电单位的无功电量计量点;

3)根据技术经济考核和节能管理的要求,需计量无功电量的其他装置及回路。

3 计费用的专用电能计量装置,宜设置在供用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并应按供电企业对不同计费方式的规定确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6自备电源

6.1 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6.1 自备柴油发电机组

6.1.1 本节可适用于民用建筑自身供电需要,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工程设计。

6.1.2 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宜布置在建筑的首层、地下室、裙房屋面。当地下室为三层及以上时,不宜设置在最底层,并靠近变电所设置。机房宜靠建筑外墙布置,应有通风、防潮、机组的排烟、消声和减振等措施并满足环保要求。

2 机房宜设有发电机间、控制室及配电室、储油间、备品备件储藏间等。当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大于1000kW或总容量不大于1200kW时,发电机间、控制室及配电室可合并设置在同一房间。

3 发电机间、控制室及配电室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4 民用建筑内的柴油发电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设施。

6.1.3 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组容量与台数应根据应急或备用负荷大小以及单台电动机最大启动容量等综合因素确定。当应急或备用负荷较大时,可采用多机并列运行,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并机台数不宜超过4台,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并机台数不宜超过7台。额定电压为230V/400V的机组并机后总容量不宜超过3000kW。当受并机条件限制时,可实施分区供电。

2 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容量可按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10%~20%进行估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宜按下列方法计算的最大容量确定:

1)按需要供电的稳定负荷来计算发电机容量;

2)按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启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容量;

3)按启动电动机时,发电机母线允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容量。

3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的选择,应按工作电源所带全部容量或一级二级负荷容量确定。

4 当有电梯负荷时,在全电压启动最大容量笼型电动机情况下,发电机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当无电梯负荷时,其母线电压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75%。当条件允许时,电动机可采用降压启动方式。

5 当多台机组需要并机时,应选择型号、规格和特性相同的机组和配套设备。

6 宜选用高速柴油发电机组和无刷励磁交流同步发电机,配自动电压调整装置。选用的机组应装设快速自启动装置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7 当发电机房设置不能满足周边环境噪声要求时,宜选择自带消声处理装置的发电机组。

8 柴油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额定电压为3kV~10kV时不宜超过2400kW,额定电压为1kV以下时不宜超过1600kW。

9 3kV~10kV高压发电机组的电压等级宜与用户侧供电电压等级一致。

▲ 条文说明
6.1.3 本条规定了满足民用建筑自身供电需要,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kV及以下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组的选取原则。
    第1款 确定机组容量时,除考虑应急负荷总容量之外,还应着重考虑启动电动机容量。因单台电动机最大启动容量对确定机组容量有直接关系,决定机组能启动电动机容量大小的因素又很多,它与发电机的技术性能、柴油机的调速性能、电动机的极对数、启动时发电机所带负荷大小和功率因数的高低、发电机的励磁和调压方式以及用电负荷对电压指标的要求等因素有关。因此,设计确定机组容量,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为了便丁设计参考,三相低压230V/400V柴油发电机组在空载时,可全电压直接启动的空载四极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最大容量参见表1。
表1 机组空载可直接启动空载笼型电动机最大容量

    注:①P为柴油发电机功率。
    但应注意,表1所列数值,没有考虑电动机直接启动对机组母线电压降加以限制,是以全电压直接启动电动机时,电动开关和失电压保护不应跳闸为条件。
    要求额定电压为230V/400V的机组并机后总容量不宜超过3000kW,主要是考虑并机后总输出电流不宜太大,不利保护、管理。
    第2款 根据国内外现有一些高层建筑用电指标统计,应急发电机容量约占供电变压器总容量的10%~20%。国外建筑物配电变压器容量一般选择得较富裕,因此后一个指标偏差较大。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建筑物规模大时取下限,规模小时取上限。
    发电机组的容量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 按稳定负荷计算发电机容量Sc1

    2 按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启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容量Sc2

    3 按启动电动机时母线容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容量Sc3

    公式(4)适用于柴油发电机与应急负荷中心距离很近的情况。
    如果外界气压、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同时,则应按照表2~表5中所列校正系数进行校正。即:实际功率=额定功率×C%。
表2 相对湿度60%非增压柴油机功率修正系数C



表3 相对湿度100%非增压柴油机功率修正系数C


表4 相对湿度60%增压柴油机功率修正系数C



表5 相对湿度100%增压柴油机功率修正系数C

    第4款 规定母线电压不得低于80%,基于下列几方面的因素:
    1 保证电动机有足够的启动转矩,因启动转矩是与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
    2 不致因母线电压过低而影响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对电压比较敏感的设备。
    3 要保证接触器等开关接触设备的吸引线圈能可靠地工作。当直接启动大容量的笼型电动机时,发电机母线的电压降落太大,影响应急电力设备启动或正常运行时,不应首先考虑加大发电机组的容量,而应采取其他措施来减少发电机母线的电压波动,例如采用电动机降压启动方式等。
    第6款 据调查,目前国内外高层建筑中所采用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以1500r/min高速机组居多。此种机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启动运行可靠等优点。
    当无刷励磁交流同步发电机与自动电压调整装置配套使用时,其静态电压调整率可保证在±(1.0%~2.5%)以内。这种类型机组能适应各种运行方式,易于实现机组自动化或对发电机组的遥控。
    目前国产柴油发电机组启动时间可小于15s,有的产品可在4s~7s,保证值为15s。
    第7款 规定本款是为了防止发电机运行时的噪声对周边环境有较大影响,而选择自带消声处理装置的发电机组时能够较好地降低发电机组的噪声。
    第8款 本款主要从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综合性价比及安装运行成本上对其单机容量作了规定,3kV~10kV时不宜超过2400kW,1kV以下时不宜超过1600kW,此时综合性价比及安装运行成本相对较好。
    第9款 规定3kV~10kV中压发电机组的电压等级与用户侧供电电压等级一致,能够简化应急或备用电供配电系统,提高其安全性,减少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6.1.4 机组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机房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设备布置应符合机组运行工艺要求。

2 机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组宜横向布置;

2)机房与控制室、配电室贴邻布置时,发电机出线端与电缆沟宜布置在靠控制室、配电室侧;

3)机组之间、机组外廊至墙的净距应满足设备运输、就地操作、维护检修或布置附属设备的需要,有关尺寸不宜小于表6.1.4的规定,如图6.1.4所示。

3 辅助设备宜布置在柴油机侧或靠机房侧墙。

4 不同电压等级的发电机组可设置在同一发电机房内,当机组超过两台时,宜按相同电压等级相对集中设置。

5 机组热风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风出口宜靠近且正对柴油机散热器;

2)热风管与柴油机散热器连接处,应采用软接头;

3)热风出口的面积不宜小于柴油机散热器面积的1.5倍;

4)热风出口不宜设在主导风向一侧,当有困难时,应增设挡风墙;

5)当机组设在地下层,热风管无法平直敷设引出时,其热风管弯头不宜超过两处,且应计算风管的阻力损失。

6 机组排烟管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台柴油机的排烟管应单独引至排烟道,宜架空敷设,也可敷设在地沟中;排烟管弯头不宜过多,且能自由位移;水平敷设的排烟管至排烟道宜设0.3%~0.5%的坡度,并应在排烟管最低点装排污阀;

2)排烟管的室内部分采用架空敷设时,应敷设隔热保护层;

3)机组的排烟阻力不应超过柴油机的背压要求,当排烟管较长时,应采用自然补偿段,并加大排烟管直径;当无条件设置自然补偿段时,应装设补偿器;

4)排烟管与柴油机排烟口连接处应装设弹性波纹管;

5)排烟管过墙应加保护套,伸出屋面时,出口端应加装防雨帽;

6)非增压柴油机应在排烟管装设消声器;两台柴油机不应共用一个消声器,消声器应单独固定。

7 机房设计时应采取机组消声及机房隔声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相关规定。

▲ 条文说明
6.1.4 本条规定了机房设备的布置要求。
    第1款~第3款 机房内主要设备有柴油发电机组、控制屏、操作台、电力及照明配电箱、启动蓄电池、燃油供给和冷却、进排风系统以及维护检修设备等。机房的布置要根据机组容量大小和台数而定。小容量机组一般为机电一体,不用设控制室。机组容量较大,可把机房和控制室分开布置,这样有利于改善工作条件。
    机房布置方式及各部位有关最小尺寸,是根据机组运行维护、辅助设备布置、进排风以及施工安装等需要,并结合目前封闭式自循环水冷却方式的应急型机组的外廓尺寸提出的。机房布置主要以横向布置(垂直布置)为主,这种布置机组中心线与机房的轴线相垂直,操作管理方便,管线短,布置紧凑。第4款许多超高层建筑往往会设置不同电压等级的发电机组,以满足不同供电距离的要求,这时不同电压等级的发电机组可设置在同一发电机房内,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减少机房面积。但机组台数较多时,宜按相同电压等级相对集中设置,便于维护管理。
    第5款 机组热风出口位置,应避免经常有自然风顶吹的方向,并应在热风出口设百叶窗,其百叶窗净空不要太小。因散热器的吹风扇风压降一般在127Pa以下,以免影响散热效果和机组出力。
    机组设在地下层,热风管引出室外最好平直。如要拐弯引出,其弯头不宜超过两处,拐弯应大于或等于90°,而且内部要平滑,以免阻力过大影响散热。
    如机组设在地下层其热风管又无法伸出室外,不应选整体风冷机组,应改选分体式散热机组,即柴油机夹套内的冷却器由水泵送至分体式水箱冷却方式。
    第6款 机组排烟管伸出室外的位置很重要,如调查某一高级饭店,其机房排烟管道正好设在主建筑物客房上风侧,机组运行时烟气正吹向客房,影响很不好。
    排烟管系统的作用是将气缸里的废气排至室外,排烟系统应尽量减少背压,因为废气阻力的增加将导致柴油机出力的下降及温升的增加。
    排烟系统的压降为管路、消声器、防雨帽等各部分压降之和,总的压降以不超过6720Pa为宜。
    排烟管敷设方式有两种:一是水平架空敷设,优点是转弯少、阻力小。其缺点是增加室内散热量,使机房内温度升高。二是地沟敷设,优点是在地沟内散热量小,对湿热带尤为适宜。其缺点是排烟管转弯多,阻力比架空敷设大。
    排烟管温度一般为350℃~550℃,为防止烫伤和减少辐射热,其排烟管宜进行保温处理,以减少排烟管的热量散到房间内增高机房温度。保温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保温措施一般按热力保温方法处理。
    排烟噪声在柴油机总噪声中属于最强烈的一种噪声,其频谱是连续的,排烟噪声的强度最高可达110dB~130dB,对机房和周围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应设消声器,以减少噪声。排烟管的热膨胀可由弯头或来回弯补偿,也可设补偿器、波纹管、套筒伸缩节补偿。

 

6.1.5 机房配电线缆选择及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储油间采用的电力电缆或绝缘电线宜按多油污、潮湿环境选择;

2 发电机配电屏的引出线宜采用耐火型铜芯电缆、耐火型母线槽或矿物绝缘电缆;

3 控制线路、测量线路、励磁线路应选择铜芯控制电缆或铜芯电线;

4 控制线路、励磁线路宜穿钢导管埋地敷设或沿桥架架空敷设;电力配线宜采用电缆沿电缆沟敷设或沿桥架架空敷设;

5 当设电缆沟时,沟内应有排水和排油措施。

▲ 条文说明
6.1.5 根据调查,发电机容量较大时,其出线截面大且线缆根数多,再加各种控制回路和配出线路,显得机房内管线较多。为了敷线方便及维护安全,在发电机出口、控制屏或控制室以及配电线路出口等各处之间设电缆沟并贯通一起或采用沿桥架架空敷设的方式比较适宜。

 

6.1.6 附属设备的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附属设备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应与机组控制方式一致;

2 柴油机冷却水泵宜采用就地控制和随机组运行联动控制;

3 高位油箱供油泵宜采用就地控制或液位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

6.1.7 控制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控制室的位置应便于观察、操作和调度,通风应良好,进出线应方便。

2 控制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通过,亦不应安装无关设备。

3 控制室内控制屏(台)的安装距离和通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屏正面操作宽度,单列布置时,不宜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宜小于2.0m;

2)离墙安装时,屏后维护通道不宜小于0.8m。

4 当控制室的长度大于7m时,应设有两个出口,出口宜在控制室两端。控制室的门应向外开启。

5 当不需设控制室时,控制屏和配电屏宜布置在发电机端或发电机侧,其操作维护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屏前距发电机端不宜小于2.0m;

2)屏前距发电机侧不宜小于1.5m。

▲ 条文说明
6.1.7 本条规定了控制室的电气设备布置要求。
    第2款~第5款 控制室的主要设备有发电机控制屏、机组操作台、动力控制屏(台)、低压配电屏及照明配电箱等。其布置与低压配电室的要求相同。主要要求操作人员便于观察控制屏或台上仪表,并能通过观察窗看到机组运行情况。
    控制室的控制屏(台)一般数量不多,维护通道为0.8m是可以的,但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如条件允许,可适当放大些,配电装置的最高点距房顶不应小于0.5m。

 

6.1.8 发电机组的自启动与并列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应急供电的发电机组平时应处于自启动状态。当市电中断时,低压发电机组应在30s内供电,高压发电机组应在60s内供电。

2 机组电源不得与市电并列运行,并应有能防止误并网的联锁装置。

3 当市电恢复正常供电后,应能自动切换至正常电源,机组能自动退出工作,并延时停机。

4 为了避免防灾用电设备的电动机同时启动而造成柴油发电机组熄火停机,用电设备应具有不同延时,错开启动时间。重要性相同时,宜先启动容量大的负荷。

5 自启动机组的操作电源、机组预热系统、燃料油、润滑油、冷却水以及室内环境温度等均应保证机组随时启动。水源及能源必须具有独立性,不应受市电停电的影响。

6 自备柴油发电机组自启动宜采用电启动方式,电启动设备宜按下列要求设置:

1)电启动用蓄电池组电压宜为12V或24V,容量应按柴油机连续启动不少于6次确定;

2)蓄电池组宜靠近启动发电机组设置,并应防止油、水浸入;

3)应设置整流充电设备,其输出电压宜高于蓄电池组的电动势50%,输出电流不小于蓄电池10h放电率电流;

4)当连续三次自启动失败,应在控制盘上发出报警信号;

5)应自动控制机组的附属设备,自动转换冷却方式和通风方式。

▲ 条文说明
6.1.8 本条规定了发电机组的自启动要求。
    第1款 应急机组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的重要设备,它的首要任务是在应急情况下,必须能够可靠启动并投入正常运行,以满足使用要求。发电机组应在30s内供电,对于低压发电机组而言,一般较易实现;但对于高压发电机组而言,由于需通过变压器将高压电源变换成220V/380V电源才能向设备供电,供电系统实现从启动到供电的时间将会长于低压发电机组,因此对高压发电机组规定在60s内供电;另外,系统的构成应简单、合理、可靠,且变压器不宜处在长时期     不通电的状态。本款对发电机组的供电时间要求不包括多台发电机并机的情况。
    第2款 与市电网不得并列运行,是考虑到一旦机组发生故障,不要波及市电网,而扩大了故障范围。如市电网有故障,因与机组未并网,也易于随机处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联锁的目的就是防止误并网。
    第5款 机房在寒冷地区应供暖,为保证机组应急时顺利启动。机房最低温度应根据产品要求,但一般不应低于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35℃,相对湿度应小于75%。
    自启动机组的冷却水应能自流供给,若水源不可靠,应设储水箱或储水池。
    为了确保机组启动具有足够的能量,除机组具有充电能力外,在备用过程中应具有浮充电装置。
    为保证机组在应急时使用,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燃料油,还应设两个以上柴油储油箱,便于新油沉淀。
    第6款 启动蓄电池由机组随机供给,工作电压为12V或24V。机组启动时启动电流很大,为减少启动电压降,启动蓄电池应设置在机组的启动电动机附近。因机组不经常工作,为了补充蓄电池自放电,应设置充电装置。

 

6.1.9 发电机组的中性点工作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kV及以下发电机中性点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只有单台机组时,发电机中性点应直接接地,机组的接地形式宜与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一致;

2)当多台机组并列运行时,每台机组的中性点均应经刀开关或接触器接地。

2 3kV~10kV发电机组的接地方式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或不接地方式;经低电阻接地的系统中,当多台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每台机组均宜配置接地电阻。

▲ 条文说明
6.1.9 本条规定了发电机组的中性点工作制要求。第1款1kV及以下发电机组通常采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它的优点是降低了系统的内部过电压倍数,当一相接地时,相间电压为中性点所固定,基本不会升高。机组的接地形式通常与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是一致的。
    当有多台发电机组并列运行时,每台机组的中性导体要经刀开关或接触器直接接地。当各台机组的中性导体之间存在环流时,应只将其中一台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
    发电机中性导体上的接地刀开关及接触器的容量,可根据发电机允许的不对称负荷电流及中性导体上可能出现的零序电流选择。
    第2款 3kV~10kV发电机组的接地方式通常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或不接地方式。

 

6.1.10 储油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燃油来源及运输不便或机房内机组较多、容量较大时,宜在建筑物主体外设置不大于15m3的储油罐;

2 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1m3,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3 日用燃油箱宜高位布置,出油口宜高于柴油机的高压射油泵;

4 卸油泵和供油泵可共用,应装设电动和手动各一台,其容量应按最大卸油量或供油量确定;

5 储油设施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相关规定。

▲ 条文说明
6.1.10 柴油发电机容量大小不同,小时耗油量也有差异。若在主建筑外设储油库,其防火间距应遵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有关规定执行。
    中小容量柴油机组出厂时,一般配有日用燃油箱。当机组设在大型民用建筑室内时,根据应急柴油发电机特殊要求,应储备一定数量燃油供应急时使用,但又要考虑建筑防火要求。综合各种因素,通常最大储油量不应超过8h的需要量,且日用油箱储油容积不应大于1m³,并应按防火要求处理。当日用油箱储油容积在1m³~2m³之间时,也可分别设置2个容积分别不大于1m³的日用油箱储油间,2个储油间中间加防火隔墙,并应按防火要求处理。

 

6.1.11 柴油发电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

2 机房面积在50m2及以下时宜设置不少于一个出入口,在50m2以上时宜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应满足搬运机组的需要;门应为向外开启的甲级防火门;发电机间与控制室、配电室之间的门和观察窗应采取防火、隔声措施,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应开向发电机间;

3 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4 当机房噪声控制达不到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规定时,应做消声、隔声处理;

5 机组基础应采取减振措施,当机组设置在主体建筑内或地下层时,应防止与房屋产生共振;

6 柴油机基础宜采取防油浸的设施,可设置排油污沟槽,机房内管沟和电缆沟内应有0.3%的坡度和排水、排油措施;

7 机房各工作房间的耐火等级与火灾危险性类别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8 机房设置在高层建筑物内时,机房内应有足够的新风进口及合理的排烟道位置。机房排烟应采取防止污染大气措施,并应避开居民敏感区,排烟口宜内置排烟道至屋顶。

9 机房进风口宜设在正对发电机端或发电机端两侧,进风口面积不宜小于柴油机散热器面积的1.6倍。

10 当机房设置在裙房屋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所在屋面至地面应设置输油管道;输油管宜沿建筑物外墙明敷或经专用竖井至地面输油接口;输油管专用竖井宜沿建筑物外墙设置,且不宜采用全封闭形式;

2)输油接口附近应设置户外型单相插座,并预留移动式输油泵操作空间;

3)输油管底部应设手动泄油阀,其下方应设应急泄油池,池内应堆积卵石,且其容量应足以容纳输油管内滞留的柴油。

▲ 条文说明
6.1.11 自备柴油发电组机房设计中,特别注意新风量及排烟量的合理配合,以及对环境噪声的影响。
    第8款 机房内如果未考虑足够的新风及合理的排烟道位置,机组散热器排出的热风会在机房内循环,导致机房温度严重升高,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这种情况应该避免。
    第9款 柴油发电机运行时,机房的换气量应等于或大于维持柴油机燃烧所用新风量与维持机房温度所需新风量之和。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维持机房温度所需新风量可按下式确定:

    维持柴油机燃烧所需新风量可向柴油机厂家索取,当海拔增加时,每增加763m,空气量应增加10%。若无资料,可按1kW制动功率需要0.1m³/min估算。
    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引自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

 

6.1.12 柴油发电机房接地与通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内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

2 燃油系统的设备与管道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

3 控制室与值班室应设通信电话,并应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

▲ 条文说明
6.1.12 柴油发电机组的金属外壳、支架等均应接地,且宜采用共用接地方式。

 

6.1.13 柴油发电机房给水排水专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柴油机的冷却水水质,应符合机组运行技术条件要求;

2 柴油机采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时,应设置膨胀水箱,其装设位置应高于柴油机冷却水的最高水位;

3 冷却水泵应为一机一泵,当柴油机自带水泵时,宜设1台备用泵;

4 当机组采用分体散热系统时,分体散热器应带有补充水箱;

5 机房内应设有洗手盆和落地洗涤槽。

6.1.14 柴油发电机房供暖通风专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利用自然通风排除发电机房内的余热,当不能满足温度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2 当机房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层时,应设置防烟、排烟、防潮及补充新风的设施;

3 机房各房间温湿度要求宜符合表6.1.14的规定;

4 安装自启动机组的机房,应满足机组自启动温度要求;当环境温度达不到启动要求时,应采用局部或整机预热措施;在湿度较高的地区,应考虑防结露措施。

▲ 条文说明
6.1.14 本条规定了柴油发电机房设计时,应对供暖通风专业提出要求。
    柴油发电机组运行时,其余热向四周扩散,为了不致引起室温过高,机房内应有良好通风装置。机房里的换气量应等于或大于柴油机燃烧所用新风量与维持机房室温所需新风量之和。减少暖机功率,对平时利用率较低的应急机组,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应急机组时刻都处在“戒备”状态,而暖机也时刻在运行,其运行费用甚高。

 

6.2 应急电源

6.2 应急电源

6.2.1 本节可适用于应急电源装置(EPS)作为应急照明系统备用电源时的选择和配电设计。

▲ 条文说明
6.2.1 应急电源EPS是由电力变流器、储能装置(蓄电池)和转换开关(电子式或机械式)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电源设备。这种电源设备在交流输入电源正常时,交流输入电源通过转换开关直接输出。交流输入电源同时通过充电器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发生中断(如电力中断、电压不符合供电要求)时,EPS利用蓄电池组的储能放电经过逆变器变换并且经转换开关切换至应急状态向负荷供电。
    由于EPS各生产厂家的产品技术性能不一致,为安全、可靠,本标准仅对EPS在建筑物应急照明系统中的应用作了相关规定,且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EPS用于建筑物非应急照明系统中。

 

6.2.2 EPS的选择和配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EPS应按负荷性质、负荷容量及备用供电时间等要求选择。

2 电感性和混合性的照明负荷宜选用交流制式的EPS;纯阻性及交、直流共用的照明负荷宜选用直流制式的EPS。

3 EPS的额定输出功率不应小于所连接的应急照明负荷总容量的1.3倍。

4 EPS的蓄电池初装容量应按疏散照明时间的3倍配置,有自备柴油发电机组时EPS的蓄电池初装容量应按疏散照明时间的1倍配置。

5 EPS单机容量不应大于90kVA。

6 EPS的切换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用作安全照明电源装置时,不应大于0.25s;

2)用作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照明电源装置时,不应大于0.25s,其他场所不应大于5s;

3)用作备用照明电源装置时,不应大于5s;金融、商业交易场所不应大于1.5s;

4)当需要满足金属卤化物灯或HID气体放电灯的电源切换要求时,EPS的切换时间不应大于3ms。

7 当负荷过载为额定负荷的120%时,EPS应能长期工作。

8 EPS的逆变工作效率应大于90%。

▲ 条文说明
6.2.2 本条规定了EPS的选择要求。
    第2款 EPS分为交流制式及直流制式,适用于阻性、感性负载和混合性负荷,本标准推荐电感性和混合性的照明负荷宜选用交流制式;交直流共用的照明负荷宜选用直流制式。第3款要求额定输出功率为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主要是考虑到EPS在承受较低功率因数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容运行情况。
    第4款 条文规定EPS的蓄电池初装容量按疏散照明时间的3倍配置,主要是考虑到初装容量的蓄电池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其实际容量的衰变情况,加上可能平时对蓄电池的维护、管理不到位,应急时满足不了应急照明所要求供电时间。
    第5款 规定EPS单机容量不大于90kVA,主要考虑不希望EPS单机容量做得过大,单台EPS应急供电的范围太广。
    第6款 EPS的应急切换时间,不同厂家的产品各不相同,但一般不会超过0.2s。采用EPS电源装置是完全可以满足条文1)~3)项各类应急照明的要求。但现在较多高大空间场所中的照明往往会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HID气体放电灯,并且希望其中部分照明灯能在电源故障转换时仍能点亮,此时当要满足金属卤化物灯或HID气体放电灯的电源切换要求时,EPS装置的切换时间不应大于3ms。实验表明,当要满足金属卤化物灯或HID气体放电灯的电源切换要求时,电源的切换时间不能大于3ms,否则就无法保证切换后金属卤化物灯或HID气体放电灯的点亮。
    第7款 EPS输出电压是稳定的。在0~120%额定功率范围内,无论所带负载有何变化,输出电压应始终不变;当超过120%额定功率时,EPS的输出电压会有降低,直至降到EPS保护启动跳闸为止。
    第8款 应急电池逆变输出时,效率高可提高电池的使用效果。

 

6.3 不间断电源

6.3 不间断电源

6.3.1 本节可适用于不间断电源装置(UPS)的选择和配置。

▲ 条文说明
6.3.1 不间断电源UPS是由电力变流器、储能装置(蓄电池)和切换开关(电子式或机械式)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电源设备。这种电源处理设备能在交流输入电源发生故障(如电力中断、瞬间电压波动、频率波形等不符合供电要求)时,保证负荷供电的电源质量和供电的连续性。

 

6.3.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UPS:

1 当用电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时;

2 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的重要场所的应急备用电源。

▲ 条文说明
6.3.2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UPS多数用于实时性数据处理装置系统的计算机设备的电源保障方面。当用电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或允许中断供电时间为毫秒级时,多采用UPS装置。

 

6.3.3 UPS的选择,应按负荷性质、负荷容量、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等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UPS宜用于电容性和电阻性负荷;

2 为信息网络系统供电时,UPS的额定输出功率应大于信息网络设备额定功率总和的1.2倍,对其他用电设备供电时,其额定输出功率应为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

3 当选用两台UPS并列供电时,每台UPS的额定输出功率应大于信息网络设备额定功率总和的1.2倍;

4 UPS的蓄电池组容量应由用户根据具体工程允许中断供电时间的要求选定;

5 UPS的工作制,宜按连续工作制考虑。

▲ 条文说明
6.3.3 本条对UPS的选择作了规定。
    第2款 规定UPS的额定输出功率应大于计算机各设备额定功率总和的1.2倍,对其他用电设备供电时,其额定输出功率应为最大计算负荷的1.3倍主要是考虑到UPS在承受较低功率因数时存在不同程度的降容运行系数。
    第4款 蓄电池组容量决定了UPS的储能(蓄电池放电)时间。UPS与快速自动启动的备用发电机配合使用时,其储能时间宜按不少于15min设计。
    UPS与无备用发电设备或手动启动的备用发电设备配合使用时,其工作时间宜按不少于1h或按工艺设置安全停车时间考虑。
    第5款 绝大部分UPS的负荷都需要长期连续运行,不间断电源装置UPS的工作制,宜按照连续工作制考虑。

 

6.3.4 当UPS容量较大时,宜在电源侧采取高次谐波的治理措施。

▲ 条文说明
6.3.4 UPS内的整流器产生高次谐波,对于UPS装置上游的配电系统有影响时,应该在采用UPS的整流器输入侧配置有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等降低从UPS整流器向上游配电系统提供的谐波电流比率。

 

6.3.5 UPS的交流输入端可配置输入滤波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载负荷时,输入电流畸变率(THDi)宜小于5%,输入功率因数应大于0.93;

2 半载负荷时,输入电流畸变率(THDi)宜小于7%,输入功率因数应大于0.90。

6.3.6 UPS的输出电压波形应为连续的正弦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满载线性负荷时,电压畸变率(THDu)应小于或等于2%;

2 满载非线性负荷时,电压畸变率(THDu)应小于或等于4%。

6.3.7 当UPS输出端的隔离变压器为TN-S、TT接地形式时,中性点应接地。

▲ 条文说明
6.3.7 在TN-S供电系统中,为满足负荷对于UPS输出接地形式的要求,必要时应该配置隔离变压器。这是因为UPS的旁路系统输入中性导体与输出中性导体连接在一起,UPS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中性导体必须是同一个系统。但是,在一些应用中UPS的负荷对于中性导体系统有特别的要求,这时有可能在UPS的旁路输入侧配置隔离变压器,通过隔离变压器使得UPS输入端与输出端的中性导体系统是两个不同的中性导体系统。因此规定中性点应接地且应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6.3.8 大容量UPS应具有标准通信接口,并应对第三方软件开放。

▲ 条文说明
6.3.8 本条所指的大容量UPS一般是指单台容量不小于80kVA的UPS。要求提供RS232/485等标准接口,提供国际通用的标准协议,可以方便地与上位监控系统进行通信,监控系统可对UPS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等进行自动监测。监测内容通常包括电源运行状况(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流、输出功率、逆变电压、分路状态、单节电池电压、电池组电压、机内温度)、电池工作状态、UPS/旁路供电、各种故障状态(输入电源故障、逆变器故障、整流器故障、电池故障、输出开路、输出短路、控制器故障、旁路故障等)、历史记录等。

 

6.3.9 大容量UPS宜具有对每节蓄电池监测的功能,并能在监视屏上显示。

▲ 条文说明
6.3.9 UPS本身具有对每节蓄电池监测的功能,可及时发现处于长期备用状态下的蓄电池出现的各种异常并报警,以增加装置的可靠性。

 

6.3.10 UPS宜分区域相对集中设置。

▲ 条文说明
6.3.10 规定本条主要是为了能方便对UPS的管理,且UPS的单机容量也不宜太大。

 

6.3.11 当UPS的输入电源直接由自备柴油发电机组提供时,其与柴油发电机容量的配比不宜小于1:1.2。蓄电池初装容量的供电时间不宜小于15min。

▲ 条文说明
6.3.11 UPS与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应有一个匹配问题,其原因是:对柴油发电机而言UPS输入线路并不是一个纯线性负载,因此有不同程度的高次谐波(即电流总谐波分量),反馈给前级源(THDi≠0);而前级源(柴油发电机或前级变压器)因为后级源的高次谐波反馈,造成前级源的高频短路,使输出电源质量即电压总谐波分量下降(THDu≠0)。因此,柴油发电机与UPS的配比其实质是:柴油发电机功率与UPS的功率在一定的配比下,使柴油发电机输出电源的质量(THDu)能满足UPS输入电源的谐波要求。
    前级源(柴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总谐波分量计算公式如下:

前级源(柴油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总谐波分量计算公式
    当UPS的输入电源由柴油发电机提供时,一般在正常电源失电5min内,柴油发电机都已启动且进入正常运行发电状态,可向UPS供电,因此作此规定。另外也考虑到了蓄电池长期使用后的衰变情况,对于容量较大且有人维护的UPS,其蓄电池初装容量15min已足够。

 

7低压配电

7.1 一般规定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工频交流电压1000V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 条文说明
7.1.1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标准电压》GB/T156的规定,本章适用范围确定为工频交流1000V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7.1.2 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的种类、规模、负荷性质、容量及可能的发展等综合因素确定,对于重要工程宜采用智能配电系统。

▲ 条文说明
7.1.2 具备智能控制功能的电器,可具有扩展的远程通信功能,组成低压智能配电系统,实现自我诊断、故障分析等,以适应某些重要工程的特殊需要。提高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也是未来智能电器发展的一个方向。

 

7.1.3 确定低压配电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供电可靠、保证电能质量和减少电能损耗;

2 系统接线简单可靠并具有一定灵活性;

3 保证人身、财产、操作安全及检修方便。

7.1.4 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电变压器二次侧至用电设备之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

2 各级低压配电箱(柜)宜根据未来发展预留备用回路;

3 由建筑物外引入的低压电源线路,应在总配电箱(柜)的受电端装设具有隔离和保护功能的电器;

4 变电所引入的专用回路,在受电端可装设不带保护功能的隔离电器;对于树干式供电系统的配电回路,各受电端均应装设带隔离和保护功能的电器。

▲ 条文说明
7.1.4 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第1款 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因为低压配电级数太多将给开关的选择性动作整定带来困难,但在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系统中,不少情况下难以做到这一点。当向非重要负荷供电时,可适当增加配电级数,但不宜过多。
    第2款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增加低压配电回路,因此在设计中应适当预留备用回路,对于向一、二级负荷供电的低压配电箱(柜)的备用回路,可为总回路数的25%左右。

 

7.1.5 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规定。

7.2 低压配电系统

7.2 低压配电系统

▲ 条文说明
本节仅对超高层、高层和多层民用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作了规定,其他各类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的要求详见相应的国家标准。

 

7.2.1 多层民用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低压电源进线宜采用电缆并埋地敷设,进线处应设置总电源箱(柜),箱内应设置总开关电器,总电源箱(柜)宜设在室内;当设在室外时,应选用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的箱体,箱内电器应适应室外环境的要求;

2 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负荷,宜分别自成配电系统;

3 当用电负荷较大或用电负荷较重要时,应设置低压配电室,并宜从低压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

4 由低压配电室至各层配电箱或分配电箱,宜采用树干式或放射与树干相结合的混合式配电。

▲ 条文说明
7.2.1 多层民用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第1款低压电源在进线处设置总电源箱(柜),并不一定是指靠外墙处,而是指适当位置。
    第2款 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负荷,通常是指从建筑物内的低压配电室分别自成配电系统。

 

7.2.2 高层民用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照明、电力、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负荷应分别自成系统。

2 用电负荷或重要用电负荷容量较大时,宜从变电所以放射式配电。

3 高层民用建筑的垂直供电干线,可根据负荷重要程度、负荷大小及分布情况,采用下列方式供电:

1)高层公共建筑配电箱的设置和配电回路应根据负荷性质按防火分区划分;

2)400A及以上宜采用封闭式母线槽供电的树干式配电;

3)400A以下可采用电缆干线以放射式或树干式配电;当为树干式配电时,宜采用预制分支电缆或T接箱等方式引至各配电箱;

4)可采用分区树干式配电。

▲ 条文说明
7.2.2 第3款 当采用T接箱或预制分支电缆等方式引至各配电箱时,其电缆分支接头部位应避免产生电解、氧化和过热的影响。

 

7.2.3 超高层民用建筑的低压配电系统除满足本标准第7.2.2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长距离敷设的刚性供电干线,应避免预期的位移引起的损伤;

2 固定敷设的线路与所有重要设备、供配电装置之间的连接应选用可靠的柔性连接;

3 设置在避难层的变电所,其低压配电回路不宜跨越上下避难层;

4 超高层建筑的垂直干线可采用电缆转接封闭式母线槽方式供电。

 

 

7.2.4 供避难场所使用的用电设备,应从变电所采用放射式专用线路配电。(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7.2.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超高层建筑越建越高,消防救援的难度越来越大,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保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避难层作为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是人员疏散避难的场所。用电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要从变电所采用放射式专用线路配电。
【技术要点】
    专用线路配电意指由变电所低压干线引出的配电回路直接引至用电设备。当用电设备容量较小,所选导体截面直接由变电所低压干线引出不能满足热稳定性要求时,可几台用电设备共用一个回路到避难层再进行分配。上述做法均为放射式专用线路配电。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中,将避难层的照明及其他供避难层使用的用电设备,由变电所的低压配电专用线路直接送至避难层。检查:应审核设计图纸中低压配电系统图。首先核实低压配电是否采用了独立的回路,同时,核实用电负荷是否包括了所有供避难层使用的用电设备,最后,再核实线缆是否为放射式供电至避难层。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7.2.5 周期性使用的公共建筑,其内部邻近变电所的低压配电系统之间,宜设置联络线。

7.2.6 公共建筑的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供配电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13章的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7.3 特低电压配电

7.3 特低电压配电

7.3.1 特低电压(ELV)作为保护措施包括安全特低电压(SELV)和保护特低电压(PELV),其电压不超过《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GB/T 18379-2011规定的电压区段Ⅰ的上限值,即交流50V。

▲ 条文说明
7.3.1 民用建筑中主要采用SELV和PELV两种特低电压配电系统。

 

7.3.2 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设备,可作为特低电压(ELV)配电系统的电源:

1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源电压为1100V及以下的变压器、电抗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第7部分:安全隔离变压器和内装安全隔离变压器的电源装置的特殊要求和试验》GB 19212.7的安全隔离变压器;

2 安全等级等同于本条第1款规定的内装安全隔离变压器的电源;

3 电化学电源或其他独立于较高电压回路的电源;

4 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即使内部发生故障,其输出电压也不超过交流50V;或允许该电子设备故障时输出较高电压,但能保证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或当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间发生故障时,其端电压能立即降至小于交流50V;

5 低压供电的移动式电源。

▲ 条文说明
7.3.2 特低电压配电要求:
    第2款 如绕组具有等同隔离功能的电动发电机组。
    第3款 电化学电源,如蓄电池,其他独立于较高电压回路的电源,如内燃机发电机组。
    第4款 这种设备有绝缘测试设备和绝缘监测器。
    当在电源的出线端子上出现较高电压,如果用内阻至少为3000Ω的电压表测得出线端子上的电压符合本条第1款规定的限值内,则可认为该电源仍符合本条的要求。
    第5款 如安全隔离变压器或电动发电机组,其绝缘应按双重或加强绝缘的要求来选用或安装。

 

7.3.3 特低电压配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特低电压和保护特低电压的配电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1)配电回路的带电部分与其他SELV或PELV回路之间应具有基本绝缘;与其他非特低压回路带电部分之间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做保护隔离,也可采用基本绝缘加上按其中最高电压设置的保护屏蔽;

2)当采用安全特低电压配电时,回路的带电部分与地之间应具有基本绝缘,其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与地、保护导体以及其他回路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做电气连接;

3)安全特低电压回路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有可能与其他回路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触时,其电击防护除依靠SELV保护外,还应依靠与SELV回路接触的其他回路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击防护措施来保护;

4)当采用保护特低电压配电时,回路和由保护特低电压回路供电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地。

2 特低电压的回路布线系统与具有基本绝缘的其他回路带电部分之间的保护分隔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回路导线除应具有基本绝缘外,还应具有绝缘护套或应将其置于非金属护套或绝缘外壳(外护物)内;

2)回路应用接地的金属护套或接地的金属屏蔽物与电压高于交流50V的回路的导体隔开;

3)回路导体可与高于交流50V的回路导体共用一根多芯电缆或导体组,但回路导体应按其中最高的电压加以绝缘;

4)将SELV和PELV回路与其他回路拉开距离。

3 特低电压系统的插头及插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插头应不能插入其他电压系统的插座内;

2)插座应不能被其他电压系统的插头插入;

3)SELV系统的插头和插座不应具有保护接地线的接点。

▲ 条文说明
7.3.3 第1款 SELV和PELV的回路:
    诸如继电器、接触器、辅助开关之类的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和较高电压回路之间需要采取分隔措施。PELV回路的接地可与地或与电源本身接地的保护接地导体连接。

 

7.3.4 当安全特低电压和保护特低电压回路的标称电压超过交流25V或电气设备被液体浸没时,应采取下列保护措施之一:

1 带电部分应完全用绝缘层覆盖,且只有采取破坏性手段才能除去该绝缘层;

2 符合《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T 16895.21-2011附录A中第A.2节要求的遮拦或外护物。

7.3.5 在干燥的环境内,下列情况的特低电压配电系统可不设基本保护:

1 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25V的SELV系统;

2 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25V的PELV系统,并且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带电部分由保护接地导体连接至总接地端子;

3 标称电压不超过12V的其他任何情况。

7.4 导体选择

7.4 导体选择

7.4.1 低压配电导体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线、电缆及母线的材质可选用铜或铝合金。

2 消防负荷、导体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线路应选用铜芯。

3 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应选用铜芯导体:

1)火灾时需要维持正常工作的场所;

2)移动式用电设备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3)对铝有腐蚀的场所;

4)易燃、易爆场所;

5)有特殊规定的其他场所。

4 非消防负荷线缆的绝缘类型及燃烧性能选择应符合本标准第13.9节的规定。

5 绝缘导体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室内敷设塑料绝缘电线不应低于0.45kV/0.75kV,电力电缆不应低于0.6kV/1kV。

6 对于不轻易改变使用功能、不易更换电线电缆的场所宜采用寿命较长电线电缆。

▲ 条文说明
7.4.1 导体选择的一般原则和规定:
    第1款 在原规范的基础上,低压配电导体增加了铝合金。
    从资源利用和节约能源的角度看,有着积极的作用。
    铝合金电缆源于北美,通过添加合金元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克服了纯铝导体在应用中的一系列问题,已应用于各类建筑40余年。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铝合金都可以做电线电缆的导体。
    在《美国国家电气规范》NEC2011版、《热固性绝缘电线电缆》UL44、《热塑性绝缘电线电缆》UL83、《金属铠装电缆》UL1569中都有明确的规定,采用AA-8000系列电工级铝合金作为铝合金电线电缆的导体。
    在我国,选用的铝合金导体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电缆导体用铝合金线》GB/T30552和《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NB/T42051的相关要求。第3款对应用铜芯导体的场所作了原则规定,在这些场所中的配电线路、控制和测量线路均应采用铜芯导体。第6款本款规定是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092号提案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电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建筑电气长寿命电缆应用及配电线路保护的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编制的。长寿命电线电缆采用双层共挤绝缘结构和辐照交联工艺,辐照交联聚乙烯内绝缘和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外绝缘分别保证电性能和不延燃性能,产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线》JG/T441和《额定电压0.6/1kV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力电缆》JG/T442、《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31247中的相关规定。

 

7.4.2 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导体的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并应按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进行修正;

2 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3 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4 导体最小截面积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

▲ 条文说明
7.4.2 本条为电缆截面选择的基本原则。
    按照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及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保护条件确定的电流,在进行线路保护设计时,还要考虑本回路的阻抗和导体的截面。原规范表7.4.2中的固定敷设的铝导线最小截面是2.5mm²。但根据《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6895.6-2014表52.2导体最小截面的规定,以及《电缆的导体》GB/T3956的规定,固定敷设的铝导线最小截面是10mm²。因此,本标准定为10mm²。
    本条文为电缆截面选择的基本原则。当电力电缆截面选择不当时,会影响电缆的可靠运行和使用寿命乃至危及安全。导体的动稳定主要是裸导体敷设时应做校验,电力电缆做热稳定校验。

 

7.4.3 导体敷设的环境温度与载流量校正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沿敷设路径各部分的散热条件不相同时,电缆载流量应按最不利的部分选取。

2 导体敷设处的环境温度,应满足下列规定:

1)对于直接敷设在土壤中的电缆,应采用埋深处历年最热月的平均地温;

2)敷设在室外空气中或电缆沟中时,应采用敷设地区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

3)敷设在室内空气中时,应采用敷设地点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有机械通风的应采用通风设计温度;

4)敷设在室内电缆沟和无机械通风的电缆竖井中时,应采用敷设地点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加5℃。

3 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校正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布线系统》GB/T 16895.6的有关规定确定。

4 当土壤热阻系数与载流量对应的热阻系数不同时,敷设在土壤中的电缆的载流量应进行校正,其校正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布线系统》GB/T 16895.6的有关规定确定。

▲ 条文说明
7.4.3 电缆敷设的环境温度与载流量校正:
    第2款 气象温度的历年变化有分散性,宜以不少于10年的统计值表征。
    直埋敷设时环境温度,需取电缆埋深处的对应值,因为不同埋深层次的温度差别较大。电缆直埋敷设在干燥或潮湿土中,除实施换土处理等能避免水分迁移的措施外,土壤热阻系数宜选择不小于2.0K·m/W。
    第3款 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校正系数是按《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6895.6-2014表B.52.14和表B.52.15的规定进行选取,见表6、表7。
表6 环境空气温度不等于30℃时的校正系数

    注:1 用于敷设在空气的电缆载流量校正;
           2 *为更高的环境温度,与制造厂协商解决;
           3 PVC-聚氯乙烯、XLPE-交联聚乙烯、EPR-乙丙橡胶。
表7 地下温度不等于20℃的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注:用于敷设于地下管道中的电缆载流量校正。
    第4款 当土壤热阻系数与载流量对应的热阻系数不同时,敷设在土壤中的电缆载流量应进行校正,其校正系数是按《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6895.6-2014表B.52.16的规定进行选取,见表8。
表8 土壤热阻系数不同于2.5K·m/W时电缆的载流量校正系数

    注:1 校正系数适用于管槽埋地深度不大于0.8m;
           2 对于直埋电缆,当土壤热阻系数小于2.5K·m/W时,此校正系数会高一些。

 

7.4.4 电缆采用不同敷设方式时,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多回路或多根电缆成束敷设的载流量校正系数和多回路直埋电缆的载流量校正系数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布线系统》GB/T 16895.6的有关规定确定。

2 当三相四线制线路中存在谐波电流时,在选择中性导体截面积时应计入谐波电流的影响。当中性导体电流大于相导体电流时,电缆截面积应按中性导体电流选择。当中性导体电流大于相电流133%且按中性导体电流选择电缆截面积时,电缆载流量可不校正。当三相负荷平衡系统中存在谐波电流,4芯或5芯电缆中中性导体和相导体具有相同材料和截面积时,应按表7.4.4确定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 条文说明
7.4.4 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
    第1款 多回路或多根多芯电缆成束敷设的载流量校正系数应按《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6895.6-2014表B.52.17的规定进行选取,见表9。
表9 多回路或多根电缆成束敷设的校正系数

    注:1 适用于尺寸和负荷相同的电缆束。
           2 相邻电缆水平间距超过了2倍电缆外径时,可不校正。
           3 下列情况可使用同一系数:
           1) 由2根或3根单芯电缆组成的电缆束;
           2) 多芯电缆。
           4 当系统中同时有2芯和3芯电缆时,应以电缆总数作为回路数,2芯电缆应作为2根负荷导体,3芯电缆应作为3根负荷导体查取表中相应系数。
           5 当电缆束中含有n根单芯电缆,可作为n/2回2根负荷导体回路或n/3回3根负荷导体回路。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电缆束的校正系数适用于具有相同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
    含有不同允许最高运行温度的绝缘导体或电缆束,束中所有绝缘导体或电缆的载流量应根据其中允许最高运行温度最低的那根电缆的温度来选择,并用适当的电缆束校正系数校正。假如一根绝缘导体或电缆预计负荷电流不超过它成束电缆敷设时的额定电流的30%,在计算束中其他电缆的校正系数时,此电缆可忽略不计。
    直埋电缆多于一回路,当土壤热阻系数高于2.5K·m/w时,应适当降低载流量或更换电缆周围的土壤。多回路直埋电缆的载流量校正系数,应按《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6895.6-2014表B.52.18的规定进行选取,见表10。
表10 多回路直埋电缆的校正系数

    注:1 适于埋地深度0.7m,土壤热阻系数为2.5K·m/W时的情况;
           2 当土壤热阻系数小于2.5K·m/W时,校正系数一般会增加;
           3 本表用于多芯电缆与单芯电缆,见图1。

图1 多回路直埋电缆之间的间距
    第2款 谐波电流校正系数应用举例:
    设想一具有计算电流39A的三相回路,使用4芯PVC绝缘电缆,固定在墙上。
    从载流量表可知,6mm²铜芯电缆的载流量为41A。假如回路中不存在谐波电流,选择该电缆是适当的。
    假如有20%三次谐波,采用0.86的校正系数,计算电流为39/0.86=45A,则应采用10mm²铜芯电缆。假如有40%三次谐波,则应按中性导体电流选择截面,中性导体电流为39×0.4×3=46.8A,采用0.86的校正系数,计算电流为:46.8/0.86=54.4A。
    对于这一负荷采用10mm²铜芯电缆是适当的。
    假如有50%三次谐波,仍按中性导体电流选择截面,中性导体电流为39×0.5×3=58.5A。采用校正系数为1,计算电流为58.5A,对于这一中性导体电流,需要采用16mm²铜芯电缆。
    以上电缆截面的选择,仅考虑电缆的载流量,未考虑其他设计方面的问题。

 

7.4.5 中性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PE)截面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下列情况时,中性导体至少应和相导体具有相同截面积:

1)单相两线制电路;

2)三相四线电路中,相导体截面积不大于16mm2(铜)或25mm2(铝/铝合金)。

2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相导体截面积大于16mm2(铜)或25mm2(铝/铝合金)且满足下列全部条件时,中性导体截面积可小于相导体截面积:

1)在正常工作时,负荷分配较均衡且谐波电流(包括三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奇数倍)不超过相电流的15%;

2)对TT或TN系统,在中性导体截面积小于相导体截面积的地方,中性导体上应装设过电流保护,该保护应使相导体断电但不必断开中性导体。

注:当中性导体的截面积不小于相导体的截面积,且在中性导体中的电流预期不会超过相导体的电流值时,中性导体上不需要装设过电流保护。在这两种情况下,中性导体应受到短路保护。

3 保护接地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可按照公式(7.4.5)确定,也可按表7.4.5进行选择,并满足本条第3款3)项的要求;

2)当切断时间不超过5s时,满足公式(7.4.5)要求;

式中:S——保护接地导体的截面积(mm2);

 I——流过保护电器的可忽略故障点阻抗产生的预期故障电流(A);

 t——保护电器自动切断的动作时间(s);

 k——由保护接地导体、绝缘和其他部分的材料以及初始和最终温度决定的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 16895.3附录A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和选取。当计算所得截面积尺寸是非标准尺寸时,应采用最接近的较大标准截面积的导体。

3)单独敷设的保护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当有防机械损伤保护时,铜导体不应小于2.5mm2;铝导体不应小于16mm2。无防机械损伤保护时,铜导体不应小于4mm2;铝导体不应小于16mm2

4 当两个或更多个回路共用一根保护接地导体时,其截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这些回路中遭受最严重的预期故障电流和动作时间确定截面积,并应符合公式(7.4.5)的要求;

2)对应于回路中的最大相导体截面积,应按表7.4.5的规定选择。

5 TN-C与TN-C-S系统中的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按相导体额定电压加以绝缘;

2)TN-C-S系统中的保护接地中性导体从某点分为中性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后,不得再将这些导体互相连接。

▲ 条文说明
7.4.5 第2款 中性导体的短路保护可以利用相导体中的过电流保护电器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中性导体不需要过电流保护或分断中性导体的电器。
    第3款 不是电缆组成部分的保护接地导体敷设在导管、线槽内或类似方式保护,可认为已有机械保护。
    第4款 对于配电干线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配电支线的两个或更多个回路共用一根保护接地导体,并应通过计算这些回路中遭受最严重的预期故障电流和动作时间来确定截面积,同时符合本条公式(7.4.5)的要求。
    第5款 TN-C、TN-C-S系统中的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导体)应按可能受到的最高电压进行绝缘,以避免产生杂散电流。

 

7.4.6 电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保护接地导体(PEN)。(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7.4.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由于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导体)具有两种功能,既为PE导体又为N导体。PEN导体本身是带电导体。装置外界可导电部分如果作为PE导体,一旦发生接地故障,PEN导体电位升高,当人员触及装置外界可导电部分,易引起电击事故,因此,严禁将其作为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一部分。
【技术要点】
    与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的外界可导电部分,如金属管道严禁用作PEN导体。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中,不能采用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作为PEN导体。
    检查:应审核设计图纸中PEN导体的选择。不仅不能采用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作为PEN导体,同时,其导体截面还应满足本标准第7.4.5条的要求。

 

7.5 低压电器的选择

7.5 低压电器的选择

7.5.1 低压电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选用的电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及标称频率相适应;

2)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3)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

4)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2 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多极隔离电器。检修时宜断开与被保护设备最近一级的隔离电器。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3 隔离电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断开触头之间的隔离距离应可见或明显采用“闭合”和“断开”标示;

2)隔离电器应能防止意外闭合;

3)应采取防止意外断开隔离电器的锁定措施。

4 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器件:

1)多极或单极隔离开关、隔离器;

2)插头和插座;

3)熔断器;

4)连接片;

5)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

6)具有隔离功能的断路器。

5 不得将半导体电器作隔离电器。

6 功能性开关电器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功能性开关电器应能适合于可能有的最繁重的工作制;

2)功能性开关电器可仅控制电流而不必断开负载。

7 不得将隔离器、熔断器和连接片用作功能性开关电器。

8 功能性开关电器可采用下列器件:

1)开关;

2)半导体通断器件;

3)断路器;

4)接触器;

5)继电器;

6)16A及以下的插头和插座。

9 多极电器所有极上的动触头应机械联动,并应可靠地同时闭合和断开,仅用于中性导体的触头应在其他触头闭合之前先闭合,在其他触头断开之后才断开。

10 当多个低压断路器同时装入密闭箱体内时,应根据环境温度、散热条件及断路器的数量、特性等因素,确定降容系数。

7.5.2 在TN-C系统中,严禁断开保护接地中性(PEN)导体,且不得装设断开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任何电器。(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7.5.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在TN-C系统中,若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断开,由于不平衡电压或接地故障可能导致保护接地中性导体上带危险电压,从而引起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技术要点】
    TN-C系统中,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导体),不得装设断开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任何电器,诸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熔断器等。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中,对于TN-C系统,其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保证其完整性,不能在任何位置处出现断开的情况,也不得装设可以断开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电器。
    检查:对于采用TN-C系统的设计图纸,应审核供配电系统图和电气平面图中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使用情况。

 

7.5.3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四极开关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源转换的功能性开关应作用于所有带电导体,且不得使所连接电源并联;

2 TN-C-S、TN-S系统中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切断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四极开关;

3 有中性导体的IT系统与TT系统之间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切断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四极开关;

4 正常供电电源与备用发电机之间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开关;

5 TT系统中当电源进线有中性导体时应采用四极开关;

6 带有接地故障保护(GFP)功能的断路器应选用四极开关。

▲ 条文说明
7.5.3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四极开关的选用:
    第1款 保证电源转换的功能性开关电器应作用于所有带电导体,且不得使这些电源并联,除非该装置是为这种情况特殊设计的。
    第2款 TN-C-S、TN-S系统中的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同时切断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四极开关。在电源转换时切断中性导体可以避免中性导体产生分流(包括在中性导体流过的三次谐波及其他高次谐波),这种分流会使线路上的电流矢量和不为0,以至在线路周围产生电磁场及电磁干扰。采用四极开关可保证中性导体电流只会流经相应电源开关的中性导体,避免中性导体产生分流和在线路周围产生电磁场及电磁干扰。
    第4款 正常供电电源与备用发电机之间,其电源转换开关应采用四极开关,断开所有的带电导体。
    第5款 TT系统的电源进线开关应采用四级开关,以避免电源侧故障时,危险电位沿中性导体引入。

 

7.5.4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配电系统的要求,选择高可靠性的ATSE电器,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GB/T 14048.11的有关规定;

2 ATSE的转换动作时间宜满足负荷允许的最大断电时间的要求;

3 当采用PC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时,应能耐受回路的预期短路电流,且ATSE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回路计算电流的125%;

4 当采用CB级ATSE为消防负荷供电时,所选用的ATSE应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负荷报警功能,其保护选择性应与上下级保护电器相配合;

5 当应急照明负荷供电采用CB级ATSE时,保护选择性应与上下级保护电器相配合;

6 宜选用具有检修隔离功能的ATSE,当ATSE不具备检修隔离功能时,设计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7 ATSE的切换时间应与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时间相配合,并应避免连续切换;

8 ATSE为大容量电动机负荷供电时,应适当调整转换时间,在先断后合的转换过程中保证安全可靠切换。

▲ 条文说明
7.5.4 由于ATSE的种类和结构形式不同,转换时间也不同,应用的场所也会不同。将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的选择作出基本规定,为设计人员正确选择ATSE提供依据。本次修订在保留了原规范条文基础上增加了“应急照明负荷”的内容。
    第1款 ATSE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6-1部分:多功能电器转换开关电器》GB/T14048.11生产的。该类产品分为PC级和CB级,其特性具有“自投自复”功能。
    第2款 ATSE的转换时间取决于自身构造,PC级的转换时间一般为100ms,CB级一般为1s~3s。如银行前台照明允许断电时间为1.5s,此时,PC级ATSE能够满足要求,CB级有可能满足不了要求。所以,选用的ATSE转换动作时间,要考虑是否能满足负荷允许的最大断电时间的要求。
    对于一些要求中断供电时间仅为几十毫秒级,甚至更短的重要场所,就需要ATSE与UPS或EPS配合使用。第3款在选用PC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时,其额定电流不应小于回路计算电流的125%,以保证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有一定的裕量。
    第4款 为消防负荷供电的配电回路不应采用过负荷断电保护,如装设过负荷保护只能作用于报警。这就是采用CB级ATSE为消防负荷供电时,应采用仅具短路保护的断路器组成AT SE的原因。同时,还应符合本章第7.6.1条第2款的规定。
    第5款 采用CB级ATSE为应急照明负荷供电时,由于其负荷不同于消防风机和水泵,配电回路通常会采用过负荷断电保护。
    第6款 采用ATSE做双电源转换时,从安全着想要求具有检修隔离功能,此处检修隔离指的是ATSE配出回路的检修应需隔离。如ATSE本体没有检修隔离功能时,设计上应在ATSE的进线端加装具有隔离功能的电器。
    第7款 当设计的供配电系统具有自动重合闸功能,或虽无自动重合闸功能但上一级变电所具有此功能时,工作电源突然断电时,ATSE不应立即投到备用电源侧,应有一段躲开自动重合闸时间的延时。避免刚切换到备用电源侧,又自复至工作电源,这种连续切换是比较危险的。
    第8款 由于这类负荷具有高感抗,分合闸时电弧很大。特别是由备用电源侧自复至工作电源时,两个电源同时带电,如果转换过程没有延时,则有弧光短路的危险。如果在先断后合的转换过程中加50ms~100ms的延时躲过同时产生弧光的时间,则可保证安全可靠切换。

 

7.5.5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能断开被保护回路的所有带电导体。

2 保护接地导体(PE线)不应穿过剩余电流保护器的磁回路。

3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选择,应确保回路正常运行时的自然泄漏电流不致引起剩余电流保护器误动作。

4 上下级剩余电流保护器之间应有选择性,并可通过额定动作电流值和动作时间的级差来保证。剩余电流的故障发生点应由最近的上一级剩余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5 下列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设置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1)手持式及移动式用电设备;

2)人体可能无法及时摆脱的固定式设备;

3)室外工作场所的用电设备;

4)家用电器回路或插座回路。

6 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医疗电气设备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应采用电磁式;

7 剩余电流保护器应根据电气回路中的剩余电流波形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波形仅含有正弦交流电流时,应选择AC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2)当波形含有脉动直流和正弦交流时,应选择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3)当波形含有直流、脉动直流和正弦交流电流时,应选择B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 条文说明
7.5.5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设置:
    第4款 多级装设剩余电流保护器时,在动作时限(△t)和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I△n)应有选择性配合。选择性配合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为满足条件,有必要知道CB2+RCD2组合的全部分断时间或者进行现场的实际测试或者剩余电流保护器生产厂家能提供相应的选择性配合原则。如施耐德公司,对于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选择性配合提出了两个条件:

    不论何种选择性配合原则,都必须考虑保护器的固有分断时间。
    第7款 传统的AC型RCD只对含有正弦交流电流的剩余电流进行保护,而A型或B型RCD除了可以对含有正弦交流电流的剩余电流波形负载进行保护外,还可以对可能含有脉动直流或直流剩余电流波形的电子类负载进行保护。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时会在回路中产生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例如:微波炉、电磁炉、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此时就需要安装A型剩余电流保护器。
    国际标准《用于电力网络的电子设备》IEC50178规定:单相61电子类负载产生的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波形,不能用AC型RCD,而需要用A型RCD进行保护。B型RCD除具有AC型和A型的功能外,还能够对含有纯直流剩余电流波形的负载进行保护。

 

7.6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7.6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

7.6.1 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低压配电线路应根据不同故障类别和具体工程要求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过电压及欠电压保护、电弧故障保护,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或将状态及故障信息上传;

2 低压配电线路采用的上、下级保护电器,其动作宜具有选择性,各级保护电器之间应能协调配合;对于非重要负荷的保护电器,可采用无选择性切断;

3 对电动机、电梯等用电设备配电线路的保护,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7.6.1 低压配电线路保护的一般规定:
    第2款 配电线路采用的上下级保护电器应具有选择性动作。随着我国保护电器的性能不断提高,实现保护电器的上下级动作配合已具备一定条件。但考虑到低压配电系统量大面广,达到完善的选择性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对于非重要负荷的保护电器,可采用无选择性切断。

 

7.6.2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短路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不应小于保护电器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

2 电缆和绝缘导体发生短路时,应在导体绝缘的温度上升到不超过允许限值的时间内切断回路电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短路持续时间不大于5s时,短路电流使导体绝缘由正常运行的最高允许温度上升到极限温度的时间t,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短路电流持续时间(s);

k——不同导体的温度系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4-43部分:安全防护 过电流保护》GB/T 16895.5进行选取;

S——导体截面积(mm2);

I——短路电流有效值(方均根值,A)。

2)当短路持续时间小于0.1s时,应计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当短路持续时间大于5s时应计入散热影响。

3 当短路保护电器为低压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预期短路电流不应小于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

▲ 条文说明
7.6.2 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在利用公式(7.6.2)进行计算时,其k值取决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温度系数和热容量以及相应的初始和最终温度的系数。对于以常用材料绝缘的线导体的k值,可按《低压电气装置第4-43部分:安全防护过电流保护》GB/T16895.5-2012进行选取,见表11。
表11 不同导体的k值

    注:*这个值用于容易被触摸的裸电缆。
    第2款 当短路持续时间小于0.1s时,要计入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由于包含周期分量的短路电流I很难计算,所以不能通过公式(7.6.2)进行计算t,可通过查阅生产厂商所提供技术资料中的能量值I2t来校验,是否满足k2s2>I2t。

 

7.6.3 对于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损失更大的线路,不应设置过负荷保护。(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7.6.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突然断电比过负荷造成的损失更大的线路,对于民用建筑来讲,主要指消防动力设备如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的配电线路,这些设备安装在水泵房、地下室防排烟机房等潮湿场所,又经常不运行,如果发生电动机轴封锈蚀,启动时间过长,启动电流过大,断路器的过负荷保护可能跳闸,火灾时不能灭火,会造成更大损失,故该线路不应设置过负荷保护,当设置时只能动作于报警。
【技术要点】
    为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和消防电梯等的配电线路,断路器不应设置过负荷保护,过负荷报警应采用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热继电器的报警信号。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中,非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应设置过负荷保护,以保证配电线路的安全。对于重要负荷的供配电系统的过负荷保护问题,例如消防水泵、排烟风机之类的负荷供电回路只设置电磁脱扣器。需要故障报警应在电动机控制回路设置热继电器报警而不是切断电路。
    检查:应审核设计图纸中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供电的配电线路,断路器仅设置电磁脱扣器,这些回路有过负荷应采用电动机控制回路的热继电器的报警信号。

 

7.6.4 配电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过负荷保护电器宜采用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其分断能力可低于保护电器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值,但应能承受通过的短路能量,并应符合本标准第7.6.2条的要求。

2 过负荷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式中:IB——线路的计算电流(A);

 In——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A);

 Iz——导体允许持续载流量(A);

 I2——保证保护电器在约定时间内可靠动作的电流(A)。当保护电器为低压断路器时,I2为约定时间内的约定动作电流;当为熔断器时,I2为约定时间内的约定熔断电流。

3 对于多根并联导体组成的线路,当采用一台保护电器保护所有导体时,其线路的允许持续载流量(Iz)应为每根并联导体的允许持续载流量之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体的材质、截面积、长度和敷设方式均应相同;

2)线路全长内不应有分支线路引出或用作隔离或通断的电器;

3)线路布置使并联导体之间的电流分配应均衡。

 

 

7.6.5 配电线路的过电压及欠电压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配电线路的大气过电压保护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

2 对于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的场所,当电压下降或升高对人员造成危险或造成电气装置和用电设备的损坏时,应装设过、欠电压保护;

3 当被保护用电设备的运行方式允许短暂断电或短暂失压而不出现危险时,欠电压保护器可延时动作。

7.6.6 配电线路的电弧故障保护电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弧故障保护电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弧故障保护电器(AFDD)的一般要求》GB/T 31143的有关规定;

2 商场、超市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照明、插座回路,宜装设电弧故障保护电器;

3 储存可燃物品的库房的照明、插座回路,宜装设电弧故障保护电器。

7.6.7 保护电器的装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过负荷保护电器应装设在导体截面积、安装方式或系统结构改变处。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过负荷保护电器可沿着该布线的路线任意处装设:

1)该布线的短路保护符合本标准第7.6.2条的规定;

2)其长度不应超过3m,且采取了防止机械损伤等保护措施,并远离可燃物。

2 下列情况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电器:

1)被设置在截面积、安装方式或系统结构改变处的负荷侧导体,其过负荷得到电源侧保护电器的有效保护;

2)在配电装置进线的电源端和配电装置的分支回路已设置过负荷保护电器,且保护有效。

3 短路保护电器应装设在导体的截面积减小处或其他变化导致导体的载流量发生改变处。当布线采取了防止机械损伤等保护措施,且不靠近可燃性材料时,在下列情况下可不装设短路保护电器:

1)发电机、变压器、整流器、蓄电池与相关的控制盘之间的连接导体;

2  回路的断开可能使有关电气装置的运行出现危险;

3)测量回路;

4)在配电装置的进线端,上级总配电盘(柜)内有一个或多个短路保护电器,而且这些电器保护了总配电盘(柜)与进线端之间的部分。

4 短路保护电器应装设在低压配电线路不接地的各相(或极)上,但对于中性点不接地且中性导体不引出的三相制配电系统,可在二相(或极)上装设保护电器。

5 在多相回路中,当相电流中的谐波含量致使在中性导体中的电流预期超过导体载流量时,应对该中性导体进行过负荷检测及保护,过负荷检测及保护应与通过中性线的电流特性相协调,并应分断相导体而不必分断中性导体。

 

 

7.7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

7.7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

 

7.7.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击防护应包括基本保护(直接接触防护)、故障保护(间接接触防护)和特殊情况下采用的附加保护。

▲ 条文说明
7.7.1 电击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对于危险带电部分必须是不能触及的,而可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在正常情况下或在单一故障情况下必须是不带危险电位的。
    在正常情况下的防护采用基本防护措施,在单一故障情况下的防护采用故障防护措施。对于在特殊情况下(如:装有浴盆或淋浴的场所等)需要采用附加防护措施。

 

7.7.2 电击防护应采取基本防护和故障防护组合或基本防护和故障防护兼有的保护措施。

7.7.3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设备所采取的基本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带电部分应完全用绝缘层覆盖。绝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 当采用遮栏和外壳(外护物)防护时。遮栏和外壳(外护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T 16895.21的有关规定。

3 由专业人员操作或管理的电气装置,当采用阻挡物和置于伸臂范围之外的保护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阻挡物进行防护,阻挡物应能防止身体不慎接近带电部分或身体不慎触及带电部分。

2)当采用置于伸臂范围之外的保护措施时,只能用于防止无意识地触及带电部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应在伸手可及的范围之内同时触及不同电位的部分;

如果通常有人的位置在水平方向被一个低于IPXXB或IP2X防护等级的阻挡物所阻挡,伸臂范围应从阻挡物算起;在头的上方,伸臂范围应是从地面算起的2.5m;

在人手通常持握大或长的物件的场所,应计及这些物件的尺寸,在此情况下以上所要求的距离应予以加大。

4 SELV和PELV均可作为基本防护措施。

7.7.4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气装置根据外界影响的情况,可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保护措施:

1 在故障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

2 将电气装置安装在非导电场所;

3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4 电气分隔措施;

5 特低电压(SELV和PELV)。

7.7.5 故障防护(间接接触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故障防护的设置应防止人身间接电击以及电气火灾、线路损坏等事故;故障保护电器的选择,应根据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移动式、手持式或固定式电气设备的区别以及导体截面积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 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按各种系统接地形式的具体条件,与保护接地导体连接;

3 建筑物内应作总等电位联结,并符合本标准第12.7节的规定。

7.7.6 对于交流配电系统中不超过32A的终端回路,其故障防护最长的切断电源时间不应大于表7.7.6的规定。

交流配电系统中超过63A的配电回路,TN系统保护电源的时间不应超过5s,TT系统切断电源的时间不应超过1s;

对于标称电压大于交流50V的系统,在发生对保护接地导体或对地故障时,其电源的输出电压能在5s之内下降至不大于交流50V;当不采用电击防护而切断电源时,则自动切断电源的时间可不作要求;

当自动切断电源的时间不满足本条规定时,则应按本标准第7.7.10条的要求采取辅助等电位联结措施。

▲ 条文说明
7.7.6 在原规范中强调供电给固定式设备、手持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不同,认为手持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对人的危险性更大。这次条文的修改是依据《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T16895.21-2011中的有关规定。
    1 固定式设备例如机床类的操作者在工作中手握的操作手轮与机床上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连通,一旦机床上的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手握操作手柄的人也会像使用手持式电气设备遭受电击的情况一样危险,因此不存在固定式或移动式的区别。
    2 电气装置发生接地故障时,采用微型低压断路器可以迅速切断电源,不一定放大线路的截面。
    3 大量民用和工矿企业的用电设备以及绝大多数的手持式电气设备,均采用额定电流为32A的终端回路供电。有很多民用和家庭用户一般不熟悉用电安全方面的知识,而且又不一定有熟练的电气专业人员维护和监管,因此在这些场所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有必要提高防范的要求,当发生事故时加速切断电源。相反,额定电流大于32A的终端回路多用于厂矿和公共建筑内,通常由专业人员操作和维护,电击防护措施一般比较正规。因此,即使发生故障后的切断电源的时间超过0.4s,实行保护等电位联结的功效通常可以免遭电击的伤害。因此,发生事故造成人身或设备危害的概率相对较少。

 

7.7.7 TN系统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通过保护接地导体接至装置的总接地端子,该总接地端子应连接至供电系统的接地点。

2 固定安装的电气装置,当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 16895.3的有关要求时,可用一根导体兼作保护接地中性导体。但在保护接地中性导体中不应设置任何开关或隔离器件。

3 TN系统保护电器的特性以及回路的阻抗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Zs——故障回路的阻抗(包括电源、电源至故障点的相导体和故障点至电源之间的保护接地导体在内的阻抗)(Ω);

 Ia——保护电器在本标准第7.7.6条规定的时间内能使保护电器自动动作的电流,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时,其动作电流在本标准第7.7.6条规定的时间内切断电源的剩余动作电流(A);

 U0——相导体对地标称交流电压(V)。

4 过电流保护电器和剩余电流保护器(RCD)可用作TN系统的故障防护,但剩余电流保护器(RCD)不能用于TN-C系统。在TN-C-S系统中采用RCD时,在RCD的负荷侧不得再出现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在RCD的电源侧将中性导体与保护接地导体分别引出。

7.7.8 TT系统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以下情况均应通过保护接地导体连接到接地极上:

1)由同一个保护电器保护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

2)多个保护电器串联使用时,每个保护电器所保护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

2 供电系统的中性点应接地。当该系统没有中性点或中性点未从电源设备引出时,应将一相导体接地。

3 在TT系统中应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做故障保护。当故障回路的阻抗Zs值足够小,且稳定可靠,也可选用过电流保护电器做故障防护。

4 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做故障防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断电源的时间应符合本标准第7.7.6条的要求;

2)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和保护接地导体的电阻之和(Ω);

I△n——RCD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A)。

5 采用过电流保护电器时,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Zs——故障回路的阻抗,(包括电源、电源至故障点的相导体、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导体、接地导体、电气装置的接地极和电源的接地极在内的阻抗)(Ω);

Ia——在本标准第7.7.6条规定的时间内能使保护电器自动动作的电流(A)。

▲ 条文说明
7.7.8 第3款 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来执行本条规定时,在满足表7.7.6规定的切断电源时间要求的预期剩余故障电流,显著大于RCD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n(通常为5I△n)。

 

7.7.9 IT系统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IT系统中,带电部分应对地绝缘。

2 在发生带电导体对外露可导电部分或对地的单一故障时,应满足公式(7.7.9-1)的要求。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第二次故障,造成人体同时接触不同电位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而产生危险。

3 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地、成组地或共同地接地,并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和保护接地导体的电阻之和(Ω);

Id——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在相导体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出现阻抗可忽略不计的故障电流(A),应计及电气装置的泄漏电流和总接地阻抗值的影响。

4 IT系统可以采用下列监视器和保护电器:

1)绝缘监视器(IMD);

2)剩余电流监视器(RCM);

3)绝缘故障定位系统(IFLS);

4)过电流保护器;

5)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5 为提高供电的连续性而采用IT系统时,应设置绝缘监视器以检测第一次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与地之间的故障。绝缘监视器应具有发出音响信号和一直持续到故障被消除为止的可视信号功能,当同时发出了音响信号和可视信号时,音响信号应能解除。

6 除装设保护电器用于在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即切断电源的情况外,可采用RCM或绝缘故障定位系统来显示第一次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与地之间的故障。监视器应具有连续发出音响和一直持续到故障被消除为止的可视信号功能。且当同时发出音响和可视信号时,音响信号可解除,但视觉报警可一直持续到故障被消除为止。

7 发生第一次故障后在不同带电部分又发生第二次故障时,自动切断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导体连接到同一接地系统时,保护电器应自动切断电源,并满足下列要求:

式中:Ia——在本标准第7.7.6条规定的时间内,使保护电器动作的电流(A);

 Zs——包括相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在内的故障回路的阻抗(Ω);

 Z′s——包括中性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在内的故障回路的阻抗(Ω);

 U——相导体之间的标称交流电压(V);

 U0——相导体与中性导体之间的标称交流电压(V)。

2)当外露可导电部分成组地或单独地接地时,保护电器应自动切断电源,并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极和保护接地导体的电阻之和(Ω);

Ia——在本标准第7.7.6条规定的时间内,能使保护电器自动动作的电流(A)。

7.7.10 附加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RCD)作为附加防护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交流系统中装设额定剩余电流不大于30mA的RCD,可用作基本保护失效和故障防护失效,以及用电不慎时的附加保护措施;

2)不能将装设RCD作为唯一的保护措施,不能为此而取消本节规定的其他保护措施。

2 采用辅助等电位联结作为附加保护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辅助等电位联结可作为故障保护的附加保护措施;

2)采用辅助等电位联结后,为防护火灾和电气设备内热效应,在发生故障时仍需切断电源;

3)辅助等电位联结可涵盖电气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涵盖一台电气设备或一个场所;

4)辅助等电位联结应包括可同时触及的固定式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界可导电部分,也可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辅助等电位联结系统应与所有电气设备以及插座的保护接地导体(PE)相连接;

5)当不能确定辅助等电位联结的有效性时,可采用下式进行校验:

式中:R——可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界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阻(Ω);

 Ia——保护电器的动作电流(对过电流保护器,指5s以内的动作电流;对剩余电流保护器,指额定剩余动作电流)(A)。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8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8.1 一般规定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室内外电缆线路及室内绝缘电线、封闭式母线槽等配电线路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

▲ 条文说明
8.1.1 本章仅对民用建筑单体及群体室内外配电线路布线系统作了相应界定,吸收了近年来一些新的配电线路布线方式,例如铠装铝合金电缆、照明母线槽布线等。修订后本章的适用范围和技术内容较修订前有所拓宽。

 

8.1.2 布线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环境特征、使用要求、用电设备分布及所选用导体的类型等因素综合确定。

▲ 条文说明
8.1.2 布线系统的选择和敷设方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和环境特征等条件和所选用电线、电缆的类型。当几种布线系统同时能满足要求时,则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合理的布线系统及敷设方式。

 

8.1.3 布线系统选择与敷设,应避免因环境温度、外部热源以及非电气管道等因素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并应防止在敷设过程中因受撞击、振动、电线或电缆自重和建筑物变形等各种机械应力带来的损害。

▲ 条文说明
8.1.3 环境温度、外部热源的热效应,浸水对绝缘的损害,灰尘聚集对散热和绝缘的不良影响,撞击、振动和其他应力作用以及因建筑物的变形而引起的危害等,对布线系统的敷设和使用安全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在选择布线及敷设方式时,必须多方比较选取合适的方式或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或避免上述不良影响和危害。

 

8.1.4 金属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刚性塑料导管(槽)及电缆桥架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和电缆。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线、电缆不宜同管(槽)敷设;当同管(槽)敷设时,应采取隔离或屏蔽措施。

▲ 条文说明
8.1.4 穿在同一根导管或敷设在同一根线槽内的所有绝缘电线或电缆,都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绝缘相同的绝缘等级的要求,其目的是保障线路的使用安全及低电压回路免受高电压回路的干扰。
    《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布线系统》GB/T16895.6-2014第521.6条规定:假如所有导体的绝缘均能耐受可能出现的最高标称电压,则允许在同一管道或电缆桥架内敷设多个回路。

 

8.1.5 同一配电回路的所有相导体、中性导体和PE导体,应敷设在同一导管或槽盒内。

8.1.6 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和封闭吊顶内明敷的配电线路,应采用金属导管或金属槽盒布线。(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8.1.6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有可燃物的闷顶和封闭吊顶这些封闭空间内的配电线路一旦发生火灾,不易被发现,容易造成火灾蔓延。此处可燃物包括:木结构、木吊顶板、PV吊顶板、泡沫吸声板、PC聚碳酸酯板和膜材等。因此,要求在这些密闭空间内应采用金属导管和金属槽盒布线方式,这是为了保证防火安全采取的措施。
【技术要点】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对于有可燃物的闷顶和封闭吊顶封闭空间内的电气布线,应采用热镀锌钢导管或密闭式金属槽盒布线方式。
【实施与检查】
    实施:设计中,对于可燃物的闷顶和封闭吊顶这些封闭空间内的电气布线,应选择热镀锌钢导管和密闭式金属槽盒。
    检查:在初步设计说明和施工图总设计说明或配电系统图中是否标注采用钢导管和密闭式金属槽盒布线。如发现采用刚性塑料的导管和槽盒布线,应视为违反强条,返回修改。

 

8.1.7 明敷设用的塑料导管、槽盒、接线盒、分线盒应采用阻燃性能分级为B1级的难燃制品。

▲ 条文说明
8.1.7 为保证线路运行安全和防火、阻燃要求,布线用刚性塑料导管(槽)及附件必须选用难燃类制品,并符合《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和《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和标识》GB20286-2006的要求。

 

8.1.8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导管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当电线导管暗敷设在楼板、墙体内时,其与楼板、墙体表面的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8.1.9 布线系统中的所有金属布线通道、支架和吊架的接地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12章的有关规定。

8.1.10 布线用各种电缆、导管、电缆桥架及母线槽在穿越防火分区楼板、隔墙及防火卷帘上方的防火隔板时,其空隙应采用相当于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 条文说明
8.1.10 电缆、导管、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槽在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楼板、墙体时,其洞口采取防火封堵,是为防止火灾蔓延扩大灾情。应按布线形式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消防部门检测合格的防火包、防火堵料或防火隔板。

 

8.2 直敷布线

8.2 直敷布线

8.2.1 直敷布线可适用于建筑配电线路改造及室内场所。

▲ 条文说明
8.2.1 直敷布线主要用于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电气照明及日用电器插座线路的明敷布线。

 

8.2.2 室内场所采用直敷布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不低于B2级阻燃护套绝缘电线,其截面积不宜大于6mm2

2 护套绝缘电线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部分应穿导管保护;

3 护套绝缘电线与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应加导管保护。

▲ 条文说明
8.2.2 直敷布线所用的护套电线的阻燃级别不应低于B2级,旨在提高护套电线的质量,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防止绝缘过快老化引起漏电而引发电气火灾事故。电线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至地面低于1.8m部分应穿导管保护的规定主要是防范由于机械损伤或绝缘老化漏电导致电击事故。

 

8.2.3 建筑物顶棚内、墙体及顶棚的抹灰层、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或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应采用直敷布线。

▲ 条文说明
8.2.3 不允许护套绝缘电线直接敷设在建筑物墙体及顶棚的抹灰层、保温层及装饰面板内的规定是基于以下几点:
    1 常因电线质量不佳或施工粗糙、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严重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2 不能检修和更换电线;
    3 会因从墙面钉入铁件而损坏线路,引发事故;
    4 电线因受水泥、石灰等碱性介质的腐蚀而加速老化,严重时会使绝缘层产生龟裂,受潮时可能发生严重漏电。

 

8.3  刚性金属导管布线

8.3 刚性金属导管布线

8.3.1 金属导管布线可适用于室内外场所,但不应用于对金属导管有严重腐蚀的场所。

8.3.2 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于素土内的金属导管,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钢导管,并采取防腐措施。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导管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钢导管。

▲ 条文说明
8.3.2 金属导管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为保障线路安全,应采用厚壁镀锌钢导管。

 

8.3.3 穿金属导管的绝缘电线(两根除外),其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导管内截面积的40%。

▲ 条文说明
8.3.3 采用导管布线方式,电线总截面积与导管内截面积的比值,除应根据满足电线在通电以后的散热要求确定外,还要根据满足线路在施工或维修更换电线时,不损坏电线及其绝缘等要求确定。

 

8.3.4 除下列情况外,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宜穿于同一根金属导管内:

1 标称电压为50V及以下的回路;

2 同一用电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主回路和无电磁兼容要求的控制回路;

3 同一照明灯具的若干个回路。

▲ 条文说明
8.3.4 不同回路的线路能否共管敷设,应根据发生故障的危险性和相互之间在运行和维修时的影响决定。一般情况下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条文中“除外”的几种情况,是经多年实践证明其危险性不大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较小,有时是必须共管敷设的。

 

8.3.5 当金属导管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方;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方。相互间的净距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金属导管平行敷设在热水管下方时,净距不宜小于200mm;当金属导管平行敷设在热水管上方时,净距不宜小于300mm;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宜小于100mm;

2 当电线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下方时净距不宜小于500mm;当电线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上方时,净距不宜小于1000mm;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宜小于300mm;

3 当不能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当蒸汽管有保温措施时,金属导管与蒸汽管间的净距可减至200mm;

4 金属导管与其他管道(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可燃液体管道)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0mm;交又净距不应小于50mm。

8.3.6 当金属导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宜加装拉线盒(箱),也可加大管径。

▲ 条文说明
8.3.6 当线路较长或弯曲较多,如按规定的电线总截面和导管内截面比值选择管径,可能造成穿线困难,在穿线时由于阻力大可能损坏电线绝缘或电线本身被拉断。因此,应加装拉线盒(箱)或加大管径。

 

8.3.7 金属导管暗敷布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穿过设备基础;

2 当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防水套管保护;

3 当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补偿装置。

8.3.8 绝缘电线穿金属导管在室外埋地敷设时,应采用壁厚不小于2.0mm的热镀锌钢导管,并采取防水、防腐蚀措施,引出地(楼)面的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8.4 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

8.4 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

8.4.1 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可适用于室内外场所。室内布线可在顶棚内、楼板内或墙体内敷设。在室外布线时可采用明敷或直埋。

▲ 条文说明
8.4.1 可弯曲金属导管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的新型电线保护导管,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并经各行业广泛采用。
    可弯曲金属导管,以其良好的抗压、抗拉、防火、阻燃性能和施工方便,管内涂层具有很强的对地绝缘性能,故广泛应用于建筑、机电和铁路等行业。在民用建筑中主要用于室内外场所明敷设及在墙体、地面、混凝土楼板以及在建筑物吊顶棚内暗敷设,也可用于室外直埋。

 

8.4.2 可弯曲金属导管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明敷于室内外场所时,宜采用中型可弯曲金属导管;

2 暗敷于墙体、混凝土地面、楼板垫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内时,应采用重型可弯曲金属导管;

3 暗埋于室外地下或室内潮湿场所时,应采用重型防水可弯曲金属导管。

▲ 条文说明
8.4.2 民用建筑布线系统所采用的可弯曲金属导管,主要为中型和重型两类。中型导管为热镀锌钢带轧制,内涂绝缘防腐树脂,抗压强度大于750N,适用于明敷在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重型导管也为热镀锌钢带轧制,内涂绝缘防腐树脂,抗压强度大于1250N,适用于明敷在潮湿场所或暗敷于墙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内,室外地下直埋时,应采用重型防水可弯曲金属导管。

 

8.4.3 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其管内配线应符合本标准第8.3.3条、第8.3.4条的规定。

▲ 条文说明
8.4.3 为满足布线施工及运行安全,特制定本条文,详见第8.3.3条、第8.3.4条的条文说明。

 

8.4.4 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其管路与热水管、蒸汽管或其他管路的敷设要求与平行、交叉距离,应符合本标准第8.3.5条的规定。

8.4.5 当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的线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宜加装拉线盒(箱),也可加大管径。

8.4.6 对可弯曲金属导管有可能承受重物压力或明显机械冲击的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

8.4.7 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其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 条文说明
8.4.7 条文规定是为了保证运行安全,可弯曲金属导管与金属接线盒、配电箱、控制箱连接后,尚应与保护联结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应采用可弯曲金属导管专用接地卡子,保护联结导体为截面不小于4mm²的多股软铜线。

 

8.4.8 暗敷于地下的可弯曲金属导管的管路不应穿过设备基础。当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保护管保护;当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设补偿装置。

8.4.9 可弯曲金属导管之间及其与盒、箱或钢导管连接时,应采用专用附件。

▲ 条文说明
8.4.9 为保证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质量和运行安全,可弯曲金属导管之间及与盒、箱或钢制电线保护导管的连接,应采用符合标准的专用附件。

 

8.5 电缆桥架布线

8.5 电缆桥架布线

8.5.1 电缆桥架可适用于民用建筑正常环境的室内外场所的电缆或电线敷设。

▲ 条文说明
8.5.1 本节电缆桥架包含钢制和塑料制梯架、托盘和槽盒,布线包括电缆梯架、托盘(有孔、无孔)和金属槽盒等的布线,适用于民用建筑内电缆数量较多或较集中的场所。

 

8.5.2 在有腐蚀或特别潮湿的场所采用电缆桥架布线时,应根据腐蚀介质的不同采用塑料桥架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钢制桥架。

▲ 条文说明
8.5.2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对于室外屋面、潮湿场所和有腐蚀性的场所,应采用高分子合金桥架、高强度晶须改性塑料防腐桥架或耐腐蚀钢制桥架。晶须改性塑料防腐桥架因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钢制电缆桥架一般采用热浸锌、不锈钢、铝合金等防腐措施,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

 

8.5.3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底边距地高度不宜低于2.2m。除敷设在配电间或竖井内,垂直敷设的线路1.8m以下应加防护措施。

8.5.4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宜为1.5m~3m。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m。

8.5.5 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层间距离应满足敷设和维护需要,并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力电缆的电缆桥架间距不应小于0.3m;

2 电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的电缆桥架间距不宜小于0.5m,当有屏蔽盖板时可减少到0.3m;

3 控制电缆的电缆桥架间距不应小于0.2m;

4 最上层的电缆桥架的上部距顶棚、楼板或梁等不宜小于0.15m。

▲ 条文说明
8.5.5 电缆桥架多层布线时,为了保证散热和施工维护的需要,桥架层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强电、弱电电缆之间,为避免强电线路对弱电线路的干扰,当没有采取其他屏蔽措施时,桥架层间距离有必要加大一些。

 

8.5.6 当两组或两组以上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各相邻电缆桥架间应预留维护、检修距离,且不宜小于0.2m。

▲ 条文说明
8.5.6 为了便于施工和维护,相邻同一标高水平敷设的电缆桥架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8.5.7 在电缆桥架内可无间距敷设电缆。在托盘内敷设电缆时,电缆总截面积与托盘内横断面积的比值不应大于40%。

8.5.8 槽盒内电缆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槽盒内截面积的40%,且电缆根数不宜超过30根。

▲ 条文说明
8.5.8 此条规定是为了保障线路运行安全和防止电缆过热相互影响。

 

8.5.9 控制和信号线路可视为非载流导体,其电缆或电线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槽盒内截面积的50%。

▲ 条文说明
8.5.9 控制、信号线路等非载流导体,不存在因散热不良而损坏电线绝缘问题,截面积比值可增至50%。

 

8.5.10 有电磁兼容要求的线路与其他线路敷设于同一金属槽盒内时,应采用金属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缆或电线。

8.5.11 电线或电缆在槽盒内不宜设置接头。当确需在槽盒内设置接头时,应采用专用连接件。

▲ 条文说明
8.5.11 电线在金属槽盒内接头,破坏了电线的原有绝缘,并会因接头不良、包扎绝缘受潮损坏而引起短路故障,因此宜避免在槽盒内接头。

 

8.5.12 电缆桥架不得在穿过楼板或墙体等处进行连接。

8.5.13 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或同一个桥架内:

1 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2 向同一负荷供电的两回路电源电缆;

3 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4 电力和电信电缆;

5 当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内时,宜采用不同的桥架敷设,当为同类负荷电缆时,可用隔板隔开。

8.5.14 电缆桥架不宜敷设在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液体管道的下方。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水、隔热措施。

8.5.15 电缆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表8.5.15的规定。

8.5.16 电缆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值。各种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本标准表8.7.1的规定。

8.5.17 当钢制电缆桥架或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直线段长度超过30m,玻璃钢桥架、铝合金桥架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时,宜设置伸缩节。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

▲ 条文说明
8.5.17 电缆桥架直线段超过30m设伸缩节和跨越建筑物变形缝设补偿装置,其目的是保证桥架在运行中不因温度变化和建筑物变形而发生变形、断裂等故障。

 

8.5.18 金属电缆桥架应与保护联结导体可靠连接,且全长不应少于2处接地。高分子合金电缆桥架、玻璃钢桥架可不接地。

▲ 条文说明
8.5.18 为防止电缆漏电导致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带电,危及人身安全,金属电缆桥架和支架要做等电位联结,通常在始端变电所或总配电室和末端电气竖井处各做一次接地,当电缆桥架较长,超过30m时,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的规定,每隔30m增加一次连接。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8.6 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

8.6 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

8.6.1 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可适用于室内外场所和有酸碱腐蚀性介质的场所,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不宜采用明敷设。

▲ 条文说明
8.6.1 刚性塑料导管(槽)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腐蚀性能,且防潮性能良好,宜优先在潮湿及有酸、碱腐蚀的场所采用。由于刚性塑料导管材质较脆,高温易变形,故不宜在高温和容易遭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明敷设。

 

8.6.2 暗敷于墙内或混凝土内的刚性塑料导管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B2级、壁厚1.8mm及以上的导管。明敷时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B1级、壁厚1.6mm及以上的导管。

▲ 条文说明
8.6.2 刚性塑料导管暗敷于墙体或混凝土内,在安装过程中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力作用,需要足够的抗压及抗冲击能力。《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1.1-2015将塑料导管按其抗压、抗冲击及弯曲等性能分为重型、中型及轻型三种类型,暗敷线路要求选用重型导管。

 

8.6.3 当采用刚性塑料导管布线时,绝缘电线总截面积与导管内截面积的比值,应符合本标准第8.3.3条的规定。

8.6.4 同一路径的无电磁兼容要求的配电线路,可敷设于同一槽盒内。槽盒内电缆或电线的总截面积及根数应符合本标准第8.5.8与第8.5.9条的规定。

8.6.5 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宜穿于同一根刚性塑料导管内,当符合本标准第8.3.4条的规定时可除外。

8.6.6 电缆、电线在塑料线槽内不得有接头,分支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进行。室外埋地部分不得采用塑料槽盒。

8.6.7 刚性塑料导管暗敷或埋地敷设时,引出地(楼)面的管路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 条文说明
8.6.7 由于刚性塑料导管材质发脆,抗机械损伤能力差,故在引出地面或楼面的一定高度内,应穿钢管或采取其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

 

8.6.8 当刚性塑料导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宜加装塑料接线盒、拉线盒(箱)或加大管径。

8.6.9 沿建筑物、构筑物的表面或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塑料导管(槽盒),宜在线路直线段部分每隔30m加装伸缩接头。

▲ 条文说明
8.6.9 刚性塑料导管(槽)沿建筑物表面和支架敷设,要求达到“横平竖直”,不应因使用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形或损坏。因此,宜在管路直线段部分每隔30m加装伸缩接头或其他温度补偿装置。

 

8.6.10 刚性塑料导管(槽盒)在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装设补偿装置。

8.6.11 刚性塑料导管(槽盒)布线,在线路连接、转角、分支及终端处应采用专用附件。

8.7 电力电缆布线

8.7 电力电缆布线

8.7.1 电力电缆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布线的敷设方式应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电缆类型和数量等因素,按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等原则综合确定。

2 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应便于敷设、维护;

3)应避开场地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或施工场地;

4)应在满足安全条件下,使电缆路径最短。

3 电缆在室内吊顶、电缆沟、电缆隧道和电气竖井内明敷时,应采用难燃的外护层。

4 电缆不应在有热力管道的隧道或沟道内敷设。

5 电缆敷设时,任何弯曲部位都应满足允许弯曲半径的要求。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8.7.1的规定。

6 电缆支架采用钢质材料时,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

7 每根电力电缆应在进户处、接头、电缆终端头等处留有一定裕量。

▲ 条文说明
8.7.1 电力电缆布线的一般规定:
    第1款 规定了电力电缆布线的选择原则和敷设方式。
    第2款 规定了在选择电缆布线路径时应符合的要求。在工程实践中,有时往往只注意按电缆路径最短的原则选择路径,而忽视遭受机械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和场地规划等因素,出现事故隐患或导致故障。
    第3款 本规定是为了防止电气火灾和火灾时电缆外皮延燃扩大灾情。
    第5款 要求电力电缆布线,在任何敷设方式时都应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敷设时若不能满足弯曲半径要求,常因电缆绝缘层或保护套受损而引发故障。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是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的规定而修订的。
    第7款 本规定是防止电缆运行时,接头过热导致接头部位电缆绝缘加速老化,引发短路、接地故障等事故,为检修预留的电缆长度。

 

8.7.2 电缆室外埋地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小于或等于6根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也可采用电缆直埋敷设。

2 宜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可采用无铠装塑料护套电缆。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

3 在有化学腐蚀的土壤中,不得采用直接埋地敷设电缆。

4 电缆外皮至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上下分别均匀铺设100mm厚的细砂或软土,并覆盖混凝土保护板或类似的保护层。

5 在寒冷地区,电缆宜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损伤。

6 下列各地段应穿导管保护,保护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1)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

2)电缆通过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

3)电缆引出地面1.8m至地下0.2m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线段。

7 埋地敷设的电缆严禁平行敷设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及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净距离,不应小于表8.7.2的规定。

8 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进出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200mm,且应对管口实施阻水堵塞。

▲ 条文说明
8.7.2 电缆室外埋地敷设:
    第1款 电缆直埋是一种投资少、易实施的电缆布线方式。
    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不超过6根且场地条件允许时,宜优先采用电缆直埋布线方式。
    第2款 本规定是考虑埋地敷设电缆,可能由于承受上部车辆通过传递的机械应力和开挖施工对电缆造成损坏而引起故障。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直埋敷设的电缆事故中,属机械性损伤的比例相当高,约占全部故障的40%。
    第3款 由于电缆通常以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构成的挤塑外套,在酸、碱的腐蚀下会发生化学、物理变化导致龟裂、渗透,应予防止。
    土壤存在杂散电流,会使电缆金属外包层因产生的电腐蚀而损坏。
    第4款 为了室外直埋电缆不受损伤,要具有一定的埋设深度,0.7m的深度是从防护电缆不受损坏又具有合理的经济性综合考虑的。

 

8.7.3 电缆在电缆沟、隧道或共同沟内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小于或等于21根时,宜采用电缆沟布线;当电缆多于21根时,可采用电缆隧道布线。

2 当电缆与供暖通风、给水排水管道在共同沟内敷设时,电缆宜单独敷设安装在一侧,当布线条件只能同侧布置时,电缆应在暖通风管下方、给水排水管上方敷设。

3 电缆在电缆沟、电缆隧道和共同沟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表8.7.3-1和表8.7.3-2的规定,与其他管道的间距不应小于表8.7.2的规定。

4 电缆水平敷设时,最上层支架距电缆沟顶板或梁底的净距,应满足电缆引接至上侧柜盘时的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5 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8.7.3-3的规定。

6 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0.35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0.50m。在盐雾地区或化学气体腐蚀地区,电缆支架应涂防腐漆、热镀锌或采用耐腐蚀刚性材料制作。

7 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应做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井);积水可经逆止阀直接接入排水管道或经集水坑(井)用泵排出。

8 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力电缆时,电力电缆宜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并列敷设;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在不同侧支架上。

9 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及配变电所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此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并应装锁。

10 隧道内采用电缆桥架敷设时,应符合本标准第8.5节的有关规定。

11 电缆沟盖板应满足可能承受荷载和适合环境且经久耐用的要求,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或钢盖板,可开启的地沟盖板的单块重量不宜超过50kg。

12 电缆隧道的净高不宜低于1.9m,局部或与管道交叉处净高不宜小于1.4m;隧道内应有通风设施,当满足要求时可采取自然通风。

13 电缆隧道应每隔不大于75m的距离设安全孔(人孔);安全孔距隧道的首、末端不宜超过5m。安全孔的直径不得小于0.7m。

14 电缆隧道内应设照明,其电压不宜超过36V,当照明电压超过36V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15 与电缆隧道无关的其他管线不应敷设于电缆隧道内,也不应穿过电缆隧道。

▲ 条文说明
8.7.3 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第1款 电缆在电缆沟内布线是应用较为普遍的布线方式,当符合条文规定条件时应予采用。但大量事实表明,由于维护不当,运行年久后会出现地沟盖板断裂破损不全、地表水溢入电缆沟内等情况,常使电缆绝缘变坏导致电缆发生短路,引发火灾事故,宜有所限制。
    第2款~第4款 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电缆支架层间距离、通道宽度和固定点间距等是保证电缆施工、运行和维护安全所必需的。修订后条文所列数值均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的规定。
    第7款 因为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很可能位于无渗透性潮湿土壤中或地下水位以下,所以要有可靠的防水层,并将电缆沟及电缆隧道底部做坡度,及时排出积水,以保证电缆线路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
    第11款 电缆沟内电缆在维修时,一般采用人工开启电缆沟盖板,每块盖板的重量,应以两人能抬起的50kg为宜。
    第15款 其他管线横穿电缆隧道,影响电缆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当开挖翻修其他管线时,将会危及电缆线路的运行安全。

 

8.7.4 在不宜采用直埋或电缆沟敷设的地段,可采用电缆排管布线。电缆排管可采用混凝土管、混凝土管块、玻璃钢电缆保护管及聚氯乙烯管等,电缆在排管内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根数不宜超过12根。

2 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或橡皮护套电缆。

3 电缆排管管孔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并应根据发展预留备用管孔。备用管孔不宜小于实际需要管孔数的10%。

4 当地面上均布荷载超过100kN/m2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排管受到机械损伤。

5 排管孔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电力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90mm,控制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75mm。

6 电缆排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排管安装时,应有倾向人(手)孔井侧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必要时可采用人字坡,并在人(手)孔井内设集水坑;

2)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宜小于0.7m,位于人行道下面的排管距地面不应小于0.5m;

3)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不少于80mm厚的混凝土垫层。

7 当在线路转角、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时,应设电缆人(手)孔井,在直线段上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手)孔井,人(手)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

8 电缆人孔井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8m,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0.7m。

▲ 条文说明
8.7.4 电缆在排管内敷设,选择电缆排管的材质,要满足埋深下的抗压和耐环境腐蚀要求。条文所指为国家标准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所推荐的几种材质。其他材质只要符合抗压及耐环境腐蚀要求,都可用作电缆排管(如陶瓷管、玻纤增强塑料导管等)。
    第1款 民用建筑群内,道路狭窄、路径拥挤或道路挖掘困难,电缆数量不宜过多,在不宜直埋或采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的地段,可采用电缆在排管内布线方式。
    第6款 为使电缆排管内的水自然流入人孔井的集水坑,要求有倾向人孔井侧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为避免电缆排管因受外力作用而损坏,要求排管顶部距地面有一定高度;排管沟底垫平夯实并铺混凝土垫层,能避免电缆排管错位变形,保证电缆运行安全和便于维修时电缆的抽出和穿入。
    第7款 设置电缆人孔井是为便于检查和敷设电缆,并使穿入或抽出电缆时的拉力不超过电缆的允许值。

 

8.7.5 电缆在室内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沿墙、沿顶板、沿柱及建筑构件敷设;

2 无铠装的电缆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2m;除电气专用房间外,垂直敷设时,1.8m以下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3 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敷设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4 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设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5 电缆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应符合本标准表8.7.3-3的规定;

6 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1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7 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0.5m;当其净距小于0.5m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接近段两端向外延伸不小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8 当室内有腐蚀性介质时,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

9 电缆水平悬挂在钢索上时固定点的间距,电力电缆不应大于0.75m,控制电缆不应大于0.6m;

10 电缆在室内穿导管保护穿越墙体、楼板敷设时,导管的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 条文说明
8.7.5 电缆在室内明敷:
    第3款 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是为了保证电缆安全运行和维护、检修的需要;避免电缆在发生故障时,烧毁相邻电缆;电缆靠近会影响散热,降低载流量、影响检修且易造成机械损伤。不同用途、不同电压的电缆间更应保持较大距离。
    第6款 电缆明敷时,电缆与管道间的最小允许距离或防护要求,是为了防止热力管道对电缆的热效应和管道在施工和检修时对电缆的损坏。
    第8款 塑料护套绝缘电缆的塑料外护套具有较强的耐酸、碱腐蚀能力。

 

8.8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

8.8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

8.8.1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可适用于高层、多层及大型公共建筑物室内低压树干式配电系统。当采用单相分支电缆时,传输长度不宜大于120m;采用三相分支电缆时,传输长度不宜大于300m。

▲ 条文说明
8.8.1 预制分支电缆因其具有载流量较大、耐腐蚀、防水性能好、安装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多层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中,作为低压树干式系统的配电干线使用。

 

8.8.2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宜在室内及电气竖井内采用支架或梯架等构件明敷。预制分支电缆垂直敷设时,应根据主干电缆最大直径预留穿越楼板的洞口,同时尚应在主干电缆最顶端的楼板上预留吊钩。

▲ 条文说明
8.8.2 预制分支电缆是在聚氯乙烯绝缘或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的非阻燃、阻燃或耐火型聚氯乙烯护套或钢带铠装单芯或多芯电力电缆上,由制造厂按设计要求的截面及分支距离,采用全程机械化制作分支接头,具有较优良的供电可靠性。

 

8.8.3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除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根据预制分支电缆布线所采取的不同敷设方法,分别符合本标准第8.7节的规定。

8.8.4 当预制分支电缆的主电缆采用单芯电缆用于交流电路时,电缆的固定用夹具应选用专用附件。严禁使用封闭导磁金属夹具。

▲ 条文说明
8.8.4 单芯预制分支电缆在运行时,其周围产生强烈的交变磁场,为防止其产生的涡流效应给布线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对电缆的支承桥架、卡具等的选择,应采取分隔磁路的措施。

 

8.8.5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应防止在电缆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电缆自重和敷设过程中的附加外力等机械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

8.9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布线

8.9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布线

8.9.1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布线可适用于民用建筑中有耐火要求的场所。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应具有不低于B1级的难燃性能。

▲ 条文说明
8.9.1 在民用建筑中,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作为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要求。设计应按照消防设备火灾时的连续供电时间,电缆的耐火时间、耐火温度、耐受电压,线路损耗等因素综合确定。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的阻燃性能指标按《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31247-2014执行,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的电气性能不应低于消防设备允许的电压偏差。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所采用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应符合企业标准,但是企业标准的性能指标不应低于国家标准,且必须通过国家认证机构检验合格,设计方可采用。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通过的检验标准有:《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GB/T19216和《在火焰条件下保持线路完整性的耐火实验方法》BS6387。

 

8.9.2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应根据敷设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采用电缆桥架、吊架和支架敷设。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在电缆桥架内不宜有接头。

▲ 条文说明
8.9.2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的接头是薄弱环节,易发生故障。如果将其设置在电缆桥架内,发生短路故障和导体接触不良时,可能危及其他电缆安全运行。当施工时确实有接头存在时,接头的性能和功能要求应与本体一致。

 

8.9.3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时,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 条文说明
8.9.3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时,其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8.9.4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预留电缆的裕量。

▲ 条文说明
8.9.4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或引入振动源设备时,线路可能会变形,预留电缆的裕量是对所引起的电缆线路的变形进行补偿。工程中通常将电缆敷设成“S”形弯,对变形进行补偿。

 

8.9.5 单芯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的钢质保护导管、槽盒、固定卡具及进出钢质配电柜(箱)处,应采取切断磁路的措施。

▲ 条文说明
8.9.5 单芯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进出钢制配电柜(箱)时,应采取分隔磁路,防止涡流产生的措施,可采用在配电柜上开大孔,更换铜隔板或在钢板上开长条孔切断分相磁路措施。单芯电缆穿墙或楼板时,不可采用铁磁材料的闭合导管、槽保护,可采用非导磁的铝合金导管或刚性塑料导管防止产生涡流。
    支承单芯电缆的桥架、支架及固定卡具,必须避免形成闭合磁路,可采用铜带或尼龙制成的非导磁卡具或扎带。

 

8.9.6 多根单芯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敷设时,应采用减少涡流影响的排列方式。

▲ 条文说明
8.9.6 单芯电缆通过交流电流时,就会在电缆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如果穿钢管或穿过铁磁材料的金属环状物时,交变磁场就会在环状金属物内感生交变环流,简称涡流。这种涡流将导致钢管、铁磁环状物发热,严重时可危机电缆安全运行,因此在布线系统中应避免涡流产生。减少涡流影响的排列方式工程中通常采用品字形或田字形捆扎布线。

 

8.9.7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在穿过墙、楼板时,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和防火封堵措施。

▲ 条文说明
8.9.7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在穿过墙、楼板布线时,通常采用预埋钢管保护或金属槽盒保护方式防止机械损伤。另外,预埋钢管与电缆之间的缝隙或槽盒内布线后的空间应采用防火堵料封堵。

 

8.9.8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的金属外套及金属配件应可靠进行等电位联结,并应符合本章第8.5.18条的要求。

8.10 母线槽布线

8.10 母线槽布线

8.10.1 母线槽布线可适用于干燥和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场所。

▲ 条文说明
8.10.1 母线槽不应使用在潮湿和有腐蚀气体的场所(专用型产品除外),是因为母线在受到潮湿空气和腐蚀性气体长期侵蚀后,绝缘强度降低,导体的绝缘层老化,甚至被损坏,将可能导致发生线路短路事故。

 

8.10.2 母线槽水平敷设时,底边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2m。除敷设在电气专用房间外,垂直敷设时,距地面1.8m以下部分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措施。

8.10.3 母线槽不宜敷设在腐蚀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及腐蚀性液体管道下方。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腐、隔热措施。

8.10.4 母线槽布线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本标准表8.5.15的规定。

8.10.5 母线槽水平敷设的支持点间距不宜大于2m。垂直敷设时,应在通过楼板处采用专用附件支承并以支架沿墙支持,支持点间距不宜大于2m。

8.10.6 当进线盒及末端悬空时,垂直敷设的母线槽应采用支架固定。

8.10.7 当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80m时,每50m~60m宜设置膨胀节。

▲ 条文说明
8.10.7 当母线槽运行时,导体会随温度的上升而沿长度方向膨胀伸长,伸长多少与电气负荷大小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为适应膨胀变形,保证母线正常运行,应按规定设置膨胀节。

 

8.10.8 母线槽的插接分支点,应设在安全及安装维护方便的地方。

8.10.9 多根母线槽并列水平或垂直敷设时,各相邻母线槽间应预留维护、检修距离。

8.10.10 母线槽外壳及支架,应做全长不少于2处与保护联结导体相连。水平为30m连接一次,垂直每三层楼连接一次。

8.10.11 母线槽随线路长度的增加和负荷的减少而需要变截面积并满足线路保护电器动作灵敏度时,应采用变容量接头及母线槽。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8.11 电气竖井内布线

8.11 电气竖井内布线

8.11.1 电气竖井内布线可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内强电及弱电垂直干线的敷设。可采用金属导管、电缆桥架及母线等布线方式。强电竖井内电缆布线,除有特殊要求外宜优先采用梯架布线。

▲ 条文说明
8.11.1 电气竖井内布线是高层民用建筑中强电及弱电垂直干线线路特有的一种布线方式。竖井内常用的布线方式为金属导管、电缆桥架及封闭式母线槽等布线。
    在电气竖井内除敷设配电干线回路外,还可以设置各层的电力、照明分配电箱及弱电线路的分线箱等电气设备。

 

8.11.2 当暗敷设的竖向配电线路,保护导管外径超过墙厚的1/2或多根电缆并排穿梁对结构体有影响时,宜采用竖井布线。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各支线供电半径及建筑物的变形缝位置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和电梯井、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

2 不应贴邻有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 条文说明
8.11.2 电气竖井的数量和位置选择,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减少电能损耗。

 

8.11.3 竖井的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竖井在每层楼应设维护检修门并应开向公共走廊,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丙级。竖井内各层钢筋混凝土楼板或钢结构楼板应做防火密封隔离,线缆穿过楼板或井壁应采用与楼板、井壁耐火等级相同的防火堵料封堵。

▲ 条文说明
8.11.3 条文是根据建筑物防火要求和防止电气线路在火灾时延燃等要求而制定的。为防止火灾沿电气线路蔓延,封闭式母线等布线在穿过竖井楼板或墙壁时,应以防火隔板、防火堵料等材料做好密封隔离。

 

8.11.4 竖井的井壁上设置集中电表箱、配电箱或控制箱等箱体时,其进线与出线均应穿可弯曲金属导管或钢管保护。

8.11.5 竖井大小除应满足布线间隔及端子箱、配电箱布置所必需尺寸外,进入竖井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8m的操作距离。当建筑物平面受限制时,可利用公共走道满足操作距离的要求,但竖井的进深不应小于0.6m。

▲ 条文说明
8.11.5 电气竖井的大小应根据线路及设备的布置确定,而且必须充分考虑布线施工及设备运行的操作、维护距离。

 

8.11.6 竖井内垂直布线应根据下列因素确定:

1 顶部最大变位和层间变位对干线的影响;

2 电线、电缆及金属保护导管、罩等自重所带来的荷重影响及其固定方式;

3 垂直干线与分支干线的连接方法。

8.11.7 竖井内高压、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应保持不小于0.3m的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并且高压线路应设有明显标志。

8.11.8 非消防负荷与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共井敷设时,应提高消防负荷配电线路的耐火等级或非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阻燃等级。

▲ 条文说明
8.11.8 近年来在一些竖井火灾事故中,由于非消防负荷与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共井敷设,非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着火将消防配电线路(有机绝缘类耐火电缆)引燃烧毁。因此,消防部门多次提出非消防负荷与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分井敷设,但是实际工程中很难做到,如果共井敷设又不能满足本章第8.11.7条的规定时,就应提高配电线路的耐火等级或阻燃等级。具体是提高消防配电线路耐火等级还是提高非消防负荷配电线路的阻燃等级应通过经济比较确定。

 

8.11.9 强电和弱电线路,宜分别设置竖井。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强电和弱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弱电线路应敷设于金属槽盒之内。

▲ 条文说明
8.11.9 为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避免相互干扰,方便维护管理,强电和弱电竖井宜分别设置。

 

8.11.10 高度250m及以上的公共建筑,宜增设一个强电竖井,供备用电源线路及应急防灾系统的备份缆线使用。当增设强电竖井有困难时,可与弱电增设的竖井合用。

8.11.11 竖井内应设电气照明及单相三孔电源插座。

8.11.12 竖井内应设置接地端子或接地干线。

8.11.13 竖井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通过。

8.11.14 竖井内各类布线应分别符合本章各节的有关规定。

8.12 铝合金电缆布线

8.12 铝合金电缆布线

8.12.1 铝合金电缆在室内场所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梯架、托盘、支架或吊架等方式明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铠装型电缆在有可燃物吊顶内敷设时,应采用金属槽盒敷设;无吊顶时,可采用槽盒、托盘、梯架敷设;

2 铠装型电缆宜采用梯架、支架或吊架等明敷方式敷设。

▲ 条文说明
8.12.1 铝合金电缆具有重量轻、易于敷设等优点,既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承重负荷又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因此近年来得到较多的应用。在室内场所敷设时可根据电缆类型及环境选择具体敷设方式。
    第1款 吊顶内不易观察和维护,易有鼠类出没,无铠装型铝合金电缆在吊顶内采用金属电缆槽盒敷设,能防止机械损伤及鼠咬。
    第2款 铠装型铝合金电缆采用明敷方式敷设,在提升载流量的同时还能降低采购成本和安装成本。

 

8.12.2 铝合金电缆在室外场所敷设时,可采用电缆沟、电缆隧道、直埋或电缆排管等方式敷设。

8.12.3 铝合金电缆敷设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表8.12.3的规定。铠装型电缆弯曲不应使铠装变形或损坏。

▲ 条文说明
8.12.3 1kV铝合金电缆安装时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额定电压0.6/1k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NB/T42051的规定相同;6kV~35kV铝合金电缆安装时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12706.1~3的规定相同。

 

8.12.4 铝合金电缆沿梯架、托盘、支架或吊架敷设时,电缆支撑点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8.12.4的规定。

 

▲ 条文说明
8.12.4 铝合金联锁铠装结构可以减小电缆明敷时的弧垂、增大固定点间距,从而节省安装材料及工时。本条中关于1kV及以下铠装型铝合金电缆固定点间距的规定与《美国国家电气规范》2014版(2014NEC)第330.30-B款的规定相一致。

 

8.12.5 铝合金电缆与断路器连接或T接分支时,应选用适配的铜铝过渡端子(接头)连接。若铜铝过渡端子尺寸与断路器不匹配时,可采用镀锡转接铜排连接。

▲ 条文说明
8.12.5 安装铝合金电缆时所采用的铜铝过渡端子应通过与电缆导体相匹配的1000次热循环试验,即其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35kV(Um=40.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式和机械式连接金具试验方法和要求》GB/T9327的要求。
    端子、连接管及压接工序应依照国家现行标准《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GB/T14315和《预制分支和铝合金电力电缆》13D101-7中的相关规定。铝合金电缆进行端子、连接管压接时宜采用预制灌注抗氧化剂的连接金具,压接前清洁缆芯导体表面,去除氧化层;采用无预制灌注抗氧化剂的连接金具时,先去除缆芯导体表面氧化层再涂敷抗氧化剂。压接后擦去多余的抗氧化剂。

 

8.12.6 采用镀锡转接铜排与断路器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载流量确定转接铜排的最小规格;

2 使用相间安全隔板保护。

▲ 条文说明
8.12.6 本条为镀锡转接铜排的选择和使用原则。第2款与断路器连接的镀锡转接铜排,采用弯排与直排间隔使用可增大端子间的电气间隙,有利于端子连接处的散热。

 

8.12.7 铝合金电缆的分支连接可根据敷设环境及条件选择预制分支、T接分支、接线箱分支等方式。铠装型电缆的分支及直通接头处应避免铠装断口的尖角损伤绝缘层。

▲ 条文说明
8.12.7 铠装型铝合金电缆剥除铠装后可采用喇叭口形防护装置,置于电缆的缆芯与铠装之间,以防止缆芯绝缘被铠装断口损伤。

 

8.13 照明母线槽布线

8.13 照明母线槽布线

8.13.1 照明母线槽可适用于大空间高密度的照明供电及小电流动力负荷供电。其选择应根据灯具特点、容量和防护等级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照明母线槽的插接口数量应满足灯具密度要求;

2 应能承受照明光源的启动特性要求;

3 电压降应符合电压质量要求;

4 防护等级应满足安装现场的环境要求;

5 应根据敷设现场的负荷要求及设备位置确定照明母线的回路数量,且每个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

▲ 条文说明
8.13.1 照明母线槽是小电流母线槽,适用于大空间高密度的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场所,具有配电灵活、性能可靠、安装简便的特点,因此,工程应用逐年增多。
    第1款 在大空间照明场所,灯具密度往往较大,因此照明母线应该配备足够数量的插接口为灯具供电。
    第2款 某些特殊的光源如金卤灯,启动电流达到光源额定电流的数倍,照明母线应满足此类负荷短时过载要求。
    第3款 大空间照明线路一般长达数十米或上百米,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应予以校核,满足电压质量要求和光源的额定电压要求。
    第4款 大空间照明场所环境各异,有些半开放式空间存在飘雨、积水、积尘等问题,照明母线槽应能够耐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第5款 有些照明母线槽应用场合,空间狭小,需要在同一槽盒上插接出足够多的照明回路。有些场合,负荷较大,为了不使插接出的单一配电回路负荷过大,因此,照明母线应能提供多个插接回路为灯具供电。

 

8.13.2 照明母线槽可吊装于吊顶内部,也可侧装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墙体表面,固定点间距应均匀,固定点距离不宜大于3m。

▲ 条文说明
8.13.2 为适应不同场合的安装位置、安装空间和现场条件,照明母线槽应能吊装、侧装。

 

8.13.3 照明母线槽应能悬挂灯具,承重能力不应低于所悬挂灯具的重量。

▲ 条文说明
8.13.3 照明母线槽本身悬挂灯具,可以简化安装过程,节约安装时间和成本。

 

8.13.4 照明母线槽分接单元选型应考虑母线干线的三相负荷平衡。

▲ 条文说明
8.13.4 采用照明母线槽供电时,应具备可选相功能,保证母线槽三相负荷平衡。

 

8.13.5 当母线槽穿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变形缝处或水平直线段需标高变位时,应采用制造厂提供的柔性连接部件。

▲ 条文说明
8.13.5 为防止照明母线槽在穿越墙体或变形缝时,因受力而神拉变形或损坏,应采用柔性部件连接。

 

9常用设备电气装置

9.1 一般规定

9.1 一般规定

9.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中1kV及以下常用用电设备电气装置的配电设计。

9.1.2 常用用电设备电气装置的配电设计应采用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并符合相应产品能效标准及节能评价值要求的电气产品。

▲ 条文说明
9.1.2 选择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是为了节能、减排的需要。

9.2 电动机

9.2 电动机

9.2.1 本节可适用于额定功率0.55kW及以上、额定电压不超过1kV的一般用途电动机。

▲ 条文说明
9.2.1 本节不适用于控制电动机、直线电动机及其他用途的特殊电动机。

 

9.2.2 当电动机使用地点的海拔、冷却介质温度与规定的工作条件不同时,其额定功率应按制造厂的资料予以校正。

▲ 条文说明
9.2.2 工作条件不同时,绝缘条件不同,故需调整保护措施。

 

9.2.3 具有主用、备用成组设备的二次控制回路电源应分别设置,并应由各自的保护装置保护。

▲ 条文说明
9.2.3 主用、备用成组设备的二次控制回路电源分别设置,是为了与一次侧协调动作,避免一个二次控制回路出现故障而影响另一台设备运行。

 

9.2.4 电动机启动时,其端子电压应能保证机械要求的启动转矩,且在配电系统中引起的电压波动不应妨碍其他用电设备的工作。

9.2.5 交流电动机启动时,其配电母线上的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动机频繁启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90%;电动机不频繁启动时,不宜低于额定电压的85%;

2 当电动机不频繁启动且不与照明或其他对电压波动敏感的负荷合用变压器时,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80%;

3 当电动机由单独的变压器供电时,其允许值应按电动机启动转矩的条件确定;

4 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保证接触器线圈的电压不低于释放电压。

▲ 条文说明
9.2.5 第1款电动机频繁启动通常指每小时启动数十次以上。

 

9.2.6 当设备有调速要求时,电动机的启动应与调速方式匹配。

9.2.7 当符合下列全部条件时,笼型电动机应全压启动,否则应降压启动:

1 机械能承受电动机全压启动时的冲击转矩;

2 电动机启动时,配电母线的电压应符合本标准第9.2.5条第1款的规定;

3 制造厂对电动机的启动方式无特殊规定;

4 电动机启动时,不影响其他负荷正常运行。

▲ 条文说明
9.2.7 笼型电动机启动方式增加了软启动。图2及图3为笼型电动机软启动、直接启动、星-三角启动的特性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动机直接启动,启动转矩大,而启动转矩与启动电流成正比,因此,直接启动时,启动电流也大,在电动机直接启动时,对机械造成冲击,使电网电压波动,影响其他负荷正常使用。
    星-三角启动方式,启动转矩小,不利于克服静阻转矩,延长电动机的启动时间,造成电动机过载。当星形转换为三角形的瞬间,转矩突然增大,对机械设备有冲击。
    软启动的特性曲线比较平滑,有利于延长电动机的寿命,对机械造成冲击较小,并且不会使电网电压造成较大的波动。从实际工程中了解到,有些水管管路会造成水泵电动机过载,有烧毁电动机的例子,而使用软启动装置后,过载问题随即得到解决。当然,软启动装置价格高,它还是非线性器件,能产生高次谐波,污染电网、增加能耗。

 

9.2.8 直流电动机宜采用调节电源电压或电阻器降压启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启动电流不应超过电动机的最大允许电流或制造厂的规定值;

2 启动转矩和调速特性应满足机械的要求。

▲ 条文说明
9.2.8 直流电动机的启动不仅受机械调速要求和温升的制约,而且受换向器火花的限制。《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T755规定:直流电动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在最高满磁场转速下,电动机应能承受1.5倍的额定电流,历时不小于60s。上述要求比较严格,尤其对小型直流电动机而言,可能允许有较高的偶然过电流,因此对直流电动机启动提出了本规定。

 

9.2.9 交流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应根据电动机的用途分别装设过负荷与断相保护。

9.2.10 交流电动机的短路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台电动机宜单独装设短路保护,但当总计算电流不超过20A,且允许无选择地切断负荷时,3台及以下电动机可共用一套短路保护电器。

2 根据工艺要求,必须同时启、停的一组电动机,不同时切断将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时,这组电动机必须共用一套短路保护电器。

3 短路保护电器宜采用熔断器、断路器的瞬动过电流脱扣器或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也可采用带瞬动元件的过电流继电器。保护器件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短路保护兼作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时,应在每个相导体上装设;

2)仅作短路保护时,熔断器应在每个相导体上装设,瞬动过电流脱扣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或带瞬动元件的过电流继电器应至少在两相上装设;

3)当只在两相上装设时,在有直接电气联系的同一供电系统中,保护器件应装设在相同的两相上。

▲ 条文说明
9.2.10 第1款 数台电动机共用一套短路保护电器属于极特殊情况,一般不采用;导流风机、风机盘管等单相风机在容量满足要求时,允许共用一个短路保护电器。
    第3款 为了确保短路保护器件不误动作,应从保护电器的类型和额定电流两方面确定。

 

9.2.11 电动机正常运行、正常启动或自动启动时,短路保护器件不应误动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正确选择保护电器的使用类别,熔断器、断路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过电流继电器应选用保护电动机型;

2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根据其安秒特性曲线计及偏差后,略高于电动机启动电流和启动时间的交点来选取,并不得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当电动机频繁启动和制动时,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再加大1级~2级;

3 瞬动过电流脱扣器或过电流继电器瞬动元件的整定电流,应取电动机启动电流周期分量最大有效值的2倍~2.5倍。

▲ 条文说明
9.2.11 保护电器的类别有多种,根据负荷特点,短路保护电器主要分为照明保护型、配电型、电动机保护型、电子元器件保护型等。用于电动机回路的短路保护电器宜选用保护电动机型。当选用低压熔断器时,宜选用电动机保护型熔断器。
    电动机启动时存在非周期分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的实验表明:启动电流非周期分量主要出现在第一个半波;电动机启动电流第一个半波的有效值通常不超过其周期分量有效值的2倍,个别情况可达2.3倍。因此,本标准取2倍~2.5倍。

 

9.2.12 交流电动机的接地故障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台电动机宜分别装设接地故障保护电器,但共用一套短路保护的数台电动机可共用一套接地故障保护器件;

2 当电动机的短路保护器件满足故障防护要求时,应采用短路保护器件兼作间接电击防护中的接地故障保护;

3 水泵房中的生活水泵电动机应加装灵敏度为30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做接地故障保护。

▲ 条文说明
9.2.12 第3款 水泵房一般由专业人员进入,发生直接接触电击的可能性极小,安全防护的重点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故障防护)。对于常见的TN和TT系统,参见图4和图5故障电流分析图,可以发现,对于TN系统而言,单相接地故障电流通常较大,利用保护电器的短路保护可以兼作接地故障保护,但需要对故障电流I进行验证,避免发生故障电流过小短路保护无法动作的情况;对于TT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小(数安培),需要加装RCD来进行故障保护,考虑到兼顾电气火灾防护的功能,故在此规定选用灵敏度为30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进行防止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故障防护)。

图4 TN-S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分析

图5 TT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分析

 

9.2.13 交流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应按下列规定装设:

1 连续运行的电动机,应装设过负荷保护,过负荷保护宜动作于断开电源。

2 对于短时工作或断续周期工作的电动机,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当运行中可能堵转时,应装设堵转保护,其时限应保证电动机启动时不动作。

3 过负荷保护器件宜采用热继电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过负荷继电器;对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可采用反时限的过电流继电器。根据环境和设备要求,合理选择热磁式或电子式的过负荷保护;有条件时,也可采用温度保护装置。

4 过负荷保护器件的动作特性应与电动机的过负荷特性匹配。电动机正常运行、正常启动或自动启动时,过负荷保护器件不应误动作;必要时,可在启动过程的一定时限内短接或切除过负荷保护器件;过负荷保护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继电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过负荷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应接近并不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2)过负荷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值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Izd——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A);

Kk——可靠系数,动作于断电时取1.2,作用于信号时取1.05;

Kjx——接线系数,接于相电流时取1.0,接于相电流差时取1.73;

Ied——电动机的额定电流(A);

Kh——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取0.85;

n——电流互感器电压比。

5 过负荷保护器件应根据设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类型,标准的过负荷保护器件通电时的动作电流应符合表9.2.13的规定。

当电动机启动时间超过30s时,应配置与电动机过负荷特性相匹配的非标准过负荷保护器件,或采用本条第4款的措施。

6 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与设备的运行特性匹配,轻载负荷应选用10A类或10类过负荷保护电器,中载负荷宜选用20类过负荷保护电器,重载负荷宜选用30类过负荷保护电器。

7 对于消防排烟风机、消防补风机、正压送风机等无备用风机的消防设备,不宜装设过负荷保护,当装设过负荷保护时应仅动作于信号,且声光警示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8 对于设有固定备用泵的消防泵类等设备,其工作泵的过负荷保护应动作于跳闸,备用泵过负荷保护时应仅动作于信号,且声光警示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此时固定备用泵也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

9 对于消防与平时兼用的单速风机,按消防负荷设置保护;对于消防与平时兼用的双速风机,平时按普通风机设置保护,消防时按消防类风机设置保护。

▲ 条文说明
9.2.13 根据美国《电气建设与维护》杂志报道,烧毁电动机的实例中约95%的电动机是由过负荷造成的。这些故障主要有机械过载、断相运行、三相不平衡、电压过低、频率升高、散热不良、环境温度过高等。
    短时工作或断续周期工作的电动机,采用传统的双金属片热继电器整定较困难,效果不好,鉴于目前设备现状,此时可不装设过负荷保护。如果采用电子式热继电器,还是可以选择过负荷保护的。
    对于设有固定备用泵的消防泵类等设备,其工作泵的过负荷保护应动作于跳闸,停止工作,投入固定备用泵,而固定备用泵过负荷保护时应仅动作于信号,且声光警示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
    过负荷保护器件宜采用电子式的热继电器。双金属片热继电器可靠性低。
    表9.2.13为过负荷保护器件通电时的动作电流,该表引用国际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60947相关条款,对于不同负荷应选择不同类型的过负荷保护器。由于双金属片热继电器还在广泛使用,IEC没有涉及30类以上及10A类以下类型,但是,某些场合电动机过负荷保护需要30类以上和10A类以下的非标准产品,因此本条款增加了“当电动机启动时间超过30s时,应向厂家订购与电动机过负荷特性相配合的非标准过负荷保护器件”。如果采用标准产品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在启动过程的一定时限内短接或切除过负荷保护器件”的措施。电动机所拖动的机械按其启动、运行特性可分为三类,这样分类是相对的,有的文献将负载分为重载和轻载。本标准将其分为三类:
    轻载:启动时间短,起始转矩小;一般风机、水泵,负荷为流体的负载,和转速成正比,启动时转速从零到正常转速启动负载逐步增加到正常负荷都是轻载启动。
    中载:启动时间较长,起始转矩较大。
    重载:启动时间长,起始转矩大。比如水泥行业的球磨机,钢铁行业的轧钢机,煤矿行业的皮带机、起重机提升启动通常认为是重载启动。
    而实际工程中,负载启动特性相差较大。

 

9.2.14 交流电动机的断相保护应按下列规定装设:

1 当连续运行的三相电动机采用熔断器保护时,应装设断相保护;当采用低压断路器保护时,宜装设断相保护;

2 对于短时工作或断续周期工作的电动机,可不装设断相保护;

3 断相保护器件宜采用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也可采用温度保护或专用的断相保护装置。

9.2.15 按工艺或安全因素不允许自启动的交流电动机,应装设低电压保护。

9.2.16 直流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并应根据需要装设过负荷保护、堵转保护;他励、并励、复励电动机宜装设弱磁或失磁保护;串励电动机和机械有超速危险的直流电动机应装设超速保护。

9.2.17 交流电动机的主回路应由隔离电器、短路保护电器、控制电器、过负荷保护电器、附加保护器件和线缆等组成。

▲ 条文说明
9.2.17 交流电动机的主回路由隔离电器、短路保护电器、控制电器、过负荷保护电器、附加保护器件、导线等组成。主回路的构成可以是上述器件的全部或部分,但隔离电器、短路保护电器和导线是必不可少的。关于三相交流电动机的主回路构成,国际上比较统一,IEC、VDE、NEC等标准均与我国标准一致。在现行的国家低压电器标准中,已列入了低压空气式开关、隔离开关、隔离器、熔断器组合电器等隔离电器。低压断路器标准中也列入了隔离型。半导体电器严禁用作隔离电器。

 

9.2.18 交流电动机主回路的隔离电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台电动机主回路上应装设隔离开关:

2 隔离开关应把电动机及其控制电器与带电体有效地隔离;

3 隔离开关宜装设在控制电器附近或其他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

4 无载开断的隔离器应能防止被无意识地开断;

5 采用带隔离功能的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应能同时断开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且能防止被无意识地开断。

9.2.19 交流电动机主回路的短路保护电器应与其负荷侧的控制电器和过负荷保护电器相配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短路情况下,非重要电动机负荷的接触器、热继电器可损坏,但不应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不应损坏其他器件(1类配合)。重要电动机负荷的接触器、启动器的触点可熔化,且应能继续使用,但不应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不应损坏其他器件(2类配合)。

2 电动机主回路各保护器件在短路条件下的性能、过负荷继电器与短路保护电器之间选择性配合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 14048.1的规定。

3 接触器或启动器的短时耐受电流不应小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

▲ 条文说明
9.2.19 短路保护电器应与其负荷侧的控制电器和过载保护电器相配合,这些要求引自IEC标准。
    从表12中可以看出,一般设备由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可以用1类配合,而2类配合强调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因此重要负荷如消防类负荷应满足2类配合。据有关资料介绍,IEC正在制定要求更高的3类配合标准。
表12 1类配合和2类配合

    接触器或启动器的限制短路电流不应小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即发生短路时,短路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之前,接触器或启动器应能承受故障电流,满足1类或2类配合要求。
    短路保护电器宜采用接触器或启动器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型号和规格。必须通过试验,得出与接触器或启动器相配合的短路保护电器。

 

9.2.20 交流电动机主回路的短路保护电器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护特性应符合本标准第9.2.10条的规定;兼作电击防护中的故障防护时,还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有关规定;

2 短路保护电器应满足短路分断能力的要求,且短路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不应小于保护电器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

9.2.21 交流电动机主回路的控制电器及过负荷保护电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台电动机应分别装设控制电器;

2 控制电器应采用电动机专用型;

3 控制电器的使用类别应符合电动机的类型及工作制式;

4 控制电器宜装设在电动机附近或其他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过负荷保护电器宜靠近控制电器或为其组成部分。

▲ 条文说明
9.2.21 根据IEC有关规定,启动和停止电动机所需要的所有开关电器与适当的过负荷保护电器相结合的组合电器称为启动器。因此,控制电器系指电动机的启动器、接触器及其他开关电器,而不是“控制电路电器”。
    根据电动机保护配合的要求,堵转电流及以下电流应由控制电器接通和分断。大多数的Y系列电动机堵转电流小于或等于7Ie,最小三相电动机为0.37kW,Ie≈1.1A。因此,选择接触器时,应该考虑分合堵转电流,其额定电流一般不应小于7A。

 

9.2.22 交流电动机主回路的线缆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动机主回路线缆的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当电动机为短时或断续工作时,应使其在短时负载下或断续负载下的载流量不小于电动机的短时工作电流或标称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电流。

2 电动机主回路的线缆应按机械强度和电压损失进行校验。对于必须确保可靠的线路,尚应校验在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

3 绕线转子电动机转子回路线缆的载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后电刷不短接时,不应小于转子额定电流;当电动机为断续工作时,应采用在断续负载下的载流量;

2)启动后电刷短接时,当机械的启动静阻转矩不超过电动机额定转矩的35%时,不宜小于转子额定电流的35%;当机械的启动静阻转矩为电动机额定转矩的35%~65%时,不宜小于转子额定电流的50%;当机械的启动静阻转矩超过电动机额定转矩的65%时,不宜小于转子额定电流的65%;当线缆的截面积小于16mm2时,宜选大一级。

▲ 条文说明
9.2.22 电线或电缆(以下简称线缆)载流量有关数据没有列入本规定。设计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 电动机工作制有连续、断续、短时工作制,各种工作制还可细分。因此,按基准工作制的额定电流选择导线比较准确、简单。
    2 导线与电动机相比,发热时间常数及过载能力较小,设计时应考虑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导线应留有裕量。美国NEC法规规定,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日本《内线规程》规定,当额定电流不大于50A时,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5%;当额定电流大于50A时,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1%。
    3 按照国际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60947的要求,启动后电刷短路的绕线式电动机,其转子回路导线的载流量按轻载、中载、重载分成三类。

 

9.2.23 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回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台电动机的控制回路宜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而当主回路短路保护电器的额定电流不超过20A,控制回路断电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时,可不另装设。

2 控制回路的电源和接线应安全、可靠,简单适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TN和TT系统中的控制回路发生故障时,应能防止电动机意外启动和无法停车;必要时,可在控制回路中装设隔离变压器;

2)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复杂控制回路,可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直流控制回路宜采用不接地系统,并应装设绝缘监视;

3)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50V或直流120V的控制回路的接线和布线,应能防止引入较高的电位。

3 电动机控制按钮或控制开关,宜装设在电动机附近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在控制点不能观察到电动机或所拖动的机械时,应在控制点装设指示电动机工作状态的信号和仪表。

4 自动控制、联锁或远方控制的电动机,应有就地控制和解除远方控制的措施,当突然启动可能危及周围人员安全时,应在电动机旁装设启动预告信号和应急断电开关或自锁式按钮,对于自动控制或联锁控制的电动机,还应有手动控制和解除自动控制或联锁控制的措施。

5 对操作频繁的可逆运转电动机,正转接触器和反转接触器之间除应有电气联锁外,还应有机械联锁。

 

 

9.2.24 电动机的其他保护电器或启动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动机主回路宜采用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除应按其功能选择外,尚应符合本节对保护电器的相关要求,且技术指标均不得低于分立元器件。

2 民用建筑中,除消防设备外,大功率的水泵、风机宜采用软启动装置;电动机由软启动装置启动后,宜将软启动装置短接,并由旁路接触器或内置旁路接触器接通电动机主回路;每台电动机宜分别装设软启动装置,对具有“主用/备用”的电动机组,软启动装置仅用于启动电动机时,可共用一套软启动装置;选用软启动装置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规定。

3 电动机主回路中可采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应具有过负荷保护、断相保护;可增加三相不平衡、过电压、欠电压、剩余电流、温度测试、测量显示功能、控制功能、通信功能等附加保护功能。

 

 

9.2.25 交流电动机当机械工作在不同工况时,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电动机宜采用调速装置,调速装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规定。当控制电器能满足控制要求时,长时间通电的控制元件宜采用节电型产品。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9.3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9.3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9.3.1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负荷分级,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民用建筑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的规定。客梯的供电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级负荷的客梯,应由双重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在末端配电箱处切换供电;

2 二级负荷的客梯,宜由低压双回线路在末端配电箱处切换供电,至少其中一回路应为专用回路;

3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应为二级及以上负荷;

4 无人乘坐的杂物梯、食梯、运货平台可为三级负荷;

5 三级负荷的客梯,应由建筑物低压配电柜中一路专用回路供电。

9.3.2 客梯及客货兼用的电梯均应具有断电就近自动平层开门功能。

▲ 条文说明
9.3.2 电梯断电就近自动平层开门功能,是防止断电带来的安全问题而制定的条款。

 

9.3.3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供电容量,应按其全部用电负荷确定。向多台电梯供电时,应计入同时系数。

▲ 条文说明
9.3.3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供电容量确定:
    1 单台交流电梯的计算电流应取曳引机铭牌0.5h或1h工作制额定电流90%及附属电器的负荷电流,或取铭牌连续工作制额定电流的140%及附属电器的负荷电流。
    2 单台直流电梯的计算电流应取变流机组或整流器的连续工作制交流额定输入电流的140%。
    3 两台及以上电梯电源的计算电流应计入同时系数,见表14。
    4 交流自动扶梯的计算电流应取每级拖动电机的连续工作制额定电流及每级的照明负荷电流;自动人行道取铭牌连续工作制额定电流及照明负荷电流。
表14 不同电梯台数的同时系数

 

9.3.4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主电源开关和线缆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台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应装设单独的隔离保护电器;

2 主电源开关宜采用断路器;

3 保护电器的过负荷保护特性曲线应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设备的负荷特性曲线相匹配;

4 选择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供电线缆时,应按其铭牌电流及其相应的工作制确定,线缆的连续工作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并应对供电线缆电压损失进行校验;

5 对有机房的电梯,其主电源开关应设置在机房入口处;

6 对无机房的电梯,其主电源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便于操作处,并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

▲ 条文说明
9.3.4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供电线缆选择时,其最小截面积应满足温升和允许电压降两个条件,并从中选择较大者作为选择依据。

 

9.3.5 机房配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供电回路应与电梯曳引机分别设置保护:

1)轿厢、机房和滑轮间的机械通风、空调装置;

2)轿顶、机房、底坑的电源插座;

3)井道照明、电梯楼层指示;

4)报警装置。

2 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照明,地表面的照度不应低于200lx,机房照明电源应与电梯电源分开,照明开关应设置在机房靠近入口处。

3 机房内应至少设置一个电源插座。

4 在气温较高地区,当机房的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或空调装置。

5 电力线和控制线应隔离敷设。

6 机房内配线应采用电线导管或槽盒保护,严禁使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电线导管或槽盒。

9.3.6 电梯井道配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管道、线缆等。

2 井道内应设置照明,且照度不应小于50lx,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在距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各装一盏灯,中间每隔不超过7m的距离应装设一盏灯,并应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控制开关;

2)轿顶及井道照明宜采用24V的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LED)或其他光源,当采用220V光源时,供电回路应增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3 应在底坑开门侧设置电源插座。

4 井道内敷设的线缆应是阻燃型,并应使用难燃型电线导管或槽盒保护,严禁使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电线导管或槽盒。

5 附设在建筑物外侧的电梯,其布线材料和方法及所用电器器件均应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并应采取相应防水措施。

▲ 条文说明
9.3.6 电梯底坑的照明开关可设置在1m左右的高度。底坑插座安装高度可为1m左右,主要作为检修用。

 

9.3.7 当二类高层住宅中的客梯兼作消防电梯时,应符合消防装置设置标准,并应采用下列相应的应急操作。其供电应符合本标准第13.7.13条的规定。

1 客梯应具有消防工作程序的转换装置;

2 正常电源转换为消防电源时,消防电梯应能及时投入;

3 发现灾情后,客梯应能迅速停落至首层或事先规定的楼层。

9.3.8 电梯的控制方式应根据电梯的类别、使用场所条件及配置电梯数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 条文说明
9.3.8 对于载货电梯和病床电梯可采用简易自动式。乘客电梯可采用集选控制方式,但对电梯台数较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宜选用群控运行方式。有条件宜使电梯具有节能控制、电源应急控制、灾情(地震、火灾)控制及自动营救控制等功能。
    电梯群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轿厢到达各停靠站台前应减速,到达两端站台前强迫减速、停车,避免撞顶和冲底,以保证安全。
    2 对轿厢内的乘客所要到达的站台进行登记并通过指示灯作为应答信号,在到达指定站台前减速停车、消号,对候梯的乘客的呼叫进行登记并做出应答信号。
    3 满载直驶,只停轿厢内乘客指定的站台。
    4 当轿厢到达某一站台而成空载时,另有站台呼叫,该轿厢与另外行驶中同方向的轿厢比较各自至呼叫层的距离,近者抵达呼叫站并消号。
    5 端站台乘客呼叫,调用抵端站台轿厢与空载轿厢之近者服务。
    6 在各站台设置轿厢位置显示器,对站台乘客进行预报,消除乘客的焦急情绪,同时可使乘客向应答电梯预先移动,缩短候梯时间。
    7 站台呼叫被登记应答后,轿厢到达该站台时应有声音提醒候梯乘客。
    8 运行中的轿厢扫描各站台的减速点,根据轿厢内或站台有无呼叫决定是否停车。
    9 乘客站台呼叫轿厢,同站台能提供服务的所有电梯的应答器均做出应答。
    10 控制室将电梯群分类,分单数层站停和双数层站停,所有电梯都以端站为终点,在中间层站,单数层站台呼叫双数层站台的轿厢,控制室不登记,不作应答,反之也一样。
    11 中间站台呼叫直达电梯不登记,不作出应答。
    12 轿厢完成输送任务,若无呼叫信号或被指示执行其他服务,则电梯停留在该站台,轿厢门打开,等待其他的呼叫信号。
    13 控制系统时刻监视电梯的状态,同时扫描各站台的呼叫的状态。
    住宅电梯的功能配置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功能,另一部分是选用功能。
    住宅电梯的基本功能应有:
    1 消防功能。
    2 指令信号和召唤信号可任意登记功能。
    3 指令信号可实现优先定向功能。
    4 当指令信号被登记时,电梯可依次逐一自动截车、减速信号、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
    5 当指令信号已登记且发现出错时,按一次可消号功能。
    6 当召唤信号被登记时,电梯可依次顺向自动截车、减速信号、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
    7 召唤信号具有最远反向截车、减速信号、自动平层、自动开门功能。
    8 当轿厢满载时,召唤信号不执行截车,电梯进行直驶功能。
    9 当轿厢满载时,电梯不能关门与行驶,且超载灯亮,报警铃发出嗡声功能。
    10 当轿厢位于平层,电梯未启动,如有本层召唤信号时,应能立即开门。
    11 当电梯停站开门过程结束后,在延时4s~6s之后,应能立即自动实现关门功能。
    12 具有检修操作功能。
    13 在正常照明电源被中断情况下,应急照明灯自动点亮功能。
    14 具有紧急报警装置,乘客在需要时能有效地向外求救功能。
    15 其他避险、防劫和安全保护功能。
    住宅电梯的选用功能应有:
    1 防捣乱功能。
    2 电梯故障显示监控功能。
    3 电梯远程监控功能。

 

9.3.9 客梯及客货兼用电梯的轿厢内宜设置与安防控制室、值班室的直通电话;消防电梯应设置与消防控制室的直通电话。

9.3.10 电梯机房、井道和轿厢中电气装置的故障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建筑物的用电设备采用同一接地系统时,可不另设接地网;

2 与电梯相关的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槽盒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与保护接地导体(PE)连接,电梯的金属构件,应做等电位联结。

9.4 自动旋转门、电动门、电动卷帘门和电动伸缩门窗

9.4 自动旋转门、电动门、电动卷帘门和电动伸缩门窗

9.4.1 对于出入人流量较大、探测对象为运动物体的场所,其自动旋转门的传感器宜采用微波传感器。对于出入人流量较小的场所,其自动旋转门的传感器宜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 条文说明
9.4.1 目前国内用于自动门控制的传感器种类繁多。由于微波传感器只能对运动体产生反应,而红外线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则对静止或运动体均能反应,所以,在探测对象为动态体的场所,可采用微波、红外线及超声波中任何一种传感器。考虑到微波传感器的探测范围较后两者大,采用微波传感器更适宜些。运动体速度比较缓慢的场所,则只能采用红外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

 

9.4.2 自动旋转门、电动门、电动卷帘门、电动伸缩门应由就近的配电装置单独回路供电。

▲ 条文说明
9.4.2 引单独回路供电是为了避免因其他线路发生故障而影响自动门的正常运行。

 

9.4.3 自动旋转门、电动门控制箱应设置在操作和维护方便处,配出回路应设置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

9.4.4 电动卷帘门控制箱应设置在卷帘门附近,在卷帘门的一侧或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其安装高度宜为中心距地1.4m。

9.4.5 室外带金属构件的电动伸缩门的配电线路,应设置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并应做等电位联结。(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9.4.5 本条 为强制性条文。电动伸缩门室外安装,有淋雨的可能,为了防止这些门的接线盒因淋雨等原因漏电伤及行人,从保证人身和配电系统的安全出发,要求配电系统的保护电器应具有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保护功能,应该严格执行。
【技术要点】
    对室外安装的电动伸缩门的配电线路除应设置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外,尚应增设剩余电流保护。
【实施与检查】
    实施:设计时,对电动伸缩门的配电线路设置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保护。
    检查: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施工图中,为电动伸缩门等的配电线路保护电器是否设置了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保护,否则应视为违反强条,返回修改。

 

9.4.6 自动旋转门、电动门和电动卷帘门的所有金属构件及附属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做等电位联结。

9.4.7 电动开启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电动开启窗的启闭力应满足开启的工作负载要求,当一个开窗器的启闭力不足以开启一扇窗时,应安装两个或多个开窗器;开窗器的防护等级应为IP54及以上;

2 电动开启窗宜设置风、雨感应器,并自带锁窗功能;

3 具有消防排烟功能的电动开启窗,供电电源应满足消防电源的要求,应具有自检及消防优先功能,应能在接收到来自消防控制系统或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动作信号后自动开启电动窗,并输出反馈信号;

4 在电动开启窗附近容易接触的地方应设置手动紧急启动装置,启动按钮应为红色,并具有正常、开窗和故障三种显示。

9.5 舞台用电及放映设备

9.5 舞台用电及放映设备

9.5.1 舞台照明每一回路的负载容量,应满足所选用的调光设备各回路输出容量的要求。

▲ 条文说明
9.5.1 调光回路的功率一般是4kW~6kW,而且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4kW回路带2kW灯具,6kW回路带4kW灯具,均留有一定的裕度。

 

9.5.2 舞台照明调光回路数量,应根据剧场等级、规模确定。

▲ 条文说明
9.5.2 关于舞台照明灯光回路分配数量,不同剧场、剧种均有其不同要求,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尤其是一些特大型能够演出多种剧种的舞台,其灯光回路数量及其分配均不统一。而且舞台照明.发展趋向于多回路多灯位,这样可适应舞台照明多功能的需求。
    调光回路数量、直通回路数量及天幕灯区电源容量可参照表15确定。
表15 舞台照明灯光回路及天幕灯区电源容量

    天幕灯区应设专用电源线路,其电源开关箱宜设在靠近天幕的墙上。
    舞台照明灯光回路的分配可参照表16确定。
表16 舞台照明灯光回路分配表

 

9.5.3 舞台照明配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舞台照明设备的供电线路,应采用专用接插件连接,接插件额定容量应有足够的裕度;

2 由晶闸管调光装置配出的舞台照明线路宜采用单相配电;当采用三相配电时,宜每相分别配置中性导体,当共用中性导体时,中性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相导体截面积的2倍。

▲ 条文说明
9.5.3 舞台照明大部分为专用灯具,其灯具与配电线路的连接均采用专用的接插件或专用的接线端子,这样可以方便地进行灯具调整更换。为了安全可靠,对所采用的接插件或接线端子的额定容量应适当地加大留有一定的裕度。
    当调光设备运行在完全对称情况下,三次谐波电流对中性导体压降与基波对中性导体压降相等条件下,算出中性导体截面积约为相线截面积的1.8倍。为了可靠并考虑计算和实验产生的误差,因此取中性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相导体截面积的2倍。

 

9.5.4 乐池内谱架灯和观众厅座位牌号灯宜采用24V及以下电压供电,光源可采用24V的半导体发光照明装置(LED),当采用220V供电时,供电回路应增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 条文说明
9.5.4 对于乐池内谱架灯等低于24V电源供电的规定,是为保障人身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9.5.5 舞台调光控制器的选择及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舞台照明调光控制器的选择:小型剧场可选择带预选装置的控制器,中型及以上规模的剧场宜选择带计算机的控制器。

2 舞台照明调光控制台宜安装在观众厅池座后部灯光控制室内,监视窗口宽度不应小于1.20m,窗口净高不应小于0.60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舞台表演区应在灯光控制人员的视野范围内;

2)灯光控制人员应能容易地观察到观众席情况;

3)应与舞台布灯配光联系方便;

4)调光控制线路应安装敷设方便。

▲ 条文说明
9.5.5 带预选装置的控制器,较多地用于小型剧场。而带计算机控制的装置,因其功能更加完善,越来越多地用于大中型剧场。
    舞台照明控制装置的安装位置,根据不同剧场和舞台,其设置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本条提出适宜的一些安装位置和原则,以减少电能损失和节约有色金属。

 

9.5.6 调光柜和舞台配电设备应设在靠近舞台的单独房间内。

9.5.7 对配电系统产生谐波干扰的调光器宜就地设置滤波装置,除应符合本标准第22.3节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调光回路应选用金属导管、金属槽盒敷设,并不宜与电声等对电磁骚扰敏感线路平行敷设。当调光回路与电声线路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大于1m;当垂直交叉时,间距应大于0.5m。

2 电声、电视转播设备的电源不应直接接在舞台照明变压器上。

▲ 条文说明
9.5.7 由于晶闸管调光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谐波干扰,妨碍声像设备正常工作,因此必须抑制。

 

9.5.8 舞台照明负荷宜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需要系数Kx宜符合表9.5.8的规定。

 

 

9.5.9 舞台电动悬吊设备的控制,宜选用带预选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台的位置可安装在舞台左侧的一层天桥上,并宜设在封闭的小间内。

▲ 条文说明
9.5.9 当舞台电动吊杆数量较多时,为实现自动化,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电动吊杆动作的准确性,宜采用带预选装置的控制器进行控制。

 

9.5.10 舞台电力传动设备的启动装置可就地安装,控制电器可按需要设在便于观察机械运行的地方。

▲ 条文说明
9.5.10 采取就地安装,可减少线路长度,而且不影响演出。控制器安装位置主要是基于便于直观控制的目的。

 

9.5.11 舞台设备供电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 舞台照明或电力设备的变压器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s——变压器容量;

Pe——照明或电力负荷总容量;

Kx——照明或电力负荷需要系数;

Ky——裕量系数。

照明负荷需要系数Kx应按本标准表9.5.8选取,电力负荷需要系数Kx宜取0.4~0.9。裕量系数Ky宜取1.1~1.2。

2 舞台电力负荷应包括舞台各类电动悬吊设备的电力负荷和舞台的电气传动设备的电力负荷。

3 当舞台用电设备的供电系统中接有在演出过程中可能频繁启动的交流电动机,且当其启动冲击电流引起电源电压波动超过±3%时,宜与舞台照明负荷分设变压器。

▲ 条文说明
9.5.11 舞台设备负荷计算,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定,而且根据不同剧种、不同规模的剧场,其舞台吊杆设置有很大不同,很难做出统一的规定。因此,给出的需要系数,其取值范围较大,设计时可根据实际剧种、剧场规模等综合考虑。

 

9.5.12 舞台监督、调度指挥用的声、光信号装置或对讲电话及闭路电视系统,应根据剧场等级、规模确定,舞台监督主控台宜设在台口内右侧。

 

 

9.5.13 舞台用电设备应根据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确定采用接地保护措施。

9.5.14 电影放映设备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影放映设备宜设交流稳压装置供电,供电电压偏差允许值宜为±5%;电源线与信号线等弱电线应分别敷设;

2 电影放映室照明不应影响观众观看电影放映效果;

3 电影放映室应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子板,数字放映机的外壳、信号源服务器和音频还音系统等应与局部等电位端子板连接,电影放映室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

4 电影院门厅、休息厅等处宜设通知观众入席的音响信号。

9.6 医用设备

9.6 医用设备

9.6.1 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分类要求。在医疗用房内禁止采用TN-C系统。

▲ 条文说明
9.6.1 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按国际标准《低压电气装置第7-710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IEC 60364-7-710应分为0类、1类和2类。0类:不使用医疗电气设备接触部件的场所;1类:医疗电气设备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表、体内(除2类医疗场所外)接触的医疗场所;2类:医疗电气设备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内接触、手术室以及电源中断或故障后将危及患者生命的医疗场所。
    在医疗用房内禁止采用TN-C系统,主要是防止PEN导体断线。由于不平衡电压或接地故障可能导致PEN导体上带危险电压,从而引起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9.6.2 X射线诊断机、X射线CT机及ECT机,应按断续工作制配电;X射线治疗机、电子加速器及NMR-CT机(核磁共振)应按连续工作制配电。

▲ 条文说明
9.6.2 X射线诊断机,X射线CT机及ECT机规定为断续工作用电设备,其最大用电负荷性质是瞬时负荷。
    X射线治疗机,一般其最大负荷可连续扫描10min~30min,从宏观角度上,规定为连续工作用电设备,其最大用电负荷性质确定为长期负荷。
    电子加速器,NMR-CT机规定为连续工作用电设备,其最大用电负荷性质是长期负荷。设计中,应根据医疗设备的特点选择断路器和导体。

 

9.6.3 医用放射线设备的供电线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X射线管的管电流大于或等于400mA的射线机,应由变电所或配电室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2 CT机、电子加速器的主机和附属设备应分别供电,且供电回路不少于两个,其中主机部分应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3 X射线机不应与其他电力负荷共用同一回路供电;

4 多台单相、两相医用射线机,应接于不同的相导体上,并宜使三相负荷平衡;

5 当为X射线机设置配套的电源开关箱时,电源开关箱应设在便于操作处,并不得设在射线防护墙上。

▲ 条文说明
9.6.3 本条是根据使用单位在经济方面的承受能力、设备的使用条件及使用单位的技术条件,对放射线机供电线路作出的一般规定。
    按医疗设备的一般分类,400mA及其以上规格的X射线机,规定为大型X射线诊断机(有的资料介绍500mA及以上规格规定为大型X射线诊断机)。该设备用电量大,机器结构复杂,设备完善,用途广,输出量大,不易拆装,但必须在较好的电源条件下使用,为此规定应设专用回路供电。
    CT机、电子加速器等医疗装置的附属设备较多,用电量较大,要求供电可靠。为了保证主机部分的供电,规定上述设备应至少采用双回路供电,其中主机部分应采用专用回路供电。根据负荷用电性质,在配电设计上有条件时还宜设备用电源回路,保证事故状态下供电。一般大型医疗设备设置在放射科,这些设备瞬时压降大,由变电所引出单独回路供电,一方面保证线路的压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另一方面减少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大型医疗设备对电源压降均有具体要求,有的体现为电源压降指标,有的则体现为电源内阻指标。

 

9.6.4 保护电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X射线机房装设的与X射线诊断机配套使用的电源开关和保护电器,应按不小于X射线机瞬时负荷的50%与长期负荷100%中的较大值进行参数计算,并选择相应的电源开关和保护电器;

2 当电源控制柜随设备供货时,不应重复设置电源开关和保护电器,供电线路始端应设隔离电器及保护电器,规格应比X射线机按第1款规定确定的计算电流大1级~2级。

9.6.5 X射线机供电线路导线截面积,应根据下列条件确定:

1 单台X射线机供电线路导线截面积应按满足X射线机电源内阻要求选用,并应对选用的导线截面积进行电压损失校验;

2 多台X射线机共用同一条供电线路时,其共用部分的导线截面积,应按供电条件要求的电源内阻最小值X射线机确定的导线截面积至少再加大一级。

▲ 条文说明
9.6.5 X射线诊断机的线路保护电器,应按该机使用时的瞬时最大电流值进行选择。如果使用快速熔断器作线路保护,可直接以计算所得的瞬时最大电流值,选用快速熔断器。但是目前X射线诊断机生产厂,常常选用RL型熔断器,其熔体一般以略大于瞬时电流值的50%选择。X射线诊断机线路计算实例参见表17。
表17 X射线诊断机线路计算实例


 

9.6.6 根据设备的使用要求,在同位素治疗室、电子加速器治疗室应设置门、机联锁控制装置。

9.6.7 NMR-CT机的扫描室的电气管线、器具及其支持构件不得使用铁磁物质或铁磁制品。进入室内的电源电线、电缆必须进行滤波。

9.7 交流充电桩

9.7 交流充电桩

9.7.1 本节可适用于民用建筑室内外安装的交流充电桩,安装在室外的充电桩的防水防尘等级不应低于IP65。

▲ 条文说明
9.7.1 民用建筑室内的场所,是指多层和高层建筑内的地下、地上车库,别墅内的车库和室外停车场。

 

9.7.2 交流充电桩供电电源应采用单相、交流220V电压,电压偏差不应超过标称电压的+7%、-10%;额定电流不应大于32A。

▲ 条文说明
9.7.2 交流充电桩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是采用传导方式为具备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的专用装置。当前交流充电桩国内外主流电动汽车生产厂商所生产的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交流供电电源主要采用单相220V交流电压,额定电流为16A(较常用)和32A。考虑到电动汽车当前的应用需要及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确定交流充电桩供电电源采用单相220V交流供电,额定电流不大于32A。

 

9.7.3 计算单台交流充电桩容量时需考虑充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计算多台交流充电桩总容量时尚需考虑同时系数。

▲ 条文说明
9.7.3 功率因数和效率应该以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数据为依据,在设计阶段如无充电机的详细资料,单台充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参考取值0.9。同时系数可与最终用户和物业管理部门沟通使用者的近期和远期使用情况后确定,也可参考以下取值:3台及以下,取1;4台~10台,取0.8;11台~20台,取0.6;大于20台,取0.5。

 

9.7.4 交流充电桩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并应符合本标准第7.6节和第7.7节相关规定;

2 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应选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A型RCD。

▲ 条文说明
9.7.4 充电装置中的电子元件会在系统中产生脉动直流,传统的AC型RCD对脉动直流无法进行有效的剩余电流保护,所以在交流充电桩中剩余电流保护器应选用A型。

 

9.7.5 交流充电桩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具有外部手动设置参数和实现手动控制的功能和界面;

2 显示各状态下的相关信息,包括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充电电量、计费信息等;

3 设置急停开关,在充电过程中可使用该装置紧急切断输出电源;

4 在充电过程中,当充电出现异常时,交流充电桩应立即自动切断输出电源。

▲ 条文说明
9.7.5 为了保证充电过程中操作者、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的安全,交流充电桩应具备急停开关。

 

9.7.6 安装在公共区域内的公用交流充电桩应配置电能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充电接口应独立配备计量装置;

2 交流充电桩的充电计量装置应选用交流多费率有功电能表,应采用直接接入式,电压220V,电流10A(40A),频率50Hz,准确等级2.0级;

3 交流充电桩应能采集交流电能表数据、计算充电电量,显示充电时间、充电电量及充电费用等信息,应具备与上级监控管理系统的通信接口;

4 交流充电桩应显示本次充电电量,并可将该项清零;

5 交流充电桩可至少记录100次充电行为,记录内容包括充电起始时间、起始时刻电量值、结束时刻、结束时间电量值和充电量。

▲ 条文说明
9.7.6 增加通信接口是为了统一管理。

 

9.7.7 安装在公共区域或停车场的交流充电桩应采取以下一种或多种防撞击措施:

1 应避免安装在可预见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场所;

2 设置机械防护措施;

3 设备防机械撞击级别至少为IK07。

▲ 条文说明
9.7.7 设置机械防护措施可为安装防撞栏。
    按照国际标准“Degrees of protection provided by enclosures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against external mechanical impacts(IKcode)”IEC62262-2002中的定义,抗击有害的外部机械撞击能力的等级IK代码标准,IK代码表示抗击有害的外部机械撞击能力的等级。IK代码共分11个不同级别,IK后两位数字对应不同程度的能量冲击的值,其中IK07对应于2j级别的能量冲击(IEC62262-2002第4.2条表1)。

 

9.7.8 保护接地端子应与保护接地导体可靠连接。

9.7.9 交流充电桩电源进线宜选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2级、产烟毒性为t1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1级的电线、电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9.8 其他用电设备

9.8 其他用电设备

9.8.1 电辐射供暖、电热缆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辐射供暖、电热缆设备的每根发热电缆应单独装设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2 不同温度要求的房间,电辐射供暖、电热缆不应共用一根发热电缆;每个房间宜通过发热电缆温控器单独控制温度;

3 发热电缆温控器的工作电流不得超过发热电缆的额定电流,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可采用温控器、接触器等控制设备实现控制功能;高大空间、浴室、卫生间、游泳池等区域,应采用测量地面温度的温控器;对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温度的场合应采用双温型温控器;

4 发热电缆的接地线必须与电源的地线连接;

5 每根发热电缆安装前均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线路阻抗和绝缘性能的测试。

▲ 条文说明
9.8.1 电辐射供暖、电热缆的电气设计应注意其电气防护要全面。

 

9.8.2 电伴热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伴热设备的每个发热电缆配电线路,应分别装设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并验算全线启动电流;电伴热带的电气保护应与温度保护装置配合。

2 根据安装环境和条件选择电伴热类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塑料或表面涂有油漆,而不能可靠接地的容器和管道上应选用屏蔽型产品;

2)管道内介质如有腐蚀性或电缆有可能接触腐蚀性的化学品,应选用防护型产品。

3 电伴热带的配电导线载流量应根据其容量选择。

4 应根据管道周围安装环境及空间尺寸,确定选择采用直线敷设还是螺旋敷设。

5 电伴热系统安装时,被伴热管道必须全部施工完毕,应进行压力试验(或/和气密试验),并符合有关要求。

6 每根发热电缆安装前均应进行电路连续性和绝缘性能的测试,系统绝缘电阻应大于50MΩ。

7 电伴热带应与被伴热管道(或设备)贴紧并固定,固定电伴热带时,扎带材料应根据管道的温度选用,严禁用金属丝绑扎。

▲ 条文说明
9.8.2 电伴热主要适用于金属管道及设备工艺装置的保温和防冻。每个发热电缆应分别装设保护。

 

9.8.3 电干、湿桑拿室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干、湿桑拿室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2 电干、湿桑拿室内不应设置电源插座,除加热器自带的开关外,所有照明、设备电源开关均应设在蒸房外;

3 电干、湿桑拿室距顶板0.3m处,温度超过90℃时,应自动断开加热器及蒸汽泵电源;

4 电干、湿桑拿室的可导电部分应设置等电位联结。

▲ 条文说明
9.8.3 电干、湿桑拿室因内部环境潮湿,故主要电气防护是过负荷、短路及剩余电流保护。

 

9.8.4 升降停车设备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升降停车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2 升降停车设备的金属导轨、金属构件及为其供电的电源应设置等电位联结。

9.8.5 擦窗机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擦窗机的配电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2 屋顶行走台车的室外供电插座应每隔10m~15m设置一个,其防护等级应满足IP65及以上,且安装高度宜设置在距屋面0.5m及以上;

3 屋顶擦窗机操作装置应同时设置在吊篮及屋顶台车上,且操作优先权应可互换;

4 屋顶擦窗机的升降机构除设有断电自动刹车外,还应设有机械响应式后备制动机构;

5 屋顶擦窗机应设置在建筑物防雷保护的范围内,其金属导轨及金属构件均应与屋面防雷装置可靠连接,且每根金属导轨及每个金属构件与防雷装置的连接点不应少于2处。屋顶擦窗机为双导轨时,应每隔14m~28m将两根导轨跨接电气连接一次。

▲ 条文说明
9.8.5 屋顶擦窗机注意采取防雷措施。

 

9.8.6 厨房设备的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厨房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短路保护及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2 厨房设备电源开关除设备上自带的开关外,宜布置在干燥、便于操作的场所,并满足安装场所相应的防护等级要求;

3 厨房内电缆槽盒、设备电源管线,应避开明火2.0m以外敷设;

4 厨房内电缆槽、盒应避开产生蒸汽等热气流2.0m以外敷设;

5 厨房设备应设置等电位联结。

 

 

10电气照明

10.1 一般规定

10.1 一般规定

10.1.1 在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通过对光源、灯具的选择和配置,使工作区或空间具备合理的照度、显色性和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

10.1.2 照明方案应根据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照明器具与照明品质的关系。

 

 

10.1.3 照明设计应采用高效光源和灯具及节能控制技术,合理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10.1.4 电气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10.2 照明方式与种类

10.2 照明方式与种类

10.2.1 民用建筑照明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场所均应设置一般照明,并应满足该场所视觉活动性质的需求;

2 设置有永久性通行区的场所宜采用分区一般照明,且通行区照度不应低于工作区域照度的1/3;

3 有精细视觉工作要求的场所应针对视觉作业区设置局部照明,作业区邻近周围照度应根据作业区的照度相应减少,但不应低于200lx,其余区域的一般照明照度不应低于100lx;

4 商业建筑和展览建筑内应根据展示要求设置重点照明,重点照明区域的照度与其周围背景的照度比不宜小于3:1。

▲ 条文说明
10.2.1 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的照明方式分类相同。场所内仅用于通行的非作业区域一般照明的照度不低于作业区域照度的1/3,是参照欧盟标准《光和照明工作场所照明》EN12464-1(2011)制定的;“邻近周围”是引自CE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S008/E-2001的概念,其范围的规定见《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规定作业区邻近周围照度主要是为了提供视野内亮度的良好平衡,避免视觉不舒适。

 

10.2.2 有警卫要求的建筑的下列场所应设置警卫照明:

1 警卫区域周围的全部走道,通向警卫区域所在楼层的全部楼梯、走道;

2 警卫区域所在楼层的电梯厅和配电设施处;

3 警卫区域所在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内外以及该建筑室外监控摄像机的拍摄区域;

4 其他有照明要求的场所。

▲ 条文说明
10.2.2 警卫区域可能是整栋建筑,也可能仅是建筑物中的部分区域。因此,第1款针对警卫区域周边,第2款~第4款针对警卫区域的外延区域。

 

10.2.3 下列场所应设置值班照明:

1 面积超过500m2的商店及自选商场,面积超过200m2的贵重品商店;

2 商店、金融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通向商品库房的通道,通向金库、保管库的通道;

3 单体建筑面积超过3000m2的库房周围的通道;

4 其他有值班照明要求的场所。

▲ 条文说明
10.2.3 需要在非工作时间安排值守的场所为了方便巡视等设置的照明。值班照明可利用正常照明中能够单独控制的一部分或利用应急照明的一部分或全部,但在开关控制上应该有独立的控制开关。

 

10.2.4 下列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

1 需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

2 需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

3 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应设置疏散照明。

▲ 条文说明
10.2.4 应急照明是现代建筑中的一项重要的安全设施。在建筑发生火灾、电源故障断电或其他灾害时,应急照明对人员疏散、消防和救援工作,保障人身、设备安全,进行必要的操作和处置或继续维持生产、工作都有重要作用。本标准仍延续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国照明学会第1号技术文件《应急照明设计指南》等一致的分类定义,以便于在实行过程中协调一致。但就当前国际上一些技术文件来看,应急照明的分类及其定义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当前欧盟标准和欧洲各国的相关标准均按照图8进行分类。

图8应急照明的具体形式
(摘自《Emergency Lighting》EN1838)

 

10.2.5 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大型商业建筑、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构筑物等,宜设置景观照明。

▲ 条文说明
10.2.5 本标准将景观照明作为单独一类列出,主要是考虑近年来景观照明发展较快,且多作为独立于建筑工程之外的单项工程进行设计和施工。

 

10.2.6 自机场跑道中点起、沿跑道延长线双向各15km、两侧散开度各15%的区域内,顶部与跑道端点连线与水平面夹角大于0.57°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装设航空障碍标志灯,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 条文说明
10.2.6 本条依据《民用航空法》、国际民航组织ICSO附件14和《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中的有关规定。航空障碍标志灯设置区域如图9所示。

图9 航空障碍标志灯设置区域示意

 

10.2.7 航空障碍标志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航空障碍标志灯应装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最高部位;当制高点平面面积较大或为建筑群时,除在最高端装设障碍标志灯外,还应在其外侧转角的顶端分别设置航空障碍标志灯。

2 航空障碍标志灯的水平安装间距不宜大于52m;垂直安装自地面以上45m起,以不大于52m的等间距布置。

3 航空障碍标志灯宜采用自动通断电源的控制装置,并宜采取变化光强的措施。

4 航空障碍标志灯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2.7的规定。

5 航空障碍标志灯的设置应便于更换光源。

 

 

10.2.8 在建筑物顶部设置高架直升机场时,应装设直升机场灯标、目视定向引导灯光系统、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灯、接地和离地区灯光系统等,并应符合表10.2.8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0.2.8 有关高架直升机场灯光系统的具体设置,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标准》MH5013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10.3 照度水平与照明质量

10.3 照度水平与照明质量

10.3.1 照明设计应根据建筑性质、等级标准、功能要求和使用条件等确定照明指标。各类建筑场所一般照明的照明标准值、照度均匀度及室内场所表面反射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10.3.2 各类视觉工作对应的照度范围宜按表10.3.2选取。

▲ 条文说明
10.3.1、10.3.2 原规范条文,未作调整。

10.3.3 局部照明与一般照明共用时,工作面上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宜为工作面总照度值的1/3~1/5,且不宜低于50lx。交通区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照度的1/3。

▲ 条文说明
10.3.3 本条规定是本标准第10.2.1条的延伸。对于采用混合照明或采用分区一般照明方式的场所,由于视觉工作区域仅为整个区域中的一部分且照度指标明显高于周围区域,为了避免因视觉不适应而产生视觉疲劳或发生事故,一般照明占工作面总照度的1/3~1/5是比较合适的。50lx可以基本满足大多数非精细视觉活动的要求。

 

10.3.4 民用建筑室内一般照明光源色表可根据其相关色温分为三类,其适用场所宜按表10.3.4选取。

▲ 条文说明
10.3.4 此条是原规范条文,根据CIE建议而定。其中Ⅰ类是用于住宅或寒冷地区;Ⅱ类适用于办公室等,应用范围较广;Ⅲ类适用于体育场馆等高照度场所或温暖气候地区。

 

10.3.5 照明光源的颜色特征与室内表面的配色宜互相协调,并应形成相应于房间功能的色彩环境。

▲ 条文说明
10.3.5 如果室内表面颜色的彩色度较高,光源的光线将被强烈地选择吸收,使色彩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而改变了原设计的色彩意图,从而不能满足功能要求。

 

10.3.6 一般照明应根据视觉工作环境特点和眩光程度,合理确定对直接眩光限制的质量等级UGR(统一眩光值)。民用建筑中眩光限制等级宜符合表10.3.6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0.3.6 参照CIE文件分为六个等级,对应眩光程度的文字描述参考了日本照明标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虽没有明确标出级别,但实际上也是按照CIE文件进行区分的。

 

10.3.7 室内一般照明直接眩光的限制,应根据光源亮度、光源和灯具的表观面积、背景亮度以及灯具位置等因素进行综合确定。

▲ 条文说明
10.3.7 本条参照CIE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而定。统一眩光值UGR适用于下列条件:
    1 适用于简单的立体型房间的一般照明装置,不适用于间接照明和发光顶棚;
    2 适用于灯具发光部分对眼睛所形成的立体角为0.0003sr<ω<0.1sr的情况;
    3 同一类灯具为均匀等间距布置;
    4 灯具为双对称配光;
    5 灯具高出人眼睛的安装高度。
    应注意的是,对于室内体育馆等高空间高照度的场所,其照明环境已接近于室外照明环境,因此该类场所的眩光评价应采用GR,具体使用方法参照现行行业标准《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

 

10.3.8 对于要求统一眩光值UGR≤22的照明场所,可采取下列措施:

1 不得将灯具安装在干扰区内或可能对视觉形成镜面反射的区域内;

2 可使用发光表面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

3 可在视觉工作对象和工作房间内采用低光泽度的表面装饰材料;

4 可在视线方向采用特殊配光灯具或采取间接照明方式;

5 可采用混合照明;

6 可照亮顶棚和墙面以减小亮度比,并应避免出现光斑。

▲ 条文说明
10.3.8 参照CIE建议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提出的对反射眩光和光幕反射的防护措施。其主要内容是处理好光源与工作位置的关系,力求避免灯光从作业面向眼睛直接反射。

 

10.3.9 直接型灯具应控制视线内光源平均亮度与遮光角之间的关系,其最低允许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0.3.9 对于开启型灯具和下部装透明罩的直接型灯具规定了最小遮光角的要求。本条是参照CIE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有关规定。

 

10.3.10 长时间视觉工作场所内照度分布宜满足下列要求:

1 作业面照度、作业面邻近区照度和作业面背景区域一般照明照度之间的比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2 当照明灯具采用嵌入式安装时,顶棚的反射系数宜大于0.6,且顶棚的照度不宜小于工作区照度的1/10;

3 墙面的平均照度不宜低于50lx。

▲ 条文说明
10.3.10 参考CIE建议而定。根据实验,室内环境与视觉作业相邻近的地方,其亮度应尽可能低于视觉作业的亮度,但不宜低于作业亮度的1/3。工作房间内为了减少灯具同其周围顶棚之间的对比,尤其是采用嵌入式安装灯具时,顶棚的反射系数应尽量提高,避免由于顶棚亮度太低形成“黑洞效应”。当采用亮度系数法计算室内亮度时,可根据理想的无光泽表面上的亮度计算公式求得。

 

10.3.11 垂直照度(Ev)与水平照度(Eh)之比可按下式确定:

▲ 条文说明
10.3.11 条文规定是为使被照物体的造型具有立体效果。造型立体感评价指标目前有三种评价方法,即造型指数法矢量照度/E,(矢量照度为照度矢量,Es为标量照度又称平均球面照度);Ec/Eh法(Ec为半柱面照度)和Ev/Eh法。在上述方法中以矢量照度/Es法较为完善,但矢量照度的计算较繁杂,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不利推广应用。Ec/Eh法实用价值较大,计算问题已基本解决,同时又不必另外规定光的照射方向(因向下直射时Ec=0,Ec/Eh=0,当光线来自水平方向时,Eh=0,Ec/Eh→∞,所以给出的量值已包含了光线方向因素),但计算仍较繁杂。本标准采用一种简单的表达照明方向性效果指标的方法即Ev/Eh(垂直照度与水平照度之比)不得小于0.25,当需要获得满意效果时则为0.5。

10.4 应急照明

10.4 应急照明

10.4.1 下列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

1 正常照明失效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场所;

2 正常照明失效妨碍灾害救援工作进行的场所;

3 人员经常停留且无自然采光的场所;

4 正常照明失效将导致无法工作和活动的场所;

5 正常照明失效可能诱发非法行为的场所。

▲ 条文说明
10.4.1 设置备用照明可以保证人们暂时的继续工作和采取应急处理避免可能引发的事故或损失。

 

10.4.2 当正常照明的负荷等级与备用照明负荷等级相等时可不另设备用照明。

▲ 条文说明
10.4.2 本条规定主要针对部分重要建筑中已具备了备用供电措施的正常照明,避免重复建设。

 

10.4.3 备用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供消防作业及救援人员在火灾时继续工作场所的备用照明,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2 其他场所的备用照明照度标准值除另有规定外,应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标准值的10%。

▲ 条文说明
10.4.3 本条文仅规定了民用建筑中必要的通用场所备用照明的照度要求,医疗、金融、教育、体育、会展等各类建筑中的专用场所的备用照明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10.4.4 备用照明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备用照明宜与正常照明统一布置;

2 当满足要求时应利用正常照明灯具的部分或全部作为备用照明;

3 独立设置备用照明灯具时,其照明方式宜与正常照明一致或相类似。

10.4.5 下列场所应设置安全照明:

1 人员处于非静止状态且周围存在潜在危险设施的场所;

2 正常照明失效可能延误抢救工作的场所;

3 人员密集且对环境陌生时,正常照明失效易引起恐慌骚乱的场所;

4 与外界难以联系的封闭场所。

▲ 条文说明
10.4.5 人员处于非静止状态且周围存在潜在危险设施的场所,如设有圆盘锯的木材加工间、体育运动项目中的跳水和体操场地等,当正常照明因故失效后,人员由于无法有效观察周围环境而极易发生人身伤害,因此需要设置不中断或瞬时恢复的应急照明。
    本条文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规定一致。

 

10.4.6 安全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应维持不低于一般照明照度标准值的30%;

2 其他场所不应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标准值的10%,且不应低于15lx。

▲ 条文说明
10.4.6 本条文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规定一致。应注意的是,本条文中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的正常照明是指该场所的一般照明,并不包括手术无影灯等专用医疗器械所形成的局部工作照明。

 

10.4.7 安全照明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选用可靠、瞬时点燃的光源;

2 应与正常照明的照射方向一致或相类似并避免眩光;

3 当光源特性符合要求时,宜利用正常照明中的部分灯具作为安全照明;

4 应保证人员活动区获得足够的照明需求,而无须考虑整个场所的均匀性。

▲ 条文说明
10.4.7 处于非静止状态且周围存在潜在危险设施的人员,在正常照明失效的瞬间,需要迅速在安全照明的作用下做出应急反应,此时安全照明保持与正常照明一致的照射方向会有效加速对周围环境特征的识别过程;且此时该场所中所有对人员不存在潜在危险的区域并不需要立即被有效识别。

 

10.4.8 当在一个场所同时存在备用照明和安全照明时,宜共用同一组照明设施并满足二者中较高负荷等级与指标的要求。

▲ 条文说明
10.4.8 当备用照明和安全照明采用同一组照明设施时,应按二者中照度标准值要求较高的确定,其照明持续时间应满足备用照明的需求,而照明转换时间应满足安全照明的需求。

 

10.4.9 疏散照明的设置要求见本标准第13.6节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0.4.9 考虑目前国内民用建筑设计中疏散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文件同样需要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审批,因此相关规定放在第13章更便于设计人员使用。

 

10.4.10 应急照明在正常供电电源失效后,其备用电源供电转换时间应符合本标准第6.2.2条第6款的要求。

▲ 条文说明
10.4.10 应急照明灯在正常电源失效后,其备用电源的转换时间必须保证在允许中断的时间内恢复。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0.5 照明光源与灯具

10.5 照明光源与灯具

10.5.1 应根据使用场所合理地选择照明光源的光效、显色性、寿命、启动点燃和再点燃时间等光电特性指标和环境条件对光源光电参数的影响因素。

▲ 条文说明
10.5.1 在选择光源时应合理地选择光电参数,本条文的用意是要根据使用对象以某一个或某几个指标作为主要选择依据。

 

10.5.2 室内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应采用高效光源,有特殊需要时除外。

▲ 条文说明
10.5.2 本条文的中心意义是推行节能高效光源和灯具。但是由于卤钨灯有可瞬时点亮、显色性好、易于调光等特点,也不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在此情况下可以局部选用该光源。

 

10.5.3 室内一般照明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光源。当有装饰性或功能性要求时,亦可采用色温一致或相近的不同种类的光源。

▲ 条文说明
10.5.3 本条文主要考虑在一般房间内的光色和显色性等指标尽量一致,避免在光源选择上出现复杂化,也不利于维护工作。但在有些场所,由于建筑功能的需要,为避免出现平淡的光环境或是为了区别不同使用性质——如工作区和交通区,也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光源。

 

10.5.4 有频繁开关灯要求和需要调光的室内场所,宜优先选用发光二极管灯(LED)作为主要照明光源。

▲ 条文说明
10.5.4 卤钨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在点燃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灯丝预热的启动过程,这个过程对光源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LED灯由于是固体激发发光,其寿命仅与PN结的工作温度有关,而频繁开关灯恰恰可以达到降低PN结温度的效果。另外,传统光源在降低光通量输出时,其发光效率也大大降低;LED灯由于是由多颗芯片组成,分组关闭其中的部分可以在不影响其余部分额定发光状态的情况下达到调节光通量输出的效果。

 

10.5.5 照度低于100lx的场所,宜采用本标准表10.3.4中光源颜色分类为Ⅰ类的光源;当电气照明需要同天然采光结合时,宜选用光源色温在4500K~6000K的光源。

▲ 条文说明
10.5.5 人对光色的爱好同照度水平有相应的关系。1941年,Kruithoff首先定量地指出了光色舒适区的范围(图11),并得到实践的进一步证实,本条文即采用其研究结果。另外,辅助照明光源应与昼光的颜色一致或接近,同天然色的色表取得协调,以利于创造舒适的光环境。

图11 Kruithoff曲线

 

10.5.6 室内一般照明光源的色容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当用于照射大面积浅色表面且对照明品质要求较高时,照明光源的色容差宜小于3SDCM。

▲ 条文说明
10.5.6 本条规定引自《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1-2015。辨别色差变化的可见阈值由MacAdam椭圆定义,MacAdam椭圆的尺度由颜色匹配标准偏差(SDCM)决定。一般来说,5个SDCM“步长”的色容差是荧光灯、LED灯的允许使用标准,但应用于大面积浅色表面的均匀照明时,5SDCM的颜色差异仍然是可以被察觉的。

 

10.5.7 选用LED光源时,其色温范围、显色性、色品值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10.5.8 长时间视觉工作场所内照明光源的频闪指数不应大于10%。

▲ 条文说明
10.5.8 当电光源光通量波动的频率与运动(旋转)物体的速度(转速)成整倍数关系时,运动(旋转)物体的运动(旋转)状态,在人的视觉中就会产生静止、倒转、运动(旋转)速度缓慢,以及上述三种状态周期性重复的错误视觉,轻则导致视觉疲劳、偏头痛和工作效率的降低,重则引发工伤事故。光通量波动的深度越大,频闪深度越大,负效应越大,危害越严重。频闪的影响可以用频闪指数定义。频闪指数(flicker index):在一个波动周期内,超出平均值部分的光输出与总的光输出之比。

 

10.5.9 灯具的光度分布、类型、防护等级、造型尺度以及灯的表观颜色等应根据环境条件和使用特点,合理地选定。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对于仅满足视觉功能的照明,宜采用直接照明和选用开敞式灯具。

▲ 条文说明
10.5.9 本条文主要是从节能上考虑。即在体育比赛场地或办公、教室等用房的一般照明,尽可能采用直接型开启式或带有格栅的灯具,少采用在出光口上装有透光材料的灯具或间接照明。

 

10.5.10 当选用LED平面灯具时,均匀发光灯具的表面平均亮度不应大于16000cd/m2,发光点阵灯具的表面平均亮度不应大于3000cd/m2

▲ 条文说明
10.5.10 根据英国照明工程学会的相关研究结果,亮度水平达到16500cd/m²的顶部发光体会引起不舒适眩光;CIE第3分部的研究成果表明,“LED的点阵,尤其是高色温的LED点阵(5000K以上)在某些灯具及布置中比其他非LED点阵的灯具和布置更易引起眩光”,并指出为了避免显示终端反射眩光,安装在顶部的灯具的发光表面平均亮度不应高于6500cd/m²。

 

10.5.11 在布置一般照明灯具时,其间距不应大于该灯具的允许距高比。

▲ 条文说明
10.5.11 在民用建筑照明设计中,一般照明的布灯应当采用有规则的排列。在确定灯具间距时,应根据该灯具的最大距高比选择,以保证有适宜的照明均匀度。

 

10.5.12 灯具的结构和材质应便于维护、清洁和更换光源。灯具表面以及灯用附件等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 条文说明
10.5.12 本条是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10.5.13 在较高空间安装的灯具宜采用长寿命光源或采取延长光源寿命的措施。

▲ 条文说明
10.5.13 在高空间安装的灯具因检修灯具更换光源较麻烦,所以要采用延长光源寿命的措施,以延长光源更换周期。

 

10.5.14 室内装修遮光隔栅的反射表面应选用难燃材料,其反射比不应低于0.7。

▲ 条文说明
10.5.14 这是对装有格栅或光檐、发光顶棚、光梁等照明形式的表面材质作出规定。如白色、浅冷色、浅暖色的油漆、涂料、釉面砖、石材等,其反射比均可达0.6~0.8。

 

10.5.15 照明灯具应具备完整的光电参数,其各项性能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0.5.15 光源/灯具的光参数包括:光源功率、光通量、光色、色温、显色性、寿命,灯具光束角、灯具效率或灯具效能等;电参数包括输入电压、启动电流、工作电流、功率因数、电压电流谐波以及灯具的防触电等级等。

 

10.6 照明供电与控制

10.6 照明供电与控制

10.6.1 照明负荷等级和供电方案应根据照明负荷中断供电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失合理地确定。

▲ 条文说明
10.6.1 只有合理地确定负荷等级,正确地选择供电方案才能使照明用电保持在适当水平,照明负荷等级的确定详见本标准第3.2节的有关规定。

 

10.6.2 航空障碍标志灯和高架直升机场灯光系统电源应按主体建筑中最高用电负荷等级要求供电。

10.6.3 当电压偏差或波动不能保证照明质量或光源寿命时,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可采用有载自动调压电力变压器、调压器或专用变压器供电。

10.6.4 三相照明线路各相负荷的分配宜保持平衡,最大相负荷电流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电流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 条文说明
10.6.4 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如果三相负荷分布不均匀(相导体对中性导体),将产生电源中性点偏移,负荷大的某相电压降低,负荷小的某相电压升高,增大了电压偏差。同样,线间负荷不平衡,也会引起线间电压不平衡,造成电压偏差增大。同时,三相负荷分布不均还会导致中性线电流损耗增加、变压器损耗增加和变压器能效下降等。参见《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2008。

 

10.6.5 重要的照明负荷,宜在负荷末级配电箱(柜)采用自动切换电源的方式供电,负荷较大时,可采用由两个专用回路各带50%的照明灯具的配电方式。

▲ 条文说明
10.6.5 重要的照明负荷采用两个专用回路(两个电源)各带一半照明负荷的办法,有利于简化系统,减少自动投切层次。当然对应急照明负荷首先还是要考虑自动切换电源的方式。

 

10.6.6 应急照明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疏散照明、备用照明供电应符合本标准第13.7.15条的规定;

2 安全照明的备用电源应与该场所的供电线路分别接自不同变压器或不同馈电干线,必要时可采用蓄电池组供电。

▲ 条文说明
10.6.6 本条款列举了三种疏散照明的应急供电方式,设计时应根据照明场所的使用性质、用电负荷等级和电源条件确定。应急疏散照明,由于设备用电量较小、电源转换时间要求较高,特别是在消防疏散过程中要保证持续供电,因此用蓄电池组作应急电源,能保证其可靠性,而与其他电源组合的方式可保证应急供电持续时间。安全照明对照明中断时间的要求最高,最好采用两个独立电源同时供电的方式,即正常照明熄灭并不影响安全照明的状态;当不具备两个独立电源条件时,应采用蓄电池组,其可靠性高,转换快,但持续时间较短。备用照明由于设备用电量比较大,且对电源转换时间要求不高,通常宜采用接自电力网的独立的第二电源或自备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对于消防备用照明,其供电电源可取自该场所内消防用电设施的供电装置的电源侧。

 

10.6.7 在照明分支回路中,不宜采用三相低压断路器对三个单相分支回路进行控制和保护。

▲ 条文说明
10.6.7 因照明负荷主要为单相设备,因此采用三相断路器时,如果其中一相发生故障也会出现三相跳闸,从而扩大了停电范围,因此应当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10.6.8 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分支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或LED灯具数不宜超过25个;大型建筑组合灯具每一单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量不宜超过60个;当采用小功率单颗LED灯时,仅需满足回路电流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0.6.8 限制每分支回路的电流值和所接灯数,是为了使分支线路或灯内发生短路或过负载等故障时,断开电路影响的范围不致太大,故障发生后检查维修较方便。对于以发光二极管灯为主的照明分支回路,其所接数量可以发光二极管的灯具数来计算,而通常单颗芯片的LED灯不会超过3w,限制其数量没有实际意义。

 

10.6.9 当照明回路采用遥控方式时,应同时具有解除遥控功能和手动控制的功能。

▲ 条文说明
10.6.9 主要从控制的灵活性和方便性上考虑。在特殊情况下(如安全需要)仍可就地控制。

 

10.6.10 电源插座不宜和普通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

▲ 条文说明
10.6.10 若供电条件受限,确需普通照明与插座共用同一分支回路,则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经比较,插座与普通照明共用支路更加经济合理。
    2 该分支回路或该插座处应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
    3 该插座对应的使用功能不会对照明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10.6.11 主要供给气体放电灯的三相配电线路,其中性线截面积应满足不平衡电流及谐波电流的要求,且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积。

▲ 条文说明
10.6.11 气体放电灯及其镇流器均含有一定量的谐波,特别是使用电子镇流器或电感镇流器配置有补偿电容时,有可能使谐波含量较大,从而使线路电流加大,特别是3次谐波以及3的奇数倍次谐波在三相四线制线路的中性线上叠加,使中性线电流大大增加,所以规定中性线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积;当3次谐波电流大于33%时,中性线电流将大于相线电流,此时,则应按中性线电流选择截面积,并应按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第3.2.9条计算。

 

10.6.12 当采用带电感镇流器的气体放电光源时,宜将同一灯具的相邻灯管(光源)或不同灯具分接在不同相序的线路上。

▲ 条文说明
10.6.12 本条是作为改善频闪效应的一项措施而提出的,在实际安装中应注意同一盏灯具内接线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10.6.13 照明装置采用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时,应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且二次侧不应接地。

▲ 条文说明
10.6.13 用安全特低电压(SELV)时,其降压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应予隔离,二次侧不应做保护接地,以免高电压侵入到特低电压(交流50V及以下)侧而导致不安全。相关规定可参见《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T16895.21-2011第10.6.15条,由于检修相对不便以及光源功率较大,如果采取每盏灯具加装保护,可避免因一个光源出现故障而影响一片。顶棚内检修通道要考虑到能承受住两名维修人员连同工具在内的重量(总重量约300kg)。

 

10.6.14 不应将线路敷设在贴近高温灯具的上部。接入高温灯具的线路应采用耐热导线或采取其他隔热措施。

10.6.15 顶棚内设有人行检修通道的观众厅、比赛场地等的照明灯具以及室外照明场所,当单灯功率大于150W时,宜在每盏灯具处设置单独的保护。

10.6.16 走道、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宜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并按使用需求采取降低照度的控制措施。

▲ 条文说明
10.6.16 白天透过采光窗进入室内的自然光较强,近窗区域的水平照度通常可达到1000lx以上,因此关闭部分人工照明并不会影响正常视觉工作,分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将同一场所中天然采光充足或不充足的区域分别开关。而大部分建筑物在夜间除了值班人员之外都很少有人员活动,对一些公共区域的照明实行分组控制,可以方便地用手动或自动方式操作,有利于节电。

 

10.6.17 房间或场所装设两列或多列灯具时,宜按下列方式分组控制:

1 在有可能分隔的场所内,按照每个有可能分隔的区域分组;

2 多媒体教室、会议厅、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分组;

3 除上述场所外,所控灯列与采光窗平行。

▲ 条文说明
10.6.17 商业楼宇中存在大量大空间办公场所,以准备客户租用后根据其自身的办公需求灵活地进行空间分隔,因此在布置此类场所的照明时应考虑其各种分隔的可能性,以避免对照明线路进行大的改动。通常建议按照每个采光窗作为一个可能独立分隔的区域来考虑。电化教室、会议厅、多功能厅、报告厅等场所通常设置投影仪或大型显示屏等设备,为了提高视看效率和舒适性,应考虑可以单独控制讲台和邻近区域的灯光。当一个场所既不需要考虑特殊使用需求,也不存在日后分隔的可能性时,则建议控制灯列与侧窗平行,当天然采光满足靠近侧窗附近的区域的视觉需求时,可以分组关闭该区域的人工照明,实现节能的目的。

 

10.6.18 可利用天然采光的场所,宜设置光传感器并随天然光照度变化自动分组调节照度。

▲ 条文说明
10.6.18 对于部分中小型高档次建筑和智能建筑或其中某些场所,有条件时在临近采光窗的照明支路上设置光感器件等可实现关闭部分灯具、调光或其他自控措施,以节约电能。

 

10.6.19 大型图书阅览室、大空间办公室的工作区域,可按座位使用需求自动开关灯或调光。

10.6.20 楼梯间、走道、地下车库等场所,宜设置红外或微波传感器实现照明自动点亮、延时关闭或降低照度的控制。

10.6.21 门厅、大堂、电梯厅等场所,宜采用夜间定时降低照度的自动控制装置。

10.6.22 大型公共建筑宜按使用需求采用适宜的自动(含智能控制)照明控制系统。其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宜具备下列功能:

1 宜具备信息采集功能和多种控制方式,并可设置不同场景的控制模式;

2 控制照明装置时,宜具备相适应的接口;

3 可实时显示和记录所控照明系统的各种相关信息并可自动生成分析和统计报表;

4 宜具备良好的中文人机交互界面;

5 宜预留与其他系统的联动接口。

▲ 条文说明
10.6.22 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大、功能复杂、人流量大,采用自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对照明系统进行合理控制,加强系统对各类不同需求的适应能力,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形象,有效节约照明系统的能耗,大幅度降低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为了保证能够较好地与各类光源灯具协调运行,并满足不同使用目的的灵活操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宜具备下列功能:
    1 可以接入包括声、光、红外微波、位置等多种传感器进行现场信息采集;
    2 具备手控、电控、遥控、延时、调光、调色等多种控制方式;
    3 可根据不同使用需求预先设置并存储多个不同场景的控制模式;
    4 针对需要控制的不同照明装置,宜具备相适应的接口,以方便与应用于卤钨灯的晶闸管电压调制器,应用于气体放电灯的脉冲宽度调制、脉冲频率调制、脉冲相位调制镇流器、LED的脉冲宽度调制驱动器等协调运行;
    5 实时显示和记录所控照明系统的各种相关信息并可自动生成分析和统计报表,方便用户对整个照明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备完好率、能耗、故障原因等形成完整的掌控;
    6 具备良好的中文人机交互界面,便于满足不同文化程度的使用者进行操控;
    7 预留与其他系统的联动接口,可以作为智能建筑的一个子系统便捷地接入智能建筑管理平台(IBMS)。

 

10.7 景观照明

10.7 景观照明

10.7.1 景观照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景观照明设计应符合城市景观照明设计的总体要求;景观亮度、光色及光影效果应与所在区域整体光环境相协调;

2 当景观照明涉及文物古建、航空航海标志等,应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3 景观照明的设置应表现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特征,并应显示出建筑艺术立体感;

4 对于标志性建筑、具有重要政治文化意义的构筑物,宜作为区域景观照明设计方案的重点对象加以突出;

5 城市繁华商业街区的景观照明宜结合牌匾照明与广告照明、橱窗照明等进行整体设计;

6 城市景观照明宜与城市街区照明结合设置,应满足道路照明要求,不应对行人、行车视线产生干扰以及对交通信号灯、正常灯光标志产生干扰;

7 景观照明设计不得造成光污染,不得对居民睡眠造成影响。

▲ 条文说明
10.7.1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景观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景观包括地形、水体、动植物以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季节景观,人文景观包括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庭园广场、街区商铺以及文化民俗活动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城市夜景照明的基本载体,
    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同时,应认识到其原有灯光系统的客观存在和对整体夜景效果所具有的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景观照明的设置应与周边环境及相关城市系统密切配合。

 

10.7.2 照明方式与亮度水平控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泛光照明光线的主投射方向宜与主视线方向构成30°~70°夹角,应避免单独使用色温高于6000K的光源;

2 灯具及安装位置应根据受照面的材料表面反射比及颜色选配和确定,当建筑表面反射比低于0.2时,不宜采用投射光照明方式;

3 可采用在建筑自身或在相邻建筑物上设置灯具的布灯方式或将两种方式结合,也可将灯具设置在地面;

4 在建筑物自身上设置照明灯具时,应使窗墙形成均匀的光幕效果;

5 采用投射光照明的被照物的平均亮度水平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的规定;

6 对体形较大且具有较丰富轮廓线的建筑,可采用轮廓装饰照明;当同时设置轮廓装饰照明及投射光照明时,投射光照明应保持在较低的亮度水平;

7 对体形高大且具有较大平整立面的建筑,可在立面上设置由多组彩色荧光灯或彩色LED灯构成的大型灯组;

8 采用玻璃幕墙或外墙开窗面积较大的办公、商业、文化娱乐建筑,宜采用以内透光照明为主的景观照明方式;

9 喷水照明的设置应使灯具的主要光束集中于水柱和喷水端部的水花;当使用彩色滤光片时,应根据不同的透射系数正确选择光源功率;

10 当采用安装于行人水平视线以下位置的照明灯具时,应避免出现眩光;

11 景观照明的灯具安装位置,应避免在白天对建筑外观产生不利的影响。

▲ 条文说明
10.7.2 立面投光(泛光)照明要确定好被照物立面各部位表面的照度或亮度,使照明层次感强,不用把整个景物均匀地照亮,特别是高大建筑物,但是也不能在同一照明区内出现明显的光斑、暗区或扭曲其形象的情况。
    轮廓照明的方法是用LED点光源每隔一定间距连续安装形成光带,或用串灯、宽虹灯、美耐灯、导光管、通体发光光纤等线性灯饰器材直接勾画景观轮廓。但应注意单独使用这种照明方式时,由于夜间景物是暗的,近距离的观感并不好。因此,一般做法是同时使用投光照明和轮廓照明。在选用轮廓灯时应根据景物的轮廓造型、饰面材料、维修难易程度、能源消耗及造价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确定。
    内透光照明是利用室内光线向外透射形成夜景照明效果。在室内靠窗或需要重点表现其夜景的部位,如玻璃幕墙、廊柱、透空结构或艺术阳台等部位专门设置内透光照明设施,形成透光发光面或发光体来表现建筑物的夜景。也可在室内靠窗或玻璃幕墙处设置专用灯具和具备良好反射效果的窗帘,在夜晚窗帘降下后,利用反射光线形成景观效果。
    随着激光、光纤、全息摄影,特别是电脑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夜景照明中的推广应用,人们用特殊方法和手段营造特殊夜景照明的方式也应运而生,如使用激光器,通过各种颜色的激光光束在夜空进行激光立体造型表演,使用端头出光的光纤,形成一个个明亮的光点作为夜景装饰照明,亮点的明暗和颜色变化由电脑控制,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各种奇特的照明效果。

 

10.7.3 景观照明灯具应根据安装环境选用具有相应防护特性的产品。

10.7.4 供电与控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分支线路每一单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室外分支线路每一单相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支路线路长度宜满足灯具端电压要求,并应进行保护灵敏度的校验;

2 除采用LED外,建筑物轮廓灯每一单相回路不宜超过100个;

3 安装于建筑内的景观照明系统应与该建筑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安装于室外的景观照明中部分设施位于距建筑外墙20m以内范围的,应与室内系统的接地形式一致;全部设施均位于距建筑物外墙20m以外的照明回路,宜采用TT接地形式;

4 采用Ⅰ类灯具的室外分支线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5 景观照明应集中控制,应并根据使用要求设置一般、节日、重大庆典等不同的控制方案。

▲ 条文说明
10.7.4 室外照明配电可采用TT系统是《低压电气装置第7-714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户外照明装置》GB/T16895.28-2017的要求。但在建筑景观照明系统中,通常会有大量的照明设施设置于建筑外墙表面或距外墙很近的范围内,这些设施供电若采用与建筑物本体供电系统相同的接地形式,对运行和保护是有利的。因此本条文规定距建筑物20m以外的照明系统设施可采用TT系统。另外,由于TT系统单相短路保护的灵敏度比TN系统低,熔断器和断路器拒绝动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致使外露可导电部分长时期带有接近110V危险电压。采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能大幅度提高TT系统触电保护的灵敏度,使TT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11民用建筑物防雷

11.1 一般规定

11.1 一般规定

11.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计。

▲ 条文说明
11.1.1 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设计,但不适用于露天体育场等空旷场地的防雷设计,因为这些空旷的场地不是建筑物、构筑物,采用对建筑物、构筑物的一般防雷保护措施不能保护对这些空旷场地的防雷安全。

 

11.1.2 建筑物的防雷包括雷电防护系统(LPS)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系统(LPMS),雷电防护系统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11.1.3 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进行防雷等电位联结:

1 建筑物金属构件;

2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3 建筑物内布线系统;

4 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

11.1.4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调查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引发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雷电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的损坏和错误运行。

▲ 条文说明
11.1.4 我国地域辽阔,就雷电活动规律而言各地区差别很大从地理条件来看,湿热带地区的雷电活动多于干冷地区,在我国大致是华南、西南、长江流域、华北、东北、西北等依次递减从地域看是山区多于平原,陆地多于湖海。从地质条件看是有利于很快聚集与雷云相反电荷的地面(如地下埋有导电矿藏的地区、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矿泉和小河沟及地下水出口处、土壤电阻率突变的地方、土山的山顶以及岩石山的山脚下土壤厚的地方等)容易落雷。从地形条件看,某些地形可以引起局部气候的变化,造成有利于雷云形成和相遇的条件,如某些山区,山的南坡落雷次数明显多于北坡,靠海的一面山坡明显多于背海的一面山坡,环山中的平地落雷次数明显多于峡谷,风暴走廊与风向一致的地方的风口和顺风的河谷容易落雷。从地物条件看,由于地物的影响,有利于雷云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放电通道,如孤立高耸的地物、排出导电尘埃的排废气管道、建筑物旁的大树、山区和旷野地区的输电线路等落雷次数就多。
    当然雷电频繁程度与地面落雷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雷电活动多的地方往往地面落雷次数就多。由于自然界变化较大(植树或开采矿藏等),各地的气候变化很大,因此防雷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应调查当地近年来的雷电活动资料,作为设计依据。
    雷击选择性的规律,对于正确考虑防雷措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从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和国内外的模拟试验资料来看,凡建筑物坐落在山谷潮湿地带、河边湖边、土壤结构不同的地质交界处、地下有矿脉及地下水露头处等地方,遭受雷击较多。可见,雷击事故发生除与雷电日的多少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与地形、地貌、建筑物高度、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建筑地点的地质条件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日本在《雷与避雷》论文中指出,当建筑物周围的土壤是砂砾地(ρ=105Ω·m)时,雷击建筑物的概率为11.2%;当建筑物是坐落在砂质黏土(ρ=104Ω·m)上时,则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概率可高达84.5%。综合国内外资料和多年来我国科研设计部门积累的实践经验,在制定防雷措施时,调查当地的气象、地质等环境条件作为重要设计依据是必要的。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就开始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设计方案,这样才有可能利用建筑物的导电金属物体而得到最大的效益,在使用安全、经济、可靠的基础上,尽量体现整个建筑物的美观,以最小投资保证防雷装置的有效性。

 

11.1.5 新建建筑物防雷宜利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等导体作为防雷装置,并根据建筑及结构形式与相关专业配合。

11.1.6 建筑物防雷不应采用装有放射性物质的接闪器。

11.1.7 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的计算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年平均雷暴日数应根据当地气象台(站)的资料确定。

▲ 条文说明
11.1.7 由于气象资料更新较快,因此应以当地气象台(站)的最新资料为准。

 

11.1.8 250m及以上建筑物,宜提高防雷保护的技术要求。

▲ 条文说明
11.1.8 250m及以上建筑,其防雷保护类别仍按计算值确定,但由于其遭雷击破坏后的影响更大,其防雷保护的技术措施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提高或加强。

 

11.1.9 民用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规定。

11.2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11.2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11.2.1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按防雷要求进行分类。

11.2.2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规定,民用建筑物应划分为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1.2.3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3 国家级会堂、办公建筑物、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物;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物;国际港口客运站;

4 国家级计算中心、国家级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5 特级和甲级体育建筑;

6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7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1.2.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民用建筑防雷设计中,防雷类别的划分是决定防雷设计措施的基本原则,必须严格执行。
【技术要点】
    民用建筑防雷设计中,防雷类别的划分是决定防雷设计措施的基本原则,民用建筑应首先确定防雷类别,再进行相应的防雷设计。
【实施与检查】
    实施:民用建筑防雷设计中,应将符合本条要求的民用建筑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
    检查:在审核民用建筑防雷电气设计时,若该建筑符合本条要求,应检查其是否已明确为第二类防雷建筑作为是否违反了本强条的依据。

 

11.2.4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 省级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3 100m以下,高度超过54m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物;

4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且小于或等于0.05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5 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或等于0.25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民用建筑物;

6 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物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7 通过调查确认当地遭受过雷击灾害的类似建筑物;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8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大于或等于15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大于或等于20m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构筑物。(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1.2.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民用建筑防雷设计中,防雷类别的划分是决定防雷设计措施的基本原则,必须严格执行。
【技术要点】
    民用建筑防雷设计中,防雷类别的划分是决定防雷设计措施的基本原则,民用建筑应首先确定防雷类别,再进行相应的防雷设计。
【实施与检查】
    实施:民用建筑防雷设计时,应将符合本条要求的民用建筑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
    检查:在审核民用建筑防雷电气设计时,若该建筑符合本条要求,应检查其是否已明确为第三类防雷建筑,作为是否违反了本强条的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1.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措施

11.3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措施

11.3.1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雷的措施,内部防雷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防反击的措施。

11.3.2 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网)、接闪杆或由其混合组成。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建筑物女儿墙外角应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并应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外圈的接闪带及作为接闪带的金属栏杆等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或垂直面外。当女儿墙以内的屋顶钢筋网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层允许不保护时,宜利用屋顶钢筋网作接闪器。

2 所有接闪杆应采用接闪带或金属导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3 引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4 当建筑物250m及以上有燃气、燃油设备等机房时,该机房的屋面及侧壁应采用不大于5m×5m的接闪器网格保护。

5 当利用金属物体或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时,应符合本标准第11.6节的要求。

6 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应符合本标准第11.7.1条的要求。

7 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时,引下线根数可不限,其中专用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8m,但建筑外廓易受雷击的各个角上的柱子的钢筋或钢柱应被利用作专用引下线;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引下线的根数、间距及冲击接地电阻均可不做要求;

2)当无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可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时,应专设引下线,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8 防直击雷的接地网应符合本标准第11.8节的规定。

 

 

11.3.3 当建筑物高度大于45m、小于250m时,应采取下列防侧击措施:

1 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应相互连接;

2 应利用钢柱或钢筋混凝土柱子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结构圈梁中的钢筋应每3层连成闭合环路作为均压环,并应同防雷装置引下线连接;

3 应将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水平突出的墙体应设置接闪器并与防雷装置相连;

4 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类似金属物除应满足本标准第11.3.6条的规定外,尚应在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11.3.4 当建筑物高度为250m及以上时,除按本标准第11.3.3条采取防侧击措施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结构圈梁中的钢筋应每层连成闭合环路作为均压环,并应同防雷装置引下线连接;

2 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除应满足本标准第11.3.3条第4款的规定外,250m及以上部分应每50m与防雷装置连接一次。

11.3.5 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应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导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网连接。当采用全线埋地电缆确有困难而无法实现时,可采用一段长度不小于(m)的铠装电缆或穿钢导管的全塑电缆直接埋地引入,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其入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或钢导管应与接地网连通。

注:ρ为埋地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Ω·m)

2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或电涌保护器,并应与电缆的金属外皮或钢导管及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3 年平均雷暴日在30d/a及以下地区的建筑物,可采用低压架空线直接引入建筑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入户端应装设电涌保护器,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防雷接地装置上,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

2)入户端的三基电杆绝缘子铁脚、金具应接地,靠近建筑物的电杆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余两基电杆不应大于20Ω。

4 当低压电源采用全长架空线转为埋地电缆从户外引入时,应在电源引入处的总配电箱装设电涌保护器。

5 设在建筑物内、外的配电变压器,宜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低压侧装设电涌保护器。

 

 

11.3.6 防止雷电反击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金属框架或主要钢筋可靠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建筑中,防雷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在其他情况下,防雷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Sal——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的空气中距离(m);

 Kc—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应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66,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44;

 Lx——引下线计算点到连接点长度(m),连接点即金属物或线路与防雷装置之间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电涌保护器相连之点。

2 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有自然接地或人工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

3 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有混凝土墙、砖墙隔开时,混凝土墙、砖墙的击穿强度应为空气击穿强度的1/2。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金属物或线路应与引下线直接相连或通过过电压保护器相连。

 

 

11.3.7 当整个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为砖混结构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和圈梁时,应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

 

 

11.3.8 当防雷接地网符合本标准第11.8.7条的要求时,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网,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保护接地、设备的工作接地等应共用接地网。当为专设防雷接地网时,接地网应围绕建筑物敷设成一个闭合环路,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11.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措施

11.4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措施

11.4.1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外部防雷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雷的措施,内部防雷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防反击的措施。

 

 

11.4.2 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网)、接闪杆或由其混合组成。接闪带应装设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屋脊、女儿墙及屋檐等部位,建筑物女儿墙外角应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并应在整个屋面上装设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外圈的接闪带及作为接闪带的金属栏杆等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或垂直面外。

2 所有接闪杆应采用接闪带或金属导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3 引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4 当利用金属物体或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时,应符合本标准第11.6节的要求。

5 防直击雷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应符合本标准第11.7.1条的要求。

6 防直击雷装置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时,引下线根数可不限,其中专用引下线的间距不应大于25m,但建筑外廓易受雷击的各个角上的柱子的钢筋或钢柱应被利用做专用引下线。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引下线的根数、间距及冲击接地电阻均可不做要求;

2)当无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或钢结构柱可作为防雷装置的引下线时,应专设引下线,其根数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5Ω。对本标准第11.2.4条第4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则不宜大于10Ω。

7 构筑物的防直击雷装置引下线可为一根,当其高度超过40m时,应在构筑物相对称的位置上装设两根。当符合本标准第11.7.1条的要求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筑物中的钢筋可作为引下线。

8 防直击雷的接地网应符合本标准第11.8节的规定。

11.4.3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应采取下列防侧击措施:

1 建筑物内钢构架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及金属管道等的连接措施,应符合本标准第11.3.3条的规定;

2 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

11.4.4 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导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架空线转换为电缆时,电缆长度不宜小于15m,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或电涌保护器。避雷器或电涌保护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2 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电涌保护器,并应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电涌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3 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网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11.4.5 防止雷电流流经引下线和接地网时产生的高电位对附近金属物体、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和电子信息设备的反击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金属框架的建筑物中,或在主要钢筋可靠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建筑中,防雷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的间隔距离可无要求;在其他情况下,防雷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的间隔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Sal——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的空气中距离(m);

Kc——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应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66,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44;

Lx——引下线计算点到连接点长度(m),连接点即金属物或线路与防雷装置之间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电涌保护器相连之点。

2 当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体或钢结构作为引下线,同时建筑物的钢筋、钢结构等金属物与被利用的部分连成整体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

3 当引下线与金属物或线路之间有自然地或人工地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金属板、金属网等静电屏蔽物隔开时,其距离可不受限制。

11.5 其他防雷保护措施

11.5 其他防雷保护措施

11.5.1 天线铁塔上的天线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 天线应在接闪杆保护范围内,接闪杆可固定在天线铁塔上,塔身金属结构可兼作接闪器和引下线;

2 当天线塔位于机房旁边时,应在塔基四角外敷设铁塔接地网和闭合环形接地体,天线铁塔及防雷引下线应与该接地网和闭合环形接地体可靠连通;

3 天线基础周围的闭合环形接地体与天线机房四周敷设的闭合环形接地体应有两处以上部位可靠连接。

11.5.2 天线铁塔上的天线馈线波导管或同轴传输线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 天线馈线波导管或同轴传输线的金属外皮及敷线金属导管,应在塔的上下两端连接,当超过60m时,还应在其中间部位与塔身金属结构可靠连接,并应在线缆进出处的外侧与接地网连通;

2 经走线架上塔的天线馈线,应在其转弯处上方0.5m~1m范围内可靠接地,室外走线架亦应在始末两端可靠接地;

3 塔上的天线安装框架、支持杆、灯具外壳等金属件,应与塔身金属结构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通;

4 塔顶航空障碍灯及塔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应采用带金属外皮的电缆或将导线穿入金属导管,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导管至少应在上下两端与塔身连接。

▲ 条文说明
11.5.2 各种天线的同轴电缆的芯线,都是通过匹配器线圈与其屏蔽层相连,所以,芯线实际上与天线支架、保护钢管处于同电位。当建筑物防雷装置或天线遭雷击时,由于保护管的屏蔽作用和集肤效应,同轴电缆芯线和屏蔽层无雷电流流过。当雷击天线支架时,由于天线支架已与建筑物防雷装置最少有两处连在一起,大部分雷击电流沿建筑物防雷装置数条引下线流人大地,其中少量的雷电流经同轴电缆的保护钢导管流人大地。由于雷电流的频率高达数千赫兹,属于高频范畴,产生集肤效应,所以这部分雷电流被排挤到同轴电缆的保护钢导管上去了,此时电缆芯中产生感应反电动势,从理论上讲在有集肤效应作用下,流经芯线的雷电流趋向于零。
    同轴电缆芯线和屏蔽层与钢管之间的电位差没有横向电位差,而仅有纵向电位差,该值为流经钢管的雷电流与钢导管合电阻的乘积,钢导管的耦合电阻比其直流电阻小得多。
    天线塔不在机房上,而且远离机房,此时要求进出机房的各种金属管道和电缆的金属外皮或穿线金属导管进行接地。金属管道直接引人建筑物时,即使采取接地措施后,若雷击于人户附近的管道上,高电位侵人仍然很高,对建筑物仍存在危险。因此,如果管道在没有自然屏蔽条件或易遭受雷击的情况下,在人户附近的一段,应与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11.5.3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天线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 天线的防雷可采用独立接闪杆或在天线口面上沿及副面调整器顶端预留的安装接闪杆处分别安装相应的接闪杆;

2 当天线安装于地面上时,其防雷引下线应直接引至天线基础周围的闭合形接地体;

3 当天线位于机房屋顶时,可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其防雷引下线。

11.5.4 无线电桅杆天线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 中波无线电广播台的桅杆天线塔对地应是绝缘的,宜在塔基安装绝缘子,桅杆天线底部与大地之间安装球形放电间隙;

2 短波无线电广播台的天线塔上应装设接闪杆并将塔体接地;

3 桅杆天线必须自桅杆中心向外呈辐射状敷设接地网,地网相邻导体间夹角应相等;导体的数量及每根导体的长度,应根据发射机输出功率及波长确定;

4 无线电广播台发射机房内应设置高频接地母排。

11.5.5 雷达站的天线另设接闪杆以保护雷达天线时,应避免其对雷达工作的影响。

11.5.6 微波站、电视差转台、卫星通信地球站、广播电视发射台、测试调试场、移动通信基站等设施的机房应采取下列防雷措施:

1 屋面应设接闪网,其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m×3m,且应与屋顶四周敷设的闭合环形接闪带焊接连通;

2 机房四周应设引下线,引下线应利用机房建筑钢筋混凝土柱内的钢筋或钢结构柱,并应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及基础、桩基内的主钢筋相互连通;当天线塔直接位于屋顶上时,天线塔四角应在屋顶与雷电流引下线分别就近连通;

3 机房外应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水平接地体并在四角与机房接地网连通;

4 对于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地面和顶面,其楼板内所有结构钢筋应可靠连通,并应与闭合环形接地极连成一体;对于非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地面和顶面,应在楼板构造内敷设不大于1.5m×1.5m的均压网,并应与闭合环形接地极连成一体;

5 雷达站机房应利用地面、顶面和墙面内钢筋构成网格不大于200mm×200mm的笼形屏蔽接地体。

▲ 条文说明
11.5.6 由于机房内的设备大都是较贵重的电子设备,经不起大电流和高电压的冲击,如果首层地面不是钢筋混凝土楼板时,要求安装设备的地面不能出现很大的电位差,为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尽量做到一个均衡电压的电位面,故要求均压网格不大于1.5mx1.5m。如果是将设备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上时,由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内的钢筋足以起到均压作用,就没有必要再做均压网了。

 

11.5.7 微波站、电视差转台、卫星通信地球站、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站、雷达测试调试场、移动通信基站等设施机房及电力室内应在墙面、地槽或走线架上敷设环形或排形接地汇集线,机房和电力室接地汇集线之间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连接导体相互可靠连通,并应对称各引出2根接地引入导体与机房接地网就近焊接连通。

11.5.8 微波站、电视差转台、卫星通信地球站、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站、雷达测试调试场、移动通信基站等设施的站区内严禁布设架空缆线,进出机房的各类缆线均应采用具有金属外护套的电缆或穿金属导管埋地敷设,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50m,两端应与接地网相连接。当其长度大于60m时,中间应接地。电缆在进站房处应将电缆芯线加电涌保护器,电缆内的空线应对应接地。

11.5.9 雷达测试调试场应埋设环形水平接地体,其地面上应预留接地端子,各种专用车辆的功能接地、保护接地、电源电缆的外皮及馈线屏蔽层外皮,均应采用接地导体以最短路径与接地端子相连。

11.5.10 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标志灯及其他用电设备的线路,应采取下列防闪电电涌侵入措施:

1 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2 屋面上有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将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3 从配电箱(柜)引出的线路应穿金属导管,金属导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柜)外露可导电部分相连,另一端应与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及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金属导管因连接设备而在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金属导管穿过防雷分区界面时,应在分区界面做等电位联结;

4 在配电箱(柜)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装设电涌保护器。

 

 

11.5.11 对于不装防雷装置的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应在进户处将绝缘子铁脚连同铁横担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网上,并应在室内总配电箱(柜)装设电涌保护器。

11.5.12 严禁在独立接闪杆、接闪网、引下线和接闪线支柱上悬挂电话线、广播线和低压架空线等。

11.5.13 屋面露天汽车停车场应采用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作接闪器,且应使屋面车辆和人员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

11.5.14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宜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r可取100m。当计算雷击次数时,建筑物的高度可按堆放物可能堆放的高度计算,其长度和宽度可按可能堆放面积的长度和宽度计算。

11.5.15 建筑物屋面及外立面安装的玻璃幕墙、光伏板等有金属框架的物体,应将其每个单元的金属框架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11.6 接闪器

11.6 接闪器

11.6.1 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11.6.2 建筑物防雷装置可采用接闪杆、接闪带(网)、屋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及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

11.6.3 接闪杆宜采用热浸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应符合表11.6.3的规定,钢管壁厚不应小于2.5mm。

11.6.4 接闪网和接闪带宜采用热浸镀锌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应符合表11.6.4的规定。

11.6.5 明敷接闪导体和引下线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表11.6.5的规定,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mm。

11.6.6 对于利用钢板、铜板、铝板等做屋面的建筑物,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

1 金属板之间具有持久的电气贯通连接;

2 当金属板需要防雷击击穿时,不锈钢、热浸镀锌钢和钛板的厚度不应小于4mm,铜板厚度不应小于5mm,铝板厚度不应小于7mm;

3 当金属板不需要防雷击击穿和金属板背面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浸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铝板厚度不应小于0.65mm,锌板厚度不应小于0.7mm;

4 金属板应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1mm厚沥青层或0.5mm厚聚氯乙烯层或类似保护层均不应属于绝缘被覆层。

11.6.7 层顶上的永久性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旗杆、栏杆、装饰物等,其规格不应小于本标准第11.6.2条和第11.6.3条的规定;

2 钢管、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当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得小于4mm。

▲ 条文说明
11.6.7 屋顶上的旗杆、金属栏杆、金属装饰物体等,其尺寸不小于对标准接闪器所规定尺寸时,宜作为接闪器使用的理由是:
    这些物体在建筑物上处于至高点,它很难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如果它与建筑物所利用的结构钢筋能连成可靠的电气通路,且符合接闪器的要求,作为本建筑的避雷针(带)利用,既经济又美观。
    本条第2款中所指的钢管钢罐,是指在民用建筑物的屋顶上放置的太阳能热水管道和热水箱罐等金属容器,它不会由于被雷击穿而发生危险,所以只要厚度不小于2.5mm 就可以利用。

 

11.6.8 钢制接闪器宜热浸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加大其截面积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 条文说明
11.6.8 推荐接闪器应热镀锌的理由是热镀锌接闪器比涂漆的接闪器具有防腐效果好、维修量少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一些解放初期安装的镀锌接闪器,迄今已安全使用50余年仍完好无损,基本无维修工作量。而涂漆的接闪器则必须每一、两年重新涂漆维修,维修量较大且有时要请专业队伍进行,花费很多,相比之下很不经济。
    还可以采取其他新型的防腐蚀措施,只要与环境相适应且能达到预期的防腐蚀效果即可。

 

11.6.9 接闪器的布置及保护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闪器应由下列各形式之一或任意组合而成:

1)独立接闪杆;

2)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杆、接闪带或接闪网。

2 布置接闪器时应优先采用接闪网、接闪带或采用接闪杆,并应按表11.6.9规定的不同建筑防雷类别的滚球半径hr采用滚球法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注: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物)或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附录的规定。

11.7 引下线

11.7 引下线

11.7.1 建筑物防雷装置宜利用建筑物钢结构或结构柱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敷设在混凝土结构柱中作引下线的钢筋仅为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利用构造柱内钢筋时,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10mm钢筋的截面积,且多根钢筋应通过箍筋绑扎或焊接连通。作为专用防雷引下线的钢筋应上端与接闪器、下端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结构施工时做明显标记。

11.7.2 当专设引下线时,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当采用圆钢时,直径不应小于8mm。当采用扁钢时,截面积不应小于50mm2,厚度不应小于2.5mm。

对于装设在烟囱上的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2,且扁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11.7.3 除利用混凝土中钢筋作引下线外,引下线应热浸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加大截面积或采取其他的防腐措施。

11.7.4 专设引下线宜沿建筑物外墙明敷设,并应以较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也可暗敷,但截面积应加大一级,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80mm2

▲ 条文说明
11.7.4 为了减少引下线的电感量,引下线应以较短路径接地。对于建筑艺术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引下线可以采用暗设但截面积要加大一级,这主要是考虑维修困难。

 

11.7.5 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以及幕墙的金属立柱等宜作为引下线,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各金属构件可覆有绝缘材料。

11.7.6 采用专设引下线时,宜在各专设引下线距地面0.3m~1.8m处设置断接卡。当利用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钢柱作引下线并同时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网时,可不设断接卡。当利用钢筋做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适当地点设置连接板,供测量接地、接人工接地体和等电位联结用。

当仅利用钢筋混凝土中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专用引下线的距地面不低于0.5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应有明显标志。

11.7.7 在建筑物引下线附近需采取以下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以保护人身安全:

1 防接触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四周或建筑物内金属构架和结构柱内的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时,其专用引下线的数量不少于10处,且所有自然引下线之间通过防雷接地网互相电气导通;

2)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

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μ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2 防跨步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四周或建筑物内的金属构架和结构柱内的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时,其专用引下线的数量不少于10处,且所有自然引下线之间通过防雷接地网互相电气导通;

2)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

3)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做均衡电位处理。

11.7.8 当建筑物、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具有贯通性连接并符合本标准第11.7.1条的要求时,竖向钢筋宜作为引下线;当横向钢筋与引下线有可靠连接时,横向钢筋宜作为均压环。

11.7.9 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外露引下线应加保护设施。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1.8 接地网

11.8 接地网

11.8.1 民用建筑宜优先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网。当需要增设人工接地体时,若敷设于土壤中的接地体连接到混凝土基础内钢筋或钢材,则土壤中的接地体宜采用铜质、镀铜或不锈钢导体。

11.8.2 单独设置的人工接地体,其垂直埋设的接地极,宜采用圆钢、钢管、角钢等。水平埋设的接地极及其连接导体宜采用扁钢、圆钢等。人工接地极的最小尺寸应符合本标准表11.10.4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1.8.2 本条文规定的最小截面积,已经考虑了一定的耐腐蚀能力,并结合多年的实际使用尺寸而提出的。经验证明,规定的截面积及厚度在一般情况下能得到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必须指出,在腐蚀性较大的土壤中,还应采取加大截面积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11.8.3 接地极及其连接导体应热浸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积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11.8.4 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垂直接地极间的距离及水平接地极间的距离均宜为5m,当设置受到限制时可减小。

▲ 条文说明
11.8.4 接地体的长度是沿用原规范的规定。实践证明,2.5m的长度是合适的。这个长度既便于施工,又能取得较好的泄流效果,可以继续使用。
    当接地网由多根水平或垂直接地极组成时,为了减少相邻接地极的屏蔽作用,接地极的间距规定为5m,此时,相应的利用系数约为0.75~0.85。当接地网的敷设场所受到限制时,上述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小一些,但一般不应小于接地极的长度。

 

11.8.5 接地极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6m,并应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接地极应远离由于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 条文说明
11.8.5 接地导体埋设深度一般在冻土层以下但不应小于0.6m,同时要求远离高温影响的地方。众所周知,接地导体埋设在较深的土层中,能接触到良导电性的土壤,其释放电流的效果好,接地导体埋得越深,土壤的湿度和温度的变化就越小,接地电阻越稳定。

 

11.8.6 为降低跨步电压,人工防雷接地网距建筑物入口处及人行道不宜小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 水平接地极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2 水平接地极局部应包以绝缘物;

3 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网上面敷设50~80mm沥青层,其宽度不宜小于接地网两侧各2m。

11.8.7 当基础采用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以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宜作为接地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根专用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Ω;

2 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每根专用引下线在距地面0.5m以下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不应少于4.24K2c(m2),对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不应少于1.89K2c(m2)。

注:Kc为分流系数,取值与本标准第11.3.6条的中取值一致。

▲ 条文说明
11.8.7 早在20 世纪60年代初期,国内外就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各种接地网。通过50余年的运行和总结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现已普遍采用。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网的理由是:关于钢筋混凝土的导电性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接地体及其应用》一书指出,钢筋混凝土在其干燥时,是不良导体,电阻率较大,但当具有一定湿度时,就成了较好的导电物质,电阻率常可达1000Ω·m~200Ω·m。潮湿的混凝土导电性能较好,是因为混凝土中的硅酸盐与水形成导电性盐基性溶液。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水分,成形后结构中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毛细孔洞,因此就有了一些水分储存。
    当埋人地下后,地下的潮气,又可通过毛细管作用吸入混凝土中,保持一定湿度。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土壤一般可保持有20%左右的湿度,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有5%~6%的湿度。苏联对安装在湿度不低于5%的土壤中的柱子和基座的钢筋体进行试验,认为可以作为自然接地体。在不损坏它们的电气和机械特性下,能把极大的冲击电流引入大地。
    在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极时,有人不管周围环境条件如何,甚至位于岩石上也利用,这是错误的。因此,规定了“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4%”。从图12可见,混凝土的含水量在3.5%及以上时其电阻率就趋于稳定,当小于3.5%时电阻率随水分的减小而增大。因此,含水量定为不低于4%。该含水量应是当地历史上一年中最早发生雷闪时间以前的含水量,不是夏季的含水量。
    如图12所示,在混凝土的真实湿度的范围内(从水饱和到干涸)其电阻率的变化约为520倍。在重复饱和及干涸的整个过程中,没有观察到各点的位移,也就是每一湿度都有一相应的电阻率。

图12 混凝土湿度对其电阻率的影响
    当基础的外表面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以往认为该防腐层是绝缘的,不可利用基础内钢筋作接地极。但是,实践证实并不是这样,国内外都有人做过测试和分析,认为是可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极的。《建筑电气》 曾刊登一篇译文名称为《利用防侵蚀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体的可能性》的文章,在其结论中指出:“厚度 3mm的沥青涂层,对接地极电阻无明显的影响,因此,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电阻时,均可不考虑涂层的影响。厚度为6mm的沥青涂层或 3mm 的乳化沥青涂层或4mm的粘贴沥青卷材,仅当周围土壤的等效电阻率ρ≤100Ω·m和基础面积的平均边长S≤100m时,其基础网电阻约增加 33%,在其他情况下这些涂裱层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因此,本条规定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其作为接地网。

 

11.8.8 当采用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1.8.8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当采用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确保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因此规定钢筋或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条款中钢筋一般指螺纹钢,圆钢一般指非螺纹钢。
    【技术要点】当采用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作为防雷装置时,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0mm 的钢筋或圆钢,否则不得采用。
    【实施与检查】实施:当采用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单根钢筋或圆钢作为防雷装置时,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0mm 的钢筋。
    检查:在审核民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时,若设计利用单根钢筋或圆钢作为防雷装置时,应检查其直径是否小于 10mm,作为是否违反了本强条的依据。

 

11.8.9 沿建筑物外面四周敷设成闭合环状的水平接地体,可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的基础槽边。

▲ 条文说明
11.8.9 闭合环状接地体,环越小,环内的电位越平,地面的均压效果越好,环内被保护物体越安全。但是考虑到维修方便和疏散雷电流的效果好等因素,规定了沿建筑物外面四周敷设闭合环状的水平接地网,可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的基础槽边。
    将接地导体直接敷设在基础坑底与土壤接触是不合适的。由于接地体受土壤的腐蚀是会破损的,如果被基础压在下面,日后无法维修,因此规定应敷设在散水以外。散水一般距建筑物外墙皮0.5m~0.8m,散水以外的地下土壤也有一定的湿度,对电阻率的下降和疏散雷电流的效果好。

 

11.8.10 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应计入雷雨季节土壤干、湿状态的影响。

▲ 条文说明
11.8.10 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是指每年雨季以前开春以后测量的电阻值。防雷装置每年均应检查和测量一次,有损坏的地方要早日发现早日修复,否则比不装防雷装置更危险,这是因为装了避雷针的建筑物,受雷击的可能比不装防雷装置的建筑物高的缘故。

 

11.8.11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宜采用下列方法降低防雷接地网的接地电阻:

1 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网,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m);

2 将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也可采用井式或深钻式接地极;

3 采用降阻剂,降阻剂应符合环保要求;

4 换土;

5 敷设水下接地网。

11.9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11.9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

11.9.1 建筑物雷电电磁脉冲防护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电子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电电磁脉冲,应根据防雷区及设备要求进行损失评估,做到安全、适用、经济;

2 对于未装设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当电子信息系统需防雷电电磁脉冲时,该建筑物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网);

3 当工程设计阶段不明确电子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具体设置且预计将设置电子信息系统时,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金属构架、混凝土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电气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连成共用接地系统,并应在适当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联结板;

4 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所在地雷暴日、设备所在的防雷区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取相应的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及装设电涌保护器等防护措施;

5 根据电磁场强度的衰减情况,防雷区可划分为LPZ0A、LPZ0B、LPZ1及LPZn+1区;分区原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规定;

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信息系统所处环境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按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将信息系统防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级划分为A、B、C、D四级,分级原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的规定;

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电源严禁采用架空线路直接引入。

▲ 条文说明
11.9.1 民用建筑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要求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相关内容。
    第7款 民用建筑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雷设计要求参见现行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相关内容。

 

11.9.2 为减少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宜在建筑物和被保护房间的外部设屏蔽,合理选择敷设线路路径及线路屏蔽等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金属屋顶、立面金属表面、钢柱、钢梁、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件,应做防雷等电位联结并与防雷装置相连;

2 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在两端及在防雷区交界处做防雷等电位联结;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防雷等电位联结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

3 两个建筑物之间的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导管内,导管两端应电气贯通,并应连接到各自建筑物的防雷等电位联结带上;

4 当建筑物或房间的大屏蔽空间由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组成时,穿入该屏蔽空间的各种金属管道及导电金属物应就近做防雷等电位联结;

5 每幢建筑物本身应采用共用接地网;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接地网互相连接。

11.9.3 穿过各防雷区界面的金属物和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物和系统均应在界面处做防雷等电位联结,并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在各防雷区界面处做防雷等电位联结;当由于工艺要求或其他原因,被保护设备位置不在界面处,且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浪涌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在界面处做防雷等电位联结;

2 当外来可导电体、电力线、通信线在不同地点进入防雷区界面时,宜分别设置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并应将其就近连接到接地网;

3 建筑物金属立面、钢筋等屏蔽构件宜每隔5m与环形接地体或内部环形导体连接一次;

4 电子信息系统的各种箱体、壳体等金属组件应做防雷等电位联结。

11.9.4 低压配电系统及电子信息系统信号传输线路在穿过各防雷区界面处,宜采用电涌保护器保护,当上级电涌保护器为开关型电涌保护器,次级电涌保护器采用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时,两者之间的线路长度应大于10m。当上级与次级电涌保护器均采用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时,两者之间的线路长度应大于5m。除采用能量自动控制型组合电涌保护器外,当上级与次级电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装退耦装置。

11.9.5 配电线路用电涌保护器应根据工程的防护等级和安装位置对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冲击电流、放电电流、电压保护水平等参数进行选择,电涌保护器应能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用于配电线路电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和标称放电电流的参数,宜符合表11.9.5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1.9.5 建筑物及结构的自然屏蔽、线路路径的合理选择及敷设都是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电电磁脉冲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电子设备的供电及信号系统也应为电子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可靠保证,设置必要的SPD表1.9.5基于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802.1做过相关试验的电涌保护器产品。

 

11.9.6 同一线路上安装的电涌保护器应满足能量配合要求,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的资料应由制造商提供。若无此资料,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5kA;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应小于3kA。

11.9.7 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应按下式计算:

1 对限压型电涌保护器:

2 对电压开关型电涌保护器,应取下列公式中的较大者:

式中:Up/f——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kV);

Up——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kV);

△U——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降,即L×di/dt,户外线路进入建筑物处可按1kV/m计算,在其后的可按△U=0.2Up计算,仅是感应电涌时可略去不计。

3 为取得较小的电涌保护器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应选用有较小电压保护水平值的电涌保护器,并应采用合理的接线,同时应缩短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长度。

11.9.8 当防护沿线路引入雷击电涌时,电涌保护器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被保护设备距电涌保护器的距离沿线路的长度小于或等于5m时,Up/f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Uw——被保护设备的设备绝缘耐冲击电压额定值(kV)。

2 当被保护设备距电涌保护器的距离沿线路的长度大于5m且小于或等于10m时,线路应采取屏蔽措施并在两端做等电位联结,Up/f应满足下式要求:

3 当被保护设备距电涌保护器的距离沿线路的长度大于10m时,线路应采取屏蔽措施,并在两端做等电位联结,Up/f应满足下式要求:

4 需要保护设备的耐冲击电压Uw和220V/ 380V三相配电线路可按表11.9.8的规定取值;其他线路和设备,包括电压和电流的抗扰度,宜按制造商提供的材料确定。

5 当被保护的电子设备或系统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确定的冲击电涌电压小于表11.9.8中的数值时,公式(11.9.8-1)~公式(11.9.8.3)中的Uw应用前者代入。

11.9.9 220V/380V三相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的设置,应与接地形式及接线方式一致,且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不应小于表11.9.9所规定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最小值。

11.9.10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传输线路电涌保护器,应根据线路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工作电压、接口形式、阻抗特性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产品,并应符合表11.9.10-1和表11.9.10-2的规定。

11.9.11 与电涌保护器连接的导线应短而直,引线总长度不宜超过0.5m。电涌保护器安装线路上应设置过电流保护器件,该过电流保护器件应具备如下能力:

1 分断SPD安装线路的预期短路电流;

2 耐受通过SPD的电涌电流不断开;

3 分断SPD内置热保护所不能断开的工频电流。

▲ 条文说明
11.9.11 为了降低电涌保护器连接导线上的感应电压L▪di/dt连接电线应短而直,且越短越好,引线总长度不宜超过0.5m

 

11.10 防雷装置的材料要求

11.10 防雷装置的材料要求

11.10.1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及其应用条件宜符合表11.10.1的规定。

11.10.2 做防雷等电位联结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11.10.2的规定。连接单台或多台Ⅰ级分类试验或D1类电涌保护器的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积,还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min——单根铜导体的最小截面积(mm2);

Iimp——流入该导体的雷电流(kA)。

▲ 条文说明
11.10.2 公式(11.10.2)是引用《雷电防护-第5部分:公共设施》IEC62305-5:2005中的公式。

 

11.10.3 接闪带、接闪杆和引下线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11.10.3的规定。

11.10.4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11.10.4的规定。

11.10.5 利用建筑物构件内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钢筋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螺栓、对焊或搭焊连接。单根钢筋、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板、线与构件内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

12电气装置接地和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防护

12.1 一般规定

12.1 一般规定

12.1.1 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交流标称电压35kV及以下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和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防护设计。

▲ 条文说明
12.1.1 基于目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有许多外电网为 20kV和35kV情况,因此,本次修订改为“适用于民用建筑交流标称电压35kV及以下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和特殊场所的电气安全防护设计”。

 

12.1.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应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要求,并在故障时保证人身和电气装置的安全。

▲ 条文说明
12.1.2 电气装置的接地分为功能接地和保护接地。按功能与作用分为交流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接地和直流系统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不同电压等级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与屏蔽接地等。

 

12.1.3 各种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共用接地装置电阻值应满足各种接地的最小电阻值的要求。

▲ 条文说明
12.1.3 实践证明,采用共用接地装置,不但节省投资,而且接地极的寿命长,接地电阻也可达到较低值。如果接地系统不是共用一个接地网时,连接不同电位接地装置的设备之间可能出现危险电位差,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

12.2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范围

12.2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的范围

12.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包括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系统接地和电气装置或设备的保护接地。

▲ 条文说明
12.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包括配电变电所低压中性点的系统接地和高压电气装置或设备的保护接地,以及低压电气装置或设备的保护接地。

 

12.2.2 交流电气装置或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下列部分应接地:

1 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和变压器、低电阻接地系统的中性点所接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2 电机、配电变压器和高压电器等的底座和外壳;

3 发电机中性点柜的外壳、发电机出线柜、母线槽的外壳等;

4 配电、控制和保护用的柜(箱)等的金属框架;

5 预装式变电站、干式变压器和环网柜的金属箱体等;

6 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以及地上各种电缆金属支架等;

7 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穿线的钢管和电缆桥架等;

8 高压电气装置以及传动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9 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的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和控制电缆的金属外皮。

▲ 条文说明
12.2.2 本条引自《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取消了民用建筑工程中不常用款项。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2.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

12.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和接地电阻

12.3.1 当向建筑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建筑物内应做总等电位联结,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低压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物处,对于TN-S或TN-C-S系统,保护接地导体(PE)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应一点或多点接地;

2 对于TT系统,保护接地导体(PE)应单独接地。

▲ 条文说明
12.3.1 第1款 为了防止保护接地导体(PE)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断线所造成的危害,保护接地导体(PE)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应重复接地。
    第2款 TT系统应只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到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系统接地的接地极上,对电气装置的PE可另外增设接地。

 

12.3.2 向建筑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内,建筑物内应做总等电位联结。

12.3.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压系统为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时,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下列要求:

式中:RE——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Ω);

Uf——低压系统在故障持续时间内工频故障电压的允许值(V);

IE——高压系统流经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A)。

2 当高压系统为不接地系统时,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式中:RE——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Ω);

IE——高压系统流经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A)。

▲ 条文说明
12.3.3 在确定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时,主要考虑变电所高压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低压系统产生的工频故障电压(Uf)和工频应力电压(U1和U2)影响,见本章条文说明图26,这种影响与高压系统中性点对地情况,以及低压系统接地形式有关,也与变电所内高压系统保护接地和低压系统接地相互连接或分隔有关。
    第1款 当高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时,接地故障电流IE通常较大,一般为100A~1000A当低压系统接地形式为TN系统时,无须考虑工频应力电压,所以在确定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RE时,仅需考虑工频故障电压(Uf)达到允许值之前被切断的要求,参见本章条文说明图27。实际工程中多为变电所内高压系统保护接地和低压系统接地相互连接的情况。例如,如高压继电保护在接地故障电流IE为200A时300ms动作切断故障电流,查图27可得知,允许的工频故障电压Uf是400V,则接地电阻值RE<Uf/IE=400/200=2Ω。
    当低压系统接地形式为TT系统时,无须考虑工频故障电压(Uf)。在确定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RE时,仅需考虑是否满足低压设备工频应力电压允许值,当高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时,高压系统接地故障持续时间t≤5s,参见表26。
    例如,当地供电部门提供的高压系统流经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E为600A,则接地电阻值RE<1200/IE=1200/600=2Ω。
    第2款 当高压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高电阻接地时,接地故障电流IE通常较小,例如在10kV系统一般为10A~30A。
    1)例如,接地故障电流IE为10A时,则接地电阻值RE≤50/IE=50/10=5Ω。
    2)当低压系统接地形式为TT系统时,在确定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RE时,仅需考虑是否满足低压设备工频应力电压允许值,当高压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高电阻接地时,高压系统接地故障持续时间t>5s,参见表26。例如,当地供电部门提供的高压系统流经变电所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IE为10A,则接地电阻值RE≤250/10=25Ω。
    当高压侧系统接地为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系统,推荐RE≤2Ω;当高压侧系统接地为不接地系统,推荐RE≤5Ω。

 

12.3.4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困难时,可采用网格式接地网或深井加物理降阻剂等措施。

12.4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和基本要求

12.4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和基本要求

12.4.1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可分为TN、TT、IT三种类型,其中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S与TN一C-S三种形式。

▲ 条文说明
12.4.1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GB/T 16895.1-2008。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以拉丁字母作代号,其含义为:
    第1个字母表示电源系统与地的关系,表示如下:
    T——某点对地直接连接;
    I——所有的带电部分与地隔离;或某点经阻抗接地。
    第2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表示如下:
    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直接做电气连接,它与系统电源的任何一点的接地无任何连接;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电源系统的接地点通常是中性点,或者如果没有可连接中性点,则与一个相导体连接)。后续的字母—N与PE的配置,表示如下:
    S——将与N或被接地的导体(在交流系统中是被接地的相导体)分离的导体作为PE;
    N和PE功能合并在一根导体中 (PEN)。
    1 TN系统可分为单电源系统和多电源系统。
    对于单电源系统,TN电源系统在电源处应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经PE接到接地点。TN系统可按N和PE配置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 TN-S系统,整个系统应全部采用单独的PE,电气装置的PE也可另外增设接地(图13~图15)。

图13 全系统将N与PE分开的TN-S系统
 
图14 全系统将被接地的相导体与PE分开的TN-S系统

图15全系统采用接地的PE和未配出N的分开的TN-S系统
    2)TN-C-S系统,系统中的一部分,N的功能和PE的功能合并在一根导体中(图16~图18)。图16中电气装置的PEN或PE导体可另外增设接地。图17和图18中对配电系统的PEN和装置的PE也可另外增设接地。

图16 在电气装置非受电点的某处将PEN分离成PE和N的三相四线制TN-C-S系统

图17 在电气装置受电点将PEN分离成PE和N的三相四线制TN-C-S系统

图18 在电气装置受电点将PEN分离成PE和N的单相两线制TN-C-S系统
    3)TN-C系统,在全系统中,N的功能和PE的功能合并在一根导体中(图19)。电气装置的PEN也可另外增设接地。

图19 全系统采用N的功能和PE的功能合并在一根导体中的T-N-C系统
    对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PE和N的多电源TN-C-S系统(图20),仅有两相负荷和三相负荷情况下,无须配出N和PE宜多处接地。具有多电源的TN系统(图21),应避免工作电流流过不期望的路径。
    2 TT系统应只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接到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系统接地的接地极上(图22和图23),对电气装置的PE可另外增设接地。
    3 IT电源系统的所有带电部分应与地隔离,或某一点通过阻抗接地(图24和图25)。对电气装置的PE可另外增设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该系统可经足够高阻抗接地;
    2)可以配出N,也可不配出N

图20 对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PE和N的多电源TN-C-S系统

图21 给两相或三相负荷供电的全系统内只有PE没有N的多电源TN系统

图22 全部电气装置都采用分开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TT系统

图23 全部电气装置都具有接地的保护导体,但不配出中性线的TT系统

图24 将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采用PE相连后集中接地的IT系统


图25 将外露可导电部分分组接地或独立接地的TT系统

 

12.4.2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应根据系统电气安全防护的具体要求确定。

▲ 条文说明
12.4.2 采用自动切断供电是一项故障防护措施,系统的接地形式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保证自动切断供电措施的可靠和有效,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电气装置中发生了带电部分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保护导体)之间的故障时,保护电器应在规定时间内切断电源,避免电流通过人体产生危险的生理效应。
    2 电气装置中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与保护接地导体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相连接,以保证故障回路的形成。
    3 凡可被人体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连接到同一接地系统。

 

12.4.3 当保护接地和功能接地共用接地导体时,应首先满足保护接地导体的相关要求。

▲ 条文说明
12.4.3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IEC 60364-5-54。

 

12.4.4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接地导体(PE)的串联过渡接点。

▲ 条文说明
12.4.4 本条引自《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和《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IEC 60364-5-54。
    如接地线串联使用,则当其中一处接地线断开时,其后面串接的设备将失去接地,为避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接地导体 (PE)的串联过渡接点。

 

12.4.5 保护接地导体(PE)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保护接地导体(PE)对机械损伤、化学或电化学损伤、电动力和热效应等应具有适当的防护;

2 不得在保护接地导体(PE)回路中装设保护电器和开关器件,但允许设置只有用工具才能断开的连接点;

3 当采用电气监测仪器进行接地检测时,不应将工作的传感器、线圈、电流互感器等专用部件串接在保护接地导体中;

4 当铜导体与铝导体相连接时,应采用铜铝专用连接器件。

▲ 条文说明
12.4.5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IEC 60364-5-54。
    第1款 保护接地导体之间或保护接地导体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每处连接(例如螺栓连接、夹板连接器),应具有持久的电气连续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及保护。连接保护接地导体的螺栓不应用作任何其他目的。连接不应采用锡焊。所有的电气连接应有耐受在导体或有最大截面积的电缆/外护物中可出现任何电流/时间组合的符合要求的耐热能力和机械强度。

 

12.4.6 保护接地导体(PE)的截面积应满足发生短路后自动切断电源的条件,且能承受保护电器切断时间内预期故障电流引起的机械应力和热效应。

▲ 条文说明
12.4.6 保护接地导体(PE)的截面积确定:
    1 关于自动切断电源所要求的条件见《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T 16895.21-2011中的第411.3.2条。保护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可按公式(9)计算,也可按表18进行选择。这两种方法都应考虑本标准第12.4.7条的规定。保护接地导体的端子大小,应能容纳按本条所规定截面积的导体。TT系统详见本标准第12.4.12条3款规定。
表18 保护接地导体的最小截面积(如不根据公式(9)计算)

    注:1 k1是线导体的k值,它是由公式 (10)导出或由 (低压电气装置 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3章:过电流保护》IEC 60364-4-43中的表按导体和绝缘的材料选择的;
           2 k2是保护接地导体的k值,是按表 19~表23中适用的有关参数选择的;
           3 对于PEN导体,其截面积仅在符合中性导体截面积确定原则((见低压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2章:布线系统)IEC 60364-5-52)的前提下,才允许减小。
表19 非电缆芯线且不与其他电缆成束敷设的绝缘保护接
地导体的初始、最终温度和系数温度

    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截面积大于300mm²的热塑性(如PVC)绝缘导体。
表20 与电缆外护层接触但不与其他电缆成束敷设的
裸保护接地导体的初始、最终温度和系数


表21 电缆芯线或与其他电缆或绝缘导体成束敷设的保护
接地导体的初始、最终温度和系数

    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截面积大于300mm²的热塑性(如PVC)绝缘导体。
表22 用电缆的金属护层作保护接地导体的初始、最终温度和系数

    注:电缆的金属护层,如铠装、金属护套、同心导体等。
表23 裸导体温度不损伤相邻材料时的初始最终温度和系数

    2 保护接地导体的截面积的确定,仅对切断时间不超过5时,可由下列公式确定:

    若用公式求得的规格是非标准的,至少应采用最接近的较大标准截面积的导体。
    3 系数k值由下式确定:

表24 不同材料的参数值

    4 两个或更多个回路共用一根保护接地导体时,其截面积应为在这些回路中遭受最严重的预期故障电流和动作时间,其截面积按公式(9)计算或表18中对应于所用诸回路中的最大线导体截面积来选择。

 

12.4.7 单独敷设的保护接地导体(PE)最小截面积应符合本标准第7.4.5条的规定。

12.4.8 保护接地导体(PE)可由下列一种或多种导体组成:

1 多芯电缆中的导体;

2 与带电导体共用外护物绝缘的或裸露的导体;

3 固定安装的裸露的或绝缘的导体;

4 满足动、热稳定电气连续性的金属电缆护套和同心导体电力电缆。

▲ 条文说明
12.4.8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 16895.3-2017第543.2.3条,第4款,指符合GB/T16895.3中第 543.2.2条的a)和b)规定。根据民用建筑工程的特点,作此规定,即能利用结构或适当的连接,使对机械、化学或电化学损伤的防护性能得到保证,从而保证它们的电气连续性,并且保护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同心导体电力电缆就是将中性导体或保护性导体用同心绞合的方式缠绕在成缆芯外面,形成同轴结构。

 

12.4.9 下列金属部分不应作为保护接地导体(PE):

1 金属水管;

2 含有气体、液体、粉末等物质的金属管道;

3 柔性或可弯曲的金属导管;

4 柔性的金属部件;

5 支撑线、电缆桥架、金属保护导管。

▲ 条文说明
12.4.9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 16895.3-2017。

 

12.4.10 采用TN-C-S系统时,当PEN导体从某点分开后不应再合并或相互接触,且中性导体不应再接地。(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2.4.10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TN-CS系统中,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分开后又合并,出现接地环路,一些工作电流通过不期望的接地路径流通,可能引起火灾、腐蚀和电磁干扰等危害;此外,这种接线会造成剩余电流保护器误动作。
【技术要点】TN-C-S系统自电源到另一建筑物用户电气装置之间,保护导体和中性导体共用,节省一根专用PE线,这段PEN线上的电压降使整个电气装置对地升高电压,但由于电源进线点后在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分开,且设置总等电位联结,使PE线并不产生电压降,当发生接地故障人体遭受电击时,其接触电压与TN-S系统一样,因此TN-C-S系统在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分开后就不应再合并,中性导体不应再接地了。否则造成前段的N、PE并联,PE导体可能会有大电流通过,提高PE导体的对地电位,危及人身安全;此外这种接线会造成剩余电流保护器误动作。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中,TN-C-S系统在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分开后就不应再合并。
    检查:审核人员应检查 TN-C-S系统在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分开后是否存在合并情况。当有 TN-C-S系统在保护导体与中性导体分开后有再合并或相互接触或中性导体出现再接地时,应督促设计人员修改。

 

12.4.11 TN接地系统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TN接地系统中,PEN或PE导体对地应有效可靠连接。

2 当配电回路中过电流保护电器不能满足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时,则应采用辅助等电位联结措施,也可增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或结合以上两种故障防护措施来满足要求。

3 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不应采用TN-C系统。

4 TN-C-S接地系统中的PEN导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1)除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内部的PEN导体外,PEN导体必须按可遭受的最高电压设置绝缘;

2)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包括配线用的钢导管及金属槽盒在内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以及外界可导电部分,不得用来替代PEN导体;

3)TN-C-S系统中的PEN导体从某点起分为中性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后,保护接地导体和中性导体应各自设有母线或端子。

5 TN接地系统中的PEN导体,应在建筑物的入口处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并重复接地。

6 TN接地系统中,变电所内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可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7 TN接地系统中,低压柴油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应与变电所内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一致,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当变电所内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在变压器中性点处接地时,低压柴油发电机中性点也应在其中性点处接地;

2)当变电所内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在低压配电柜处接地时,低压柴油发电机中性点不能在其中性点处接地,应在低压配电柜处接地。

▲ 条文说明
12.4.11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T 16895.21-2011和《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
    第1款 PEN线应多点接地,并应尽量减少PEN线中断的危险;

    第4款 因为PEN导体可能有大电流通过,用外界可导电部分作为中性导体是不适宜的,故提出了外界可导电部分严禁用作PEN导体,而且 PEN导体的绝缘水平应与相导体相同。
    第6款 1 当变电所只有一台变压器时:
    1)与其他变电所无低压联结时,变压器0.4kV侧中性点可在变压器中性点处一点接地,也可以在低压配电柜处通过与保护接地线(PE) 连接后一点接地。但此两种接地方式只能够采用其中一种。主断路器可以选用3极断路器。
    2)与其他变电所有低压联结时,本变电所以及与其联结的变电所变压器0.4kV侧中性点接地只能够在变压器中性点处一点接地,所有主断路器与联结断路器均需要选用4极断路器。
    2 当变电所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
    1)当变压器0.4kV侧中性点在各自变压器的中性点处接地时,所有主断路器与母线联结断路器,均应选用4极断路器;当与其他变电所有低压联结时,其他变电所也应采用在各自变压器的中性点处接地,所有主断路器与母线联结断路器,也均应选用4极断路器,每台变压器0.4kV侧中性线(N) 利用绝缘导线引出后不允许再接地。
    2)当变压器0.4kV侧中性点在低压配电柜处接地时,不允许在中性点处再接地,每台变压器0.4kV侧中性点利用绝缘导线,将各自的变压器中性线(PEN)接到各自的低压配电柜电源中性线(N)母排上,所有低压配电柜电源中性线(N)母排连接在一起后,只能够与保护接地线 (PE)一处连接后,通过保护接地线(PD) 再接地,所有主断路器与母线联结断路器,均可选用3极断路器,此种接地方式不能够用于与其他变电所有低压联结的变电所。

 

12.4.12 TT接地系统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TT接地系统中所装设的用于故障防护的保护电器的特性和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间的电阻值应满足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

2 TT接地系统应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RCD)作为故障防护,当在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间的电阻值非常小时,可以过电流保护电器兼作故障防护。

3 TT接地系统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所连接的接地装置不应与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装置相连接,其保护接地导体的最大截面积为:铜导体25mm2,铝导体35mm2

▲ 条文说明
12.4.12 本条引自《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第1款 系统中所装设的用于故障防护的保护电器的特性和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间的电阻值应满足公式(12)要求:

    当该保护电器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时,公式(12)中的Ia为额定剩余电流动作电流I△n;当保护电器为过电流保护电器时,Ia为下述两者之一:
    1) 对具有反时限特性的保护电器,为保证电器在5s内自动动作的电流;
    2) 对具有瞬时跳闸特性的保护电器,为保证瞬时跳闸的最小电流。
    第3款 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 16895.3-2017。

 

12.4.13 IT接地系统中包括中性导体在内的任何带电部分严禁直接接地。IT系统中的电源系统对地应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IT系统可在外露可导电部分单独或集中接地。

▲ 条文说明
12.4.13 IT系统是采用隔离变压器与供电系统的接地系统完全分开,所以其系统中的任何带电部分(包括中性导体)严禁直接接地。单点对地的第一次故障,故障电流没有直接返回电源的通路,故障电流很小,可不切断电源,但应对IT 系统中的电源系统对地的绝缘状态进行监视,对发生一次接地故障状态进行报警。IT电力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不直接连接,而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是接地的。

 

12.4.14 下列部分严禁接地:

1 采用设置非导电场所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

2 采用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

3 采用电气分隔保护方式的单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

4 在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中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2.4.1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了保障电气系统、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规定了第1款~第4款所述场所严禁接地。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第1款 采用设置非导电场所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如高压实验室;第2款 采用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如采用分隔方式供电,人身可以触及的交流220V室外照明灯;
    第3款 采用电气分隔保护方式的单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例如:不允许进人的喷水池内安装的交流220V水下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第4款 在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中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如电视机、电风扇等,由于采取不同的非接地保护方式,如果外露可导部分人为接地,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故本条中规定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接地。
【技术要点】
    由于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为了对电气设备的接地实施有效保护,本条中规定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严禁保护接地。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中,对设置在非导电场所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分隔保护方式的单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中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应接地。
    检查:审核人员应检查设置在非导电场所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保护方式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气分隔保护方式的单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采用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保护方式中的绝缘外护物里面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是否进行接地。当不满足要求时,应督促设计人员修改。

 

12.4.15 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按本标准第12.4.11条~第12.4.13条规定的各种系统接地形式的具体条件,与保护接地导体连接。

▲ 条文说明
12.4.15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T 16895.21-2011。

 

12.5接地装置

12.5.1高压配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根据高压配电的系统接地形式和要求确定。

▲ 条文说明
12.5.1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相关规定,确定高压配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12.5.2因高压系统接地故障引起的低压装置工频故障电压和工频应力电压的防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1低压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之间产生故障电压的幅值及持续时间不应超过规定值。

2根据高压系统接地故障持续时间,低压装置中的设备工频应力电压允许值应满足要求。

3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改变低压系统接地形式;

2)降低接地电阻RE

▲ 条文说明
12.5.2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安全防护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GB/T16895.10-2010。若变电所高压侧有接地故障,低压系统将产生工频故障电压(Uf)和工频应力电压(U1和U2),见图26,表25中列举不同类型低压接地系统的过电压相关计算方法。若高、低压系统接地相互靠近,目前可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1 所有的高压接地系统(RE)和低压接地系统(RB)相互连接;相互连接是常采用的方式。若低压系统完全处在高压系统接地所包围的区域内,高、低压系统接地应相互连接(见《交流电压大于1kV的电力装置第1部分:通用规则》IEC61936-1)
    2 高压接地系统(RE)和低压接地系统(RB)分隔。

图26 变电所和低压装置可能对地的连接
及故障时出现过电压的典型示意
表25 不同类型低压接地系统的工频应力电压和工频故障电压


    注:1 表中仅涉及有中性点的IT系统;无中性点的IT系统,公式应相应地修正;
           2 低压系统接地不同类型(TN、TT、IT)详见《低压电气装置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GB/T168951-2008;
           3 U1和U2要求源于低压设备关于暂时过电压绝缘设计标准(可见表26);
           4 中性点与变电所接地装置连接的系统,暂态工频过电压施加在位于建筑物外其外壳不接地设备的绝缘上;
           5 在TT和TN系统中,所述“连接”和“分隔”涉及RE与RB之间电气连接;对于IT系统,涉及RE与Z之间电气连接和RE与RB之间连;
           6 通常低压系统的PEN导体对地多点接地。在这种情况下,总并联接地电阻值降低。对于多点接地PEN导体,Uf按下式计算:Uf=0.5RF×IF
           7 *不需考虑。
    工频故障电压量值及持续时间的确定:低压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之间出现故障电压Uf的幅值及持续时间(按表25计算)不应超过故障电压持续时间对应图27曲线上Uf的值。
    允许的工频应力电压见表26
表26 允许的工频应力电压

    注:1 无中性导体的系统,U0应是相对相的电压;
           2 表中第1行数值适用于接地故障切断时间较长的高压系统,例如中性点绝缘和谐振接地的高压系统;第2行数值适用于接地故障切断时间较短的高压系统,例如中性点低阻抗接地的高压系统。
              两行数值是低压设备对于暂时工频过电压绝缘的相关设计准则(见《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则、要求和试验》IEC60664-1);
           3 对于中性点与变电所接地装置连接的系统,此暂时工频过电压也出现在处于建筑物外的设备外壳的不接地绝缘上。

图27 由于高压系统接地故障允许的故障电压值
    注:图中所示的曲线取自《交流电压大于1kV的电力装置第1部分:通用规定》IEC61936-1。根据概率和统计的数据,该曲线表征仅当低压系统中性导体与变电所接地共用接地装置时的低发生率最不利情况。有关其他情况的在《交流电压大于1kV的电力装置第1部分:通用规定》IEC61936-1中有规定。

 

12.5.3除铝外,接地装置可采用下列设施:

1嵌入建筑物基础的地下金属结构网(基础接地);

2金属板、金属棒或管子、金属带或线等各种金属制品;

3除预应力混凝土外,埋在地下混凝土中非预应力焊接的钢筋;

4根据当地条件或要求设置的其他适用的地下金属网。

▲ 条文说明
12.5.3 本条引自《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12.5.4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利用自然接地体和外设接地装置连接时,应采用不少千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与接地装置连接。

▲ 条文说明
12.5.4 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不但可以节省投资,而且接地极的寿命长,所以应优先作为接地装置。

 

12.5.5接地极的类型、材料和尺寸选择,应使其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满足耐腐蚀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 条文说明
12.5.5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16895.3-2017.工程中常用的接地极材料,按抗腐蚀和机械强度要求,埋人土壤或混凝土的接地极的最小尺寸,应符合表27的规定。
表27 考虑腐蚀和机械强度的埋入土壤或混凝土的
接地极常用材料的最小尺寸


    注:括号内的数值仅适用于电击防护,不在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雷电防护和电击防护。
           ① 铬≥16%,镍≥5%,钼≥2%,碳≤0.08%
           ② 如轧制带状或带圆角的切割的带状
           ③ 镀层应均匀、连续和无斑点。
           ④ 经验表明,在腐蚀和机械损伤风险极低的场所,可采用16mm²。
           ⑤ 此厚度是为在安装中铜镀层能耐受机械损伤而规定的,如果能按制造商说明书要求采取特殊措施(例如先在地面上钻孔洞或在接地极顶端上安装保护套)以免锕镀层受机械损伤,则此厚度可减少至不小于10μm

 

12.5.6人工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及腐蚀的影响,接地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宜与整个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

2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宜按当地的腐蚀数据进行;

3接地装置可采用钢材,但应采用热锁锌,锁锌层应有一定厚度,接地导体(线)与接地极或接地极之间的焊接点,应涂防腐材料;

4当自埋入混凝土基础内的接地极引出接地导体时,埋在土壤内的外接导体不应采用热浸锁锌钢材;

5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适当加大接地装置的截面积。

▲ 条文说明
12.5.6 第1款~第3款引自《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第4款引自《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16895.3-2017,为了防止电化学腐蚀,埋在土壤内的外接导体不应采用热浸镀锌钢材。例如,采用铜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

 

12.5.7埋入土壤中的接地连接导体(线)的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12.5.7的要求。

    

 

 

12.5.8铝导体不应作为埋设千土壤中的接地极和接地连接导体(线)。(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2.5.8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由于铝线易氧化,电阻率不稳定,在一定时间后影响接地效果,一旦出现导体断线,将影响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安全。在设计中,不应采用裸铝线作接地导体。
【技术要点】
    由于铝线易氧化,电阻率不稳定,在一定时间后影响接地效果。在设计中,不应采用铝线作接地导体。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中,不应采用铝线作接地极或接地导体。
    检查:审核人员应检查接地极或接地导体是否采用铝线。当不满足要求时,应修改。由于铝线易氧化,电阻率不稳定,在定时间后影响接地效果。在设计中,不应采用裸铝线作接地导体。

 

12.5.9用于输送可燃液体或气体的金属管道,供暖管道、供水、中水、排水等金属管道,不应用作接地极。

12.5.10接地装置的连接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需进行保护接地的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保护接地导体与配电柜内保护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2配电变压器和柴油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与总等电位端子连接时,宜采用铜芯电缆连接。

12.5.11建筑物各电气系统的接地,除另有规定外,应采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各系统不能确定接地电阻值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

▲ 条文说明
12.5.11 采用共用接地网的目的是达到均压、等电位以减小各种接地设备间、不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其接地电阻因采取了等电位联结措施,所以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当各系统不能确定接地电阻值时,提出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9要求。

 

12.5.12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可按本标准第11.8.11条的规定降低接地电阻值。

12.5.13保护配电变压器的避雷器其接地应与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 条文说明
12.5.13 本条引自《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12.5.14保护配电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和电容器组等的避雷器的接地端子,应与设备外壳相连。

▲ 条文说明
12.5.14 本条引自《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

 

12.5.15架空线和电缆线路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压线路每处重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在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欧的电力网中,每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30欧,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

2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35kV以下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接地,金属杆塔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欧,对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低压架空线路和高、低压共杆的线路,出线端安装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者可除外,其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铁横担或铁杆应与PEN导体连接,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钢筋宜与PEN导体连接。

3电力电缆的两端金属外皮应接地,穿金属导管敷设的电力电缆的两端金属外皮及金属导管均应接地。

▲ 条文说明
12.5.15 本条是结合原规范和《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提出的。

 

12.6通用用电设备接地

12.6.1插座应选择带有接地插孔的产品。当安装插座的接线盒为金属材质时,插座的接地插孔端子和金属接线盒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 条文说明
12.6.1 电源插座可以为小功率电器(包括移动式小型设备)提供电源,因携带式用电设备经常移动,导线绝缘易损坏或导线折断,一旦电线或设备绝缘损坏,会发生人员电击事故,因此插座应选择带有接地插孔的插座。

 

12.6.2移动式用电设备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固定式电源或移动式发电机以TN系统供电时,移动式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电源的接地系统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2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应符合固定式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

3移动式用电设备在下列情况下可不接地:

1)移动式用电设备的自用发电设备直接放在同一金属支架上,发电机和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且不供其他设备用电时;

2)不超过两台用电设备由专用的移动发电机供电,用电设备距移动式发电机不超过50m,且发电机和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之间有可靠的电气连接时。

 

12.7保护等电位联结

12.7.1建筑物内的保护接地导体和功能接地导体应连接到总接地端子,与建筑物的保护接地、功能接地和雷电防护的接地极应相互连接。

▲ 条文说明
12.7.1 保护和功能连接导体应各自连接到总接地端子上,这样当一根导体断开时,其余导体仍保持固定方式连接到总接地端子上。

 

12.7.2低压电气装置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建筑物内的电气装置应采用保护总等电位联结系统。

▲ 条文说明
12.7.2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的示例见图28(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16895.3-2017)。

图28 基础接地极和保护导体的接地配置示例
    说明:


    注:1 设置防雷装置场所,应注意《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GB/T21714.3-2015第6节给出的要求。
           2 图中功能接地导体未示出。

 

12.7.3从建筑物外进入的供应设施管道可导电部分,宜在靠近入户处进行等电位联结。建筑物内的接地导体、总接地端子和下列导电部分应实施保护等电位联结:

1进入建筑物的供应设施的金属管道;

2在正常使用时可触及的电气装置外可导电部分;

3便于利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

4电梯轨道。

 

 

12.7.4接到总接地端子上的每根导体,应连接牢固可靠,并可被单独拆开。

12.7.5接到总接地端子的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电气装置内的最大保护接地导体(PE)截面积的一半,保护联结导体截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应符合表12.7.5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2.7.5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16895.3-2017。

 

12.7.6在下列情况下应实施辅助等电位联结:

        1在局部区域,当自动切断供电的时间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

2在特定场所,需要有更低接触电压要求的防电击措施;

3具有防雷和电子信息系统抗干扰要求。

▲ 条文说明
12.7.6 本条引自《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12.7.7辅助等电位联结导体应与区域内的下列可导电部分相连接:

1固定电气装置的所有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2保护接地导体(包括设备的和插座内的);

3电气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可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钢筋。

12.7.8辅助等电位联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两个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联结导体,其电导不应小于接到外露可导电部分的较小的保护接地导体的电导;

2连接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的保护联结导体,其电导不应小于相应保护接地导体一半截面积所具有的电导;

3作辅助连接用单独敷设的保护联结导体最小截面积应满足本标准第7.4.5条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2.7.8 本条引自《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 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16895.3-2017。辅助等电位联结被视为故障保护的附加保护。实施辅助等电位联结后,为了其他原因诸如对火灾以及电气设备内热效应等的防护、发生故障时应需切断电源。辅助等电位联结可涵盖电气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或涵盖一台电气设备或一个场所。如果不能肯定辅助等电位联结的有效性,应判定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界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阻R是否满足下式要求: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2.8屏蔽接地及防静电接地

12.8.1屏蔽接地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屏蔽接地可分为静电屏蔽体接地、电磁屏蔽体接地、磁屏蔽体接地三种系统,三种系统的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4欧。

2屏蔽室的接地应在电源进线处采用一点接地。

3当电子设备之间采用多芯线缆连接时,屏蔽线缆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电子设备工作频率f < = 1MHz时,其长度L与波长入之比,即L/入< = 0.15时,其屏蔽层应采用一点接地;

2)当电子设备工作频率f>lMHz时,其长度L与波长入之比,即L/入>0.15时,其屏蔽层应采用多点接地,并应使接地点间距离不大于0.2入

12.8.2对千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并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的场所,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

12.8.3防静电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1各种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工艺设备、容器和管道均应接地;

2移动时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器具应接地;

3防静电接地的接地线应采用绝缘铜芯导线,对移动设备应采用绝缘铜芯软导线,导线截面积应按机械强度选择,最小截面积为6mm2

4固定设备防静电接地的接地线连接应采用焊接,对于移动设备防静电接地的接地线应与接地体可靠连接,并应防止松动或断线;

5防静电接地宜选择共用接地方式,当选择单独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并应与防雷接地装置保持20m以上间距。

 

12.9智能化系统接地

12.9.1智能化系统接地一般具有直流电源回路接地(直流地)、信号回路接地(信号地)和保护接地(PE)、防雷接地、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等。

 

 

12.9.2智能化系统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应进行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12.9.3智能化系统信号回路接地系统的形式,应根据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和接地导体长度,确定采用S型接地M型接地或SM混合型接地。

12.9.4智能化系统设备外壳应设置两根不同长度的等电位联结线,其长度各为不同于1/4干扰波长的倍数,并不宜大于0.5m。

12.9.5功能接地导体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mm2的铜材,或相同电导的其他材质导体。

12.9.6除另有规定外,智能化系统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12.9.7建筑物的总接地端子可引出铜质接地干线,智能化系统装置应以最短距离与其连接后并接地。当智能化系统装置较多时,接地干线应敷设成闭路环。

12.9.8裸露的接地干线导体在支撑体上或穿墙时应加以绝缘。

 

12.10潮湿场所的安全防护

12.10.1本节可适用于装有固定的浴盆或淋浴场所、游泳池和喷水池及其周围,由于人身电阻降低和身体接触地电位而增加电击危险的安全防护。

12.10.2装有固定的浴盆或淋浴场所的安全防护应根据所在区域,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装有固定的浴盆或淋浴场所区域的划分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各区内所选用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在0区内应至少为IPX7;

2在1区内应至少为IPX4;

3在2区内应至少为IPX4(在公共浴池内应为IPX5)。

12.10.3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除下列回路外,应对电气配电回路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CRCD)进行保护:

1采用电气分隔的保护措施,且一个回路只供给一个用电设备;

2采用SELV或PELV保护措施的回路。

12.10.4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应按本标准第12.7.6条规定设置辅助保护等电位联结,将保护导体与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可接近的外界可导电部分相连接。

▲ 条文说明
12.10.4 辅助的保护等电位联结可设置在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室内或室外,尽可能在靠近外界可导电部分进人房间的人口处连接。辅助保护等电位联结导体截面积应满足本标准第12.7.6条的规定。外界可导电部分如:供水系统的金属部分和排水系统的金属部分:加热系统的金属部分和空气调节系统的金属部分;燃气系统的金属部分;可接触的建筑物的金属部分等。采用塑料护套的金属管道,只要在其所处的场所是不容易接近的,则不需要做辅助等电位联结。

 

12.10.5在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0区用电设备应满足下列全部要求:

        1采用固定永久性的连接用电设备;

2采用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12V或直流30V的SELV保护措施;

3符合相关的产品标准,而且采用生产厂商使用安装说明中所适用的用电设备。

12.10.6在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在1区只能采用固定永久性的连接用电设备,并且采用生产厂商使用安装说明中所适用的用电设备。

▲ 条文说明
12.10.6 在1区生产厂商使用安装说明中所适用的用电设备指:
    1 涡流设备;
    2 淋浴泵;
    3 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25V或直流 60V的 SELV或 PELV作保护的设备,如照明设备;
    4 通风设备;
    5 毛巾架;
    6 电热水器;
    7 灯具。

 

12.10.7在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0区内不应装设开关设备、控制设备和附件。

12.10.8在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1区内开关设备、控制设备和附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按本标准第12.10.5条和第12.10.6条规定,允许在0区和1区采用用电设备的电源回路所用接线盒和附件;

2可装设标称电压不超过交流25V或直流60V的SELV或PELV作保护措施的回路的附件,其供电电源应设置在0区或l区以外。

12.10.9在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2区内开关设备、控制设备和附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插座以外的附件;

2SELV或PELV保护回路的附件,供电电源应设置在0区或1区以外;

3剃须刀电源器件;

4采用SELV或PELV保护电源插座、用于信号和通信设备的附件。

▲ 条文说明
12.10.9 第3款 剃须刀电源器件应是符合《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及类似设备的安全 第2部分:剃须刀变压器和剃刀电源》IEC 61558-2-5中的剃须刀电源器件。

 

12.10.10在装有浴盆或淋浴器的房间,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向0区、1区和2区的电气设备供电的布线系统,而且安装在划分区域的墙上时,应安装在墙的表面,也可暗敷在墙内,其深度至少为5cm,1区的用电设备布线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固定安装在浴盆上方的设备,其线路穿过设备后面的墙,需自上垂直向下或水平敷设;

2)设置在浴盆下面空间的设备,其线路穿过相邻的墙,自下垂直向上或水平敷设。

2所有其他暗敷在0区、1区和2区的墙或隔墙部分的布线系统,包括它们的附件在内,其埋设的深度,自划分区域的墙或隔墙表面起至少为5cm。

3在本条第1款和第2款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其布线系统可按下列要求设置:

1)采用SELV、PELV或电气分隔保护措施;

2)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附加保护;

3)暗敷电缆或导体具有符合该回路保护导体要求的接地金属护套;

4)具有机械防护的暗敷电缆或导体。

4在0区、1区及2区内宜选用加强绝缘的铜芯电线或电缆。12.10.11游泳池和喷水池的安全防护应根据所在区域,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游泳池区域的划分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和附录E的规定。在各区内所选用的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应符合表12.10.11的规定。

 

12.10.12游泳池在0区、1区和2区内的所有装置外可导电部分,应以等电位联结导体和这些区域内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导体相连接。

12.10.13游泳池0区内不应安装接线盒,在1区内只允许为SELV回路安装接线盒。

12.10.14游泳池的用电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满足本标准第12.10.15条和第12.10.16条外,在0区内和1区内只可安装游泳池专用固定式用电设备。

2在0区内和1区内的固定连接的游泳池清洗设备,应采用不超过交流12V或直流30V的SELV供电,其安全电源应设在0区内和1区以外的地方,当在2区内装设SELV的电源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3如果游泳池专用的供水泵或其他特殊电气设备安装在游泳池近旁的房间或位于1区和2区以外某些场所内,人体通过人孔或门可以触及的电气设备应采用下列之一的保护措施:

1)不大于交流12V或直流30V的SELV,其供电电源安装在0区和1区之外,当在2区内装设SELV的电源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2)采用电气分隔的措施,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当泵或其他设备连接到游泳池内时,应采用非导电材料的连接水管;只能用钥匙或工具才能打开人孔盖或门;装在上述房间或某一场所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应具有至少IPX5防护等级或采用外护物(外壳)来达到该防护等级的保护要求。

3)采用自动切断供电电源措施,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当泵或其他设备连接到游泳池内时,应采用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水管或将金属水管纳入水池等电位联结系统内;只能用钥匙或工具才能打开人孔盖或门;装在1区和2区之外或水池周围场所的所有电气设备应具有至少为IPX5防护等级或采用外护物(外壳)来达到该防护等级的保护要求;设置附加等电位联结;电气设备应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4以低压供电的专用于游泳池的固定设备允许安装在1区内,并应满足以下所有要求:

1)这些设备应设在具有相当千附加绝缘的外护物(外壳)内,该外护物应能耐受AG2级的机械撞击;

2)当开启人孔盖(门)时,应同时切断在外护物内设备的所有带电导体电源,供电电缆和切断电源的电器设置应按II类设备防电击要求或与之等效绝缘;

3)满足本条第3款要求。

5游泳池的2区应采用下列一种或多种保护方式:

1)由SELV供电,其供电电源应装在0区和1区之外,当其供电电源安装在2区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CRCD);

2)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自动切断电源;

3)电气分隔的分隔电源仅向一台设备供电,其供电电源应安装在0区和1区之外;当其供电电源安装在2区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6对于无2区的游泳池,当照明设备采用不大于交流12V或直流30V由SELV供电时,可安装在满足下列要求的1区的墙或顶棚上:

1)应采取自动切断电源保护措施,并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作为附加保护;

2)照明设备底部的高度至少比1区的地面高出2m。

7埋设在地面下和安装在顶棚上的电气加热单元,应采用满足下列条件中之一的保护方式:

1)由SELV供电,其供电电源安装在0区和1区之外,当在2区内装设SELV的电源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2)加热单元上面覆盖埋设并接地的金属网格或金属护套,且连接到辅助等电位联结系统内,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千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作为附加保护措施。

▲ 条文说明
12.10.14 本条引自 《低压电气装置 第7-70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游泳池和喷水池》IEC 60364-7-7-702。

 

12.10.15游泳池水下或与水接触的灯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灯具第2-l8部分:特殊要求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用灯具》GB7000.218的规定。位于符合水密要求的观察窗后面并从其后照射的水下灯具的安装,应做到水下灯具的任何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观察窗的任何可导电部分之间不存在有意或无意的导电连通。

12.10.16游泳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0区内不应安装开关设备或控制设备以及电源插座。

2在1区内只允许为SELV回路安装开关设备或控制设备以及电源插座,其供电电源安装在0区和1区之外,当在2区安装SELV的电源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3在2区内不允许安装开关设备、控制设备和电源插座,除非采用下列保护措施之一:

1)由SELV供电,其供电电源装在0区和1区之外;当SELV的电源装在2区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2)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作为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的附加保护;

3)采用电气分隔,由装在0区和1区之外单独的分隔电源供电,当电气分隔的电源装在2区时,电源设备前的供电回路应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12.10.17游泳池布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0区及1区内,非本区的配电线路不得通过,也不得在该区内装设接线盒;

2安装在2区内或在界定0区、1区或2区的墙、顶棚或地面内且向这些区域外的设备供电的回路,应满足下列要求:

1)埋设的深度至少为5cm;

2)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

3)采用SELV安全特低电压供电;

4)采用电气分隔保护。

3在0区、1区及2区内宜选用加强绝缘的铜芯电线或电缆。

12.10.18允许人进入的喷水池应执行本章游泳池的规定。

12.10.19不让人进入的喷水池在0区和1区内应采用下列保护措施之一:

1由SELV供电,其供电电源装在0区和1区之外;

2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千30m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自动切断电源;

3电气分隔的分隔电源仅向一台设备供电,其供电电源装在0区和1区之外。

12.10.20喷水池的0区和1区的电气设备应是不可能被触及的。电动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泵的特殊要求》GB4706.66的规定。

12.10.21喷水池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5013.1规定的66型电缆,并且其保护导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1.1规定的防撞击性能。不允许人进入的喷水池,布线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0区内电气设备的敷设,在非金属导管内的电缆或绝缘导体,应尽量远离水池的外边缘,在水池内的线路应尽量以最短路径接至设备;

        2 0区和1区内敷设在非金属导管内的电缆或绝缘导体,应采取适当的机械防护。

 

13建筑电气防火

13.1一般规定

13 建筑电气防火

13.1 一般规定

 

 

13.1.1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电源及配电系统、配电线路布线系统的防火设计。

▲ 条文说明
13.1.1 本条界定了建筑电气防火设计的范围,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电源及配电系统、配电线路布线系统的防火设计。

 

13.1.2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应合理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消防负荷供配电系统,并应合理选择非消防负荷配电线缆和通信线缆的燃烧性能等级,防止火灾蔓延。

▲ 条文说明
13.1.2 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从业人员应注重“消”和“防”。“消”意指发生火灾之后,要保障消防设备可靠工作进行灭火,主要内容包括消防电源的可靠性(接线方式)、消防配电线路选择与敷设、消防配电箱和控制箱的安装和消防用电设备的选择;“防”意指非消防负荷配电线路的选择与敷设应保证自身不易发生火灾,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非消防负荷配电线路被燃烧时,应产生少量烟气和毒性以保证人员疏散,同时防止火灾蔓延和扩大火势。

 

13.1.3建筑电气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13.2系统设置

13.2.1除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建筑或场所外,下列民用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住宅建筑附设的商业服务网煮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2当小区内有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时,多层住宅部分可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座位数超过20000个的体育场;

4老年人照料设施,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面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面的其他儿童活动场所;

5民航机场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

6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

▲ 条文说明
13.2.1 第1~2款规定是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有关住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补充。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应急管理部协调时,应急管理部建议第1款的内容由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修订时在相关条文中体现。故第1款修改为现条款。
    目前住宅附属商业服务网点的设置,已经与规范提出商业服务网点概念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规范所提商业服务网点是指为方便小区居民购买一些柴米油盐所设置的不超过3000m²的商业服务用房,而现在已经发展到整个小区周边都建成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面积可达几万平方米,功能无所不有,堪称商业综合建筑,火灾危险性增加,因此,本款规定的住宅附属商业服务网点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5款 民航机场的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是指与机场航站楼连接的公交汽车、小型轿车、地铁等停车、换乘的地上或地下建筑。虽然有的地上部分四周并不封闭,但由于面积很大,大量停车,一旦发生火灾危害很大,因此亦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2.2除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建筑或场所外,下列民用建筑或场所的非消防负荷的配电回路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民用机场航站楼,一级、二级汽车客运站,一级、二级港口客运站;

2建筑总面积大于3000面的旅馆建筑、商场和超市;

3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座位数超过20000个的体育场;

4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

5省级及以上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建筑;

6三级乙等及以上医院的病房楼、门诊楼;

7省市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8城市轨道交通、一类交通隧道工程;

9设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地上四层及以上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幼儿园,中、小学的寄宿宿舍,老年人照料设施。

13.2.3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包括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消防疏散通道应设置疏散照明,火灾时供消防作业及救援人员继续工作的场所,应设置备用照明。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列民用建筑及场所应设置疏散照明:

1)开敞式疏散楼梯间;

2)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厅等场所;

3)建筑面积超过400面的办公场所、会议场所。

2设置疏散照明的民用建筑,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

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1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3)室内最远点至通向疏散走道的门直线距离超过15m的场所,应设置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灯。

3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当设置蓄光疏散标志时,只能作为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补充:

1)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

3000个的体育馆,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馆或礼堂,座位数超过20000个的体育场;

2)地铁站、火车站、长途客运站、船运码头和机场航站楼中大于3000m2的候车、候船、候机大厅。

4民用建筑设置的消防备用照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工作的照度。下列部位应设置备用照明:

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变电所、总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房间;

2)A级、B级电子计算机房、信息网络机房、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安防监控中心等重要机房;

3)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避难层及屋顶直升机停机坪。

▲ 条文说明
13.2.2、13.2.3 这两条是根据民用建筑的特点,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8年版)中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系统的设置范围做了相应的补充或细化,以便设计人员采标和执行。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3.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的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首层或地下一层,宜选择在便于通向室外的部位。

2民用建筑内由于管理需求,设置多个消防控制室时,宜选择靠近消防水泵房的消防控制室作为主消防控制室,其余为分消防控制室。分消防控制室应负责本区域火灾报警、疏散照明、消防应急广播和声光警报装置、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消火栓泵、喷淋消防泵等联动控制和转输泵的连锁控制。

3不具备设置分消防控制室条件的超高层建筑裙房以上部分,有需求的业态可设置值班室。

4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中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可设置在值班室或无人值班的场所:

1)本区域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在火灾时不需要人工介入,且所有信息巳传至消防控制室;

2)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所有信息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均有显示。

5主消防控制室与分消防控制室的集中报警控制器应组成对等式网络。主消防控制室应能自动或手动控制分消防控制室所辖消防设备。设备运行状态及报警信息除在各分消防控制室的图形显示装置上显示外,尚应在主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上显示。

6超高层建筑设置的转输水泵,应由设置在避难层的转输水箱上的液位控制器控制,转输水泵的控制应自成系统,均由主消防控制室控制。各转输水箱上的液位、转输泵的运行信号应在主消防控制室显示。

7主控制室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区域报警控制器的报警后,应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设备,并向其他未发生火灾的区域发出指令点亮疏散照明、启动应急广播和警报装置。

8对于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方式。

▲ 条文说明
13.3.1 第2款一第4款 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综合体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上述建筑具有业态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复杂等特点,一些业态要求所辖区域内的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由自己管理。
    在不具备设置分消防控制室条件的超高层建筑裙房以上部分,有需求的业态可将报警控制器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该场所即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第3.3.2条所指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其功能为保护设备安全及方便值班人员现场查验。可专门设置也可与其他值班室合用,值班室不具有手动控制功能。
    第6款 本款根据超高层建筑设有转输泵系统和高层建筑内未设置转输泵系统两种情况,规定了主消防控制室、各分消防控制室的功能,各分消防控制室与主消防控制室信息共享的原则。

 

13.3.2居住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本标准第13.2.1条的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住宅公共门厅有人值班时,宜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和区域报警系统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且在住宅公共门厅设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当住宅公共门厅无人值班时,应按本标准第13.3.1条第8款要求,在住宅公共门厅设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2当居住区规模大,设有多个消防水泵房时,宜采用消防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3住宅户内设置的家用感烟探测器可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报警总线;当采用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与家用感烟探测器组合探测报警时,每户按一个探测区域划分。

▲ 条文说明
13.3.2 住宅小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和本标准第 13.2.1条的要求设置。
    第2款 本款规定当居住区规模大,设有多个消防水池时,建议采用消防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按消防水池的数量设置总控制室和n-1个分消防控制室,n为消防水池的数量。
    增设分消防控制室,主要原因如下:
    1 系统过大,不易稳定运行;
    2 系统报警点和输入输出点太多,系统布线势必很远,火灾确认就比较困难。
    由于上述原因作本条规定。
    第3款 住宅户内应首先设置家用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当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报警总线时,其接口的通信协议应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接口通信协议相兼容,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GB 22134 的规定。

 

13.3.3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公共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裙房以上部分宜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和区域报警系统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报警控制器与区域报警控制器之间宜采用环形接线;

2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分支回路不应跨越避难层;

3各避难层内的消防应急广播应采用独立的广播分路;

4各避难层与消防控制室之间应设置独立的有线和无线呼救通信。

▲ 条文说明
13.3.3 本标准补充了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求。
    第1款 推荐塔楼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和区域报警系统组成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区域报警控制器与集中报警控制器之间采用环形接线,主要是从系统故障风险分担的角度制定的,系统在运行中如集中报警控制器故障,区域报警控制器还在工作值班。如区域报警控制器故障,只影响塔楼局部报警瘫痪,亦可减少故障波及面。采用环形接线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如环形接线发生一点断线,不影响系统工作。
    第2款 规定每台区域报警控制器分支回路不应跨越避难层,是从防止火灾蔓延的角度制定的,以免避难层上层发生火灾蔓延至下一层。
    第4款 规定各避难层与消防控制室之间应设置独立的有线和无线呼救通信,是保证火灾时避难层能够与消防控制室可靠通信的措施。有线通信指专线消防电话,无线通信是在避难层(间)设置无线对讲分级。

 

13.3.4大型库房、大厅、室内广场等高大空间建筑,宜选用火焰探测器、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管路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图像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或其组合。

13.3.5设有可燃气体探测器场所,应在探测器报警后自动关闭可燃气体阀门。

13.3.6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并应按疏散楼层或报警区域划分分路配线;各输出分路应设有输出显示信号和保护、控制装置;

2当任一分路有故障时,不应影响其他分路的正常广播;

3消防应急广播用扬声器不宜加开关;当加开关或设有音蜇调节器时,应采用三线式配线,火灾时强制消防应急广播播放;

4消防应急广播馈线电压宜采用24V安全电压;

5电梯前室、疏散楼梯间内应设置应急广播扬声器;

6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计除应执行本条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第16.2.9条、第16.2.10条的规定。

13.3.7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2消防电话总机应有消防电话通话录音功能;

3消防通信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

▲ 条文说明
13.3.7 消防专用通信是指具有一个独立的火警电话通信系统。条文规定的独立通信系统不能用建筑工程中的市话通信系统(市话用户线)或本工程电话站通信系统(小总机用户线)代用。

 

13.3.8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建筑物应设置消防电源监控系统,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防电源监控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用于监控消防电源的工作状态,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

2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点宜设置在下列部位:

1)变电所消防设备主电源、备用电源专用母排或消防电源柜内母排;

2)为重要消防设备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非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防火卷帘门等供电的双电源切换开关的出线端;

3)无巡检功能的EPS应急电源装置的输出端;

4)为无巡检功能的消防联动设备供电的直流24V电源的出线端。

13.3.9消防控制室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本标准第23.5节的有关规定。

 

13.4消防设施联动控制设计

13.4.1灭火设施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火栓灭火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消火栓泵的联锁控制,应由消火栓泵出口干管的压力开关与高位水箱出口流量开关的动作信号”或“逻辑直接联锁启动消防泵,同时向消防控制室报警时,应选择带两对触点的压力开关和流量开关;否则,控制信号与报警信号之间应采取隔离措施;作用在压力开关和流量开关上的电压应采用24V安全电压;

2)消火栓泵的联动控制应由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启动消火栓泵;

3)消火栓泵手动控制,应将消火栓泵控制箱的启动、停止按钮直接连接至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盘上;

4)显示功能,用控制回路接触器辅助动合触点或消火栓泵出口干管的流量开关信号作为消火栓泵的工作状态显示,用控制回路热继电器动作信号或消火栓泵出口干管的流量开关(水系统设置时)信号作为故障状态显示。

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连锁控制,应由喷淋消防泵出口干管的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信号作为触发信号,作用在压力开关上的电压应采用24V安全电压,并直接接千喷淋消防泵控制回路,当压力开关同时向消防控制室报警时,控制信号与报警信号之间应采取隔离措施;

2)喷淋消防泵的联动控制,应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信号与一个火灾探测器或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的”与“逻辑信号启动喷淋消防泵;

3)喷淋消防泵手动控制与本条第1款第3)项相同;

4)系统中设置的水流指示器,不应作自动启动喷淋消防泵的控制设备;气压罐压力开关应控制加压泵自动启动;

5)显示功能,用控制回路接触器辅助动合触点作为喷淋消防泵的工作状态显示,用控制回路热继电器动作信号或喷淋消防泵出口干管的流量开关信号作为故障状态显示。

3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应由同一报警区域内两只烟感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烟感火灾探测器和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与“逻辑控制信号作为预作用阀组开启的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控制预作用阀组的开启,压力开关动作启动喷淋消防泵,系统由干式转变为湿式;当系统设有快速排气阀和压缩空气机时,应联动开启快速排气阀和关闭压缩空气机;

2)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将预作用阀组控制箱手动控制按钮、压缩空气机控制箱启停按钮和喷淋消防泵控制箱的启停按钮采用耐火控制电缆直接引至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盘上;

3)显示功能,应将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工作状态、有压气体管道压力信号、快速排气阀前电动阀动作信号与压缩空气机工作状态反馈至联动控制器。

13.4.2电动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应由防火分区内任意两只感烟探测器或一只感烟探测器和一只防火卷帘专用感烟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控制防火卷帘下落至1.8m;任一只防火卷帘专用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防火卷帘下落到底。

2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的联动控制,应由防火分区内任意两只感烟探测器的报警信号联动防火卷帘一次下落到底。

3手动控制,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控制防火卷帘的升降。非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根据安装地点不同,在一侧或两侧安装手动控制按钮,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防火卷帘的降落。

4当电动防火卷帘采用水幕保护时,应用定温探测器与防火卷帘到底信号开启水幕电磁阀,再用水幕电磁阀开启信号启动水幕泵。

13.4.3常开防火门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由常开防火门所在防火分区任意两只感烟探测器或一只感烟探测器和一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触发信号,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联动控制器或防火门监控器控制常开防火门关闭;常开防火门的关闭及故障信号应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

2常开防火门宜选用平时不耗电的闭门器。

13.4.4防烟、排烟设施的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常闭加压送风口应由防火分区内任意两只感烟探测器或一只感烟探测器和一只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火灾层和上下层加压送风口同时开启。送风口开启后,由联动控制器控制加压送风机启动,运行、故障信号应返回联动控制器。

2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应由同一防火分区两只感烟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由联动控制器控制火灾层排烟阀(排烟口、排烟窗)开启,常闭排烟阀开启后,由联动控制器控制相应的排烟风机、补风机启动,运行、故障信号应返回联动控制器。

3排烟风机、补风机启动的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送风口、排烟阀动作信号反馈至联动控制器,其中排烟阀可采用接力控制方式开启,且不宜多于5个。

4设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在280°C关断后,应联锁停止排烟风机;运行、故障信号应返回联动控制器。

5电动挡烟垂壁应由其附近的两只感烟探测器的动作信号,通过联动控制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放下。

6设千空调通风管道出口的防火阀,应采用定温保护装置,并应在风温达到70°C时直接动作,阀门关闭;关闭信号应反馈至消防控制室,并应停止相关部位空调机组。

7消防控制室应能对防烟、排烟风机进行手动、自动控制。

13.4.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联动,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灾确认后,应自动打开疏散通道上山门禁系统控制的门,并应自动开启门厅的电动旋转门和打开庭院的电动大门;

2火灾确认后,应自动打开收费汽车库的电动栅杆;

3火灾确认后,宜开启相关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摄像机监视火灾现场。

13.4.6疏散照明应在消防控制室集中手动、自动控制。不得利用切断消防电源的方式直接强启疏散照明灯。(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3.4.6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在有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的工程中,疏散照明灯的点燃均由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集中手动、自动控制,通常有两种控制方式:①由疏散照明控制器控制;②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模块控制。在上述两种方式中均能完成接通电源点亮疏散照明灯。
    条文规定不得用切断消防电源的方式强启疏散照明灯是基于下列原因作出的界定:
    1 错误地采用备用照明灯(双头灯)作为疏散照明灯,导致双头灯在火灾时不切断电源不亮;
    2 如用双头灯代替疏散照明灯,由于灯具内附的电池组具有衰变特性,3年左右就更换电池组,如不及时更换,火灾时一旦切断消防电源,不能保证疏散照明时间(1.5h、1.0h或0.5h) 的要求;
    3 火灾时疏散通道上没有足够的疏散照明时间是不可接受的。
    基于上述原因将本条定为强制性条文。
【技术要点】
    在集中控制型疏散照明系统中,由安装在消防控制室的疏散照明控制器接通电源点亮疏散照明灯。由应急照明配电箱控制的疏散照明系统,是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模块控制的。在配电箱附近设控制模块,火灾时接通电源点亮疏散照明灯。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时,在初步设计说明和施工图总设计说明或系统图中,应注明火灾时接通消防电源点亮消防应急照明灯。
    检查:初步设计说明和施工图总设计说明或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图中是否标注接通电源点亮的要求或者查看灯具型号确定是否是采用了疏散照明灯具。发现采用应视为违反强条,返回修改。

 

13.4.7消火栓按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公共建筑,消火栓旁应设置消火栓按钮;

2设置消防控制室的54m及以上住宅建筑,消火栓旁应设置消火栓按钮;当住宅建筑群有54m及以上住宅建筑,亦有27m以下住宅建筑时,27m以下住宅建筑可不设消火栓按钮。

▲ 条文说明
13.4.7 除27m以下住宅建筑外,规定设置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的民用建筑,消火栓旁应设置消火栓按钮,是基于消火栓联动控制和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设置了图形显示装置,如果不设置消火栓按钮,图形显示装置上就不能显示各层消火栓的灭火情况,消防人员也就不能掌握火灾现场的灭火情况,故作此规定。

 

13.4.8非消防电源及电梯的联动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灾确认后,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切断火灾区域及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

2火灾发生后,除超高层建筑中参与疏散人员的电梯外,其他客梯应依次停千首层或电梯转换层,并切断电源。

 

13.5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13.5.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由下列部分或全部设备组成:

1电气火灾监控器、接口模块;

2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

3测温式电气火灾探测器;

4故障电弧探测器。

▲ 条文说明
13.5.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①电气火灾监控器、接口模块;②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③测温式电气火灾探测器;④电弧故障探测器等部分或全部设备组成。工程中是必选项,①+②+③可组合成一种测剩余电流+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也可由①+③+④组合成一种测电弧故障+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还可根据配电线路火灾危险性分别设置不同的电气火灾探测器,例如大型商场的照明配电线路可采用电弧故障探测器+测温式探测器,动力负荷的配电线路可采用剩余电流式探测器十测温式探测器组合混合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3.5.2TN-C-S系统、TN-S系统或TT系统中的非消防负荷的配电回路中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独立设置,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作为其子系统;

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检测配电线路的剩余电流和温度,当超过限定值时应报警;

3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具备图形显示装置接入功能,实时传送监控信息,显示监控数值和报警部位。

13.5.3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测温式电气火灾探测器和电弧故障探测器的监测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电流300A及以下时,宜在变电所低压配电室或总配电室集中测量;300A以上时,宜在楼层配电箱进线开关下端口测量。当配电回路为封闭母线槽或预制分支电缆时,宜在分支线路总开关下端口测量。

2建筑物为低压进线时,宜在总开关下分支回路上测量。

3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砖木或木结构重点古建筑的电源进线宜在总开关的下端口测量。

▲ 条文说明
13.5.3 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中,监测点的设置至关重要。
    如设计得不合理,误报率将很高。通常监测点的设置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配电回路的自然漏流对测量的影响和自然漏流波动对测量的影响;二是电气火灾易发生的部位。
    由于配电线路的分布电容与线路容量、线路长短、敷设方式与空气湿度等有关,考虑到自然漏流波动较大,为了减少误报,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条款中的规定。
    配电线路的温度监测点应与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的监测点设置在相同部位。电缆与保护电器接驳处应设温度监测,温度监测采用直接接触方式,覆盖LA、LB、LC、N四线。

 

13.5.4巳设置直接及间接接触电击防护的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配电回路,不应重复设置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器。

▲ 条文说明
13.5.4 人身安全防护高于电气火灾防护,用于人身安全防护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可直接消除金属接地性及电弧性的电气火灾隐患,因此不需重复设置。

 

13.5.5设置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档口式家电商场、批发市场等场所的末端配电箱应设置电弧故障火灾探测器或限流式电气防火保护器。储备仓库、电动车充电等场所的末端回路应设置限流式电气防火保护器。

13.5.6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宜为300mA。测温式火灾探测器的动作报警值宜按所选电缆最高耐温的70%~80%设定。

▲ 条文说明
13.5.6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动作报警值300mA是引自《低压电气装置第4-42部分:安全防护、热效应 第422节火灾特别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IEC 60364-4-42-422 火灾防护的规定,泄漏电流达到了这一数值就可能会引起火灾,因此建议报警值为300mA。
    非消防负荷的配电线路电缆最高耐温通常为70、95℃、105℃、125℃等级别,测温式火灾探测器的动作报警值推荐按所选电缆最高耐温的70%~80%设定,电缆绝缘在没有损坏前报警。
    故障电弧探测器AFDD)的报警值应符合《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第4部分:故障电弧探测器》GB14287.4-2014的要求:
    1 63A 及以下的串联电弧电流下 AFDD动作判别的极限值,见表28。
表28 额定电压为230V的AFDD报警时间极限值

    2 在63A以上的并联电弧电流下 AFDD动作判别的极限值,见表 29。
表29 额定电压为 230V的 AFDD在0.5s内允许的最大半波数

    注:N是额定频率下的半波数。

 

13.5.7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应采用具备门槛电平连续可调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测温式火灾探测器的动作报警值应具备0°C~°C连续可调功能。

▲ 条文说明
13.5.7 配电线路中都存在着自然漏流,其直接影响报警的准确性,因此应采取措施尽量抵消。方法一是将监测点设置在负荷侧,干线部分的自然漏流对测量没有影响。方法二是将监测点设置在电源侧,采用下限连续可调的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抵消自然漏流的影响。
    配电线路设置的测温式火灾探测器的动作报警值应具备0℃~150℃连续可调,是考虑到电缆最高耐温等级不同,电缆的温度报警值也不同,为了适应各种电缆报警值的要求作此规定。

 

13.5.8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监控点数不超过8个时,可自行组成系统,也可采用编码模块接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点位号在火灾报警器上显示应区别于火灾探测器编号。

▲ 条文说明
13.5.8 当采用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报警时,如有集中监视要求,可利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编码块与其连接组成一个系统。另外,一些产品制造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研发了16点的小型电气火灾监控器,也是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如有集中监视要求时的一个选项。

 

13.5.9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控制器应安装在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内,宜由消防控制室统一管理。

▲ 条文说明
13.5.9 关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控制器的安装,国内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其安装于消防控制室,二是将其安装于变电所。安装在消防控制室的理由是该系统也是火灾报警系统,且消防控制室在24h内均有人值班,便于维护和管理。安装于变电所内的理由是该系统监测的是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一旦出现问题值班人员可以马上处理。
    从上述看二者都有道理,但从工程实际情况看,很多变电所无人值班或非24h值班。因此,本标准规定将其安装于消防控制室。

 

13.5.10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导线选择、线路敷设、供电电源及接地,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求相同。

 

13.6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13.6.1灯具在地面设置时,每个回路不超过64盏灯;灯具在墙壁或顶棚设置时,每个回路不宜超过25盏灯。

▲ 条文说明
13.6.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将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系统分为: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简称为集中控制型系统)、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及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简称为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四类系统。四类不同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电源及其分配电箱、应急照明配电箱、疏散照明灯及疏散标志灯等组成对于大中型民用建筑及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应采用集中控制型系统,系统中的疏散照明灯及疏散标志灯由总线控制。而小型民用建筑若采用集中控制型系统,投资太大,不经济,故不推荐采用。对于小型民用建筑推荐采用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即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模块控制应急照明配电线路接通或断开,达到点亮疏散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的目的。
    关于安装高度距地面 8m及以下的疏散照明灯具采用低电压24V电源问题,是近年的热点问题。火灾时消防水泵喷水灭火,采用220V电压的灯具和线路上的接线盒进水后易发生消防员遭电击事故,因此,要求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采用低电压24V供电。基于火灾状态下既要避免触电事故发生又要保证疏散照明供电,以安全电压供电的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系统已开始广泛地应用,技术已基本成熟,应可全面展开。
    安装高度距地面8m以上的疏散照明灯具由于容量较大,采用低电压供电线路电流很大,一个回路带不了几盏灯,技术和经济指标不合理,因此,仍采用交流220V或直流216V电源供电。
    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10中规定主电源和蓄电池电源额定工作电压均低于DC36V或AC36V的灯具为低电压型灯具,其余的灯具为非低电压型灯具。
    在典型的安全电压型消防(疏散)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为使技术方案合理,要注重解决灯具额定功率、回路允许的额定电流、回路带灯数量、线路布置方式、线径选择、供电半径、线路压降及疏散照度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DC24V 型常规标志灯额定功率定义为小于或等于1W;DC24V型疏散照明灯额定功率为2W、3W及5W;对于地面标志灯,一个回路配带64盏,总功率64W是合理的,但对于单独的疏散照明灯回路或标志灯和疏散照明灯回路,因64盏灯的线路较长,压降较大,所配带灯具数量要控制在25 盏以内,方可满足导线线径、供电半径及线路压降合理要求。

 

13.6.2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的蓄电池组在非点亮状态下,不得中断蓄电池的充电电源。疏散标志灯平时应处于点亮状态,疏散照明灯可工作在非点亮状态。

13.6.3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的配电线路应穿热锁锌金属管保护敷设在不燃烧休内,在吊顶内敷设的线路应采用耐火导线穿采取防火措施的金属导管保护。

13.6.4在机房或消防控制中心等场所设置的备用照明,当电源满足负荷分级要求时,不应采用蓄电池组供电。

13.6.5消防疏散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灯应设置在墙面或顶棚上,设置在顶棚上的疏散照明灯不应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灯具选择、安装位置及灯具间距以满足地面水平最低照度为准;疏散走道、楼梯间的地面水平最低照度,按中心线对称50%的走廊宽度为准;大面积场所疏散走道的地面水平最低照度,按中心线对称疏散走道宽度均匀满足50%范围为准。

2疏散指示标志灯在顶棚安装时,不应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安全出口标志灯,应安装在疏散口的内侧上方,底边距地不宜低千2.0m;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应在走道及转角处离地面1.0m以下墙面上、柱上或地面上设置,采用顶装方式时,底边距地宜为2.0m~2.5m。设在墙面上、柱上的疏散指示标志灯具间距在直行段为垂直视觉时不应大于20m,侧向视觉时不应大于1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交叉通道及转角处宜在正对疏散走道的中心的垂直视觉范围内安装,在转角处安装时距角边不应大于lm。

3设在地面上的连续视觉疏散指示标志灯具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3m。

4一个防火分区中,标志灯形成的疏散指示方向应满足最短距离疏散原则,标志灯设计形成的疏散途径不应出现循环转圈而找不到安全出口。

5装设在地面上的疏散标志灯,应防止被重物或受外力损坏,其防水、防尘性能应达到IP67的防护等级要求。地面标志灯不应采用内置蓄电池灯具。

6疏散照明灯的设置,不应影响正常通行,不得在其周围存放有容易混同以及遮挡疏散标志灯的其他标志牌等。

7疏散标志灯的设置位置可按图13.6.5-1和图13.6.5-2布置。

▲ 条文说明
13.6.5 第1款 应急(疏散) 照明灯均为点光源,LED光源的遮光角在60左右,且光强分布是不均匀的,灯具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不同构造以及柱子和护手等因索均会影响 100%地面水平最低照度的实现。从实践来看,在疏散走道中两个灯之间的中点的地面水平最低照度达到1lx时,最高点已到达3lx以上,整个走道亮度高低错落,对人员疏散视觉无太大影响:在大面积场所中,由于柱子的遮光作用,柱子另一侧地面水平最低照度偏低,但同走道一样,整个场所亮度高低错落,对人员疏散视觉无太大影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8年版)对疏散走道地面水平最低照度解析中,同样以50%的宽度边侧为准,在欧洲国家相关规范中,也基本与本标准要求一致。强调应急(疏散)照明灯不应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一是应急(疏散)照明灯以广照型为主,嵌入方式不利于地面水平最低照度的实现:二是火灾时烟气上浮,最易在嵌人式灯内形成烟窝,影响疏散照度。
    第2款 疏散指示标志灯安装位置主要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楼梯间。疏散人员进入楼梯间后,不需方向指示灯指引,均知道往下走,此时对人员来说,距地面还有多少层是关键,楼层疏散指示标志灯具正是这个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住宅是通过屋顶建立第二疏散途径,此时楼梯间需加设双向指示标志灯。
    在宽约2m的疏散走道的直行段,如是垂直视觉对 20m 的标志灯指示方向或安全出口标识清晰可见,对安装在侧墙边上即侧面视觉,在5m~6m还可勉强看到标志灯指示方向,在10m处基本看不清楚,故本标准规定不应大于10m设置。在交叉通道及转角处,应首先考虑垂直视觉标志灯的设置,在转角处安装时距角边不应大于1m是无法做到垂直视觉效果后的选择,交叉通道上垂直视觉标志灯的设置,只能采用顶装方式。

 

13.6.6备用照明及疏散照明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及最低照度,应符合表13.6.6的规定。区域类别平面疏散区域表13.6.6

 

 

13.7系统供电

13.7.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由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供电。当系统的负荷等级为一级或二级负荷供电时,主电源应由消防双电源配电箱引来,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组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组。当直流备用电源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13.7.2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直流电源电压,应采用24V安全电压。

13.7.3消防设备供电负荷等级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的规定。

13.7.4建筑物(群)的消防用电设备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100m及以上的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分组设计方案;

2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时,应由一段或两段消防配电干线与自备应急电源的一个或两个低压回路切换,再由两段消防配电干线各引一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转换供电;

3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时,应由双重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或一路市电和一路自备应急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转换供电;

4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负荷时,应由一路lOkV电源的两台变压器的两个低压回路或一路lOkV电源的一台变压器与主电源不同变电系统的两个低压回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切换供电;

5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时,消防设备电源可由一台变压器的一路低压回路供电或一路低压进线的一个专用分支回路供电;

6消防末端配电箱应设置在消防水泵房、消防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和各防火分区的配电小间内;各防火分区内的防排烟风机、消防排水泵、防火卷帘等可分别由配电小间内的双电源切换箱放射式、树干式供电。

▲ 条文说明
13.7.4 第1款 众所周知,低压配电系统的主接线方案有两大类:一类为负荷不分组接线方案,如图29所示;另一类为负荷分组接线方案,如图30所示。两大类方案很多,参见设计手册或相关书籍。在民用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主接线方案两类均有采用,但图29所示方案居多,这种负荷不分组接线方案是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共用同一低压母线段,无疑消防负荷受非消防负荷的影响要大,消防负荷供电可靠性不高。如果低压母线发生短路或由于火灾时“切非”不利,消防水四溢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或短路,造成越级跳闸等都会使进线断路器跳闸。因此,近年火灾案例中发生消防灭火设备在火灾初期可启动灭火,但在灭火过程中,发生主电源跳闸,主电源虽然有电,但合不上闸,消防灭火设备不能启动,耽误了最佳灭火时间,火势蔓延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例很多。因此,基层消防官兵提出将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分别设置进线断路器,以提高消防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本标准结合各方意见,提出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推荐采用分组供电方式,如图30所示。

图29 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不分组方案

图30 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分组方案
    第5款 消防负荷的两个配电线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内自动切换,“最末一级配电箱距消防设备多远就算末端了?”这一问题多年来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次标准编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确规定:消防末端配电箱应设置在消防水泵房、消防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和各防火分区的配电小间内。各防火分区内的防排烟风机、消防排水泵、防火卷帘等可分别由配电小间内的双电源切换箱放射式、树干式供电。随着电缆技术的发展,为消防设备供电的耐火电缆可靠性不断提高,采用在防火分区内设双电源切换箱供电的方式,也能保证消防设备防排烟风机、消防排水泵、防火卷帘等消防设备的供电可靠性,同时减少双电源切换开关环节,也能规避元件故障风险。

 

13.7.5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等的两个供电回路,应由变电所或总配电室放射式供电。

13.7.6消防水泵、防烟风机和排烟风机不得采用变频调速器控制。(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点击查看: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3.7.6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由于变频调速器为电子控制器,其故障率远远高于接触器,对于消防水泵、防烟及排烟风机这些重要的消防设备,IEC标准中也是采用接触器控制,而不是采用变频调速器。因此本条款对变频调速器控制消防水泵、防烟及排烟风机等作出了限制。
【技术要点】
    由于变频调速器控制器为电子式控制器,属有源器件组成,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振动、温湿度的影响,与接触器控制相比易发生故障,对于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设备不应采用此类控制器。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的控制系统时,初步设计说明和施工图总设计说明或控制原理图中,应注明控制方式,如直接启动方式、星三角启动或自耦减压启动方式。
    检查:初步设计说明和施工图总设计说明或控制原理图中是否采用了变频调速器控制和设置变频低速巡检装置。发现采用应视为违反强条,返回修改。

 

13.7.7民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不宜设置自动巡检装置。

▲ 条文说明
13.7.7 近年来国内推出了消防水泵变频低速巡检装置,这种装置的主控制设备就是变频调速器,其作用是防止消防水泵轴封锈蚀。什么环境才能使消防水泵的轴封锈蚀呢?重度潮湿场所,消防水泵终年无人管理或维护轴封才可能生锈。如果按照《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201-2010 的规定按时维护管理,消防水泵轴封不可能生锈,这种用设备代替管理的理念有下列弊端:
    1 增加无谓的投资。以110kW的消防水泵为例,初投资增加35万元~45万元,不包括运行、维修和管理费用。
    2 与节能减排基本国策抵触。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几十千瓦的变频低速巡检装置终日通电运行,浪费电能。
    3 消防水泵变频低速巡检装置不能带来安全,反而增加隐患。其工作原理是平时变频低速巡检,火灾时,消防水泵控制箱接到启动信号,并在起泵前的0.1s将巡检装置的输出端与消防水泵的主回路断开。否则消防水泵将不能启动。巡检装置是电子设备,寿命有限,如故障不能使其安全地从消防水泵的主回路分离,消防水泵将不能启动,后果不堪设想。
    4 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能用增加设备来解决。试想连简单的接触器控制都管理不好的企业,如何能管理好复杂的变频低速巡检装置。
    基于上述原因作出本条规定13.7.12公共建筑屋顶层的消防设备除消防电梯外,一般情况下还设有正压送风机、增压泵等,故明确这类设备的供电要求。

 

13.7.8消防系统配电装置,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或配变电所处,其应急电源配电装置宜与主电源配电装置分开设置。当分开设置有困难,需要与主电源并列布置时,其分界处应设防火隔断。消防系统配电装置应有明显标志。

13.7.9当一级消防应急电源由低压发电机组提供时,应设自动启动装置,并应在30s内供电。当采用高压发电机组时,应在

60s内供电。当二级消防应急电源由低压发电机组提供,且自动启动有困难时,可手动启动。

13.7.10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系统的分支干线宜按防火分区划分,分支线路不宜跨越防火分区。

13.7.11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外,各防火分区的消防用电设备,应由消防电源中的双电源或双回线路电源供电,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末端配电箱应安装于防火分区的配电小间或电气竖井内;

2由末端配电箱配出引至相应设备或其控制箱,宜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作用相同、性质相同且容擞较小的消防设备,可视为一组设备并采用一个分支回路供电。每个分支回路所供设备不应超过5台,总计容量不宜超过10kW。

13.7.12公共建筑物顶层,除消防电梯外的其他消防设备,可采用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由末端配电箱引至设备控制箱,应采用放射式供电。

13.7.13当不大于54m的普通住宅消防电梯兼作客梯且两类电梯共用前室时,可山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应设置在消防电梯机房间,由配电箱至相应设备应采用放射式供电。

13.7.14除防火卷帘的控制箱外,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箱和控制箱应安装在机房或配电小间内与火灾现场隔离。

13.7.15消防应急照明电源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照明应由主电源和蓄电池组供电,当疏散照明为二级负荷及以上时,主电源由双电源自动转换箱供给,蓄电池组(EPS)可分区集中设置,也可分散附设于灯具内;为疏散照明供电的双电源自动转换箱、配电箱和EPS箱应安装于防火分区的配电小间内或电气竖井内。

2当楼层有多个防火分区时,宜由楼层配电室或变电所引双回路电源树干式为各防火分区内的疏散照明双电源配电箱供电。在各防火分区配电间设置疏散照明配电箱,电源由双电源配电箱供给,疏散照明配电箱配出的分支回路不宜跨越防火分区。

3当疏散照明配电箱在配电小间或电缆竖井内安装,竖向供电时,每个配电箱可为多个楼层的疏散照明灯供电。

4当疏散照明负荷为三级负荷时,宜由独立的消防疏散照明配电箱供电,可选内附蓄电池组的疏散照明灯具。

5高层建筑楼梯间疏散照明灯和标志灯,宜采用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分支回路竖向供电。

6疏散照明除按负荷分级供电外,尚应在灯具内或集中设置蓄电池组供电。

7备用照明可与疏散照明共用双电源配电箱或疏散照明配电箱。当市电满足供电要求时,不应采用蓄电池组供电;当市电不能满足供电要求设有发电机组时,消防设备机房可设内附蓄电池的过渡照明灯。

8同一防火分区内的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不应由应急照明配电箱的同一分支回路供电;疏散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可共管敷设,严禁在应急照明灯具供电的分支回路上连接插座。

13.7.16各类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应符合表13.7.16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3.8线缆选择及敷设

13.8.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导线选择及其敷设,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或传输信号的需要。所有消防线路,应采用铜芯电线或电缆。

13.8.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采用耐压不低于交流300V/500V的多股绝缘电线或电缆。采用交流220V/380V供电或控制的交流用电设备线路,应采用耐压不低于交流450V/750V的电线或0.6kV/l1.0kV的电缆。

13.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积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尚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电线、电缆的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表13.8.3的规定。

 

13.8.4消防配电线路的选择与敷设,应满足消防用电设备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采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总线,应选择燃烧性能Bl级的电线、电缆;其他场所的报警总线应选择燃烧性能不低于B2级的电线、电缆。消防联动总线及联动控制线应选择耐火铜芯电线、电缆。电线、电缆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31247的规定。

2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消防水泵、水幕泵及建筑高度超过lOOm民用建筑的疏散照明系统和防排烟系统的供电干线,其电能传输质量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应保证消防设备可靠运行。

3高层建筑的消防垂直配电干线计算电流在400A及以上时,宜采用耐火母线槽供电。

4消防用电设备火灾时持续运行的时间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为多台防火卷帘、疏散照明配电箱等消防负荷采用树干式供电时,宜选择预分支耐火电缆和分支矿物绝缘电缆。

6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与消控中心的通信线路、消防广播线路、监控摄像的视频和音频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线或耐火电缆。

7当建筑物内设有总变电所和分变电所时,总变电所至分变电所的35kV、20kV或10kV的电缆应采用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

8消防负荷的应急电源采用10kV柴油发电机组时,其输出的配电线路应采用耐压不低于10kV的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

9电压等级超过交流50V以上的消防配电线路在吊顶内或室内接驳时,应采用防火防水接线盒,不应采用普通接线盒接线。

▲ 条文说明
13.8.4 根据《建筑物电气装置》IEC 60364火灾防护的规定,消防配电线路应保证消防设备火灾时持续运行时间的要求,据此本标准提出应按消防设备持续供电时间要求的不同,选用不同耐火等级的电线、电缆或耐火母线槽条文中的 950℃是指火灾现场可能达到的温度,也是目前检测耐火电缆产品燃烧时需承受的温度。
    第1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总线由于火灾初期就完成报警任务。因此,可选择燃烧性能不低于B2级阻燃电线电缆,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的规定:消防联动总线及控制线路、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的总线、消防广播线路和消防电话线路选择耐火时间不低于750℃、90min 且满足毒性指标不低于t1的电线或电缆,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GB/T 19216 的规定。
    第2款 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通常指变电所配出回路至第一级配电箱之间的供电线路,设计人员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用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或耐火母线槽。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 -2014的规定,各类建筑的火灾延续时间为: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财贸金融楼、图书馆、书库、重要的档案楼、科研楼和高级宾馆的为3h;其他高层建筑和住宅为2h。同时规定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水幕泵等要运行3h或2h,喷淋泵运行1h。《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规定了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疏散照明系统的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5h。防排烟系统(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时间与疏散照明系统的工作时间相同。为了保证有效灭火和人员疏散安全,消防设备供电干线的耐火温度、耐火时间、耐受电压、防喷淋、防撞击等参数,应能保证供电干线电能传输质量,在火灾延续时间内满足消防设备可靠运行要求。
    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或耐火母线槽是在火灾中使用的,导体的温升是影响电压传输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导体的温度不宜超过500℃。耐火电缆或耐火母线槽一般选用铜导体,铜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0043/℃,当导体温度为500时,经计算导体的电阻是20”℃时的3倍,正常温度时线路压降为-5%,此时电缆电压降约为-15%,达到允许的下限值。根据本标准第9章规定,消防设备如水泵和风机类负荷(电动机不频繁启动)火灾时,端电压不宜低于85%;消防电梯(电动机频繁启动)不宜低于 90%。
    所以,在试验条件下耐火电缆、矿物绝缘电缆和母线槽的导体温度越低越好。
    目前,耐火电缆在火焰条件下完整性试验的供火温度有两个范围:750℃~800℃和 950℃~1000℃。《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额定电压0.6/1.0kV及以下电缆》GB/T 19216.21-2003/IEC 60331-21:1999规定试验装置一火焰温度不低于750℃的单独供火,推荐供火时间为90min(如果没有规定时)。《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云母带矿物绝缘波纹铜护套电缆及终端》 GB/T 34926-2017试验时选用火焰温度为950℃~1000℃,燃烧时间为180min。由于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核心温度通常在 650℃~900℃之间,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选用供火温度为950℃~1000℃耐火电缆或母线槽,可提高消防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有关耐火电缆和耐火母线槽的主要国家现行标准和国外标准如下:
    1)《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 阻燃、防火、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GA/T 537;
    2)《耐火母线干线系统(耐火母线槽)》JB/T 10327;
    3)《额定电压 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 第1部分:电缆》GB/T 13033.1-2007;
    4)《额定电压750V及以下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 第2部分:终端》GB/T 13033.2-2007;
    5)《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金属护套无机矿物绝缘电缆及终端》 JG/T 313-2014;
    6)《额定电压0.6/1kV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力电缆》(其中耐火型) JG/T 442-2014;
    7)《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云母带矿物绝缘波纹铜护套电缆及终端》GB/T 34926-2017;
    8)《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额定电压0.6/1.0kV及以下电缆GB/T 19216.21-2003/IEC 60331-21:1999;
    9)《用作烟和热控制系统及其他现役消防安全系统部件的大直径电缆的耐火完整性评估方法》BS 8491:2008;
    10)《在火焰条件下电缆线路完整试验耐火试验方法》BS6387:2013;
    11)(阻燃和耐火电线电或光缆通则》GB/T 196662019;
    12)《阻燃及耐火电缆 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第2部分:耐火电缆》GA 306.2-2007;
    13)《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2014。
    第4款 消防用电设备火灾时持续运行的时间应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规定:
    1) 火灾延续时间为3h的建筑物,消火栓泵运行时间为3h;火灾延续时间为2h的建筑物,消火栓泵运行时间为2h。
    2) 为钢制防火卷帘设置的水幕泵运行时间为3h。
    3) 喷淋泵运行时间为1h:连接高位消防水箱的加压泵工作时间为 10min.
    2 根据相关规范,其他消防设备的运行时间如下:
    1) 消防电梯的运行时间要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耐火时间保持一致,供电时间不低于 3h或 2h;消防控制室是灭火和消防设备控制的指挥中心,其工作时间要与火灾延续时间保持一致。
    防火电动卷帘门和防火门火灾初期落下和关闭就完成了赋子的任务,故可用最低耐火等级的电缆。
    第8款 通常柴油发电机输出的配电回路引至变电所进线柜的配出方式有两种:
    1 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合用一个配电回路,至变电所后再行分组。此时,至变电所的配电回路均应采用规定的耐火电缆。
    2 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在发电机房就分别配出,消防负荷应采用规定的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
    对于10kV柴油发电机的配出,通常是消防负荷与非消防负荷共用,因此要采用10kV耐火电缆和矿物绝缘电缆。

 

13.8.5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有特殊规定外,相同电压等级的双电源回路可在同一专用电缆桥架内敷设,当采用槽盒布线时,应采用金属隔板分隔;

2对于综合管廊大型布线场所,当消防配电线路与非消防配电线路布置在同侧时,消防配电线路应敷设在非消防配电线路的下方,并应保持300mm及以上的净间距;

3当水平敷设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采用穿导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导管内;

4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公共建筑,消防线路布线宜设专用竖井;当已经满足本标准第8.11.10条的要求时,可不设置专用竖井;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线路暗敷时,应采用穿金属导管或Bl级阻燃刚性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消防用电设备、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控制、通信、应急照明及应急广播等线路暗敷设时,应采用穿金属导管保护;

6消防应急广播线路、消防专用电话、报警总线、联动控制总线及其子系统的总线等线路敷设应符合本标准第26章表26.1.7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3.8.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线路和消防配电线路与其他配电线路原则上希望分电气竖井、电缆沟敷设,但在实际工程中实现难度较大,当报警线路和消防配电线路与其他配电线路共电气竖井、电缆沟敷设时,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第1款 在民用建筑消防线路布线系统中,为了节省投资和布线空间,大多数双电源回路采用专用电缆桥架敷设,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当采用槽盒布线时,双电源回路之间需加金属隔板分隔。
    对于25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应提高布线标准,采用双路由布线,其他建筑均按本条款执行。
    第2款 对于综合管廊大型布线场所,通常要求电气(强电、弱电)与给水排水和采暖通风专业管道各占一侧,因此对消防线路与其他配电线路在一侧敷设时,规定了安全布线要求。

 

13.9非消防负荷线缆与通信电缆的选择

13.9.1为防止火灾蔓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发生火灾时的扑救难度,选择相应燃烧性能等级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民用建筑中的电力电缆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选择燃烧性能Bl级及以上、产烟毒性为t0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O级的电线和电缆;

2避难层(间)明敷的电线和电缆应选择燃烧性能不低千Bl级、产烟毒性为t0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的电线和A级电缆;

3一类高层建筑中的金融建筑、省级电力调度建筑、省(市)级广播电视、电信建筑及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电线电缆燃烧性能应选用燃烧性能Bl级、产烟毒性为tl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1级;

4其他一类公共建筑应选择燃烧性能不低于B2级、产烟毒性为t2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2级的电线和电缆;

5长期有人滞留的地下建筑应选择烟气毒性为t0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o级的电线和电缆;

6建筑物内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选择的电线和电缆燃烧性能宜一致。

▲ 条文说明
13.9.1 近年来,随着电缆行业的技术发展,符合《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2014的规定的电线、电缆大量涌现,其燃烧性能分级为A级(不燃入、Β1级(难燃)、B2级(阻燃)、B3级(阻燃),这些电线、电缆的出现为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提供了支持。从防范电气火灾讲,其性能优于传统的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自身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幅降低。虽然发生火灾后,这些电缆被燃烧,但是其阻燃性能为人员疏散提供了更长的时间。符合《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2014的电线、电缆还增加了电缆燃烧时烟气释放的毒性指标:t0级、t1级、t2级,t0级烟气释放的毒性最小。另外,还增加了电缆燃烧时有机物的滴落指标:d0级、d1级、d2级,d0 级电缆燃烧时的滴落物最少。电缆燃烧时的滴落物是火灾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防止火灾蔓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发生火灾时的扑救难度,选择相应燃烧性能等级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为防火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节基于上述原则对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级别电线电缆作了规定。

 

13.9.2当配电线路在桥架内或竖井内成束敷设受非金属含量限制不能满足阻燃要求时,应选择敷设不受非金属含量限制的电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B/T18380.33 GB/T18380.36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13.9.2 配电线路在桥架内或竖井内成束敷设受非金属含量限制不能满足《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1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试验装置》GB/T18380.31-2008的有关要求时,选择不受非金属含量限制电缆,该电缆应符合《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2014规定的A级及以上的不燃性电缆。

 

13.9.3综合布线系统的通信电缆和光缆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选择相应燃烧性能等级的通信电缆和光缆,并应符合表13.9.3的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或等于应采用通过水平燃烧试验要求的100m的公共建筑;水平敷设通信电缆或光缆

2建筑高度小于100m大于或等于50m且面积超过l00000m2的公共建筑;垂直敷设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通信电缆或

3B级及以上数据中心光缆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通信电缆或水平敷设光缆,宜采用通过水平燃烧试验要重要公共建筑求的通信电缆或光缆垂直敷设应采用不低于B2级的通信电缆或光缆建筑物类型其他公共建筑续表13.9.3敷设方式水平及垂直敷设通信电缆阻燃级别宜采用B2级的通信电缆或光缆注:

        1B1、B2、B3级为《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31247 2014规定的通信电缆及光缆的燃烧性能分级。

2重要公共建筑见条文说明。

▲ 条文说明
13.9.3 综合布线系统的通信电缆和光缆在民用建筑中大量应用,火灾时,成为火灾蔓延的途径之一。因此,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选择相应燃烧性能等级的通信电缆和光缆,并应符合本标准表13.9.3的规定。表中标注的重要建筑物包括:城市的机场航站楼、高铁站、地铁车站;金融证券类建筑;省市级及以上政府办公楼;国家省级以上电力调度中心;电信枢纽;2000 个床位及以上的医院等建筑。
    水平燃烧测试是依据公安部消防局下属消防研究所的水平燃烧性能检测设备,测试样品在燃烧试验时间(20min)内需同时满足:最大烟密度≤0.50;平均烟密度≤0.15;最大火焰传播距离≤1.5m。其中有任一项指标未达标则视为样品未通过测试。

 

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4.1一般规定

14.1一般规定

 

14.1.1本章可适用于普通风险对象的单体及群体民用建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具有高风险对象的公共建筑,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14.1.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宜由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和相关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可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等。

▲ 条文说明
14.1.2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是指对安全技术防范各子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集成设计或总系统集成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

 

14.1.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防的区域及部位宜符合下列规定:

1周界宜包括建筑物、建筑群外围周界、建筑物周边外墙、建筑物地面层、建筑物顶层等;

2出入口宜包括建筑物、建筑群周界出入口、建筑物地面层出入口、房间门、建筑物内和楼群间通道出入口、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停车库(场)出入口等;

3通道宜包括周界内主要通道、门厅(大堂)、楼层通道、楼层电梯厅、自动扶梯口等;

4公共区域宜包括营业厅、会议厅、休息厅、功能转换层、避难层、停车库(场)等;

5重要部位宜包括重要办公室、财务出纳室、集中收款处、重要物品库房、重要机房和设备间、重要厨房等;

6民用建筑场所设置的视频监控设备,不得直接朝向涉密和敏感的有关设施。

14.1.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宜采用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系统设计前宜对项目进行风险和安全需求分析。

▲ 条文说明
14.1.4 数字化、网络化、宽带化、高清化、智能化是未来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但模拟与数字混合系统在某些建筑及场合仍将适用。
    风险和安全需求分析是确定系统防护要求和系统设计的基础。风险是项目易受攻击的程度及攻击可能造成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安全需求是为防止受到攻击和减少损失而采取的防护措施。分析明确防护的目的、防护级别,确定适当的技术系统和技术手段。

 

14.1.5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和《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等有关规定。

14.2入侵报警系统

14.2入侵报警系统

14.2.1入侵报警系统的设防,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根据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分别设置或综合设置建筑物、建筑群周界防护、区域防护、空间防护、重点目标防护系统;

2周界设置入侵探测器时,应构成连续尤间断的警戒线(面),每个独立防区长度不宜大于200m;

3建筑物地面层与顶层的出入口、外窗宜设置入侵探测器;

4重要通道及出入口宜设置入侵探测器;

5重要部位宜设置入侵探测器,财务出纳室、重要物品库房应设置入侵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

▲ 条文说明
14.2.1 建筑物尤其是住宅,地面层与顶层是最易受到入侵威胁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在此薄弱部位考虑设防。
    周界的每个独立防区长度不宜过大(超过200m),电子围栏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每个防区长度不宜大于100m,以便于报警定位与维护管理。当周界较长时,可增加多防区控制器,这样可以把周界分成多个防区,降低成本,方便管理。

 

14.2.2入侵报警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宜由前端探测设备、传输单元、控制设备、显示记录设备等组成;

2系统宜与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

3根据需要,系统除应具有本地报警功能外,还应具有异地报警的相应接口;

4系统应具有自检、故障报警、防破坏报警等功能;

5应根据防护要求和设防特点,选择不同技术性能的入侵探测器。

▲ 条文说明
14.2.2 入侵报警系统防护再严密,若做不到自检、故障报警、防破坏报警等功能,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必将受到影响。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设备的防拆开关不连接系统或入侵探测器报警信号与防拆报警信号连在一个防区,在撤防状态下,系统对探测器的防拆信号不响应,这种设计或安装是不符合防拆保护要求的。为此,对于可设防/撤防防区设备的防拆装置报警要设为单独防区,且24h设防。

 

14.2.3入侵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器的灵敏度、探测距离、覆盖面积应能满足防护要求;

2报警区域应按不同目标区域相对独立性划分;当防护区域较大、报警点分散时,应采用带有地址码的探测器;

3防护目标应在入侵探测器的有效探测范围内,入侵探测器覆盖范围内应无盲区;

4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护区域内,不应有影响探测的障碍物,并应避免受热源干扰;

5拾音器的安装位置应与摄像机相配合,音频信号应接入该摄像机音频通道上;

6采用室外双光束或多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时,探测器最远警戒距离不应大于其最大探测距离的70%;围墙顶端与最下一道光束距离不应大于0.3m;

7紧急报警按钮的设置应隐蔽、安全和便千操作。

 

 

14.2.4系统信号传输宜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方式。

14.2.5控制、显示记录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布防、撤防、报警、故障等信息的存储时间不应小于30d;

2系统应显示和记录发生的入侵事件、时间和地点;重要目标的入侵报警系统应有声音或视频复核功能;

3系统宜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和撤防;

4除特殊要求外,系统报警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

5报警控制器应具有驱动外围设备功能,并应具有与其他系统集成、联网的接口;

6报警控制器应设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容掀应保证系统正常工作8h。

14.3视频监控系统

14.3.1视频监控摄像机的设防应符合下列规定:

1周界宜配合周界入侵探测器设置监控摄像机;

2公共建筑地面层出入口、门厅(大堂)、主要通道、电梯轿厢、停车库(场)行车道及出入口等应设置监控摄像机;

3建筑物楼层通道、电梯厅、自动扶梯口、停车库(场)内宜设置监控摄像机;

4建筑物内重要部位应设置监控摄像机;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应设置监控摄像机;

5安全运营、安全生产、安全防范等其他场所宜设置监控摄像机;

6监控摄像机设置部位宜符合表14.3.1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4.3.1 视频监控摄像机设置部位很难一一列举,但不外乎用于安全生产、安全运营、安保监督等方面。设计人员应根据项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选用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摄像机,达到一定的安防视频监控目的。
    摄像机的设置部位不限于表14.3.1所列。

 

14.3.2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宜由前端设备、传输单元、控制设备、显示设备、记录设备等组成;

2系统设计宜满足监控区域有效覆盖、合理布局、图像清晰、控制有效的基本要求;

3系统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可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等级应符合表14.3.2的规定;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监视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级,回放图像质最不应低于3级;表14.3.2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等级图像等级模拟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数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5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不觉察

        4稍有觉察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可觉察,但不讨厌

        3有明显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稍有讨厌

        2损伤或千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讨厌

        1损伤或干扰极严霞,不能观看非常讨厌

4系统的制式宜与通用的电视制式一致;所选用的设备、部件在连接端口应保持物理特性一致、输入输出信号特性一致;

5根据系统的规模、业态管理要求,设置安防监控(分)中心;

6系统宜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

▲ 条文说明
14.3.2 为使视频监控系统在设备上互相兼容,在连接端口层面上保持物理特性、输入输出信号特性的一致性是十分必要的。如模拟视频输入输出阻抗及同轴电缆特性阻抗都以目前的模拟电视制式为准;音频设备的输入输出阻抗都为高阻抗等。

 

14.3.3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宜采用专用信息网络,系统应满足图像的原始完整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2传输的图像质量不宜低于4CIF(704X576),单路图像占用网络带宽不宜低于ZMbps;

3视频编码设备应采用主流编码标准,视频图像分辨率应支持4CIF(704X576)及以上;

4视频解码设备应具有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协议,宜扩展支持SIP、RTSP、RTP、RTCP等网络协议;

5系统的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

6系统中所有接入设备的网络端口应予以管理;需要与外网互联的系统,应具有保证信息安全的功能;

7系统应提供开放的控制接口及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

▲ 条文说明
14.3.3 网络实用带宽估算方法:128路以下时,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实用带宽应大于系统接入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2;128路以上时,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实用带宽应大于系统接入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允许并发显示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对于有线IP网络352×288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用512kbps估算;704×576分辨率的单路视频码率可用3×512kbps估算。
    目前主要的视频编解码标准有:国际电联制定的H.264、H.265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MPEG-4标准,我国自行开发批准的SVAC、AVS标准等。视频图像分辨率应支持4CIF(704×576)及以上并可调,宜支持G.711/G.723.1/G.729音频编解码标准。

 

14.3.4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彩色CCD摄像机,彩色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宜在400TVL以上;

2摄像机信噪比不应低于46dB;

3图像画面灰度不应低于8级。

14.3.5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彩色CCD或CMOS摄像机,单画面像素不应小于4CIF(704X576),单路显示帧率不宜小25fps;

2系统峰值信噪比CPSNR)不应低于32dB;

3图像画面灰度不应低于8级;

4音视频记录失步应不大于1s。

14.3.6摄像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摄像机应设置在便于目标监视不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宜顺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当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用具有逆光补偿功能的摄像机;

2监视场所的最低环境照度,宜高于摄像机最低照度(灵敏度)的50倍;

3设置在室外或环境照度较低的彩色摄像机,其灵敏度不应大于1.01x(Fl.4),或选用在低照度时能自动转换为黑臼图像的彩色摄像机;

4被监视场所照度低于所采用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时,应加装辅助照明设施或采用带红外照明装置的摄像机;

5宜优先选用定焦距、定方向、固定/自动光圈镜头的摄像机,需大范围监控时可选用带有云台和变焦镜头的摄像机;

6应根据摄像机所安装的环境、监视要求配置适当的云台、防护罩;安装在室外的摄像机必须加装能适应现场环境的多功能防护罩;

7摄像机安装距地高度,室内宜为2.5m~5m,室外宜为3.5m~10m;

8摄像机需要隐蔽安装时应采取隐蔽措施,可采川小孔镜头或棱镜镜头;电梯轿厢内设置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左或右侧上部;

9电梯轿厢内设置摄像机时,视频信号电缆应选用屏蔽性能好的电梯专用电缆。

▲ 条文说明
14.3.6 监视场所环境照度要求高于摄像机最低照度的50倍以上,这是近些年来工程中的经验值。电梯轿厢安装摄像机主要目的是监视轿厢内整体情况及获取乘客面部信息。

 

14.3.7摄像机镜头的选配应符合下列规定:l镜头的焦距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与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可按下式计算:F=A·L/H式中:F焦距(mm);A像场高(mm);L物距(mm);H视场高(mm)。(14.3.7)

2监视视野狭长的区域,可选择视角在30°以内的长焦(望远)镜头。监视目标视距小而视角较大时,可选择视角在55°以上的广角镜头;景深大、视角范围广且被监视目标移动时,宜选择变焦距镜头。

3在光照度变化范围相差100倍以上的场所,应选择自动电子快门、自动光圈镜头,或选用具有宽动态功能的摄像机。

4当有遥控要求时,可选择具有聚焦、光圈、变焦遥控功能的镜头。

5镜头接口应与摄像机的接口一致。

6镜头规格应与摄像机CCD/CMOS尺寸相对应。

14.3.8系统的信号传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输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现场环境和管理方式综合考虑;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必要时可采用尤线传输和有线传输混合方式;

2肾采用有线传输方式时,模拟系统传输介质宜采用同轴电缆,数字系统传输介质宜采用综合布线对绞电缆或光缆;当长距离传输或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传输时,应采用光缆;

3系统的控制信号可采用多芯电缆直接传输,或将其进行数字编码用电(光)缆传输。

14.3.9系统的控制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1对摄像机等前端设备的控制;

2图像显示任意编程及手动、自动切换;

3图像显示应具有摄像机位置编码、时间、日期等信息;

4对图像记录设备的控制;

5支持必要的联动控制,当报警发生时,能对报警现场的图像或声音进行复核,并能自动切换到指定的显示设备上显示和自动实时录像;

6数字系统前端设备与监控中心控制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不应大于2s,视频报警联动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

7视频切换控制设备应具有配置信息存储功能,在断电或关机后,对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编号、地址、时间等均可记忆,在供电恢复或开机后,系统应恢复正常工作;

8系统宜具有自诊断功能,宜具有多级主机(主控、分控)管理功能或网络管理功能。

 

 

14.3.10显示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示设备可采用监视器、液晶平板显示器、背投影显示墙等;

2宜采用彩色显示设备;最佳视距宜在4倍~6倍显示屏尺寸之间,或监视屏幕墙高的2倍~4倍距离之间;

3应选用比摄像机清晰度高一档(lOOTVL)的显示设备;固定监控终端主机显示分辨率不应小1024X768;

4显示设备的配置数量,应满足现场摄像机数量和管理使用的要求,合理确定视频输入、输出的配比关系;

5电梯轿厢内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宜与电梯运行楼层字符叠加,实时显示电梯运行信息;

6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中,当多个摄像机需要连续监视及长时间录像时,可进行多画面处理;当一路视频信号需要送到多个显示设备或记录设备上时,宜采用视频分配器进行分配。

▲ 条文说明
14.3.10 显示设备的配置数量与前端摄像机数量的配比不是定数,可根据监视场所的重要性程度、系统规模大小及显示屏尺寸配置相应数量的显示设备。配比可以是1:4、1:8、1:10或1:16。性质重要比例就高些,规模较大比例就小些,一般有主显示屏、轮巡显示屏及多画面显示屏。显示屏宜采用29in~55in彩色显示设备。

 

14.3.11图像记录设备的配备与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数字技术或网络存储技术进行图像存储;

2数字录像设备输入、输出信号,视频、音频指标均应与整个系统的技术指标相适应;

3数字录像设备应具有记录和回放全双工、报警联动、图像检索及视频丢失报警等功能;

4每路存储的图像分辨率不宜低于4CIF,每路存储时间不应少千30d;对于重要应用场合,记录图像速度不应小于25fps;对千其他场所,记录速度不应小于6fps;

5图像记录设备硬盘容量可根据录像质量要求、摄像机码流参数、记录视频路数、信号压缩方式及保存时间确定;

6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应根据安全管理要求、系统规模、网络状况,选择采用分布式存储、集中式存储或混合存储方式;网络存储设备应采用RAID(冗余磁盘阵列)技术;

7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动的视频监控系统、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视频监控系统应设置专用显示设备,宜单独配备相应的图像记录设备。

▲ 条文说明
14.3.11 对于小型系统(120路以下),可采用数字硬盘录像机(DVR)或网络视频录像机(NVR);对于中型系统(400路以下),可采用网络视频录像机(NVR)或中心级视频网络存储设备(CVR);对于大型系统(400路以上、存储容量大于500TB),宜采用IP-SAN/NAS集中存储架构,配备高密度磁盘阵列或光盘刻录机进行存储。综合信息网络存储设备应采用RAID冗余机制确保数据安全,根据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存储策略合理配置存储设备。配置的专用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网络存储系统、光盘刻录机等)应能备份需要长期保留的信息。

 

14.3.12前端摄像机、解码器等宜由监控中心专线集中供电。前端摄像机设备距监控中心较远时,可就地供电。网络摄像机可采用POE(以太网供电)方式。重要部位网络摄像机不宜采用POE供电方式。

14.3.13系统宜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其蓄电池组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h。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4.4出入口控制系统

14.4出入口控制系统

14.4.1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系统功能要求、出入权限、出入时间段、通行流量等因素,确定系统设备配置;

2重要通道、重要部位宜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

3系统应具有对强行开门、长时间不关门、通信中断、设备故障等非正常情况,实时报警功能;

4系统从识读至执行机构动作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2s;现场事件信息传送至出入口管理主机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

▲ 条文说明
14.4.1 出入口控制系统一般还被通俗地称为“门禁系统”,但从字面上看门禁系统不能全面表述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内涵。把出入口控制系统看成仅是对目标人员通过受控门的管控是不全面的,起码还应该包括对物品流动的管控。同样,仅对出入目标实施放行与拒绝操作而无事件记录及报警功能的系统,也是达不到安防管理要求的。

 

14.4.2出入口控制系统宜由前端识读装置与执行机构、传输单元、处理与控制设备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具有放行、拒绝、记录、报警基本功能。

14.4.3疏散通道上设置的出入口控制装置必须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或紧急疏散状态下,出入口控制装置应处千开启状态。(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4.4.3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与消防紧急疏散系统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出人口控制系统,其强调的是对空间的隔离,以保证管理安全(Security),而消防紧急疏散强调的是快速逃离,以保证人身安全(Safety)。所以在人身安全优先的原则指导下,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消防紧急疏散的需求,即安装在疏散通道上的出入口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必须与消防联动,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不使用钥匙、不经过识读判别,迅速安全地通过。
【技术要点】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输出的信号通常为无源干接点信号,出入口控制系统与其联动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对出入口控制系统控制的电控锁直接断电方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直接外接继电器实现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电控锁电源进行控制,即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220V电源通断,当发生火灾报警时继电器会及时动作,强行对出入口控制系统电控锁电源进行断电控制(市电及后备电源),以使系统断电时指定的门能够自动打开。
    第二,出入口控制系统逻辑判断联动(间接联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信号与出入口控制器上的联动扩展端口直接沟通,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包括消防报警信号输入、玻璃破碎器报警信号输入等输入功能,以及声光报警器信号输出、强制电锁动作输出等功能。当发生火灾时,出入口控制器会接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继电器干触点方式传输过来的消防报警信号(消防系统主动发送信号,出入口控制系统被动接收并执行控制),从而按预定的联动命令去控制指定的电锁自动打开或关闭,以方便人员正常疏散,达到逃生目的,同时关闭某些门以阻隔烟火蔓延。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出入口控制系统时,初步设计说明和施工图设计首页或系统图应注明哪些出入口控制系统需要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联动要求及联动方式。
    检查:在审核设计出入口控制系统时,应检查设计说明、首页说明及系统图,是否注明或表明了出入口控制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的联动。

 

14.4.4系统前端识读装置与执行机构,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宜具有防尾随、防返传措施。

14.4.5出入口可设定不同的出入权限。系统应对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

14.4.6单门出入口控制器应安装在该出入口对应的受控区内;多门出入口控制器应安装在同级别受控区或高级别受控区内。识读设备应安装在出入口附近便于目标的识读操作,安装高度距地宜为1.4m。

▲ 条文说明
14.4.6 同级别受控区是指它们对目标的授权是一致的,高级别受控区是指能进入其中的目标一定能进入比其级别低的受控区,反之则不然。当电控锁的连接线必须离开本受控区、同级别受控区、高级别受控区敷设时,有可能成为被攻击的薄弱环节,须加以防护。若想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尽量采用联网控制的单门出人口控制器,若采用多门出入口控制器,则应安装在高级别受控区内并做好连接线的防护。

 

14.4.7识读设备与出入口控制器之间宜采用屏蔽对绞电缆,出入口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总线最小截面积不应小千1.0mm气多芯电缆的单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50mm2

14.4.8系统管理主机宜对系统中的有关信息自动记录、打印、存储,并有防篡改和防销毁等措施。

14.4.9当系统管理主机发生故障或通信线路故障时,出入口控制器应能独立工作。重要场合出入口控制器应配置UPS,当正常电源失去时,应保证系统连续工作不少于48h,并保证密钥信息及记录信息记忆一年不丢失。

14.4.10系统宜独立组网运行,并宜具有与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联动的功能。

▲ 条文说明
14.4.10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独立运行和联动正是该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独立性强调了系统不依赖于其他系统的好坏而能可靠工作;联动性强调紧急疏散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保证安全疏散,另一方面提高处警效率。

 

14.4.11当与一卡通联合设置时,应保证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14.4.12根据需要可在重要出入口处设置行李或包裹检查、金属探测、爆炸物探测等防爆安全检查设备。

14

 

14.5电子巡查系统

14.5.1电子巡查系统可采用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或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对实时巡查要求高的建筑物,宜采用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其他可采用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

▲ 条文说明
14.5.1 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较为复杂,实时性是它的最大特点。离线式无须布线,较为灵活、方便、经济。

 

14.5.2巡查站点应设置在建筑物出入口、楼梯前室、电梯前室、停车库(场)、重要部位附近、主要通道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地方。

14.5.3巡查站点识读器的安装位置宜隐蔽,安装高度距地宜为1.4m。

14.5.4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宜独立设置,也可作为出入口控制系统或入侵报警系统的内置功能模块配合识读装置,达到实时巡查的目的。

14.5.5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在巡查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应能及时报警;独立设置的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应能与安防综合管理系统联网。

14.5.6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出现系统故障时,识读装置应能独立实现对该点巡查信息的记录,系统恢复后自动上传记录信息。巡查记录保存时间不宜小于30d。

14.5.7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应采用信息识读器或其他方式,对巡查行动、状态进行监督和记录。巡查人员应配备可靠的通信工具或紧急报警装置。

14.5.8巡查管理主机应利用软件,实现对巡查路线的设置、更改等管理,并对未巡查、未按规定路线巡查、未按时巡查等情况进行记录、报警。

▲ 条文说明
14.5.8 无论是在线式还是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都应能对巡查路线进行设置、更改,并能自动记录巡查信息。

 

14.6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6.1有车辆进出控制及收费管理要求的停车库(场)宜设置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6.2系统应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下列功能:

1入口处车辆统计与车位显示、出口处收费显示;

2出入口电动栏杆机(道闸)自动控制;

3车辆出入检测与读卡识别;

4自动计时、计费与收费;

5出入口及场内通道行车指示;

6车位引导与调度控制;

7消防疏散联动、紧急报警、对讲;

8视频监控;

9车牌视频识别免取卡出入管理;

10智能反向寻车;

11多个出入口的联网与综合管理;

        12分层(区)的车辆统计与车位状况显示;

13停车场(库)分层(区)的车辆查询、自助缴费终端。

▲ 条文说明
14.6.2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停车库(场)的建筑布局、投资和对系统需求分析。本条所列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形成适当的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4.6.3可根据管理需要,采用编码凭证、车牌识别或读卡器方式对出入车辆进行管理。当功能暂不明确时宜采用综合管理方式。

14.6.4停车库(场)的入口区应设置出票读卡机、视频识别摄像机,出口区应设置验票读卡机、视频识别摄像机。停车库(场)的收费管理室宜设置在出口区域。

14.6.5读卡器宜与出票(卡)机和验票(卡)机合放在一起,安装在车辆出入口安全岛上,距电动栏杆机距离不宜小于2.2m,距地面高度宜为1.0m~1.4m。

14.6.6停车库(场)内所设置的视频监控或入侵报警系统,除在收费管理室控制外,还应在安防监控中心进行集中管理、联网监控。视频识别摄像机宜安装在读卡器前方位置,摄像机距地面高度宜为1.0m~2.0m,距读卡器的距离宜为2.5m~3.5m。

14.6.7电动栏杆机识读控制宜采用蓝牙通信技术或采用视频识别技术,有一卡通要求时应与一卡通系统联网设计。

14.6.8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应具备先进、灵活、高效等特点,可利用免取卡、临时卡、计次卡、储值卡等实行全自动管理。

▲ 条文说明
14.6.8 对于较大型、管理复杂的停车库(场)来说,管理的便捷、灵活、有效非常重要。分散收费、视频识别、反向寻车、联网管理等,都是系统便捷、灵活、有效的体现。

 

14.6.9车辆检测地感线圈宜为防水密封感应线圈,其他线路不得与地感线圈相交,并应与其保持不少于0.5m的距离。

14.6.10自动收费管理系统可根据管理模式,采用出口处收费、服务台收费或自助缴费等形式。交费后在规定时间内,在出口直接通过车牌识别或验卡放行。并应具有违规识读、手动开闸等非法操作行为的记录和报警功能。

14.6.11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应自成网络、独立运行,也可与安防综合管理系统联网。

14.6.12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联动打开电动栏杆机。

 

14.7楼宇对讲系统

14.7.1楼宇对讲系统宜由访客呼叫机、用户接收机、管理机、电源等组成。

14.7.2楼宇对讲系统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

1别墅宜选用访客可视对讲系统;多幢别墅统一物业管理时,宜选用数字联网式访客可视对讲系统;

2住宅小区和单元式公寓应选用联网式访客(可视)对讲系统;

3有楼宇对讲需求的其他民用建筑宜设置楼宇对讲系统;

4管理机可监控访客呼叫机并可与用户接收机双向对讲,管理机应具有优先通话功能;宜具有设备管理和权限管理功能;

5访客呼叫机应具有密码开锁功能,宜具有识读感应卡开锁功能;

6用户接收机应具有与访客呼叫机、管理机双向对讲功能、遥控开锁功能,宜具有报警求助功能和监视功能;

7楼宇对讲系统应具有与安防监控中心联网的接口,用户接收机报警求助信号应能直接传至管理机,报警求助信号宜同时传至安防监控中心。

▲ 条文说明
14.7.2 联网式楼宇对讲系统室内分机应该具有紧急求助功能或有紧急求助扩展接口,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向管理中心(管理机)报警。

 

14.7.3访客呼叫机和用户接收机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1访客呼叫机宜安装在入口防护门上或入口附近墙体上,安装高度底边距地宜为1.3m;

2用户接收机宜安装在过厅侧墙或起居室墙上,安装高度底边距地宜为1.3m。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4.8传输线路

14.8.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线缆可穿导管敷设,亦可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共用电缆槽盒布线。传输线路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条件和容易遭受损坏或人为破坏等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 条文说明
14.8.1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传输线路关键在于安全,隐蔽、防火、防破坏、抗干扰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传输线路设计还应符合本标准第13章、第26章的相关规定。

 

14.8.2传输线路布线设计还应符合本标准第13章、第26窜的相关规定。

14.9安防监控中心

14.9.1设有集中监控要求的建筑应设置安防监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应配置接收、显示、记录、控制、管理等硬件设备和管理软件。

 

 

14.9.2安防监控中心的使用面积应与安防系统的规模相适应,不宜小于20m2。与消防控制室或智能化总控室合用时,其专用工作区面积不宜小于12m2

14.9.3安防监控中心接收、记录、电源装置等硬件设备宜安装在独立设备间内,并宜采取散热和降噪措施。

14.9.4安防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结的通信装置,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自2022年10月1日起废止该条,新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 55024-2022)

▲ 条文说明
14.9.4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安防监控中心是安防系统的神经枢纽和指挥中心,尤其是设在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内,以及设在建筑面积大于20000m²公共建筑中的安防监控中心至关重要,应该列为禁区(不允许未授权人员随意出入的防护区域)。所以除了自身要有安全防护措施外,其对外通信联结也非常重要,它是下达指挥命令和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告的必要保证。通信措施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有线通信是指公网电话或报警专线电话,无线通信是指区域无线对讲机或移动电话等。
    关系全国或者所在地区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单位是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按照下列范围提出,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①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重要新闻单位;②机场、港口、大型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③国防科技工业重要产品的研制、生产单位;④电信、邮政、金融单位;⑤大型能源动力设施、水利设施和城市水、电、燃气、热力供应设施;⑥大型物资储备单位和大型商贸中心;⑦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和大型文化、体育场所;⑧博物馆、档案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⑨研制、生产、销售、储存危险物品或者实验、保藏传染性菌种、毒种的单位;⑩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单位。
【技术要点】
    设在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内,以及设在建筑面积大于20000m²的公共建筑中的安防监控中心(包括与消防控制室合设的消防安防控制中心),是不允许未授权人员随意出入的。故在施工图设计时应对安防监控中心的出入口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或其他限制措施。除此之外,其对外通信联结也非常重要。所以应设置有线及无线通信设施,并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实施与检查】
    实施:在设计安防监控中心时,应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及外线或专线电话,并标明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检查:在审核安防监控中心设计时,应检查是否设计了出入口控制装置及外线或专线电话,首页说明或机房布置图附注中,是否注明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14.9.5安防监控中心的设置、设备布置、环境条件及对土建专业的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14.9.6供电电源、防雷与接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防监控中心宜设置专用配电箱;当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机房,或与智能化总控室合用机房时,配电箱可合用;

2防雷与接地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14.10安防综合管理系统

14.10.1安防综合管理系统设计包括集成系统和安防综合管理平台设计,系统集成方式和集成范围,应根据建设单位需求、系统规模及安全管理规定等确定。

14.10.2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宜由集成系统网络、集成系统平台(多媒体计算机及应用软件)、集成互为关联各类信息的通信接口等构成。

▲ 条文说明
14.10.2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可在物理、逻辑上连接起来,成为子系统垂直管理体系,即实现系统集成设计;也可通过各子系统提供开放的控制接口及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借助统一的集成系统平台(多媒体计算机及应用软件),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安防综合管理系统。

 

14.10.3入侵报警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当发生报警时,联动装置应能启动摄像、录音、辅助照明等装置,并自动进入实时录像状态。

14.10.4视频监控系统宜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联动,在火灾情况下,可自动将监视图像切换至现场画面,监视火灾趋势,向消防人员提供必要信息。

14.10.5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应采用成熟、稳定、具有简体中文界面的应用软件。系统应具有相应容量的数据库、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管理能力。

14.10.6当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发生故障时,各子系统应能独立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不应影响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14.10.7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宜在通用标准的软硬件平台上,实现互操作、资源共享及综合管理,并能与上一级管理系统进行更高一级的集成设计。当与公安系统联网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的相关规定。

▲ 条文说明
14.10.7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应采用标准化通信协议,宜采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三层模式,以保证系统通信的实时性和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与上一级管理系统进行更高一级的集成设计,即可纳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集成设计。

 

14.11应急响应系统

14.11.1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宜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基础,构建数据库资源共享的应急响应系统。

▲ 条文说明
14.11.1 面积超过20000m²的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应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基础,构建应急联动系统。通过多种技术手段、采取多种通信方式、运用专业化应急预案,对火灾、非法入侵、突发安全事件等,实行现场指挥调度、事故紧急处置、组织疏散引导,以及接收上级指令等。

 

14.11.2应急响应系统应能对所管理范围内的火灾、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实时报警与分级响应,及时掌握事件情况向上级报告,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实行现场指挥调度、事件紧急处置、组织疏散及接收上级指令等。

14.11.3应急响应系统宜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可视化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应配置有线或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紧急报警系统、消防与安防联动控制、消防与建筑设备联动控制、应急广播与信息发布联动播放等。

▲ 条文说明
14.11.3 应急响应系统是对消防、安防等智能化系统信息关联、资源整合、功能衔接的合成,系统指挥中心是处置公共安全事件的核心,应能为参与指挥人员提供多种方式的通信与信息服务,监视并预测事件进展,为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持。

 

14.11.4应急响应系统应纳入建筑物所在区域应急管理体系并符合有关管理规定,系统设备可设在安防监控中心内。

 

15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1一般规定

15.1.1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应与该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及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相适应。

▲ 条文说明
15.1.1 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有线电视系统的业务也向多元化拓展。有线电视系统除了具备原有的有线电视广播类业务,还开展了互动电视类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网络服务业务、多媒体通信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视支付业务、远程控制以及基于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的物联网业务等。因全国各地区发展速度不一致,所以民用建筑的有线电视系统应结合国家和当地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划进行设计。
    新建的有线电视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改建或扩建的有线电视系统应对原有业务系统向下兼容。

 

15.1.2有线电视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系统应按双向、交互、多业务网络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满足三网融合的技术要求。

▲ 条文说明
15.1.2 除特殊地区和特殊要求外,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应设计成双向系统,满足用户终端传输下行信号和上行信号的需求。三网融合的技术要求主要是针对系统的城域网,设计人员应根据本地区的城域网做好本工程的系统接入分配网的设计。

 

15.1.3自设卫星电视接收信号、自设节目源信号宜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传输。

▲ 条文说明
15.1.3 自设卫星电视接收信号或自设节目的信号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传输,用户终端可使用一个传输网络收看上述三类节目。这种方式既经济合理,又便于系统运行维护。

 

15.1.4有线电视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5.1.4 民用建筑设置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5.2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原则

15.2.1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应由自设前端或分配网络的接入点开始设计,并应明确下列主要技术条件和要求:

1系统的组网形式;

2有线电视信号接入点接口的技术参数;

3用户终端的分布位置、数量及功能需求。

▲ 条文说明
15.2.1 有线电视系统组成形式在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里有描述。
    有线电视网络可由干线网、城域干线网和接入分配网构成。干线网是连接两个以上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前端的大容量光传输网络。干线网可分国家干线网和省干线网两类。
    城域干线网是城市有线电视网络中,连接前端和所有分前端的网络(针对HFC);或者连接所有核心节点、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的网络(针对IP)。
    接入分配网是城市有线电视网络中连接城域干线网边缘设备和用户终端(或者用户家庭网络网关)的网络。
    有线电视系统组网可由三种技术体系构成: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体系、数字基带传输交换(IP)体系、HFC和数字基带传输交换的叠加或融合(混合体系)体系。三种体系架构的应用由当地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管理部门确定,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有线电视组网的形式进行设计。
    目前全国各地区有线电视系统组网入户的现状如下:
    1 同轴电缆入户,HFC电口(CATVRF接口)接电视;或增加机顶盒(Cable Modem)可接提供HFC电口(CATV RF)接电视,提供IP电口(10/100Base-T接口RJ45)接电脑。
    国内绝大多数有线网络运营商采用此种做法。
    2 同轴电缆十对绞电缆入户,同轴电缆提供HFC电口(CATVRF)接电视;对绞电缆提供IP电口(10/100Base-T接口RJ45)接电脑。国内少量有线网络运营商采用此种做法。
    3 光纤入户,目前国内少量有线网络运营商在特定试点小区采用,技术体制可分以下三种:
    1)HFC光口(含Cable Modem)+EoC光口(以太网封装数据业务);
    2)HFC光口(不含Cable Modem)+EPON光口(以太网封装数据业务);
    3)HFC光口(不含Cable Modem)+GPON光口(ATM/GEM封装数据业务)。
    双向传输已成为有线电视传输网络的主流,根据我国目前有线电视系统的构成形式,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仍是较为理想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三网融合后可通过IP组网形式,实现光纤到户和光纤到用户终端设备。目前已能通过IP组网和EoC组网实现光纤到户,光纤到用户终端设备还需配置相应的产品或光电转换装置。
    由于有线电视网络有三种形式,所以设计人员在做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系统的组网形式,组网形式不同,接入点接口的技术参数也不同。当设计人员明确有线电视组网络形式后,没有自设前端的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宜从建设用地红线内当地有线广播电视信号接入点开始做设计。系统的接入点应由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管理部门确定。当建筑物及建筑群规模大,速率要求高时,建设用地红线内接入点数量及要求宜与当地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管理部门商定,有可能会设置分前端(当地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的分前端,不是民用建筑的自设前端)。当建设用地红线内设置分前端时,系统可从分前端开始做设计。
    光缆的芯数应根据用户业务类型、数量及需求配置,分前端至光交接箱的光缆一般不少于8芯光纤;光交接箱至每个光节点的光缆一般为4芯~8芯光纤,超过100个用户终端的建筑物与建筑群,光交接箱至光节点的光缆一般不少于8芯光纤。

 

15.2.2自设前端的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宜将当地有线电视信号接至自设前端,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5.2.1条规定外,还应明确下列主要条件和技术要求:

1自设前端时各类自设节目信号源的数量、类别;

2卫星电视接收天线设置点周围的地形,以及干扰源状况等。

▲ 条文说明
15.2.2 自设前端的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信号可包括当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提供的节目、自设卫星接收节目和自设节目。根据建设方的要求,设计人员可将自设卫星接收节目和自设节目信号与当地有线广播电视信号进行混合后传输。设计内容包括自设前端和建筑物及建筑群内有线电视接入分配网。
    卫星接收节目和自设节目的设置由建设方提出要求。

 

15.2.3有线电视系统波段划分应符合表15.2.3的规定。表15.2.3有线电视系统波段划分波段名称频率范围(MHz)业务内容R5~65上行业务X65~87过渡带FM87-108声音广播业务A110-1000下行业务

▲ 条文说明
15.2.3 下行模拟电视频道配置、波段划分可参见现行行业标准《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的有关规定;下行数字电视频道配置可参见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的有关规定。

 

15.2.4当利用有线电视系统传播自设卫星电视接收信号、自设节目源信号时,有线电视频道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保持当地有线电视原传输频道直播;

2强场强信号转换为避开当地有线电视开路频道播出;

3选择受环境电磁场干扰小的频道播出。

 

 

15.2.5有线电视系统应根据系统的组网形式、用户终端的分布、数扯设计接入点,接入点宜设置在用户终端密集区的中心位置。

▲ 条文说明
15.2.5 对于采用HFC组网的有线电视系统,接入点可设在建设红线里的分前端、光分配(光交接箱)或光节点处;对于采用IP组网的有线电视系统,接入点可设在建设红线里的汇聚节点或接入节点(光交接箱)处。
    对于建筑群或超高层建筑,当用户终端设置区域有密有疏时,接入点宜设计在靠近用户终端集中区域,而不是设计在建筑群或超高层建筑的几何中心。如办公建筑、体育建筑、商店建筑有线电视的用户终端相对较少,住宅建筑、旅馆建筑有线电视的用户终端相对较多。

 

15.2.6有线电视系统可根据用户选择的业务类型,提供相应的用户终端信息接口。

▲ 条文说明
15.2.6 用户终端在本章节里为连接用户终端设备(电视机、电脑、电话等)的机顶盒。当电视机、电脑具备机顶盒功能时,用户终端即为电视机、电脑。
    用户终端可提供视频CATVRF接口、多媒体通信接口、语音接口、以太网接口、无线网络等。用户终端一般由当地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部门提供。
    用户终端设备为用户直接操作使用的终端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如电视、电脑、电话、手机、移动终端等。

 

15.3有线电视系统接入

15.3.1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的接入点宜有标识,接入点位置宜便于系统接入和系统维护管理。

▲ 条文说明
15.3.1 有线电视系统接入点的数量与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和用户数量有关,有线电视系统接入点接口的技术参数与系统的组网形式有关,设计人员在做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时,应取得当地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有线电视系统的接入点一般为产权划分界面,宜加标识区分。标识的设置宜由当地有线广播电视系统管理部门统一规定。接入点的设备(前端设备、光交接箱、配线设备、光节点设备等)宜设置在室内便于维护管理处。

 

15.3.2HFC组网的有线电视系统,下行信号宜引自分前端、总前端或自设前端;1P组网的有线电视系统,下行信号宜引自汇聚节点、核心节点或自设前端;上行信号引自用户终端。

15.3.3有线电视系统的自设前端设备宜设置在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内。

▲ 条文说明
15.3.3 本条款的前端设备为建设方自设卫星电视接收信号或自设节目源信号所需的前端设备。有线电视前端机房设置要求见本标准第23章的相关内容。

 

15.3.4光交接箱宜设置在建设用地红线内。

▲ 条文说明
15.3.4 为了产权划分清楚,光交接箱一般设置在建设用地红线内。

 

15.3.5HFC组网的光节点和1P组网的接入节点宜设詈在建筑物内。

 

 

15.4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15.4.1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宜由抛物面天线、馈源、高频头、功率分配器和卫星接收机组成。

15.4.2用于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接收站天线,其主要电性能宜符合表15.4.2的规定。

15.4.4卫星电视接收机应选用高灵敏、低噪声的设备。

15.4.5卫星电视接收站站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在周围无微波站和雷达站等干扰源处,并应避开同频于扰;

2应远离高压线和飞机主航道;

3应考虑风沙、尘埃及腐蚀性气体等环境污染因素;

4卫星信号接收方向应保证无遮挡;

5卫星电视接收站信号衰减不应超过12dB;信号线保护导管截面积不应小于馈线截面积的4倍。

15.4.6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应根据所接收卫星采用的转发器,选用C频段或Ku频段抛物面天线;天线增益应满足卫星电视接收机对输入信号质量的要求;

2当天线直径大于或等于4.5m,且对其效率及信噪比均有较高要求时,宜采用后馈式抛物面天线;当天线直径小于4.5m时,宜采用前馈式抛物面天线;当天线直径小于或等于1.5m时,Ku频段电视接收天线宜采用偏馈式抛物面天线;

3天线直径大于或等于5m时,宜采用内置伺服系统的天线;

4在建筑物上架设的天线基础设计应计算其自重荷载及风荷载;

5天线的结构强度应满足其工作环境的要求;沿海地区宜选用耐腐蚀结构天线,风力较大地区宜选用网状天线。

 

 

15.5自设前端

15.5 自设前端

 

 

15.5.1自设前端设备应根据节目源种类、传输方式及功能需求设置,并应与当地有线电视城域网协调。

15.5.2自设前端设施宜设在用户区域的中心部位,且宜靠近信号源。

 

 

15.5.3自设前端系统的载噪比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中规定的相应基本模式的指标分配要求。

15.5.4自设前端系统不宜采用带放大器的混合器。当采用插入损耗小的分配式多路混合器时,其空闲端应终接750负载电阻。

15.5.5自设前端的上行和下行信号采用电信号传输时,应选用屏蔽电缆。

15.5.6自设前端输出的系统传输信号电平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接馈送给屏蔽电缆时,应采用低位频段低电平、高位频段高电平的电平倾斜方式;

2通过光链路馈送给屏蔽电缆时,下行光发射机的高频输入应采用电平平坦方式。

 

 

15.5.7自设前端供电宜采用UPS电源装置,其标称功率不应小于使用功率的1.5倍。

15.5.8前端放大器应满足工作频带、增益、噪声系数、非线性失真等指标要求,放大器的类型宜根据其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确定。

 

15.6HFC接入分配网

15.6.1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可采用HFC接入分配网,系统的接入点至光节点应采用光信号传输,光节点至用户终端可采用电信号传输。

 

 

15.6.2HFC接入分配网宜采用光纤到楼(层)(FTTB),同轴电缆到用户终端的传输和分配方式。

 

 

15.6.3HFC接入分配网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的上行和下行传输通道主要技术参数:载噪比C/N、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C/CSO、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三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的规定。

 

 

15.6.4光节点设备宜选用2端口或4端口型,每个端口标称上行输入电平应为104dBμ.V,每个端口覆盖用户终端不宜超过200个。

 

 

15.6.5模拟电视用户端输入端口电平为60dBμ.V~80dBμ.V,数字电视用户端输入端口电平为50dBμ.V~75dBμ.V。

15.6.6光节点端口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链路损耗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光节点端口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信号,链路损耗不应大于30dB;

2光节点同一端口下任意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下行信号,链路损耗差值不应大于8dB;

3光节点同一端口下任意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行信号,链路损耗差值不应大于6dB。

 

 

15.6.7建筑物按光纤到楼(层),同轴电缆到用户终端方式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采用双向传输网络,所有设备器件均应具有双向传输功能;

2同轴电缆双向传输分配网应采用分支分配结构和等功率电平分配设计;

3分配网中宜采用无源集中分配到用户终端方式;

4各类设备、器件、连接器、电缆均应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屏蔽系数应大于或等于100dB;

5当线路的实际损耗较大时,宜配置放大器,光节点后设置的延长放大器不应超过二级;

6HFC网络内任何有源设备的输出信号总功率不应超过20dBm;

7从光节点端口到用户终端,分配器的串接数不宜大于三级;

8光节点设备、线路放大器等有源设备应采用供电器集中供电方式,供电器宜采用60V或90V交流电输出。

 

 

15.6.8基于同轴电缆的以太网(EoC)组网方式的网络性能和设备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5.7IP接入分配网

15.7.1民用建筑有线电视系统可采用1P接入分配网,系统的接入点至用户配线箱/家居配线箱应采用光信号传输,用户配线箱/家居配线箱至用户终端设备可采用光信号或电信号传输。

 

 

15.7.2 1P接入分配网应采用光纤到户(FTTH)和光缆、同轴电缆、对绞电缆或无线到用户终端设备的传输和分配方式。

 

 

15.7.3光纤到公共建筑用户配线箱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21章和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相关规定。

15.7.4光纤到住宅建筑家居配线箱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50200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相关规定。

 

15.8传输线路选择

15.8.1当有线电视系统采用1P接入分配网时,传输线缆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由接入点端口至建筑物楼(层)配线箱之间的光缆宜采用G.652D光缆;

2由楼(层)配线箱至用户配线箱/家居配线箱之间的光缆宜采用G.657A光缆;进入用户配线箱/家居配线箱的光纤应为1芯或2芯;

3用户配线箱/家居配线箱至用户终端设备之间可采用光缆、同轴电缆和对绞电缆。

 

 

15.8.2当有线电视系统采用HFC接入分配网光纤到楼(层)CFTTB)时,传输线缆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由接入点端口至光节点端口之间的光缆宜采用G.652D单模光纤光缆;

2由光节点端口至楼(层)配线箱的主干电缆宜选用75-9同轴电缆;楼配线箱至层配线箱的支干电缆宜选用75-7同轴电缆;层配线箱至用户配线箱/家居配线箱/用户终端的支线电缆宜选用75-5同轴电缆。

 

 

15.8.3射频信号传输电缆宜采用特性阻抗为750的同轴电缆;数字信号传输电缆宜采用六类及以上的对绞电缆。

 

 

15.8.4同轴电缆的敷设长度若超过30m,宜调整配线箱的位置或改用大一级线径的同轴电缆。

 

 

15.8.5对绞电缆水平敷设长度应符合本标准第21章和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相关规定。

 

 

16公共广播与厅堂扩声系统

16.1一般规定

16.1.1公共广播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办公建筑、商店建筑、教育建筑、交通建筑等宜设置业务广播;

2星级旅馆、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建筑物,宜设置背景广播;

3有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要求的建筑物应设置应急广播或紧急广播。

▲ 条文说明
16.1.1 公共广播系统的设置
    第1款 规定了业务广播的服务对象、任务及其隶属关系业务广播对日常工作和宣传都是必要的。
    第2款 背景广播主要用于旅馆建筑、大型公共活动场所。背景广播的范围是背景音乐和客房节目广播,任务是为人们提供欣赏音乐类节目,以服务为主要宗旨。内容安排应根据服务对象和工程的级别情况确定。星级旅馆的广播节目一般为3套~6套。
    第3款 本款中突发公共事件包括洪水、地震、恐怖活动、疫情、火灾等灾害。人员密集场所,如大型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大型会展中心、车站、客运码头及航空港等,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果很严重。为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设置的广播,称为紧急广播。紧急广播包含消防应急广播。消防应急广播主要用于火灾时通知人们迅速撤离危险场所,它的控制方式、鸣响范围与般广播不同,具体要求见本标准第13章和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有关规定。

 

16.1.2厅堂扩声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扩声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和建筑声学设计等因素确定;

2扩声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同步进行,并与其他有关专业密切配合;

3除专用音乐厅、剧院、会议厅外,其他场所的扩声系统宜按多功能使用要求设置;

4专用的大型舞厅、娱乐厅应根据建筑声学条件,设置相应的扩声系统;

5扩声系统应保证听众有足够的声压级,声音清晰、声场均匀;

6扩声系统对服务区以外有人区域不应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 条文说明
16.1.2 近年来,随着电声学、电子学和建筑声学的发展,扩声技术发展很快,人们对扩声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条强调扩声系统设计要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并要重视与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

 

16.1.3下列场所宜设置扩声系统:

1最远听众距离讲台大于10m的会议场所;

2厅堂容积大于1000立方米的多功能场所;

3其他音视频节目播放,需要扩声的场所。

 

16.2公共广播系统

16.2.1公共广播应采用单声道播放,并能实时发布语音广播,且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

▲ 条文说明
16.2.1 一般情况下,不必在整栋建筑物内配置立体声的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原则上是单声道广播而不是立体声广播。用传声器实时发布语音广播是公共广播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是必需的。

 

16.2.2公共广播系统可选用无源终端方式、有源终端方式或无源终端和有源终端混合方式。

▲ 条文说明
16.2.2 由定压式广播功率放大器驱动功率传输线路,直接激励广播扬声器放声的系统,是无源终端系统。经由信号传输线路激励带功放设备广播扬声器放声的系统是有源终端系统。

 

16.2.3建筑物中设有公共广播系统时,应设置广播控制室。

▲ 条文说明
16.2.3 公共建筑中除设公共广播控制室外,往往还设有扩声控制室(如多功能厅、宴会厅等公共活动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措施将两个控制室间连成一个整体,使其既可单独广播又可联网广播,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利用率。

 

16.2.4公共广播系统应按播音控制、广播线路路由等进行分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宜按楼层或功能分区;

2业务部门与公共场所宜分别设区;

3广播扬声器音量需要调节的场所,宜单独设区或增加音量控制器;

4每一个分区内广播扬声器的总功率不宜大于200W,且应与分路控制器的容址相适应;

5消防应急广播的分区应与建筑防火分区相适应。

▲ 条文说明
16.2.4 广播分区十分重要,直接涉及系统的确定和功放设备的配置。合理的分区便于管理,有利于分散系统风险,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在分区时应注意消防应急广播的分区问题,特别是与其他广播系统(如业务、背景广播)合用时,应首先满足消防应急广播的分区要求,满足鸣响范围的特殊控制要求。

 

16.2.5公共广播系统宜采用定压输出,输出电压宜采用70V或100V。

▲ 条文说明
16.2.5 根据国际标准,功放单元(或机柜)的定压输出分为70V、100V和120V。目前,国内生产的功放单元(或机柜)也逐渐采用这样的标准。

 

16.2.6公共广播系统的传输线路,衰减不宜大于3dB(1000Hz)。

16.2.7公共广播系统传输回路宜采用二线制。当公共广播兼作紧急广播时,有音量调节装置的回路应设控制线。

▲ 条文说明
16.2.7 公共广播系统功率传输回路为二线制。在公共广播兼紧急广播,并且装有音量调节裝置的传输回路中,紧急广播时,通过控制线切除音量调节装置,系统以最大音量广播。

 

16.2.8航站楼、客运码头、铁路旅客站和汽车客运站的旅客大厅等环境噪声较高的场所设置公共广播系统时,系统应能根据噪声的大小自动调节音量,广播声压级应比环境噪声高10dB~15dB。应从建筑声学和广播系统两方面采取措施,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 条文说明
16.2.8 航空港、客运码头及铁路旅客站等旅客大厅内的公共广播应以语言清晰度要求为主,但很多旅客大厅(候车、机厅)在广播时听不清楚,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环境噪声高,广播声压级与其差值不符合要求;
    2 建筑声学处理不合适或存在建声缺陷,如室内混响时间太长,存在回声等;
    3 扬声器(或扬声器组)低频量太强。
    故本条提出应从建筑声学与广播系统两方面采取措施,保证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16.2.9多用途公共广播系统,在发生火灾时,应强制切换至消防应急广播状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置专用功放设备与控制设备,仅利用公共广播系统的传输线路和扬声器时,应由消防控制室切换传输线路,实施消防应急广播;

2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全部利用公共广播系统,只在消防控制室设应急播放装置时,应强制公共广播系统进行消防应急广播;按预设程序自动或手动控制相应的广播分区进行消防应急广播,并监视系统的工作状态;

3在发生火灾时,应将客房背景广播强切至消防应急广播。

▲ 条文说明
16.2.9 为了节约建设成本,消防应急广播也可与业务广播、背景广播合用或部分合用一套公共广播系统,但是在应急状态时,公共广播系统必须能够无条件地切换至消防应急广播状态,这是保证消防应急广播信息有效传递的基本技术要求。

 

16.2.10紧急广播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公共广播系统有多种用途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内,按疏散预案向相关广播区域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音或实时指挥语音;

2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声压级应比环境噪声高12dB或以上;

3紧急广播系统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具有定时自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

4紧急广播功放设备的容量应支持系统所有扬声器同时播放的要求;

5发布紧急广播时,音量应能自动调节至不小于应备声压级界定的音量;

6当需要手动发布紧急广播时,应能一键到位;

7单台广播功放设备故障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失效;

8单个广播扬声器故障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

▲ 条文说明
16.2.10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为了确保紧急广播系统正常工作,本条对其保障条件、应备功能作出了相应规定,且与《应急声系统设备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T 33856-2017的相关条文相一致。

 

16.2.11公共广播系统在各广播服务区内的电声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的规定。

 

16.3厅堂扩声系统

16.3.1厅堂扩声系统的技术指标应根据厅堂的用途、类别、服务对象等因素确定。

 

 

16.3.2会议厅、报告厅等专用会议场所,扩声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功能会议场所的扩声系统设计应满足多用途功能需求;

2会议扩声系统设计应满足与其他子系统的联动功能;

3多个会议室可具有集中控制管理功能。

▲ 条文说明
16.3.2 条文在提出专用会议场所设计要求的同时,还提出多功能会议场所的扩声系统设计原则,目的在于扩大利用率,提高效益,节约投资。事实上,设有多功能会议场所的建筑是较普遍的,在设计时应认真考虑。
    第3款 多个会议室是指3个以上,且集中设置的会议室。

 

16.3.3室内、室外扩声系统的声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声场计算宜采用声能密度叠加法,考虑直达声和混响声的叠加,提高50ms以前的声能密度,减弱声反馈,提高语言清晰度;

2室外扩声应以直达声为主,避免出现50ms以后的反射声;

3辅助音箱或补声音箱应设置相应的时间延时及频率补偿,保证覆盖区域的音质及声像一致。

▲ 条文说明
16.3.3 本条指出了室内、室外扩声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室内声源的声传播受到封闭界面的限制将产生反复反射造成混响效果。因此,场内某一点的声级除由声源直达声外还有室内混响在该点的混响声,是两者在该点的叠加结果,因此带来一些特殊的问题。应尽力减弱声反馈以提髙传输增益和增加50ms以前的声能密度,提高语言清晰度。
    室外扩声基本上属于自由声场,思考的重点是以直达声为主。但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声传播遇到障碍物产生反射形成的回声,如果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将会影响清晰度甚至造成很坏的效果,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使反射声在直达声后50ms内到达。如果实现确有困难,应使直达声比回声高10dB以上,掩蔽回声干扰。另外,要注意解决因来自不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声音路程差大于17m而引起类似回声的双重音感觉。

 

16.3.4扩声系统的功率传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厅堂类建筑扩声系统宜采用定阻输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用户负载功率应与功放设备的额定功率匹配;

2)功放设备的输出阻抗应与负载阻抗匹配;

3)对空闲分路或剩余功率应配接阻抗相等的假负载,假负载的功率不应小于所替代的负载功率的1.5倍;

4)低阻抗输出的扩声系统传输线路的阻抗,应限制在功放设备额定输出阻抗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2体育场、广场类建筑扩声系统,宜采用定压输出。

3自功放设备输出端至最远扬声器间的线路衰耗,在1000Hz时不应大于0.5dB。

▲ 条文说明
16.3.4 厅堂类建筑的扩声质量要求较高,宜采用定阻输出,避免引人电感类设备,保证频响效果。对体育场类建筑,供声范围大、噪声级高,要用大功率驱动,才能满足听众区的高声级要求。所以,宜采用定压输出为好。为保证传输质量,本条提出传输线路的衰耗应尽量小,不应大于0.5dB(1000Hz时)。

 

16.3.5扩声系统的功放设备应根据需要合理配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前期分频控制的扩声系统,其分频功率输出传输线路应分别单独分路配线;

2同一供声覆盖范围的不同分路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不应接至同一功放设备;

3重要场所的功放设备,应具备多路备份信号同时接入工作模式,且可进行自动、手动切换。

▲ 条文说明
16.3.5 在扩声系统中,用一台功放设备负担很多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是不恰当的。因为一个功率单元故障会影响大范围内失声,所以应合理划分功率单元的输出分路,使每分路单独控制以提高可靠性,减少故障影响面。合理划分功率单元也有利于备用功率单元的设置和调度。

 

16.3.6扩声系统兼作消防应急广播时,应满足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要求。

16.3.7扩声系统的厅堂混响时间、声压级、功率及缆线选择应符合本标准附录F、附录G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6.4设备选择

16.4.1公共广播、扩声系统设备应根据用户性质、系统功能、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进行选择。

16.4.2传声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声器的类别应根据使用性质确定,其灵敏度、频率特性和阻抗等均应与前级设备的要求相匹配;

2在选定传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时,应与系统中其他设备的频率响应特性相适应;传声器阻抗及输出平衡性等应与调音台或前级放大器相匹配;

3应根据场所需求合理选择指向性传声器,减少声反馈,提高语言清晰度;

4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传声器的类型,满足语言或音乐扩声的要求;

5当传声器的连接线超过1Om时,应选择平衡式、低阻抗传声器;

6录音与扩声中主传声器应选用灵敏度高、频带宽、音色好、多指向性的高质量电容传声器。

▲ 条文说明
16.4.2 传声器在扩声系统中是很重要的设备,本条仅提出选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用途、不同场所应选择不同的传声器(如动圈式、电容式等)。传声器的指向性很重要,一则减少干扰,二则提高传声增益。传声器的频响对扩声有直接影响,语言扩声时频响可窄些,而音乐扩声时频响可宽些,以保证音质丰富。应特别注意传声器与前端控制设备的连接配合以及连接传声器线路长度的影响。

 

16.4.3扩声系统的前级放大器、调音控制台、扩声控制台、传译控制台等前端控制设备,应满足传声器和线路输入、输出的数最要求,并具有转送信号的功能,其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调音台的输入路数宜根据使用功能确定;

2调音台的声道输出应与扩声系统相对应;

3在多功能厅堂的扩声系统中,前级放大器宜有3路~8路输入;

4前级放大器输出端除主通路输出外,还应考虑线路输出、供外送节目信号和录音输出等用;

5对于大型较复杂的扩声系统,各通道信号应独立传输;各通道应巾双路信号输入,一用一备;

6重要活动场所应设置备份调音台。

▲ 条文说明
16.4.3 扩声系统的前端控制设备所处地位十分重要,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信号、处理信号并根据需要输出信号,以达到设备之间的最佳配接。
    调音台是听觉形象的重要加工环节,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应特别注意主通道的等效输入噪声电平和输入动态余量。一般而言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应合理兼顾,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有所侧重。调音台的输入路数一般多功能厅和歌舞厅为8路~24路。

 

16.4.4公共广播系统功放设备的容量,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16.4.5厅堂扩声系统功放设备的配置与选择应有功率储备,语言扩声应为2倍~3倍,演出扩声应为4倍~6倍,音乐扩声应为6倍~8倍或以上。

▲ 条文说明
16.4.5 扩声系统功放要有一定的功率储备量,储备量的大小与扩声动态范围的要求有关,使瞬态脉冲在放大器中放大而不削波,声音不发“劈”,一般情况下要完全满足也是不经济的。应该允许有一个很短暂的削波而又不影响效果。不要以很少出现的某一动态峰值作为要求的标准,只能考虑大多数情况下能满足要求即可。

 

16.4.6公共广播、扩声系统功放设备应设置备用单元,其备用数量应根据广播、扩声的重要程度确定。备用单元应设自动或手动投入环节,重要场所的公共广播、扩声系统的备用单元应自动投入。

▲ 条文说明
6.4.6 民用建筑的公共广播一般都比较重要,功放设备应设置备用单元以保证广播可靠。因为各类情况不同,对备用单元的数量不宜规定得太死,仅提出应根据广播的重要程度确定,有的可以是几备一,有的就可能是一备一。备用单元的数量直接涉及投资、用房的建筑面积,应在保证可靠的情况下合理确定备用量。
    备用单元应设自动、手动两种投入方式,对重要广播环节(如消防应急广播)备用单元应处于热备用状态或能立即投入。

 

16.4.7公共广播扬声器的选择应满足灵敏度、频响、指向性等特性及播放效果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办公室、生活间、客房等可采用1W~3W的扬声器;

2走廊、门厅及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业务广播等宜采用

3W~5W扬声器;

3在建筑装饰和室内净高允许的情况下,对大空间的场所宜采用声柱或组合音箱;

4扬声器提供的声压级宜比环境噪声高10dB~5dB,但最高声压级不宜超过90dB;

5在噪声高、潮湿的场所设置扬声器时,应采用号筒扬声器;

6室外扬声器的防护等级应为1P56。

▲ 条文说明
16.4.7 民用建筑中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选用主要应满足播放效果的要求,要在考虑灵敏度、频响、指向性等性能的前提下考虑功率大小。扬声器要有好的音质效果,当选用声柱时要注意广播的服务范围、建筑的室内装修情况及安装条件等在民用建筑中高音号筒扬声器可用在地下室、设备机房或潮湿场所,作为火灾应急广播用。因为它声级高,不怕潮湿和灰尘。

 

16.4.8扩声扬声器系统应根据厅堂功能、厅堂容积、空间高度、混响时间等因素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扬声器系统可选用点声源扬声器系统或线性阵列扬声器系统;

2会议扩声系统,宜根据会议室形状、容积,采用强指向性扬声器系统或吸顶扬声器系统方式布置;

3厅堂扩声系统,根据主席台台口尺寸,扬声器系统可采用左右双通道和左中右三通道系统,以及辅助通道系统方式布置;

4具有演出功能的厅堂宜设独立的次低频扬声器系统、效果扬声器系统及舞台返听扬声器系统。

▲ 条文说明
16.4.8 扩声扬声器系统选择应满足扩声功能要求,单声道适用于语言为主的扩声;双声道适用于文艺演出为主的扩声;三声道(左/中/右)适用于文艺演出为主的场所扩声。

 

16.5设备布置

16.5.1传声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合理布置扬声器和传声器,使传声器位于扬声器辐射角之外;

2当室内声场不均匀时,传声器宜避免设在声压级高的部位;

3传声器应远离谐波干扰源及其辐射范围;

4厅堂类会议场所应在主席台台口和观众席等处分别设置传声器插座;

5具有演出功能的会议场所,现场多个工位同时需要传声器信号时,宜设置传声器信号分配系统。

▲ 条文说明
16.5.1 条文为传声器的设置要求,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声反馈,提高传声增益和防止干扰。

 

16.5.2扩声系统应采取声反馈抑制措施,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6.5.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会场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以及平直的频率特性;

2应选择指向性强的扬声器和传声器,减少传声器拾到扬声器直达声引起的扩声啸叫;

3必要时可使用均衡器来补偿声场频率特性,改善声反馈;

4扩声系统宜加入反馈抑制器或移频器来抑制声反馈;

5扩声系统应留有不少于6dB的工作余量;

6当多只传声器同时使用时,可采用自动混音台或音频媒体矩阵处理器,合理控制扬声器扩声与传声器拾音,提高传声增益,增加扩声总声压级。

▲ 条文说明
16.5.2 因为传声器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处在同一声场内,扬声器辐射的声信号会反馈到传声器。这种再生信号会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的某些频率上激发自振,使扩声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潜力,严重出现“开不足”。所以减弱或尽量抑制声反馈是扩声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本条提出了抑制声反馈的一般措施。

 

16.5.3设备机柜布置应符合本标准第23.2节的有关规定。

16.5.4厅堂扩声扬声器的布置宜采用集中布置、分散布置及混合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中布置时,应使听众区的直达声较均匀地覆盖全场,并减少声反馈。下列情况,扬声器系统宜采用集中布置方式:

1)设有舞台并要求视听效果一致;

2)受建筑体型限制不宜分散布置。

2分散布置时,应控制靠近前台第一排扬声器的功率,减少声反馈。应防止听众区产生双声现象,必要时可在不同通路采取相对时间延迟措施。下列情况,扬声器系统宜采用分散式布置方式:

1)建筑物内的大厅净高较高,纵向距离长或者大厅被分隔成几部分使用时,不宜集中布置;

2)系统需要采用多通道扩声,播放立体声节目。

3下列情况,扬声器或扬声器组宜采用混合布置方式:

1)对眺台过深或设楼座的剧院等,宜在被遮挡的声影部位布置辅助扬声器系统;

2)对大型或纵向距离较长的大厅,除集中设置扬声器系统外,宜在后区布置辅助扬声器系统;

3)对各方向均有观众的场所宜混合布置,控制扬声器指向性及声压级,避免听到回声。

4返听扬声器应安装在靠近舞台台口位置,并应独立控制。

5重要扩声场所扬声器的布置方式宜根据建筑声学实测结果确定。

▲ 条文说明
16.5.4 厅堂扩声系统扬声器的布置原则与布置方式:
    第1款 对一些公共场所(如剧场等)要求扬声器系统集中布置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求声相一致,即声音来的方向基本与声源所在方向一致,给人们真实亲切的感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扬声器系统时差可忽略不计,不会造成双重声,使控制电路简单。第2)项指的是有些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各方向上都有观众。而受观众厅的建筑、结构条件限制,若将扬声器系统分散布置时,声音几乎是从观众头顶甚至从背后而来,使观众感觉不舒服。这种情况也宜采取集中布置方式。
    第2款 规定了扬声器分散布置的场所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3款 规定了扬声器采用混合布置的场所及应注意的问题。

 

16.5.5公共广播扬声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扬声器的中心间距应根据空间净高、声场均匀度要求、扬声器的指向性等因素确定。要求较高的场所,声场不均匀度不宜大于6dB。

2扬声器在吊顶安装时,应根据场所按公式(16.5.5-1),公式(16.5.5-3)确定其间距;

 

3根据公共场所的使用要求,扬声器的输出宜设置音量调节装置。兼作多种用途的场所,背景音乐扬声器的分路宜安装控制开关。

▲ 条文说明
16.5.5 公共广播的效果与环境情况、设置的标准有关,它直接决定着扬声器的选择、布置形式及间距问题,如扬声器的服务范围间距是轴线与边重叠、边与边重叠或它们不同程度的重叠等,因而直接决定着声场的情况,本条仅作了原则性规定。

 

16.5.6在厅堂集中布置扬声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扬声器或扬声器组至最远听众的距离,不应大于临界距离的3倍;

2扬声器或扬声器组与任一只传声器之间的距离,应大于临界距离;

3扬声器的轴线不应对准主席台和其他设有传声器之处;对主席台上空附近的扬声器或扬声器组应单独控制;

4看到发言人位置应与听到扬声器组扩声方位相同,达到声像方位一致。

▲ 条文说明
16.5.6 在厅堂类建筑物中,声源在室内形成的声场中,存在着直达声和混响两部分,并用扩散场距离D来表达两者间的关系。
    扬声器的供声距离和传声器与扬声器间距都与扩散场距离D有关系。扬声器的最大供声距离不大于3D,而且是在使直达声下降至混响声强12dB为前提的。
    要求传声器至任一只扬声器之间的间距尽量大于D,其目的是使传声器位于混响声场中,移动传声器不会产生啸叫。

 

16.5.7广场类室外扩声扬声器或扬声器组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足供声范围内的声压级及声场均匀度的要求;

2扬声器或扬声器组的声辐射范围应避开障碍物;

3控制反射声或因不同扬声器、扬声器组的声程差引起的双重声,应在直达声后50ms内到达听众区。

▲ 条文说明
16.5.7 广场类扩声尽量以直达声为主,没有混响声的影响,却有障碍物的反射会带来回声影响和因不同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声程差大于17m而引起类似回声的双重声感觉,两者都会影响清晰度。所以在广场类扩声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直达声压级对回声的掩蔽问题。
    广场类扩声,因范围大、噪声高,需要大功率高灵敏度级的扬声器系统,所以应注意对环境噪声的污染控制。

 

16.6线路及敷设

16.6.1公共广播系统传输线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传输距离在3km以内时,广播传输线路宜采用双绞多股铜芯塑料绝缘软线;

2当传输距离大于3km,且终端功率在于瓦级以上时,广播传输线路宜采用五类屏蔽对绞电缆或光缆。

▲ 条文说明
16.6.1 公共广播通常是有线广播,当传输距离不远时,采用无源广播扬声器,并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是可靠、经济的选择,对导线要求绞合型是为了减弱导线间分布电容造成的串音影响。但长距离、大功率传输必须考虑线路衰耗、高频损失等问题,这时采用普通线缆传送广播功率信号,就不一定是可靠、经济的选择。当传输距离大于3km,且终端功率在千瓦级以上时,采用五类屏蔽线缆、同轴电缆或光缆传输广播信号,由有源终端放声,不仅保障传输质量,而且有利于节约投资。

 

16.6.2室内广播、扩声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广播、扩声线路宜穿导管或线槽敷设;

2功放设备输出分路应满足系统通道的要求,不同分路的导线宜采用不同颜色的绝缘线区别;

3广播、扩声线路与扬声器的连接应保持同相位;

4当广播、扩声系统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合用一套系统或共用扬声器和传输线路时,广播、扩声线路的选用及敷设应符合本标准第13章的有关规定;

5信号源的线路应采用屏蔽线并穿金属导管敷设,且不得与广播、扩声传输线路同槽、同导管敷设。

 

 

16.6.3在安装有可控硅调光设备的场所,扩声系统线路的敷设应采取下列防干扰措施:

1传声器线路宜采用四芯屏蔽对绞电缆穿金属导管敷设,且避免与电气管线平行敷设;

2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进出线路均应采用屏蔽线。

▲ 条文说明
16.6.3 传声器线路与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进出线路都属于低电平信号线路,最易受干扰。所以在采用可控硅调光设备的场所应特别注意防干扰措施的处理。
    由于民用建筑工程的总图规划要求较高,室外广播线路一般采用埋地敷设为主,条文主要提出对埋地敷设线路的几项规定。

 

16.6.4室外广播、扩声线路可采用电缆直接埋地、地下排管及室外架空敷设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埋电缆路由不应通过预留用地或规划未定的场所;宜敷设在绿化地下面,当穿越道路时,穿越段应穿金属导管保护;

2在室外架设的广播、扩声传输线路宜采用控制电缆;与路灯照明线路同杆架设时,广播线应在路灯照明线的下面;

3室外广播、扩声传输线路至建筑物间的架空距离超过

10m时,应加装吊线;

4当采用地下排管敷设时,应符合本标准第26章的相关规定。

▲ 条文说明
16.6.4 民用建筑的室外广播线路,只有在总图规划允许时,方可架空设置。架空线路应考虑与路灯照明线路合杆架设,此时,广播线路宜采用电力控制用电缆而不采用裸导线。

 

16.7控制室

16.7.1广播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业务广播控制室宜靠近业务主管部门;

2广播控制室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时,应符合本标准第13章、第23章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16.7.1 建筑物的类别、用途不同,广播控制室的设置位置也不同。
    对宾馆类建筑,提出将广播、电视合并设置控制室,是因它们的工作任务和制度相同,合并设置可节省用房、减少人员编制和便于更好地管理。
    对其他建筑物来说,广播控制室的位置可根据工作和使用方便确定。

 

16.7.2广播控制室的技术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广播系统一般只设置控制室,当需要高质量录播时应增设录播室;如控制室存在噪声干扰时,应进行降噪处理;

2大型广播系统宜设置机房、录播室、办公室和库房等附属用房。

16.7.3需要接收无线电台信号的广播控制室,当接收点信号场强小于1mV/m时,应设置室外接收天线装置,并做好防雷措施。

16.7.4扩声控制室,应能通过观察窗看到舞台(讲台)活动区和大部分观众席,宜设在下列位置:

1剧院类建筑,宜设在观众厅后部;

2体育场、馆类建筑,宜设在主席台侧;

3会议厅、报告厅类建筑,宜设在厅的侧面或后部;

4当控制室的位置受到条件限制,宜通过视频监视系统了解现场实况。

▲ 条文说明
16.7.4 扩声控制室(简称声控室)的位置确定,也是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本条提出了一些位置方案。将剧院类建筑的声控室设在观众厅后部能全面观察到舞台,利于调音控制,利于对观众席的观察,能直接听到场内的实际效果,且声控室的面积不受限制。

 

16.7.5扩声控制室内的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台宜紧靠观察窗垂直布置,便于观察现场;

2设备机柜宜布置在操作人员能直接监视到的部位;当设备较多时,应设置设备间。

 

 

16.7.6公共广播、厅堂扩声系统用房的土建及设施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23.3节的相关规定。

 

16.8供电电源、防雷与接地

16.8.1公共广播、厅堂扩声系统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紧急广播系统应设置220V或24V备用电源,主/备电源切换时间不应大于1s;

2供电电源,宜山不带舞台调光设备的变压器供电;当无法避免时,调音台或前级控制台的电源,宜经单相隔离变压器供电。

 

 

16.8.2公共广播、厅堂扩声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7呼叫信号和信息发布系统

17.1一般规定

17.1.1呼叫信号系统包括病房护理呼叫信号系统、候诊呼叫信号系统、老年人公寓呼叫信号系统、营业厅呼叫信号系统、电梯多方通话系统和公共求助呼叫信号系统等。

 

 

17.1.2信息发布系统包括公共场所的信息引导及发布电子显示系统、时钟系统等。

 

 

17.1.3呼叫信号和信息发布系统宜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形式组网。

 

17.2呼叫信号系统设计

17.2.1呼叫信号系统宜由主机、呼叫分机、信号传输、呼叫提示等单元组成。

17.2.2医院病房护理呼叫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医院的规模、医护标准的要求,在医院病房区宜设置护理呼叫信号系统。

2护理呼叫信号系统,应按护理区及医护责任体系划分为若干信号管理单元,各管理单元主机应设在本单元护士站。

3护理呼叫信号系统呼叫分机单元,应使用50V及以下安全电压。

4护理呼叫信号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应随时接收患者呼叫,准确显示呼叫患者床位号或房间号;

2)当患者呼叫时,护士站应有明显的声、光提示,病房门口宜具有光提示,走廊宜具有提示显示屏;

3)多路同时呼叫时,能对呼叫者逐一记忆、显示,检索可查;

4)特护患者应具有优先呼叫权;

5)病房卫生间的呼叫,在主机处应具有紧急呼叫提示;

6)对医护人员未做临床处置的患者呼叫,其提示信号应持续保留;

7)具有医护人员与患者双向通话功能的系统,宜限定最长通话时间,对通话内容宜能录音、回放;

8)危险禁区病房或隔离病房宜具备现场图像显示功能,并可在护士站对分机呼叫复位、清除;

9)宜具有护理信息自动记录功能;

                10)宜具有故障自检功能。

 

 

17.2.3医院候诊呼叫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医院门诊区的候诊室、检验室、放射科、药局、出入院手续办理处等,宜设置候诊呼叫信号系统。

2设置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1S)的医院,候诊呼叫信号系统应与H1S联网,设置出诊席虚拟叫号器,实行挂号、候诊、就诊一体化管理和信息统计及数据分析。

3候诊呼叫信号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就诊排队应以科室初诊、复诊、指定医生就诊等分类录入,自动排序;

2)随时接受医生呼叫,并应在候诊区的主显示屏上准确显示候诊号及就诊席号;

3)当多路同时呼叫时,宜逐一记忆、记录,并按录入排序,分类自动分诊;

4)分诊台可对候诊厅语音提示,音量可调,应保证有效提示;

5)诊室分机与分诊台主机可双向通话;

6)诊室门口宜设置提示分屏;

7)有特殊医疗工艺要求科室的候诊,宜具备图像显示功能。

 

 

17.2.4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宜设置呼叫信号系统。

17.2.5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呼叫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呼叫信号系统,应按看护区及看护责任体系划分为若于信号管理单元,各管理单元的呼叫主机应设在看护服务站。

2呼叫分机单元,应使用50V及以下安全电压。

3呼叫信号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呼叫主机应随时接受居住者呼叫,准确显示呼叫者号或房间号;

2)当有呼叫时,看护服务站呼叫主机上应有声、光提示,寓所门口宜有光提示,走廊宜有显示屏备忘提示;

3)应允许多路同时呼叫,对呼叫者逐一记忆、显示,检索可查;

4)特护老年人应设置优先呼叫权;

5)寓所卫生间的呼叫,应在主机处有紧急呼叫提示;

6)对看护人员未做临场处置的呼叫,其提示信号应持续保留;

7)具有看护人员与居住者双向通话功能的系统,宜限定最长通话时间,对通话内容宜能录音、回放;

8)宜具有看护信息自动记录功能;

9)宜具有故障自检功能。

4呼叫信号系统除应具备有线呼叫信号设施外,还可设置园区范围内无线追踪定位寻叫设施,并应具备在园区范围内无线追踪定位、呼叫和双向通话的功能。

 

 

17.2.6营业厅呼叫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信、邮政、银行及水、电、燃气、供暖等营业厅、仓库货场提货处等场所,宜设置营业厅呼叫信号系统。

2营业厅呼叫信号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客户排队应按普通客户、贵宾客户分类录入,自动排序;

2)随时接受柜员呼叫,应准确显示客户号和接受服务的窗口号;

3)当多路同时呼叫时,宜逐一记忆、记录,并按录入排序,分类自动分派;

4)呼叫方式的选取,应保证有效提示和营业环境的肃静;

5)宜具有客户对柜员服务评价的功能。

17.2.7电梯多方通话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轿厢(轿顶、井道底坑)、电梯机房、物业管理室或消防控制室,宜设置电梯多方通话系统。

2系统宜由管理主机、分机和传输线路组成。

3电梯多方通话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设置的通信终端均应具有多方通话功能;

2)系统应具有确定呼叫者地址的功能;

3)当呼叫繁忙时,应能呼叫保持及等待;

4)当多路同时呼叫时,应能逐一记忆、可查。

4当建筑物内的消防电话为多线制调度主机时,也可用消防电话替代电梯多方通话系统。

5当电梯轿厢、电梯机房、物业管理室内设有互拨的电话分机时,可不再设置本系统。

 

 

17.2.8公共求助呼叫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障碍卫生间应设置公共求助呼叫信号装置。

2停车库无障碍车位宜设置公共求助呼叫信号装置。

3系统主机宜设于物业管理室或消防控制室。

4公共求助呼叫信号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障碍卫生间当采用求助按钮方式时,求助按钮应设于厕位或洗手位伸手可及处;求助按钮宜按高、低位分别设置,高位按钮底边距地0.8m~1.0m,低位按钮底边距地0.4m~0.5m;

2)系统应具有确定求助地址的功能;

3)无障碍卫生间门口应设置声光报警器。

 

 

17.3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设计

17.3.1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宜由播控中心单元、数据资源库单元、传输单元、播放单元、显示查询单元等组成。

17.3.2显示查询单元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示及查询单元的设置方案,应根据使用要求、显示及查询装置的光电技术指标、环境适应条件和安装方式等因素确定。

2宜采用LED模组拼装矩阵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屏(LCD)等显示方案。

3LED模组拼装矩阵显示装置的屏面规格,应根据显示装置的文字及图像功能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兼顾有效视距内远端视距最小可鉴别细节和近端视距图像像素点识别模糊原则,确定基本像素中心距;

2)应满足满屏最大文字容量要求,且最小文字规格由远端视距确定;

3)宜满足图像级别对应的像素数的规定;

4)应兼顾文字显示和图像显示的要求确定显示屏面尺寸;当文字显示和图像显示对显示屏面尺寸要求矛盾时,应首先满足文字显示要求;多功能显示屏的长高比宜为16:9。

4采用LED模组拼装矩阵显示装置时,应按下列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1)光学性能:分辨力、亮度、对比度、白场色温、闪烁、视角、组字、均匀性等;

2)电性能:最大换帧频率、刷新频率、灰度等级、信噪比、像素失控率、伴音功率、耗电指标等;

3)环境条件:照度(主动光方案指照度上限,被动光方案指照度下限)、温度、相对湿度、气体腐蚀性等;

4)机械结构:外壳防护等级、模组拼接的平整度、像索中心距精度、水平错位精度、垂直错位精度等;

5)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等。

5当显示屏以小显示幅面完成大篇幅文字显示时,应采用文字单行左移或多行上移的显示方式。

6显示单元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的相关规定。

 

 

17.3.3播放单元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播放单元宜具有数据缓存功能;

2当要求多个显示终端显示相同内容时,可采用一台播放器对多台显示终端的分组同步模式,播放器宜就近设置于弱电间内;

3当播放器与显示终端一对一设置时,宜采用播放显示一体机;当播放器与显示终端分离设置时,播放器不宜外挂于显示终端上或设置于吊顶内。

17.3.4传输单元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系统传输制式配置交换机和相应区段的线缆;

2播控中心单元至播放单元宜采用数字网络(交换机、光缆、对绞线);

3播放单元至显示查询单元宜采用模拟线缆;当传输长度超过线缆的规制限度时,应增设中继设备。

17.3.5播控中心单元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播控中心单元宜由服务器、控制器、多制式信号采集接口、应用软件等组成;

2应具有多通道播放、多画面显示、多列表播放等功能;

3应能支持多种格式的文本、图像、视频播放;

4应能对系统所有显示终端实行点控、组控和强切播放;

5应对系统所有播放内容实行电子审核、签发制;

6宜支持设置区域分控单元;

7室外设置的主动光信息显示装置,应具有昼场、夜场亮度调节功能。

17.3.6数据资源库单元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信息采集、节目制作、数据存储和播放记录功能;

2数据资源库的容量配置应满足近、远期使用要求。

 

17.4时钟系统设计

17.4.1时钟系统宜由母钟、子钟、标准时间信号接收、信号传输、接口、监控管理等单元组成。

▲ 条文说明
17.4.1 时钟系统的母钟可包括中心母钟和二级母钟。当时钟系统规模较大时,可设置二级母钟。

 

17.4.2母钟单元宜采用主机、备机的配置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机、备机之间应能实现自动或手动切换;

2当时钟系统规模较大或线路传输距离较远时,可设置二级母钟;

3二级母钟接收中心母钟发出的标准时间信号,应随时与中心母钟保持同步。

17.4.3子钟单元显示形式可为指针式或数字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子钟单元应接收时钟系统传送的标准时间信号,对自身精度进行校准,并在接收到标准时间信号后,向母钟单元回送自身工作状态;

2子钟单元应具有独立计时功能,平时跟踪母钟单元(中心母钟或二级母钟)工作;

3当母钟单元故障,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接收标准时间信号时,子钟单元应能以自身的精度继续工作,并向时钟系统监控管理单元发出告警。

17.4.4有获取高精度时间基准要求的时钟系统应设置标准时间信号接收单元。时钟系统宜采用一种或几种标准时间作为系统的时间基准。

 

 

17.4.5信号传输单元应由传输通道、传输线路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输通道可采用同步数字体系(SDH)等通信方式;

2当传输线路采用专网传输时,信号线路宜采用不低于五类非屏蔽对绞电缆、屏蔽对绞电缆或光缆;

3当有远程传输要求时,可借用通信线路或综合网络传输,传输线应相对集中并加标识。

▲ 条文说明
17.4.5 信号传输单元应由传输通道、传输线路组成。


    第1款 传输通道通信可采用SDH(同步数字体系)方式、 PCM(脉冲编码调制)方式、ATM(异步转移模式)方式、OTN(开放式传输网络)方式。


    第3款 当时钟系统有远程传输要求时,可借用的综合网络,指现有的、能借用的并具备本系统传输要求的网络。

 

17.4.6接口单元应为时钟系统远程维护和有统一校时要求的系统提供接入通道。

17.4.7监控管理单元应具有集中维护功能、运行管理功能和自诊断功能。

17.4.8塔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塔钟应配置照明或装饰照明、多媒体报时单元;

2塔钟应结合城市规划及环境空间设计。

 

 

17.4.9子钟网络宜按负荷能力划分为若干分路,每分路宜合理划分为若干支路,每支路单面子钟的数量应按系统要求进行限制。

 

 

17.4.10子钟的指针式或数字式显示形式及安装地点,应根据使用需求确定,并应与建筑环境装饰协调。子钟的安装高度,室内不应低于2m,室外不应低于3.5m。指针式时钟视距可参照表17.4.10选定

17.5设备选择及机房

17.5.1呼叫信号设备应根据其对讲量指标、操作程式以及可靠性等择优选用,并应合理确定所需功能。

17.5.2在满足设计指标的前提下,信息发布系统应选择低能耗显示装置。

17.5.3大型重要比赛中与信息显示装置配接的专用计时设备,应选用符合赛事管理部门需求的设备。

17.5.4信息显示装置的屏体构造,应便于显示器件的维护和更换。

▲ 条文说明
17.5.4 由于组成信息显示装置显示屏的像素点数量有限,每个像素点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对屏面出现的失控点应及时维修、更换。在屏体构造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17.5.5信息显示装置的配电柜(箱)、驱动柜(箱)及其他设备,不宜远离屏体安装。

17.5.6信息显示装置的控制室与设备机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息显示装置的控制室、设备机房,应贴近或邻近显示屏设置;

2民用机场航站楼、铁路客运站、汽车客运站和城市轨道交通站的信息显示装置控制室,宜与运营调度室合设或相邻设置;

3金融、证券、期货、电信营业厅等场所的信息显示装置的控制室,宜与信息网络机房合设或相邻设置;

4大型体育馆(场)的信息显示装置的控制室,宜与扩声控制室合设;当显示装置控制室与扩声控制室分设时,其位置宜直视显示屏,或通过间接方式监视显示屏工作状态;

5信息显示装置控制室的设置除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17.5.6 在显示装置主控室应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显示屏的工作状态,便于控制和意外情况的处置。

 

17.5.7母钟站站址宜与电话交换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及信息网络机房等合并设置。

▲ 条文说明
17.5.7 母钟站站址主要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并综合考虑维护与管理的方便确定,并应考虑母钟站所需机房面积较少,宜与其他通信设施放在一起或设在相邻位置的可能性。母钟站内设备应安装在机房的侧光或背光面,并远离散热器、热力管道等。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7.6供电电源、防雷与接地

17.6.1信息显示装置,当用电负荷不大于8kW时,可采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当用电负荷大于8kW时,可采用三相交流电源供电。并宜做到三相负荷平衡。

17.6.2重要场所或重大比赛期间使用的信息显示装置,应对其计算机系统配备不间断电源装置(UPS)。UPS后备时间不应少于30min。

17.6.3母钟站应设不间断电源装置供电。时钟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宜与信息网络机房统一设置。

▲ 条文说明
17.6.3 母钟站电源的接地系统与信息网络机房统一设置,因为时钟系统同步显示屏如接地系统处理不当,易造成显示的逻辑误差、计时不同步等问题。

 

17.6.4母钟站直流24V供电回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0.8V。

▲ 条文说明
17.6.4 直流馈电线的总电压损失,即自蓄电池经直流配电盘、控制屏至配线架出线端全程电压损失,对于24V电源,一般取0.8V~1.2V。为保证子钟正常工作电压18V~24V,考虑线路上允许一定量的电压降和蓄电池组放电电压等诸多因素,这里仅取下限值。

 

17.6.5呼叫信号和信息发布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1一般规定

18.1.1本章可适用于建筑物、建筑群所属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的设计。BAS可对下列子系统进行设备运行和建筑能耗的监测与控制:

1冷热源系统;

2空调及通风系统;

3给水排水系统;

4供配电系统;

5照明系统;

6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 条文说明
18.1.1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是智能建筑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其含义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电力、照明、给水排水、运输、防灾、保安等设备以集中监视和管理为目的,构成一个综合系统。一般是一个分布控制系统,即分散控制与集中监视、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网络。在国外早期(20世纪70年代末)一般称之为“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或“BA系统”,国内早期一般译为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或楼宇自动化系统,现在称为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系统按工作范围有两种定义方法,即广义的BAS和狭义的BAS。广义的BAS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它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狭义的BAS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它不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防范系统。从方便使用的角度,可将“狭义”二字去掉,简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为“BAS”。

 

18.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支持开放式系统技术,宜建立分布式控制网络;

2系统与产品的开放性宜满足可互通信、可互操作、可互换用要求;

3在主系统对第三方子系统只监视不控制的场所,也可选择只满足可互通信的产品;

4在主系统与第三方子系统有联动要求的场合,宜选择能满足可互操作的产品;S系统集成应由硬件和软件的可集成性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规定;

6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

7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重要性等确定采取冗余、容错等技术。

▲ 条文说明
18.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对象涉及面很广,很难有一个家的相关产品都是性价比最高的。因此,该系统由多家产品组成时就存在一个产品开放性的问题。在规范正文中,将主要机电设备(通常为空调系统)的监控系统简称为主系统,其他机电设备的监控系统如与主系统不是同一厂家生产,则称为第三方子系统。
    满足可互换用的产品通常性价比比较高,例如个人机领域内的产品就是如此,因而提倡优先选择满足可互换用的产品。

 

18.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时,应根据监控功能与管理需求合理设置监控点。

18.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规模,可按实时数据库的硬件点位数区分,宜符合表18.1.4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8.1.4 在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结构、通信方式及控制问题时,系统规模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不同厂家的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产品说明或综述介绍中,大多数都涉及规模划分问题,其共同点是以监控点的数量作为划分的依据。但是各厂家都是根据各自产品的应用条件来描述规模大小的,有关大小的数量规定差异很大。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表18.1.4的意义在于给出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为后续条款的相关规定提供前提,而不在于其具体的量化值。

 

18.1.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具备系统自诊断和故障部件自动隔离、自动恢复、故障报警功能。

18.1.6当工程有智能建筑集成要求时,BAS应提供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S)的通信接口,构成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

 

18.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结构

18.2.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宜采用分布式系统和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并应根据系统的规模、功能要求及选用产品的特点,采用三层、两层或单层的网络结构,但不同网络结构均应满足分布式系统集中监视操作和分散采集控制的原则。大型系统宜采用三层或两层的网络结构,三层网络结构由管理、控制、现场三个网络层构成,中、小型系统宜采用两层或单层的网络结构。各网络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理网络层应完成系统集中监控和各子系统的功能集成;

2控制网络层应完成建筑设备的自动控制;

3现场网络层应完成末端设备控制和现场仪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 条文说明
18.2.1 目前,BAS的系统结构仍以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DCS)结构为主。DCS的通信网络为多层结构,其中分为三层,即管理网络层、控制网络层、现场设备层,并与Web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系统,预计在今后若干年仍将占主导地位分布控制系统的主旨是监督、管理和操作集中,控制分散(即危险分散)。由此看来,控制网络层并非必不可少的。目前很多厂家(特别是一些国内厂家)的产品已经只包括管理网络层和现场设备层,网络结构层次的减少可降低造价并简化设计、安装和管理。
    在图34和图35中给出了两种(并不是只有这两种)常用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系统结构图。在图34中,控制网络层采

图3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系统结构(一)
用自行布线的控制总线拓扑结构;在图35中,控制网络层采用以太组网方式,并通常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组网。

图3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系统结构(二)
    在图34和图35中,各方框在竖直方向的外部连线为连接至本层网络的多数据双向一对多电缆或光缆,各方框在水平方向的外部连线为单参数单向一对一电缆。由于各方框的一对一电缆均用于连接模入、模出、开入、开出器件,各方框与上述器件的连接方式也相同,因此,为简洁图面,仅在图的右下角绘制出其中个方框与上述器件的连接方式,其余的方框只绘出一对一电缆与该方框的连接部分,不再完整绘出其全部连接方式。

 

18.2.2用于网络互联的通信接口设备,应根据各层不同情况,以ISO/OSI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为参照体系,合理选择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等互联通信接口设备。

▲ 条文说明
18.2.2 如前所述,DCS的通信网络通常采用多层次的结构各个层次网络之间,甚至同层次网络之间,往往在地域上比较分散且可能不是相同结构的,因此需要用网络接口设备把它们互联起来。网络接口设备通常包括四种,即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网络互联从通信模型的角度也可分为几个层次,在不同的协议层互联就必须选择不同层次的互联设备:中继器通过复制位信号延伸网段长度,中继器仅在网络的物理层起作用,通过中继器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网段实际上是一个网段;网桥是存储转发设备,用来在数据链路层次上连接同一类型的局域网,可在局域网之间存储或转发数据帧;路由器工作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网络层使用路由器在不同网络间存储转发分组信号;在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使用网关进行协议转换,提供更高层次的接口,用以实现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之间,包括使用不同网络操作系统的网络之间的互联。

 

18.3管理网络层

18.3.1管理网络层的中央管理工作站应具有下列功能:

1监控系统的运行参数;

2检测可控的子系统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情况;

3显示和记录各种测量数据、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

4数据报表和打印。

18.3.2管理网络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理网络层由安装在计算机上的操作站和服务器、本层网络、网络设备及系统辅助设施组成,本层网络宜采用以太网;

2操作站与服务器之间宜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或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当需要远程监控时,客户机/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应支持Web服务器;

3应采用开放的操作系统、可互换用的即插即用的硬件结构体系;

4宜采用TCP/1P通信协议;

5在系统中存在异构的第三方子系统且其具有独立的监控主机时,服务器、操作站宜配用标准软件数据接口;在第三方子系统不能与主系统网络直接相连的情况下,宜由第三方子系统生产厂家提供其产品的通信接口、协议和规约,完成硬件连接平台和协议转换驱动;

6服务器应为操作站提供数据库访问,并宜采集设备控制器、末端设备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阀门、风阀、变频器数据,采集过程历史数据,提供服务器配置数据,存储用户定义数据的应用信息结构,生成报警和事件记录、趋势图、报表,提供系统状态信息;

7操作站软件根据需要可安装在多台计算机/操作站上,宜建立多台操作站并行工作的局域网系统;

8管理网络层应具有与互联网联网的能力,提供互联网用户通信接口技术;用户可通过Web浏览器,远程查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各种数据或进行远程操作;

9当管理网络层的服务器和操作站发生故障或停止工作时,不应影响设备控制器、末端设备控制器和现场仪表运行,控制网络层、现场网络层通信不应因此中断。

▲ 条文说明
18.3.2 管理网络层、控制网络层、现场网络层这三层网络中的每一层网络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负责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它向网络提供可用的资源(微机、小型机、管理工作站、控制工作站等);另一部分是负责网终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规范正文中称之为本层网络),本层网络传递信息,其通信介质既可用有线的方式(如电缆、光缆),也可用无线的方式(如微波、卫星、红外线等)。
    现在许多新型系统的操作站主机就是普通PC机,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以太网卡插在PC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站的台数比较多,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方式比较合适,台或多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使用,为网络提供资源,其他计算机是客户机(操作站),使用服务器提供的资源。管理网络层是指由2台或2台以上的安装客户机或服务器软件的PC机通过以太网和TCP/TP协议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层通常是由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如果管理网络层仅局限在中央监控室内,也可以由一个交换机和馈线自行组成。
    通常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可以采用 ARCNet、以太网连接,但是用以太网连接的比较多。 ARCNet、以太网所使用的电缆不能互换。以太网有较多的网络适配器、网络交换机可供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其价格便宜。管理网络层采用以太网与TCP/IP通信协议结合的 Internet互联方式,也为构成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与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BMS)提供了便利条件。BAS也可在 Internet互联的基础上组建一个 BACnet网络,从而将各厂商的楼宇自控设备集成为一个高效、统一和具有竞争力的控制网络系统。浏览器/Web服务器也可以在 Internet互联的基础上登录、监控现场的实时数据及报警信息,从而实现远程的监视与控制。

 

18.3.3当不同地理位置上分布有多组相同种类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时,宜采用分布式服务器结构和虚拟专用网络通信方式。每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服务器管理的数据库应互相透明,从不同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操作站均可访问其他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服务器,与该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使这些独立的服务器连接成为逻辑上的一个整体系统。

▲ 条文说明
18.3.3 当多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服务器结构时,整个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每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操作站均可以监控整个网络。但是每个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服务器的总监控点数不应超过该服务器最大的监控点数。

 

18.3.4管理网络层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星形拓扑结构,选用对绞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管理网络层布线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情况下,也可采用环形、总线拓扑结构;

2服务器与操作站之间的连接宜选用交换机;

3管理网络层的服务器和至少一个操作站应位于监控中心内;

4在BAS中,某些子系统有自己独立的监控室,且这些监控室位于建筑物不同地点时,管理网络层本层网络宜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5在BAS的设备控制器带有以太网接口的场合,管理网络层本层网络及控制网络层本层网络宜统一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18.4控制网络层

18.4.1控制网络层应完成对主控项目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监控点逻辑开关表控制和监控点时间表控制。

18.4.2控制网络层的本层网络可采用以太组网方式,并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组网,也可采用控制网络层自行布线的控制总线拓扑结构。

18.4.3控制网络层的本层网络宜采用非屏蔽或屏蔽对绞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在布线困难的场所,也可采用无线传输。

18.4.4控制网络层的设备控制器可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O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兼有DOC、PLC特性的混合型控制器(HC)。在民用建筑中,设备控制器宜选用DOC控制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控制器的CPU不宜低于32位;

2RAM数据应有72h以上的断电保护;

3系统软件应存储在ROM中,应用程序软件应存储在EPROM或F1ash-EPROM中;

4硬件和软件宜采用模块化结构;

5控制器的1/0模块应包括A1、AO、D1、D()、P1等类型;

6控制器的1/0模块宜包括集中安装在控制器箱体及其扩展箱体内的1/0模块和可远程分散安装的分布式智能1/0模块两大类;

7带有以太网接口的设备控制器可具备服务器和网络控制器的部分功能;

8应提供与控制网络层本层网络的通信接口,便于设备控制器与本层网络连接并与连接其上的其他设备控制器通信;

9宜提供与现场网络层本层网络的通信接口,便于设备控制器与现场网络层本层网络连接并与连接其上的末端设备控制器、分布式智能1/0模块、智能传感器、智能调节阀等现场设备通信;

10宜提供至少一个通信接口与便携式计算机在现场连接;

11设备控制器宜提供基于单参数单向一对一传输电缆的数字量和模拟量输入输出以及高速计数脉冲输入;

12设备控制器规模以硬件监控点数量区分,每台不宜超过256点;

13设备控制器宜通过中文可视图形化编程工程软件进行组态;

        14设备控制器宜选用挂墙的箱式结构或小型落地柜式结构;分布式智能I/O模块宜采用可直接安装在建筑设备控制柜中的导轨式模块结构;

15应提供设备控制器典型配置时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16每个设备控制器在管理网络层故障时应能继续独立工作。

▲ 条文说明
18.4.4 DDC控制器和PLC控制器虽然都能完成控制功能,但两者还是有一些差别。DDC控制器适用于以模拟量为主的过程控制,PIC控制器适用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的工厂自动化控制由于民用建筑的环境控制(冷热源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主要是过程控制,所以除有特殊要求外,建议采用DDC控制器。控制器的I/O模块,除常见的AI、AO、DI、DO模块外,还包括PI模块。PI为脉冲计数输入的英文字头。PI模块可以与使用电子脉冲数作为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如涡轮流量计)配合使用。

 

18.4.5每台设备控制器的硬件监控点数应留有余量,点数余量不宜小于总点数的15%。

18.4.6控制网络层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网络层本层网络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时,应确保其满足控制网络对确定性及实时性的要求。

2控制网络层本层网络使用自行布线的控制总线拓扑结构时,本层网络可包括并行工作的多条控制总线,每条控制总线可通过网络控制器/通信接口与管理网络层连接,也可通过管理网络层服务器的通信接口或内置通信网卡直接与服务器连接。

3当设备控制器带有以太网接口时,可通过交换机与中央管理工作站进行通信,在具有强电磁干扰的区域,设备控制器与接入层交换机之间的水平连接馈线宜选择屏蔽对绞电缆。

4在使甩总线拓扑结构的控制总线连接各设备控制器时,控制总线应采用屏蔽对绞电缆并应单独敷设,同时应保证屏蔽线的屏蔽层有良好的接地。

5设备控制器之间通信,均应为对等式直接数据通信。

6设备控制器可与现场网络层的智能现场仪表、末端设备控制器和分布式智能I/O模块进行通信。

7设备控制器的电源宜采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集中供电方式,供电线缆可与通信线缆分别敷设。

8选择设备控制器时,应保证每台建筑机电设备的监控任务均由同一台设备控制器完成,与每台新风机组或空调机组设备控制器相关的风机盘管或变风量箱末端设备控制器,均宜连接在从该台设备控制器引出的现场总线上。

9设备控制器选型号时,可以允许相邻的两台以上的新风机组或空调机组的监控任务由一台设备控制器完成。

10在冷冻站、热交换站、变配电所等多台设备集中的场所,宜选择大型设备控制器。

11设备控制器宜按建筑机电设备的楼层平面布置进行划分,其位置应设在冷冻站、热交换站、空调机房、新风机房等控制参数较为集中之处,也可设置在最靠近上述建筑机电设备机房的弱电竖井或弱电间中。

12当设备控制器设置在建筑机电设备机房内时,宜采用单参数单向一对一传输电缆将配置在建筑机电设备上的现场仪表、电控柜上的I/O接点与控制器箱体内的I/O模块连接起来,一对一传输电缆的长度不宜超过50m。

13当风机盘管或变风量箱所处位置分散且与相关的新风机组或空调机组距离较远时,则风机盘管或变风量箱宜由靠近风机盘管或变风量箱的末端设备控制器进行直接控制,机组的设备控制器可对风机盘管或变风量箱进行间接的、高一层次的联动控制或解耦控制。

14连接A1、A0信号的一对一传输电缆可采用屏蔽对绞电缆,屏蔽层应可靠接地。连接D1、D0信号的一对一传输电缆可采用非屏蔽对绞电缆。

15各I/O模块宜具有可带电拔插的功能,可带电对故障单元进行更换。

▲ 条文说明
18.4.6 第1款 当控制网络层的本层网络为以太网时,以太网的通信调度方式为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这本质上是一种非确定性的通信调度方式,即不能确保一帧数据在确定的时间间隔(如一个采样周期)内传送到。由于以太网通信调度机制的非确定性,当系统在近程控制和/或远程控制中有大量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需要实时传输和实时控制时,设计者除了要关注产品生产厂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还可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专用的楼层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并由网络管理人员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立独立的虚拟局域网。上述措施均可大幅减少无关的网络通信负荷,从而提高以太网通信的确定性和实时性。在使用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控制网络层的场合,使用虚拟局域网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的设备控制器、服务器、操作站与其他接入到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从逻辑上分离开来,这样既方便管理又可以减少其他设备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干扰。
    第2款 控制网络层由多条并行工作的控制总线组成时,其中每条控制总线与管理网络通信的监控点数(硬件点)一般不小于500点,每条控制总线长度(不加中继器)不小于500m,设备控制器可与中央管理工作站进行通信,且每条控制总线连接的控制器数量不超过64台,加中继器后,不超过127台。
    第3款 在设备现场环境电磁干扰较强烈的场所,楼层交换机至设备控制器间的连接宜采用屏蔽对绞电缆,并沿金属槽盒或穿金属管明敷或暗敷,电缆屏蔽层应在设备控制器一侧单端接地,对于重要的网段还可采用冗余网络技术,以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第5款 不通过中央节点,从一台设备到其他设备的通信方式称为对等式通信。即使中央节点出现故障,采用对等式通信的控制器仍能独立完成对所辖设备的控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8.5现场网络层

18.5.1中型及以上系统的现场网络层,宜由本层网络及其所连接的末端设备控制器、分布式智能I/O模块和传感器、电量变送器、照度变送器、执行器、阀门、风阀、变频器等智能现场仪表组成。

 

 

18.5.2现场网络层本层网络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现场总线。

 

 

18.5.3末端设备控制器应具有对末端设备进行控制的功能,并能独立于设备控制器和中央管理工作站完成控制操作。

 

 

18.5.4智能现场仪表应通过现场总线与设备控制器进行通信。

18.5.5末端设备控制器和分布式智能I/O模块,应与常规现场仪表、未端设备电控箱进行一对一的配线连接。

18.5.6现场网络层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本层网络宜采用总线拓扑结构,也可采用环形、星形或自由拓扑结构,用屏蔽对绞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2现场网络层本层网络可包括并行工作的多条现场总线;

3末端设备控制器和/或分布式智能I/O模块,当采用以太网通信接口时,可通过交换机与中央管理工作站进行通信;

4末端设备控制器和分布式智能I/O模块应安装在相关的末端设备附近,并宜直接安装在末端设备的控制柜(箱)里;

5划分为某块设备控制器组成部分的那些分布式智能I/O模块,宜连接在该设备控制器引出的现场总线上。

▲ 条文说明
18.5.6 当设备控制器为模块化结构的控制器时,其I/O模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式,即控制器各I/O模块和CPU模块等安装在箱体(包括附近的扩展箱体)中;另外一类是分布式,就是把这些I/O模块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使用现场总线连接在起以后,与控制器CPU模块连通工作。可以把两类模块混合在一个设备控制器中组合应用,也可分别单独应用。

 

18.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

18.6.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软件宜选择功能齐全、质扯安全可靠、调用灵活的主系统生产厂家有效最新版本基础上的综合软件包,综合软件包应满足监控功能强大、操作方便、信息管理功能周详、软件组态容易等要求。在选用第三方子系统时,应满足综合软件包与第三方子系统软件相互兼容。

18.6.2对应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三个网络层,综合软件包应具有下列对应的基本软件:

1管理网络层的操作站和服务器软件;

2控制网络层的设备控制器软件;

3现场网络层的未端设备控制器软件。

18.6.3管理网络层/中央管理工作站应配置服务器软件、操作站软件、用户工具软件和可选择的其他软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服务器软件、操作站软件应支持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2对于有远程浏览器访问需求的场所,服务器软件、操作站软件应支持互联网连接,并支持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

3对于有集成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需求的场所,服务器软件、操作站软件应支持现行开放系统技术标准;

4服务器软件、操作站软件应采用成熟、稳定的主流操作系统;

5服务器软件、操作站软件应能在全中文图形化操作界面下,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视、控制、报警、操作与管理,并具有必要的中文提示、帮助等功能;

6用户工具软件应为中文可视界面,具有建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网络、组建数据库、绘制操作站显示图形的功能。

18.6.4控制网络层/设备控制器软件应为模块化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择中文图形模块化的标准组态工具软件,该软件可在操作站或现场便携式计算机上编制设备控制器控制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和专用节能管理软件;

2应提供设备控制器的自诊断程序软件,自诊断内容应包括CPU及内存的自检、开关输出回读比较、模拟输入通道正确性比较、模拟输出通道正确性比较等;

3应提供独立运行的设备控制器仿真调试软件,检查设备控制器模块、监控点配置是否正确,检验控制策略、开关逻辑表、时间程序表等各项内容设计是否满足控制要求。

18.6.5现场网络层软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网络层的操作系统软件应具有系统内核小、内存空间需求少、实时性强的特点;

2末端设备控制器、分布式智能I/O模块、智能仪表的功能,宜符合智能仪表行业产品规范的规定,并可以和符合同行业产品规范的第三方生产厂家的未端设备控制器、分布式智能I/O模块、智能仪表实现互操作或互换用。

▲ 条文说明
18.6.5 现场网络层的智能传感器与智能调节阀可直接双向传送数字信号,它们都内嵌有PID控制、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积算等软件功能模块,用户可通过组态软件对这些功能模块进行任意调用,以实现过程参数的现场控制。使用智能仪表,回路控制功能能够不依赖控制器直接在现场完成,实现了真正的分散控制。而且智能仪表都安装在现场设备附近,这使得信号传输的距离大大缩短,回路的不稳定性降低,还可以节省控制室的空间。

 

18.7现场仪表的选择

18.7.1现场检测仪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仪表的测蜇精度应满足被测参数的量程以及被测参数测最通道的精度。

2检测仪表的精度等级应选择比要求的被测参数测量精度至少高一个精度等级。

3A/D转换电路宜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择12位或16位的A1模块。

4检测仪表的响应时间应满足测量通道对采样时间的要求。

5在满足现场检测仪表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宜使现场检测仪表的量程最小,以减小现场检测仪表测量的绝对误差。

6温度检测仪表的量程应为测点工作温度变化范围的1.2倍~1.5倍,管道内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不应大于25s,当在室内或室外安装时,热响应时间不应大于150s。

7仅用于一般温度测屈的温度传感器,宜采用二线制的分度号为Pt100的B级精度;当参数参与自动控制和经济核算时,宜采用三线制的分度号为Pt100的A级精度。

8湿度检测仪表应安装在附近没有热源、水滴且空气流通,能反映被测房间或风道空气状态的位置,其响应时间不应大于150s,在测最范围为0~100%RH时,检测仪表精度宜选择在2%~5%。

9测量稳定的压力时,正常工作压力值应在压力检测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3~2/3,测鼠脉动压力时,正常工作压力值应在检测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3~1/2。

        10流最检测仪表鼠程应为系统最大流量的1.2倍~1.3倍,且应耐受管道介质最大压力,并具有瞬态输出;流量检测仪表的安装部位,应满足上游10D(管径)、下游5D的直管段要求。当采用电磁流蜇计、涡轮流量计时,其精度宜为1.5%。

11液位检测仪表宜使正常工作液位处于仪表满矗程的50%。

12成分检测仪表的最程应按检测气体及其浓度进行选择,一氧化碳气体浓度宜按0~300X10-6或0~500X10-6;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宜按0~2000X10-6或0~10000X10-6

13风鼠检测仪表宜采用皮托管风最测最装置,其测最的风速范围宜为2m/s~16m/s,测最精度不应小于5%。

14当以安全保护和设备状态监视为使用目的时,宜选择开关量信号输出的检测仪表,不宜使用模拟量信号输出的检测仪表。

▲ 条文说明
18.7.1 为满足控制过程的要求,传感器的选择本应同时考虑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但考虑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处理的控制过程响应时间通常比传感器响应时间大得多,本条中只提出影响最大的两项静态参数指标:精度和量程。测量(或传感器)精度必须高于要求的过程控制精度1个等级已为大家熟知,而测量精度同时取决于传感器精度和合适的量程这一点,却容易被忽略。
    被测参数测量通道包括检测仪表及I/O模块内的A/D转换电路。被测参数测量通道各环节的不确定度经误差综合后,测量通道总的不确定度应小于被测参数测量精度所允许的不确定度。模拟检测仪表通常包括传感器、转换器及变送器几个环节,对传感器输出的小信号进行放大和参数变换的转换器,既可以与传感器制作在同一现场检测仪表内,也可以脱离传感器而制作在同测量通道的I/O模块内;当模拟检测仪表输出信号需要远传时,该检测仪表应包括变送器。智能传感器是由传感器、转换器、 AD转换电路、微处理器及其附属器件组成的一体化现场检测仪表,微处理器可对A/D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化的被测参数进行线性化、温度压力补偿、零点漂移校正、系统误差校正等数字处理。智能传感器应有以太网或现场总线通信接口。通常,被测参数量程选择为该被测参数工作范围的120%~150%,而被测参数测量通道的检测仪表或I/O模块内的A/D转换电路应设置有硬件调整量程的装置。
    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常见的需要测量的脉动压力有泵、压缩机和风机等出口处的压力。

 

18.7.2调节阀和风阀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管道的两通阀宜选择等百分比流最特性;

2蒸汽两通阀,当压力损失比大于或等于0.6时,宜选用线性流量特性;小于0.6时,宜选用等百分比流最特性;

3空调系统宜选择多叶对开型风阀,风阀面积由风管尺寸决定,并应根据风阀面积选择风阀执行器,执行器扭矩应能可靠关闭风阀;风阀面积过大时,可选多台执行器并联工作。

▲ 条文说明
18.7.2 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的选择是基于改善调节系统品质而确定的,即以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去补偿狭义控制过程的非线性特性,从而使广义控制过程近似为线性特性。

 

18.7.3执行器宜选用电动执行器,其输出的力或扭矩应使阀门或风阀在最大流体压力时可靠开启和闭合。

▲ 条文说明
18.7.3 为使阀位定位准确和工作稳定,注意在设计时选取的电动执行器应带信号反馈。

 

18.8冷热源系统监控

18.8.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冷热源系统设备进行监控。

▲ 条文说明
18.8.1 冷源系统一般由多台制冷机和冷水、冷却水、冷却塔补水箱、膨胀水箱等设备组成。制冷机通常有冷水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设备、冰蓄冷设备等,其中冷水机组应用较广的主要有电动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
    热源系统中的热源一般为锅炉、城市热网,当然使用直燃型溴化锂机组和风冷热泵机组等热源装置也可提供热源。另外,锅炉、城市热网提供的热水或蒸汽温度都高于空调系统要求的温度(65℃~70℃),所以系统还需要设置换热机组将高温热水或蒸汽转换成空调热水。

 

18.8.2电动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的电机、压缩机、蒸发器、冷疑器等内部设备的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由机组自带的控制系统监控,应由供应商提供数据总线通信接口,直接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交换数据。冷水及冷却水系统外部水路的参数监测与控制,应由设备控制器完成。

2当系统中有多台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时,机组的节能群控宜由机组供应商完成后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给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当无此项功能时,机组的节能群控应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完成。

3机组自带的控制系统通信接口应能接受下列控制和状态查询指令:

1)机组启停控制和状态查询;

2)机组制冷功率控制和状态查询;

3)机组工作状态、故障、报警信息查询。

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具有下列控制功能:

1)对制冷系统设备进行启、停的顺序控制;

2)对冷冻水供回水压差进行恒定闭环控制;

3)对机组冷冻水、冷却水及冷却塔进水电动阀控制;

4)压差旁路二通阀调节控制;

5)备用泵投切、冷却塔风机启停控制;

6)冷水机低流量保护的开关量控制;

7)宜能按照累计运行时间进行设备的轮换使用;

8)宜能根据冷量需求确定机组运行台数的节能控制;

9)宜对机组出水温度进行优化设定;

                10)冷却水最低水温控制;

                11)冷却塔风机台数控制或风机调速控制;

                12)水泵的保护控制;

                13)应能根据膨胀水箱内水位自动启停补水泵;

                14)宜能自动控制水泵运行台数或频率;

                15)冷却塔风机联动控制,应根据设定的冷却水温度上、下限启停风机。

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具有下列监测功能:

1)监测冷水供水、回水温度及压力,并具有自动显示、超限报警、历史数据记录、打印及绘制趋势图功能;

2)监测冷水供水流量,并具有瞬时值显示、流量计算、超限报警、历史数据记录、打印及绘制趋势图功能;

3)能根据冷水供回水温差及流量瞬时值计算冷量和累计冷量消耗;

4)当系统有冷水过滤器时,应监测水过滤器前后压差,并设置堵塞报警;

5)监测进、出冷水机的冷却水水温,并能自动显示、极限值报警、历史数据记录、打印;

6)监测冷却塔、膨胀水箱、补水箱内水位,水箱内水位开关的高低水位或气体定压罐内高低压力越限时,应报警、历史数据记录和打印;

7)监测分、集水器的温度和压力(或压差);

8)监测水泵进、出口压力;

9)监测并记录系统内的水泵、风机、冷水机组的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运行时间;

                10)监测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侧的水流开关状态。

▲ 条文说明
18.8.2 由于通常情况下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的内部设备(电机、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自动保护与控制均由机组自带的控制系统实现,本条主要针对冷水及冷却水系统的外部水路的参数监测与控制。

 

18.8.3澳化悝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组的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溶液泵、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直燃型的燃烧器等内部设备宜由机组自带的控制器监控,并由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总线通信接口,直接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交换数据。冷水及冷却水系统的外部水路的参数监测与控制及各设备顺序控制,应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控制器完成。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及工艺参数的监测应符合本标准第18.8.2条第3款、第4款、第5款的规定。

3漠化捚吸收式制冷系统应设置冷却水温度低于24°C时的防漠化锥结晶报警及联锁控制。

18.8.4冰蓄冷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HC混合型控制器(PLC+DDC)。

2应监测蓄冰槽进出口乙二醇溶液温度,并具有自动显示、极限报警、历史数据记录、打印及绘制趋势图功能。

3应监测蓄冰槽液位、蓄冰量测量,并具有自动显示、极限报警、历史数据记录、打印及绘制趋势图功能。

4冰蓄冷系统交换器二次冷水及冷却水系统的监控与压缩式制冷系统相同,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8.8.2条第4款、第5款的规定外,尚应增加下列控制:

1)换热器二次冷媒侧应设置防冻开关保护控制;

2)乙二醇泵的启停控制;

3)设备控制器应有主机蓄冷、主机供冷、融冰供冷、主机和蓄冷设备同时供冷运行模式参数设置。同时应具有主机优先、融冰优先、固定比例供冷运行模式的自动切换,并应根据数据库的负荷预测数据进行综合优化控制。

▲ 条文说明
18.8.4 冰蓄冷是一种降低空调系统电费支出的技术,它并不节电,而是合理利用了峰谷电价差。冰蓄冷技术起源于欧美,主要为了平衡电网的昼夜峰谷差,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蓄冰设备存蓄冷量,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释放其存蓄的冷量,减少电力高峰时段制冷设备的电力消耗。由于电力部门实行电力峰谷差价,使得用户可以节省一定的运行费用,也是电力网“削峰填谷”的较好途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这项技术,目前技术较成熟,已有较多建成的工程项目。

 

18.8.5热源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热源采用锅炉时,其监控应由设备本身自带的控制盘完成,经供应商提供的数据通信总线接口,将数据信息接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当系统中有多台锅炉时,锅炉的节能群控应由锅炉供应商完成后,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给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具有下列监控功能:

1)监测锅炉的启停和工作状态、故障报警信息;

2)监测锅炉的烟道温度及热水或蒸汽压力、温度、流量;

3)监测补水箱的水位;

4)监测锅炉的油耗或气耗;

5)监测锅炉一次侧水泵的运行状态、压差、旁通阀的开度及供回水温度。

4当热源采用城市热网热水时,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完成对城市热网热水温度信号的采集并可采用电动阀调节流量。

 

 

18.8.6对热交换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具有下列监控功能:

1应设置热交换系统的启、停顺序控制;

2应根据二次供水温度设定值控制一次侧温度调节阀开度,使二次侧热水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

3宜设置二次供回水恒定压差控制;根据设在二次供回水管道上的差压变送器测量值,调节旁通阀开度或调节热水泵变频器的频率以改变水泵转速,保持供回水压差在设定值范围;

4应监测汽-水交换器的蒸汽温度、二次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二次侧压差和旁通阀开度、补水箱的水位、水流开关状态,并监测热水循环泵的运行状态;当温度、压力超限及热水循环泵故障时报警;

5应监测水-水交换器的一次供回水温度、压力,二次供回水温度、压力,二次侧压差和旁通阀开度,补水箱的水位,水流开关状态;并监测热水循环泵运行状态,当温度、压力超限及热水循环泵故障时报警;

6多台热交换器及热水循环泵并联设置时,应在每台热交换器的二次进水处设置电动碟阀,根据二次侧供回水温差和流量,调节热交换器台数;

7宜具有二次水流量测量的瞬时值显示、流量计算、历史数据记录、打印等功能;

8当需要经济核算时,应根据二次供回水温差及流量瞬时值计算热量和累计热量消耗。

▲ 条文说明
18.8.6 热源热交换系统的作用是给建筑物提供供暖、空调及生活用热水,热交换系统的主体设备是热交换器。

 

18.9空调及通风系统监控

18.9.1对新风机组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风机与新风阀应设联锁控制。

2应设置新风机的自动/手动启停控制。

3当发生火灾时,应接受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联锁停机。

4在寒冷地区,新风机组应设置防冻开关报警和联锁控制。

5新风机组应设置送风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6新风机组宜设置送风湿度自动调节系统。

7新风机组送风温度设定值应根据供冷和供热工况能自动调整。

8宜能根据新风机组送风温度来调节水阀的开度。

9新风机组宜设置由室内CO2浓度控制送风量的自动调节系统;在人员密度相对较大且变化较大的房间,可根据室内CO2浓度或人数/人流监测,修改最小新风比或最小新风量的设定值。

10新风机组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风机组应设置送风温度、湿度显示;    

2)应设置新风过滤器两侧压差监测、压差超限报警;

3)应设置机组的自动/手动、启停状态的监测及阀门状态显示;

4)宜设置室外温、湿度监测;

5)应监测风机、水阀、风阀等设备的启停状态和运行参数。

11当新风机组采用自带完整的控制系统设备时,应预留通信接口,并将信息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条文说明
18.9.1 新风机组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新风机组与风机盘管配合的空调方式,主要为各房间提供一定的新鲜空气,满足室内卫生要求;二是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的房间,新风机组要负担新风和室内负荷,控制室内温、湿度参数,本条主要规定了新风机组的监控及新风机组的参数监测要求。

 

18.9.2对空调机组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调机组应设置风机、新风阀、回风阀、水阀的联锁控制。

2应设置空调机组的自动/手动启停控制。

3当发生火灾时,应接收消防联动控制信号联锁停机。

4寒冷地区,空调机组应设置防冻开关报警和联锁控制。

5机组送风温度设定值应能根据供冷和供热工况而改变。

6宜能根据机组送/回风温度调节水阀的开度。

7宜能根据季节变化调节风阀的开度。

8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应根据回风或室内温度设定值,比例、积分连续调节冷水阀或热水阀开度,保持回风或室内温度不变。

9在定风量空调系统中,应根据回风或室内湿度设定值,开关量控制或连续调节加湿除湿过程,保持回风或室内湿度不变。

        10在定风量系统中,宜设置根据回风或室内CO2浓度控制新风量的自动调节系统。

11当采用单回路调节不能满足系统控制要求时,宜采用串级调节系统。

12在变风鼠空调机组中,风机宜采用变频控制方式,对系统最小风量进行控制;送风量的控制应采用定静压法、变静压法或总风蜇法,并符合下列要求:

1)当采用定静压法时,应根据送风静压设定值控制变速风机转速或调节送风温度;

2)当采用变静压法时,应使送风管道静压值处于最小状态,且变风最箱风阀均处于85%~99%的开度,并在送风管道静压值处于最小状态时通过变频来调节空调系统的送风量;

3)当采用总风量法时,应根据所有变风量末端装置实时风最之和,控制风机转速调节空调系统的送风量。

        13空调机组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空凋机组应设置送、回风温度显示、趋势图;当有湿度控制要求时,应设置送、回风湿度显示;

2)空气过滤器应设置两侧压差的监测,超限报警;

3)宜设置室外(或新风)温、湿度监测及送风风速监测;

4)应设置机组的自动/手动、启停状态的监测;

5)当有CO2浓度控制要求时,应设置CO2浓度监测,并显示其瞬时值。

14当空调机组采用自带完整的控制系统设备时,应预留通信接口,并将信息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条文说明
18.9.2 本条主要规定了常用空调机组的监控要求。常用空调机组主要包括定风量空调系统和变风量空调系统。
    1 定风量系统( Constant Air Volume,CAV),即空调机吹出的风量一定,以提供空调区域所需要的冷(暖)气。当空调区域负荷变动时,则以改变送风温度来应付室内负荷,并达到维持室内温度与舒适区的要求。常用的中央空调系统为AHU(空调机)与冷水管系统(FCU系统)。这两者一般均以定风量(CAV)来供应空调区,为了应付室内部分负荷的变动,在AHU定风量系统以空调机的变温送风来处理,在一般FCU系统则以冷水阀ON/OFF控制来调节送风温度。
    2 变风量系统( Varlable air volume,VAV),即空调机(AHU或FCU)可以调变风量。定风量系统为了应付室内部分负荷的变动,其AHU系统以空调机的变温送风来处理,而FCU系统则以冷水阀ON/OFF控制来调节送风温度。然而这两者在送风系统上浪费了大量能源。因为在长期低负荷时送风机亦均执行全风量运转而耗电,这不但不易维持稳定的室内温、湿度条件,而且浪费大量的能源。变风量系统就是针对上述缺点而采取的节能对策。变风量系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AHU风管系统中的空调机变风量系统( AHU-VAV系统);另一种为FCU系统中的室内风机变风量系统( FCU-VAV系统)。 AHU-VAV系统是在全风管系统中将送风温度固定,以调节送风机送风量的方式来应付室内空调负荷的变动。 FCU-VAV系统则是将冷水供应量固定,在室内FCU加装无段变功率控制器改变送风量,即改变FCU的热交换率来调节室内负荷变动。这两种方式通过风量的调整来减少送风机的耗电量,同时也可增加热源机器的运转效率而节约热源耗电,因此可在送风及热源两方面同时获得节能效果。变风量系统控制的核心是对总风量进行控制,常用的总风量控制方法有定静压控制法、变静压控制法和总风量控制法等。
    定静压控制一般是在送风系统的适当位置(常在离风机2/3处)设置静压传感器,在保持该点静压值一定的前提下,通过调节风机频率来改变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变静压控制时一般应将阀门开大或接近于全开(85%~99%的开度),并在送风管道静压值尽可能处于减小的前提下,通过变频来调节空调系统的送风量。总风量控制法是通过自动计量、统计求出各末端装置实时风量之和通过送风机相似特性及相关计算求出对应的送风机转速,并控制空调机组送风机在此转速运行,使送风量与负荷匹配。采用总风量与末端负荷匹配的总风量控制法可有效地进行VAV系统的节能运行控制。
    3 串级调节在空调屮适用于调节对象纯滞后大、时间常数大或局部扰量大的场合。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所有干扰量统统包含在调节回路中,其影响都反映在室温对给定值的偏差上。但对于纯滞后比较大的系统,单回路PID控制的微分作用对克服扰量影响是无能为力的。这是因为在纯滞后的时间里,参数的变化速度等于零,微分单元没有输出变化,只有等室内给定值偏差出现后才能进行调节,结果使调节品质变坏。如果设一个副控制路将空调系统的干扰源如室外温度的变化、新风量的变化、冷热水温度的变化等都纳入副控制回路,由于副控制回路对于这些干扰源有较快速的反应,通过主副回路的配合,将会获得较好的控制质量。另外,对调节对象时间常数大的系统,采用单回路的配合,将会获得较好的控制质量。对调节对象时间常数大的系统,采用单回路系统不仅超调量大,而且过渡时间长,同样,合琿地组成副回路可使超调量减小,过渡时间缩短。此外,如果系统中有变化剧烈,幅度较大的局部干扰时,系统就不易稳定,如果将这一同部干扰纳入副回路;则可大大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串级调节系统主回路以回风温度作为主参数构成主环,副回路以送风温度作为副参数构成副环,以回风温度重调送风温度设定值,提高控制系统调节品质,满足精密空调的要求。

 

18.9.3风机盘管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机盘管宜由开关式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电动水阀通断,手动三速开关控制风机高、中、低三种风速转换;

2风机启停应与电动水阀联锁,两管制冬夏均运行的风机盘管宜设手动控制冬夏季切换开关;

3控制要求高的场所,宜由专用的风机盘管微控制器控制;微控制器应提供四管制的热水阀、冷冻水阀连续调节和风机三速控制,冬夏季自动切换两管制系统;

4微控制器应提供以太网或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构成开放式现场网络层;

5联网型的风机盘管微控制器应能通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控制风机盘管的启停和温度调节,亦可采用自成系统的设备。

18.9.4变风晟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选用压力有关荆变风量装置时,宜采用室内温度传感器、微控制器及电动风阀构成单回路闭环调节系统;控制器宜选择一体化微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与风阀电动执行器制成一体,可直接安装在变风量箱上;

2当选用压力无关型变风量装置时,宜采用室内温度作为主调节参数,变风量装置风阀入口风最或风阀开度作为副调节参数,构成串级调节系统;控制器宜选择一体化微控制器,串级控制器与风阀电动执行器制成一体,可直接安装在变风最装置上。

▲ 条文说明
18.9.4 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种类较多,但基本的控制原理分为压力有关型控制和压力无关型控制。按照是否补偿压力变化,末端装置分为压力有关刑和压力无关型。前者由温控器直接控制风阀,末端装置的送风量不但取决于控制风阀的开度,还取决于送风管道的静压。如果管道静压发生变化,则送风量也会变化,进而造成室内温度的变化,这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为压力有关型。这种控制方式较为简单,控制中没有使用实际送风量参数。
    压力无关型末端装置除了使用温控器外,还有一个风量传感器和一个风量控制器,温控器为主控器,风量控制器为副控器,构成串级控制环路。当末端入口压力变化时,通过末端的风量会发生变化,压力无关型末端可以较快地补偿这种压力变化维持原有风量。

 

18.9.5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变风凰空调系统末端房间的温度、静压;

2应监测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的风量;

3应通过控制器调节变风侬空调末端送风、回风风门开度及控制变风量空调末端再热器开关。

18.9.6通风系统设备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各风机运行状态,自动/手动状态及累计运行时间;

2宜按照使用时间来控制风机的定时启/停;

3应监测风机的故障报警信号;

4宜能根据服务区域的风最平衡和压力等参数控制风机的启停台数和转速;

5在地下停车库,可根据车库内co浓度或车辆数监测控制通风机的运行台数和转速;

6对于变配电室等发热量和通风量较大的机房,宜根据使用情况或室内温度监测控制风机的启停、运行台数和转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8.10给水与排水系统监控

18.10 给水与排水系统监控

▲ 条文说明
本节主要对生活给水系统、中水系统、排水系统的监控作了相关的规定。这是建筑中常用的给水排水系统的监控方式。

 

18.10.1生活给水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建筑物顶部设有生活水箱时,应设置液位计测量水箱液位,其高水位、低水位值应用于控制给水泵的启停,超高水位、超低水位值用于报警;

2当建筑物采用恒压变频给水系统时,应设置压力变送器测量给水管压力,用于调节给水泵转速以稳定供水压力,并监测水流开关状态;

3采用多路给水泵供水时,应具有依据相对应的液位设定值控制各供水管电动阀(或电磁阀)的开关,同时应具有各供水管电动阀(或电磁阀)与给水泵间的联锁控制功能;

4应设置给水泵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

5当生活给水主泵故障时,备用泵应自动投入运行;

6宜设置主、备用泵自动轮换工作方式;

7给水系统控制器宜有手动、自动工况转换。

18.10.2中水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水箱应设置液位计测量水箱液位,其上限信号用于停中水泵,下限信号用于启动中水泵;

2中水恒压变频供水系统的监控要求同恒压变频给水系统,但应具有根据中水箱液位来控制补水电动阀(或电磁阀)的功能;

3主泵故障时,备用泵应自动投入运行;

4宜设置主、备用泵自动轮换工作方式;

5中水系统控制器宜有手动、自动工况转换。

18.10.3排水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建筑物内设有污水池时,应设置液位计测量水池水位,其上限信号用于启动排水泵,下限信号用于停泵;

2应设置污水泵运行状态显示、故障报警;

3当排水主泵故障时,备用泵应能自动投入;

4排水系统的控制器应设置手动、自动工况转换;

5宜能根据累计运行时间进行多台水泵轮换开启。

18.10.4当给水中水排水系统采用自带完整的控制设备时,应预留通信接口,并将信息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11供配电系统监测

18.11 供配电系统监测

▲ 条文说明
目前在国内,较大型的、对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建筑中对供配电系统的监测常会采用电能管理系统,其通过专业的管理系统对建筑物中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集中监测、预警、故障分析、统计输出及必要时进行自动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电能管理系统应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完成对变配电系统内配电回路和重要设备的电气参数、开关量状态等信息进行监测、记录、分析、控制以及与上级系统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当供配电系统采用自成体系的专业系统时,应通过标准通信接口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或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
    一般民用建筑中设置的电能管理系统,主要以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监测为主,并辅以相应的事故、故障报警和开/关控制。

 

18.11.1供配电系统监测宜采用自成体系的专业系统,并应通过标准通信接口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11.2当建筑内未设专业供配电监测系统,但设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时,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供配电系统下列电气参数进行监测:

1 35kV、20kV、1OkV进线断路器、馈线断路器和联结断路器,应设置分、合闸状态显示及故障跳闸报警;

2 35kV、20kV、1OkV进线回路及配出回路,应设置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显示及历史数据记录;

3 35kV、20kV、1OkV进出线回路宜设置电流、电压显示及趋势图和历史数据记录;

4 0.4kV进线开关及重要的配出开关应设置分、合闸状态显示及故障跳闸报警、脱扣记录;

5 0.4kV进出线回路宜设置电流、电压、功率、电能显示、趋势图及历史数据记录;

6宜设置0.4kV零序电流显示及历史数据记录;

7宜设置功率因数补偿电流显示及历史数据记录;

8当有经济核算要求时,应设置用电量累计;

9宜设置变压器线圈温度显示、超温报警、运行时间累计及强制风冷风机运行状态显示;油冷却变压器油温、油位的监测。

18.11.3柴油发电机组宜设置下列监测功能:

1柴油发电机及冷却水泵(冷却风扇)的电气参数、运行状态显示及故障报警;

2用油箱油位显示及超高、超低报警;

3蓄电池组电压显示及充电器故障报警。

 

18.12照明系统监控

18.12 照明系统监控

▲ 条文说明
公共照明系统的控制目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照明系统进行监控,监控系统中的DDC控制器对照明系统相关回路按时间程序进行开、关控制。系统中央站可显示照明系统运行状态、打印报警报告、系统运行报表等。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自成体系专业照明监控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各类照明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将智能照明系统与建筑设备监测系统进行联网,实现统一管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多功能控制、节能、延长灯具寿命、简化布线、便于功能修改和提高管理水平等优点。由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专用的照明控制系统,其实现的各种照明控制功能比由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照明进行控制的方式控制功能更多、更完善,管理更方便,节能效果更好。

 

18.12.1照明系统的监控应符合下列规定:

1照明监控系统宜采用分布式模块化结构;

2宜采用自成体系专业照明监控系统,并应通过标准通信接口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3照明监控系统的控制器应有自动/手动控制功能;

4室内照明宜采用分区时间表和场景等控制方式;室外照明宜采用时间程序和照度等控制方式。

18.12.2当重要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对照明有联动控制需求时,照明监控系统应设置相应的功能。

 

18.13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监控

18.13.1电梯和自动扶梯宜采用自成体系专业监控系统进行监控,并纳入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8.13.2当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电梯和自动扶梯进行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应监测电梯、自动扶梯的运行状态及故障报警;

2当监控电梯群组运行时,电梯群宜分组、分时段控制;

3宜累计每台电梯的运行时间。

 

18.14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

18.14.1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应具有建筑设备监控、电力监控、照明控制、剩余电流检测、用能计量、建筑环境检测、能效管理的功能。

▲ 条文说明
18.14.1 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主要是基于以太网、物联网控制系统平台,将建筑内若干智能一体化控制设备以及现场的传感器、执行器、网络元件等通过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共同实现建筑设备控制并达到各项控制目标的软硬件的集合,如图36所示。系统能将节能控制理念与配电控制技术整合为一体,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配电技术等于一体,能监控建筑内各机电、照明设备,将机电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下,实现节能、联动控制、信息共享、综合管理。同时,系统又能减少很多交叉施工,将原来在施工现场做得较多工作移到成套设备厂来完成,提高了整体的工程效率与质量,也方便后期的服务,责任明确,维护有保障。

图36 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网络结构

 

18.14.2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先进、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并容易扩展、维护和升级;

2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确定系统的可集成性和可兼容性;

3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重要性等确定采取冗余、容错技术;

4系统应实现建筑机电设备和环境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的功能,满足本标准第18.5节~第18.13节的要求,并可在远程进行访问和信息管理。

18.14.3系统应满足计量和综合能效管理绿色建筑的要求:

1系统设备宜包含电能的分配、变换、保护、控制、计最、安全和所控制设备的监测、计督、控制、保护功能以及人机控制操作、信息、状态的显示和网络通信功能;

2系统应充分考虑施工和维护的可操作性。

18.14.4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未端应为一体化控制箱(柜)。一体化设备控制箱(柜)宜采用以太网方式与设备控制器、网络控制器或管理中心平台间进行通信,也可采用总线方式进行通信。

▲ 条文说明
18.14.4 一体化控制箱/柜是集配电、控制、保护、设备环境监控、节能、计量、安全报警、通信为一体的智能一体化成套控制设备,可实现建筑物内的照明、空调、送/排风机、循环水泵、补水泵,新风、空调机、空调热泵机组以及室外路灯、景观照明灯等控制以及进行电能数据、状态监测等功能。一体化控制箱/柜将配电保护开关元件、设备控制元件、节能控制元件、计量设备、通信设备等多种传统的由多个施工单位到现场通过协调配合、装配、调试等复杂的现场施工方法,改为由一体化设备厂家在工厂装配调试后,搬运到现场安装、配置即可的简单方法。一体化控制箱/柜应具有相关内容的测试报告及CCC认证。

 

18.14.5一体化控制箱(柜)与现场的传感器、执行器宜采用复合功能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电源可由复合功能总线提供。

18.14.6一体化控制箱(柜)内的控制设备应采用有效的抗于扰措施,设备和线路布置应避免强电对弱电控制元件的干扰。

▲ 条文说明
18.14.6 由于一体化控制箱/柜内的电气、弱电控制元件被安装在同一箱/柜体内,因此应采用有效的抗干扰技术措施,尽量避免强电对弱电控制元件的干扰。另外,一体化控制箱/柜内的电气与控制元件及其布线宜尽量占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一般可将电气与控制元件、强弱电布线分别安装在箱/柜的上下侧或箱/柜的两侧。

 

18.14.7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宜用一套软件实现建筑设备监控、电力监控、照明控制、剩余电流检测、用能计量、建筑环境检测、能效管理等功能,并实现实时、历史数据互联互通和界面整合。

18.14.8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应具备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S)的通信接口。

▲ 条文说明
18.14.8 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具备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及安全防范系统(SAS)的通信接口,主要是能方便进行综合管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9信息网络系统

19.1一般规定

19.1.1本章可适用民用建筑中网络数据通信、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网络设计。

19.1.2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应标准化、模块化,兼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并宜适度超前。

▲ 条文说明
19.1.2 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和配置
    1 网络的根本是实现互相通信,一个网络中使用的软硬件产品可能由多家生产商提供,因此信息网络系统中使用的软硬件标准应遵循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联标准(OSI)、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局域网标准(IEEE 802.x)、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互联网标准——传输控制/网络互联协议栈(TCP/IP)等。
    2 网络标准的特性与组织
    标准定义了网络软硬件以下方面的物理特性和操作特性:个人计算机环境、网络和通信设备、操作系统、软件。目前计算机工业主要来自有数的几个组织,这些组织中的每一家都定义了不同网络活动领域中的标准。
    3 主要网络标准
    1) OSI参考模型是网络最基本的规范,其描述见表33。
表33 OSI参考模型

续表 33

    2) IEEE802.x主要标准参见表34。
表34 IEEE802.x主要标准

续表 34


    3) TCP/P传输控制/网络互联协议栈。
    传输控制协议/ Internet协议(TCP/IP)是一种开放式工业标准的协议栈,它已经成为不同类型计算机(由完全不同的元件构成)间互相通信的网际协议标准。此外,TCP/IP还提供可路由的企业网络协议,可访问 Internet及其资源。
    Internet协议(IP)是一种包交换协议,它完成寻址和路由选择功能;传输控制协议(TCP)负责数据从某个节点到另一节点的可靠传输,它是一种基于连接的协议。由于TCP/IP的开发早于OSI模型的开发,它与七层OSI模型的各层不完全匹配, TCP/IP分为四层,各层的功能以及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参见表35。
表35 TCP/IP各层功能及与OSI模型的对应关系

    4 创建信息网络系统时最常见的问题是硬件不兼容和软、硬件之间不兼容或升级后的软件与原有硬件不兼容,因此,兼容性是必须在设计之初就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5 可扩展性是指软、硬件的配置应留有适当的余量,以适应未来网络用户增加的需要,如布线、集线器/交换机端口、机柜和软件容量等。
    6 每个用户都有其特定的网络应用需求,只有对特定用户充分调查了解并进行需求分析后,才能设计出满足用户在网络应用、网络管理、安全性和对未来计划实施等方面的需求。
    7 信息网络应用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网络的配置既要满足适用性原则,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选择网络设备时应充分考虑网络可预见的应用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适应这些网络应用。

 

19.1.3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应在进行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网络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 条文说明
19.1.3 网络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密不可分,其目的是一致的,两者不可脱节。

 

19.1.4信息网络系统密码应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

 

19.1一般规定

19.1.1本章可适用民用建筑中网络数据通信、办公自动化、建筑设备管理等信息化应用系统的网络设计。

19.1.2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和配置应标准化、模块化,兼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并宜适度超前。

19.1.3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应在进行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网络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19.1.4信息网络系统密码应符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

 

19.2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19.2.1用户调查宜包括用户的业务性质、网络的应用类型、数据流量需求、用户规模、环境要求和投资概算等内容。

▲ 条文说明
19.2.1 信息网络是可高度定制化的平台。一个满足特定用户使用需求的信息网络必须经过规范的设计过程,其中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是设计的前提条件。规范设计程序的目的是可对所设计网络的功能、性能和投资寻找最优的交点。做到有依据、有目的地设计。

 

19.2.2网络需求分析应包括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网络功能需求分析应能确定网络类型,内容应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采用的通信协议、传输介质、网络端口数设置、网络互联和广域网接入等;

2根据网络性能需求分析应能确定整个网络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内容应包括网络的传输速率、网络互联效率、广域网接入效率、网络冗余程度和网络可管理性等。

▲ 条文说明
19.2.2 信息网络体系结构选择
    1 网络根据介质访问方法的不同分为多种网络体系结构,以太网是当今主流的网络体系结构,其他网络体系结构除非特定要求,已基本不再使用;
    2 以太网的主要特性参见表36;
表36 以太网的主要特性

续表 36

    3 10G/100G以太网是最新的以太网技术,与10M/100M/1000M以太网兼容,可实现网络的无缝升级,并可用于广域网;
    4 网络传输介质主要有非屏蔽对绞线(UTP)、屏蔽对绞线(STP)、粗/细同轴电缆、光缆等,由于在现今流行的快速以太网不支持同轴电缆的使用,在此不作同轴电缆的规定。

 

19.2.3网络系统逻辑设计应确定包括网络类型、网络管理与安全性策略、操作系统、网络互联、广域网接口等。

19.2.4网络系统物理设计应根据确定的网络类型、网络拓扑结构等选择具体的设备以及确定其数最,包括网络介质的选择和网络设备的选配等。

 

19.3网络系统逻辑设计

19.3.1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局域网宜采用星形拓扑结构;

2在有高可靠性要求的网段应采用双链路环网或网状结构冗余链路等混合结构。

19.3.2根据网络应用需求,一个建筑物内可设计一个或多个局域网;多个建筑物也可逻辑划分为一个局域网。

 

 

19.3.3每个局域网宜按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结构设计。结构层数可依据用户需求、物理条件及经济条件情况相应减少,宜按核心层和接入层的两层结构设计。

▲ 条文说明
19.3.3 在安防应用的网络系统中,接入层交换设备之间不应采用堆叠以及级联技术。

 

19.3.4网络核心层设计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带宽及性能宜适度超前,网络的安全控制设备和全网管理策略应在核心层设置。

19.3.5核心层设备应具有数据交换、网络调度、协议转换和设备监控等功能,并应具有为汇聚层、接入层提供优化的网络数据传输能力。

19.3.6根据需要,网络的核心层应设置1台及以上的高性能交换机。当核心层采用多台交换机时,宜将多台交换机组合成一个逻辑核心单元。

19.3.7逻辑核心单元宜以协同工作方式组成高性能核心,也可以以物理设备的主从后备工作模式组成冗余式核心单元。

19.3.8汇聚层应具有网络延展和网络逻辑划分功能。并应具有地址汇聚、广播域/多目传输域设置、VLAN路由设置、介质转换和安全控制等功能。

19.3.9接入层应为网络终端提供访问途径,应具有网络带宽共享、交换带宽、MAC地址过滤、网段划分等功能。

19.3.10接入层设备应满足网络终端多样性的要求。宜采用能提供接高密度接入端口和支持VLAN技术的有线网络交换设备,以及无线接入点(无线AP)。

19.3.11有线接入层设备之间,宜采用堆叠技术连接,也可以采用级联技术连接。

 

19.4网络系统物理设计

19.4.1网络连接部件应包括网络适配器(网卡)、交换机(集线器)和路由器。

 

 

19.4.2网络适配器的选择应与计算机接口类型相匹配,并应与网络体系结构相适应。

▲ 条文说明
19.4.2 网络适配器(NIC),也叫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网卡是网络传输介质与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终端之间的物理接口,其作用是:
    1 为网络传输介质准备来自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终端的数据;
    2 向另一台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终端发送数据;
    3 控制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终端与传输介质之间的数据流量;
    4 接收来自传输介质的数据,并将其解释为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终端能够理解的形式。
    网卡是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终端与传输介质之间数据传输的桥梁,网卡的性能对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网卡的选择应与特定的网络体系结构相匹配,例如以太网卡等。
    网卡的选择还必须与计算机或智能设备总线类型以及网络传输介质相匹配。网卡与计算机的接口,根据计算机扩展总线类型,可划分为ISA、EISA、PCI、PCIE、PCMCIA和USB六种。按与网络传输介质分,网卡分为铜缆、光纤和无线三类。过去,网卡是作为一种独立板卡存在。现在,网络接口已经是计算机或智能设备的标准配备,除非特别需要,不再需要单独配置。
一般使用USB接口的网卡作为应急补充。

 

19.4.3网络交换机的类型应与网络结构类型相适应。在满足端口数最要求的前提下,大中型规模的局域网应采用可管理式网络交换机。

▲ 条文说明
19.4.3 网络设备的连接顺序如图37所示。

图37 网络设备的连接顺序

 

19.4.4网络交换机的设置,应根据网络中数据的流量需求和网络应用需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核心层交换机应采用高速、高带宽、支持不同网络协议和容错结构的多层交换机;大中型局域网宜采用机箱式可扩展的多功能主干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信息网络机房内。核心交换机宜单独安装在一个网络机柜中,并留有足够的扩展空间。

2汇聚层交换机应采用支持链路聚合、VLAN路由等功能,并具有高速上连端口的支持第二层网络协议的交换机,或根据需求采用支持第三层网络协议的交换机。汇聚层设备应设置在楼层弱电间或相应建筑物内的设备间内,与核心交换机的间距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距离要求。

3接入层交换机宜采用支持VLAN划分等功能的独立式或可堆叠的可网管式交换机,宜采用第二层交换机。在设计阶段,交换机端口宜以24口为基本模数计算所需交换机台数。

4在有供电需求的1P电话机、尤线AP等1P终端接入的情况下,应选用支持PoE功能的网络交换机。

5接入层可采用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在用户经常移动的区域或流动用户多的公共区域宜采用无线AP。选用的无线网络设备应符合无线局域网协议标准1EEE802.11的规定。且网络覆盖半径应满足所采用设备关于无线网技术的要求。采用有线方式时,交换机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应满足综合布线系统传输距离的要求。

▲ 条文说明
19.4.4 网络交换机一般采用每台16端口、24端口、48端口、96端口的配置。组网时常采用24口、48口的设备或其组合。

 

19.4.5在TCP/1P协议网络中,所有网络设备应支持1Pv4/1Pv6双协议。

19.4.6交换机链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汇聚层与接入层交换机之间宜采用单链路或冗余链路连接;

2在容错冗余网络结构中,核心层与汇聚层、汇聚层与接入层交换机之间应采用冗余链路连接。

19.4.7当具有下列情况时,应采用路由器或第三层交换机:

1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连接;

2两个及以上局域网间的连接;

3有多个子网的局域网中,需要提供较高安全性和遏制广播风暴时。

19.4.8当局域网与广域网相连时,宜采用支持多协议的路由器。

19.4.9网络介质的选择应根据网络的体系结构、数据流量、安全级别、覆盖距离和经济性等方面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数据安全性和抗干扰性要求不高时,接入层宜采用非屏蔽对绞电缆UTP;对数据安全性和抗干扰性要求较高时,宜采用屏蔽对绞电缆STP或光缆;

2在长距离传输的网络中应采用光缆;

3接入层至汇聚层、汇聚层至核心层应采用光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19.5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19.5.1网络客户端宜采用能支持多种网络通信协议的网络管理系统。

19.5.2网络服务器管理系统应采用能支持网络中所有客户端网络通信协议的系统。

 

 

19.5.3网络管理系统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办公和商务工作的计算机局域网中,宜采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

2支持高端应用的网络服务器宜采用Linux类或Unix类服务器操作系统或专用服务器操作系统。

 

 

19.5.4网络安全应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及网络审计等功能。

19.5.5网络安全设计应对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或丢失、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和病毒传播等采取防范措施。

 

 

19.5.6大中型网络边界应采用串接的专用防火墙设备、入侵检测设备、防病毒设备。

19.5.7网络安全策略应根据网络的安全性需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系统定级,并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

 

 

19.6网络服务器选择

19.6.1网络服务器应根据网络需求,适当选用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或刀片式服务器。

19.6.2小型网络中心或网络服务功能单一时,宜选用塔式服务器。

 

 

19.6.3当网络中心大量、密集部署服务器或服务器配备经常变动时,宜采用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以及小型机作为网络服务器。

 

19.7网络互联设计

19.7.1局域网在下列情况时,应设置广域网连接:

1当内部用户有互联网访问需求时;

2当用户外出需访问其所属的局域网时;

3在分布较广的区域中拥有多个需网络连接的局域网时;

4当用户需与物理距离遥远的另一个局域网共享信息时。

19.7.2在每个需互联的网络边界上应设置支持相同网络协议的路由器。

19.7.3局域网的广域网连接宜采用下列方式:

1电信级以太网;

2专线SDH(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3光纤接入。

 

 

19.8网络应用规划

19.8.1网络应用应包括下列几种类型:

1办公自动化系统;

2公用互联网接入;

3网络增值业务:对内、对外业务,互联网+等;

4智能化设备专网等。

▲ 条文说明
19.8.1 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首先应适应其网络应用的需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网络系统的应用特征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一般办公建筑、重要办公建筑、商业性办公建筑、公共建筑、旅馆建筑、教育建筑等几大类,其网络应用的特征如下:
    1 一般办公建筑指处理一般办公事务,对数据安全无特殊要求的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和区级以下政府行政办公楼。其特征是用于处理一般办公事务,广域网连接主要是Internet的Web和E-mail,局域网内外数据流比例约为8:2(传统2/8模型)。
    2 重要办公建筑指需处理大量办公事务或业务流程,对数据安全性与网络运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企事业单位行政办公楼和区级及以上政府行政办公楼,如银行、档案、电信、电力、税务等系统或大型企业总部行政办公楼。其网络特征是大多要求分设内、外两个物理隔离的局域网,内网主要用于办公事务的处理与决策或企业机密业务流程处理,外网用于政策、法规的发布与查询或企业总部与外驻分部的广域网连接,如单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远程视频会议、虚拟专用网等应用。
    3 商业性办公建筑指出租或出售给多用户共同使用的办公建筑。其特征是局域网内部各工作组彼此之间无多大的数据流动,只提供网络高速主干通道,为商业团体局域网提供高性能的Internet的Web/E-mail服务和各种广域网连接应用,如单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远程视频会议、虚拟专用网等应用。局域网内外数据流比例约为2:8(新2/8模型)。
    4 公共建筑指体育场馆、展览馆、大型商场、航站楼、客运站等。其网络应用的特征是服务对象有内部固定用户和外部流动用户两大类。内部固定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重要办公建筑类似。外部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商业性办公建筑类似,还具有用户的流动性和数据流的时段性。
    5 旅馆建筑指三星级及以上的饭店、宾馆、招待所等建筑。其网络应用的特征是服务对象有内部固定用户和外部流动用户两大类。内部固定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一般办公建筑类似,主要用于饭店的计算机经营管理;外部用户的网络使用特征与商业性办公建筑类似,主要是用于Internet的Web和E-mail服务和远程视频会议、虚拟专用网等应用,并且还具有数据流较小的特征和时段性(夜晚高峰)。
    6 教育建筑的校园网络指覆盖大、中专院校、企业园区等较大区域的计算机局域网。其网络应用的特征是子网多而分散,用户众多,主干和广域网数据流量大。因此,采用网络分段(第3层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和子网数据驻留(分布设置服务器)的方式控制流经主干上的数据流,提高主干的传输速率。

 

19.8.2当用户有多种应用需求时,宜构建满足所有应用需求的共用网络平台,设置相应的服务器,并采取网络安全措施。

▲ 条文说明
19.8.2 在安全性或运行稳定性要求一般的网络中,构建适应多种应用需求的共用网络具有使用灵活、方便,便于网络管理,减少网络投资等优点。

 

19.8.3当内部网络数据有安全性要求时,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隔离内外网,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规定。

▲ 条文说明
19.8.3 通常指政府行政办公楼或重要企业行政办公楼,如银行、档案、电信、电力、税务等,采取物理隔离措施隔离内部、外部网络是对内部网络安全性与运行稳定性的有效保障。

 

19.8.4在网络应用中,宜设置文件与打印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及目录服务器等。

 

19.9无线局域网络

19.9.1宜采用无线局域网络(WLAN)技术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与延伸,满足各类智能终端设备无线接入的需求。

 

 

19.9.2WLAN网络应满足接入高速度、转发高容量、频谱能防护、安全可管控、准入无感知、终端可识别、控制虚拟化的设计要求。

19.9.3WLAN网络设计应遵守IEEE802.11族标准、WAP1标准及IETF的无线接入点的控制和配置协议(CAPWAP)。

 

 

19.9.4无线局域网络设备应选择支持MIMO智能天线、帧聚合、块应答等符合IEEE802.11n技术的产品架构,向下兼容802.11a/b/g设备,并具有支持1Pv4/1Pv6双协议栈的能力。19.9.5在有高速无线局域网络需求时,可采用符合IEEE802.11ac标准的无线设备。

19.9.6无线局域网络架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无线AP上完成接入和控制的,应采用独立的AP架构(胖AP架构);

2在大规模的无线局域网络中,应采用基于无线控制器(AC)的AP架构(瘦AP架构);

3在瘦AP架构网络中,应根据网络覆盖和设备与用户的管控特点,选择集中式、分布式或二者混合使用的AC设置模式。

 

 

19.9.7无线AP的布置方案应根据建筑平面、用户密度等因素,按下列步骤确定:

1应根据用户提供的平面图和所选用产品的技术参数,以及无线AP在室内外覆盖的差异,形成初步覆盖方案;

2对覆盖区域的特殊部位,应采用设备实测,根据结果调整方案;

3因条件限定不能实测的区域,应进行人工勘测,并最终确定覆盖方案。

▲ 条文说明
19.9.7 无线网络方案实施前应确定的内容:
    1 有线网络侧:
    1)承载AP数据的有线网络拓扑结构;
    2)设备之间VLAN及路由;
    3)DHCP服务器及设备IP地址规划;
    4)设备间冗余备份、负载均衡等其他功能的规划。
    2 无线网络侧:
    1)无线网络侧的拓扑结构;
    2)统一的SSID命名规则;
    3)统一的AP命名规则;
    4)确定用户使用的接入认证方式和计费方式等;
    5)统一的无线用户VLAN和IP地址规划。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0通信网络系统

20.1一般规定

20.1.1通信网络系统应适应城镇建设的发展,促进民用建筑中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网络电视等综合业务通信网络系统建设,满足用户对通信多业务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20.1.2通信网络系统可包括信息接入系统、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数字无线对讲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会议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 条文说明
20.1.2 本章通信网络系统仅仅涉及民用建筑中常用的通信接入网系统、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他通信网络系统可参见国家现行相关的设计规范或标准。同时为保证国家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在电信网络传输中所涉及的信息接入系统、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20.1.3各类通信设备应具有国家电信管理部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其中无线通信设备应具有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核发的无线电发射设备核准证。

20.1.4通信网络系统工程建设应与单体或群体民用建筑同步进行建设。

▲ 条文说明
20.1.4 单体或群体民用建筑建设时所涉及的通信网络系统工程,其用地红线内的室外地下通信管道、建筑内的配线管网、进线间、信息接入机房、设备间、电信间或弱电间等通信设施,应与单体或群体民用建筑同步进行建设。

 

20.1.5通信网络系统的供电、防雷与接地应满足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20.2信息接入系统

20.2.1信息接入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安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便于宽带业务接入。

20.2.2信息接入系统可分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

20.2.3有线接入网应采用光纤接入方式,无线接入网宜采用宽带无线接入方式。

▲ 条文说明
20.2.3 有线接入网应采用光纤接人方式,其接入工程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5139和《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5206中有关规定。ISPBX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YD/T928的有关规定。

 

20.2.4有线接入网采用光纤接入方式时,应将配线光缆接入至用户接入点处的光纤配线设备上。用户接入点应能对配线光缆与用户光缆进行互连和配线管理,并可在用户接入点处设置光分路器。

▲ 条文说明
20.2.4 用户接入点是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接入的部位,亦是建筑物内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部位,同时也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与建筑物建设方的工程分界点。建筑物内用户接入点的设定是为了解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在通信工程实施时的交叉性与复杂性,其工程的建设界面划分能让建筑物建设方更具有可操作性。
    用户接入点处的光纤配线设备具有光缆分路、配线及分纤的功能,同时用户接入点处宜设置光分路器。当光纤到单体或群体建筑为租售商务办公楼时,为保证各租售楼层各家使用单位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内光网络单元(ONU)上能获得楼外电信业务经营者交换局侧发来较低衰耗的光信号,其光分路器设备宜选用32路至64路分路数。
    本条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 31号)的要求编制的,该方案通知是国务院特制定的通知。通知特别强调:“按照高速接入、广泛覆盖、多种手段、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接入网建设。城市地区利用光纤到户、光纤到楼等技术方式进行接入网建设和改造,并结合3G/LTE与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灵活采取有线、无线等技术方式进行接入网建设。”和“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建设。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和同轴光缆传输技术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通过光纤到小区、光纤到自然村、光纤到楼等方式,结合同轴电缆入户,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海量下行带宽、室内多信息点分布的优势,满足不同用户对弹性接入带宽的需要,加快实现宽带网络优化提速,促进宽带普及”的要求。
    同时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和原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及商住楼通信管线及通信设施建设的通知》(信部联规[2007] 24号)的要求提出的,即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管理者不得就接入和使用住宅小区和商住楼内的通信管线等通信设施与电信运营企业签订垄断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其他电信运营企业的接入和使用,不得限制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的权利。

 

20.2.5光纤到建筑物和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应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含本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等)平等接入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0.2.5 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的工程,其包含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地下通信管道、建筑内管槽及通信光缆、光配线设备、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及预留的设备间等设备所需安装空间。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是安装于用户单元区域内的完成信息互通与通信业务接人的配线箱体。

 

20.2.6光纤用户接入点设置的位置应根据不同类型建筑及不同业态建筑区域构成的配线区,以及配线区内光纤用户密度和数量所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光纤配线区内应设置一个用户接入点,其光纤用户数量宜为70个~300个用户单元;

2单层或多层建筑的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建筑的信息接入机房或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BD)或楼层电信间(弱电间)内;

3单体高层建筑的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建筑进线间附近的信息接入机房或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BD)内;

4单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建筑的进线间附近的信息接入机房或可分别设置在建筑不同业态区域避难层的通信设施机房内;

5群体建筑的用户接入点,宜设在群体建筑的信息接入机房或建筑群物业管理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CD),也可分别设置在各个单体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BD)或信息网络机房内。

▲ 条文说明
20.2.6 第4款 单体高层建筑或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建筑的进线间附近信息接入机房内或可设置在不同业态建筑区域相关避难层中的通信设施机房内。并可根据建筑物建设方或使用方实际需求,设置在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BD)内,但设备间内应有各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独立安装通信设施的空间与位置。当进线间受到建筑平面设置条件限制且各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建信息接入机房时,进线间可与信息接人机房合设。

 

20.2.7光纤到建筑物或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应以用户接入点为工程界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信业务经营者与工程建设方共用配线箱(柜)时,由建设方提供配线箱(柜)并安装;配线箱(柜)内连接交换局侧配线光缆的配线模块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与安装,连接用户侧用户光缆的配线模块由建设方提供与安装;

2电信业务经营者与工程项目建设方分别设置各自的配线箱(柜)时,各自负责提供配线箱(柜)及配线箱(柜)内光纤配线模块的安装;

3用户接入点处交换局侧的配线光缆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楼内用户侧的光缆应由工程建设方负责建设;

4用户接入点处,用户侧至各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的用户光缆(包括信息配线箱),以及楼层配线箱(柜)与光纤配线模块(含箱柜内光跳线)、信息出线盒与光纤适配器等通信设施由工程建设方负责建设;

5光分路器及光网络单元(ONU)由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与安装;

6建筑内租售用户单元区域的配线设备、信息插座、用户缆线等通信设施,应由各用户单元区域内租售用户负责自建;

7建筑内租售用户单元区域内的配线设备、信息插座、用户缆线等通信设施,应由各单元区域内的租售用户负责建设。

20.2.8用户接入点应对引自室外配线光缆与楼内用户光缆进行互连和配线管理,可在用户接入点处设置光分路器。

20.2.9用户接入点的通信设施宜设置在建筑信息接入机房内。

20.2.10用地红线区域内通信管道及建筑内的配线管网,应由工程建设方负责建设。

 

20.3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20.3.1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可按业务使用需求分为用户电话交换机系统、调度交换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

▲ 条文说明
20.3.1 调度交换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是以电话交换技术为基础具有不同功能的通信系统,并与用户电话交换系统互通。根据工程项目对系统的应用需求,可独立设置调度交换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系统设置,亦可与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合设。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是用户通信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系统,它不仅能完成系统内部分机之间以及内部分机与公网用户间的通信,同时还与其他系统互通。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向电信领域的渗透,用户电话交换机技术也不断更新,由数字程控交换机,到具备ISDN功能的程控用户交换机和IP分组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以及目前较为主流的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软交换架构的用户电话交换机,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20.3.2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应根据使用需求,设置在民用建筑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宜由用户电话交换机、话务台、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

2用户电话交换机可分为用户交换机(PBX)、1SDN用户交换机(1SPBX)、1P用户交换机(1PPBX)、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等;

3用户电话交换机应提供普通电话通信、1SDN通信和1P通信等多种业务;

4用户终端可分为普通电话终端、1SDN终端、1P终端等;

5用户电话交换机应根据用户使用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通信业务功能需要,提供与用户终端、专网内其他通信系统、公网等连接的通信业务接口;

6民用建筑内物业管理部门宜设置内部用户电话交换机,并满足楼内物业管理办公用房、各个机电设备用房及控制室、内部餐饮用房、大堂总服务台、门卫室及相关公共场所等处的有线通信要求。

▲ 条文说明
20.3.2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第2款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可分为PBX、ISPBX、IPPBX和软交换用户电话交换机构成的系统。

 

20.3.3调度交换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应由调度交换机、调度台、调度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

2调度交换机应提供与调度台、调度终端及对外的通信业务接口;

3调度台应配置直通键和标准键盘,可采用触摸屏、PC等方式实现调度操作;

4调度终端应支持多种类型与应用场合,并配有直通键和键盘。

20.3.4会议电话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应由会议电话汇接机、会议电话终端及辅助设备组成;

2会议电话汇接机应提供与会议电话终端和对外的通信业务接口;

3会议电话终端应包括多种协议终端。

20.3.5呼叫中心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呼叫中心应由电话交换机、各类服务器群、话务座席、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组成;呼叫中心远端节点应由电话交换机远端设备、话务座席、局域网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等设备组成;

2电话交换机应提供与公用电话网连接的接口,应能成批处理接入呼叫中心的呼叫信号,并将呼叫信号按规定的路由分配至话务座席上;

3 Web/E-mail服务器、WAP服务器应提供与公用数据网连接的接口,实现呼叫由公用数据网接入呼叫中心;

4呼叫中心应能满足客户统一服务。

20.3.6用户电话交换系统机房的选址与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体建筑的机房宜设置在裙房或地下一层(建筑物有多地下层时),同时宜靠近信息接入机房、弱电间或电信间,并方便各类管线进出的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顶层;

2群体建筑的机房宜设置在群体建筑平面中心的位置;

3当建筑物为自用建筑并自建通信设施时,机房与信息网络机房可统筹设置;

4机房按功能分为交换机室、控制室、配线室、电源室、进线室、辅助用房,以及用户电话交换机系统的话务员室、调度系统的调度室、呼叫中心的座席室;

5电源室宜独立设置;当机房内各功能房间合设时,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话务员室、调度系统的调度室或呼叫中心的座席室与交换机室之间应设置双层玻璃隔墙;

6机房应按照各自系统工作运行管理方式、系统容量、设备及辅助用房规模等因素进行设计,其总使用面积应符合系统设备近期为主、远期扩容发展的要求;

7当系统机房合设且设备尚未选型时,机房使用面积宜符合表20.3.6的规定;

 

注:1表中机房使用面积应包括主机及配线架(柜)设备、电源室配电及蓄电池设备的使用面积;

2表中机房的使用面积,不包括话务员室、调度室、呼叫中心座席室及辅助用房(备品备件维修室、值班室及卫生间的使用面积)。

8话务员室、调度室、呼叫中心座席室可按每人5而配置,辅助用房可按30m2~50而配置;

9机房位置的选择及机房对环境和土建等专业的要求,尚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规定。

20.3.7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直流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信设备直流电源电压宜为48V;

2当建筑物内设有发电机组时,蓄电池组的初装容晕应满足系统0.5h的供电时间要求;

3当建筑物内无发电机组时,根据需要蓄电池组应满足系统o.5h~8h的放电时间要求;

4当电话交换系统对电源有特殊要求时,应增加电池组持续放电的时间。

▲ 条文说明
20.3.7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的供电要求
    建筑物内无发电机组设备时,应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网运行状况和使用单位对电话交换系统重要性的要求,设置电池组放电时间。

 

20.4数字无线对讲系统

20.4.1数字尤线对讲系统宜采用1台或多台固定数字中继台及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进行通信组网或可采用多个手持台(数字手持对讲机)进行单频通信组网。

20.4.2固定数字中继台及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可由固定数字中继信道主机、合路器、分路器、宽带双工器、干线放大器、功率分配器、耦合分支器、射频同轴电缆或光缆、近端光信号发射器/远端光接收射频放大器、室内或室外天线、数字对讲机等组成。

20.4.3用地红线内的公共场所、民用建筑内对数字对讲机信号遮挡损耗较强或产生多处信号通信屏蔽及盲区的场所,宜设置固定数字中继台及天馈线分布系统。

20.4.4数字无线对讲系统在民用建筑用地红线内使用的专用频段应符合表20.4.4的规定。

注:消防部门与公安部门共用350MHz频段,其中消防部门使用了上下频段中多个频点。

20.4.5当本地消防、公安部门对建筑内有灭火救援指挥或接处警无线对讲信号需求时,可将350MHz专用信号源引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地处当地消防或公安部门室外无线通信指挥基站区域内时,专用信号源引入宜采用就近指挥基站光纤直放站信号引入方式;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大型或特大型建筑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场所,专用信号源引入宜采用指挥基站的微蜂窝或宏蜂窝信号引入方式;

3当建筑地处信号无遮挡区域时,专用信号源引入宜采用空间无线耦合信号引入方式,同时空间无线耦合信号引入可作为光纤直放站信号源引入方式的备份;

4专用信号源引入建筑后,宜在消防控制室或安防监控中心与物业管理部门对讲系统信号源进行合路。

20.4.6固定数字中继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物业管理部门中继台数量的配置应按通话信道需求设定,其输出功率、容量应按红线内占地规模、建筑数量、建筑总面积和通话质量需求确定。

2中继台射频发射标称功率应不大于30W(44.77dBm),其接收灵敏度功率电平值应不低于—116dBm。

3中继台应具有24h连续发射能力,其内部接口应能支持内置第三方双工器,外部接口应能支持与多种第三方设备互连。

4中继台应具有多信道容量,信道间隔不应大于12.5kHz;每个信道宜设置1个或2个时隙。

5中继台信道的工作频率宜采用双频组网方式,其收发频率间隔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频率为150MHz频段时,双工收发频率间隔应为5.7MHz;

2)工作频率为350MHz频段时,双工收发频率间隔应为10.0MHz;

3)工作频率为400MHz频段时,双工收发频率间隔应为10.0MHz。

6中继台或信号源引入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物业管理部门的中继台设备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或安防监控中心内;

2)消防部门可根据建筑规模及重要性,在建筑内配置1台~2台消防备份专用中继台,并设在消防控制室或安防监控中心内;

3)当公安部门在建筑内需配置备份专用中继台时,可设在安防监控或消防和安防合设控制室内;

4)当消防部门或公安部门的无线对讲系统,采用光纤直放站或微蜂窝基站信号源引入时,其专用信号源及配套设备宜设在消防控制室或安防监控中心内。

20.4.7室内天馈线系统的分布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射频同轴电缆分布方式,宜采用无源系统或增设有源中继放大器等布线器件,分布至建筑各空间场所;

2射频泄漏同轴电缆分布方式,宜采用泄漏同轴电缆等布线器件,分布至建筑特殊环境空间场所;

3光电混合分布方式,宜采用近端多路主于光信号发射器、单模光缆、远端光接收射频放大器和同轴电缆等布线器件,分布至传输距离远的建筑各空间场所。

20.4.8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中,各无源、有源器件应支持宽频段信号的传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普通场所宜选用150MHz/350MHz或350MHz/400MHz双频段信号传输及配套器件;

2专用或特殊场所可选用150MHz/350MHz/400MHz三频段或其他多频段信号传输及配套器件。

20.4.9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的缆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度为100m及以下的建筑,宜采用系统主干与分支路由电缆分布方式。

2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大型或特大型建筑,应采用系统主干路由光缆及分支路由电缆混合分布方式。

3室内主干路由馈线宜采用直径不小于7/8in及以上规格的500低损耗无卤低烟阻燃射频同轴电缆。

4室内水平分支馈线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2in及以上规格的500低损耗无卤低烟阻燃射频同轴电缆。

5建筑内狭长通道与井道或难以设置天线的场所,宜采用直径不小于7/8in及以上规格的500低损耗无卤低烟阻燃泄漏射频同轴电缆。

6主干路馈线采用光缆传输时,宜采用单模光缆、近端光信号发射器和远端光接收射频放大器冗余结构方式。

7当物业管理、消防或公安等多部门有对讲信号覆盖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主干路由采用光缆传输时,应采用单模光缆路由和近端光信号发射器和远端光接收射频放大器冗余结构方式;

2)各对讲覆盖信号应先合路后,再引至室内多频段天馈线分布系统;

3)有多频段信号交叉覆盖区域时,可采用多频段合路设备(PO1)进行合路覆盖;

4)有消防部门对讲信号覆盖时,合路多频段天馈线分布系统缆线应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耐火型缆线。

8室内馈线电缆应与电力电缆、接地线等电缆分开敷设,与电力电缆的安全间距应符合本标准第26.5.19条的规定。

9室内馈线缆线(铜缆/光缆)垂直或水平敷设时,不应随意扭曲或相互交叉。垂直缆线敷设时,宜敷设在弱电间或电信间中的垂直金属槽盒内;水平缆线敷设时,宜敷设在水平金属槽盒或导管内。

10室内馈线电缆与电力电缆及其他弱电系统电缆交叉敷设时,应采取正交敷设方式。

11室内泄漏射频同轴电缆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避免四周有直接遮挡物;

2)避免与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风管等金属管道平行敷设;

3)避免与无屏蔽保护措施的弱电系统其他电缆平行且毗邻敷设。

▲ 条文说明
20.4.9 第3款 室内主干馈线采用50Ω低损耗无卤低烟阻燃射频同轴电缆,工程中通常采用直径不小于7/8英寸的HCTA-YZ-50-22或HTTAYZ-50-22同轴电缆。
    第4款 室内水平分支馈线采用的50Ω低损耗无卤低烟阻燃射频同轴电缆,工程中通常采用直径不小于1/2英寸的HCAAYZ-50-12或HCAHYZ-50-9的同轴电缆。

 

20.4.10天馈线分布系统的天线选择及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建筑结构、装饰材料类型和现场信号勘查数据,选择天线类型,确定天线位置。

2建筑内部结构复杂、无线信号传输较差的场所,应采用分布密度高、功率覆盖均匀的天线布置方式。

3建筑内部结构较空旷,无线信号传输较好的场所,宜采用分布密度较低、功率覆盖均匀的天线布置方式。

4应在连接各疏散楼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出入口附近的公共通道处设置室内全向吸顶天线。

5高层建筑宜在电梯竖井内设置八木定向天线或泄漏射频同轴电缆等。多层建筑也可在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处设置室内吸顶全向天线,供电梯轿厢内部信号覆盖。

6室内天线宜采用150MHz/350MHz或350MHz/400MHz双频段室内收发天线;高度大于1OOm的建筑、大型或特大荆建筑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场所,宜采用多频段室内收发天线。

7室内天线输出口有效最大发射功率不应大于15dBm/载波。

8室外天线设置应满足功率分布均匀覆盖及边界场强的控制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1)用地红线外无毗邻其他建筑物且周边为空旷场所时,红线内宜采用较低密度低功率的室外150MHz或

400MHz全向立杆天线、平板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

2)用地红线外毗邻其他建筑场地或园区时,红线内宜采用室外光电混合分布方式及较高密度低功率的室外150MHz或400MHz全向天线。

20.4.11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上下行链路信号电平覆盖及场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设计应满足系统上下行链路信号平衡;

2系统室内信号覆盖强度宜分布均匀,公共走道边缘信号电平值不宜低于—85dBm,且数字语音通信质量MOS评分等级应为4级及以上;地下室、疏散楼梯及电梯轿厢处不应低于—95dBm,且MOS评分等级宜为3级及以上;

3系统室内150MHz或400MHz收发天线信号辐射至建筑楼外50m处的信号电平值应低于—105dBm。

 

 

20.4.12用地红线内系统室外信号覆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各区域信号覆盖强度宜均匀分布,其信号电平值不宜低于—90dBm;

2采用系统组网的室外天线射频信号至用地红线边界处电平值不宜低于—95dBm。20.4.13系统信号传播损耗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收发天线信号至手持对讲机之间空间路径上传播损耗,宜采用射频电波信号自由空间模型路径传播损耗公式计算;

2系统组网的室外天线至手持对讲机之间空间路径上传播损耗,宜采用射频电波信号室外不规则地形Eg1i模型路径传播损耗公式计算;

3空间射频信号穿越建筑墙体、楼板、吊顶及室内建筑装饰材料时,其传播被吸收损耗值可参见传播损耗值表。

 

 

20.4.14数字无线对讲系统覆盖区域内应满足不低于95%覆盖率;且无线对讲的呼损率应小于2%,接通率应大于98%。

20.4.15物业管理部门数字无线对讲系统与周边其他单位对讲机系统之间不应有干扰。

20.4.16数字无线对讲系统与建筑内物业管理相关系统信息互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建筑业态类型、物业管理需求及业务数据信号覆盖范围构建系统信息网络互通平台;

2系统与用户电话交换系统联网进行语音信息互通时,应设置系统电话网关模块设备;

3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建筑设备管理等系统联网时,应分别设置网关模块或服务器等配套设备。

20.4.17由数字手持对讲机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组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数字手持对讲机信号遮挡较弱的室内大空间、学校园区、住宅小区等场所宜采用单频组网;

2多个数字手持对讲机单频组网时,其网中不得设置固定中继台或转发台,各数字手持对讲机发射功率宜采用3W(35dBm),其最大发射功率不得超过5W(37dBm)或按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要求设置。

20.4.18数字手持对讲机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采用固定数字中继台及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组网时,手持对讲机设备最大发射功率不宜大于1W(30dBm);

2手持对讲机宜具有独自身份认证、点对点语音通信及文字传达等功能;

20.4.19数字无线对讲系统设计时,其公众暴露区域内最大射频辐射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防护控制限定值应符合本标准第22章的有关规定。

 

20.5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

20.5.1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满足室内移动通信用户语音及数据通信业务需求。

20.5.2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应设置在民用建筑内,对移动通信信号遮挡损耗较强或通信信号盲区的场所。

20.5.3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由信号源和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信号源可分为宏蜂窝或微蜂窝等基站设备和直放站设备;

2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可为合路设备、有源/无源宽带信号设备、天线及缆线等;

3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宜采用集约化方式合路设置成一套系统或可各自分别独立设置。当合路设置成一套系统时,应满足各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接入系统的指标要求和上下行频段间互不干扰。

20.5.4室内信号覆盖系统频率范围应为800MHz~2500MHz频段。

▲ 条文说明
20.5.4 各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频率范围可参见表43。
表43 专用频段及民用频段移动通信信号的频段

续表 43

    注:1 表内专用频段及民用频段移动通信信号的频段最终以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发放牌照时要求为准;
           2 中国电信CDMA系统上行825MHz~835MHz及下行870MHz~880MHz包含电信CDMA EvDo;
           3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4G系统组网均采用FDD LTE与TD-LTE混合组网方式;
           4 列出的WLAN 2400MHz为无线局域网民用频段;数字集群800MHz为专用频段。供参考。

 

20.5.5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的接入应满足多种技术标准的无线信号接入。

▲ 条文说明
20.5.5 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的接入应满足CDMA800、GSM900、GSM1800、TD-SCDMA、CDMA2000、WCDMA、TD-LTE(4G)、LTE FDD(4G)等多种技术标准的无线信号接入。

 

20.5.6系统信号源的设定与引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公共建筑内部话务量需求大或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大型或特大型建筑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场所,宜选用微蜂窝或宏蜂窝基站作为系统的引入信号源;

2建筑面积规模较小或话务量需求较少的场所,宜选用光纤直放站作为系统的引入信号源;

3建筑物受条件限制不具备使用光纤直放站或周边空间信号较为纯净的场所,可采用空间无线耦合信号源的引入方式;

4基站直接耦合或光纤直放站引入的信号源及辅助设备,宜设置在信息接入机房内;

5用于空间无线耦合信号引入的室外天线,宜设在面对远端基站侧的建筑裙房屋顶上;天线安装位置处的接收功率应大于—80dBm,其扇区内导频信道质量(Ee/10)值不应小于一6dB,其引入信号源及辅助设备宜设在信息接入机房或楼层弱电间(弱电竖井)内。

▲ 条文说明
20.5.6 系统信号源的设定与引入方式
    第1款 系统信号源的引入方式,对公共建筑内部话务量需求大、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大型或特大型建筑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场所,宜选用微蜂窝或宏蜂窝基站且采用基站直接耦合信号方式;而基站直接耦合信号方式就是指从周边已建成基站或在建筑物内新添加的基站中直接用功率器件(功分器、耦合器)等设备提取信号的方式。
    第2款 对建筑面积规模较小或话务量需求较少的场所,以及建筑物在周边室外基站较为密集的场所,应采用有线信号的引人方式,即采用光纤直放站直接信号引入方式。而直放站是基站(BS)与移动台(MS)之间的中继转发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
    光纤直放站就是借助光纤进行信号传输的直放站,其主要由光近端机、光纤、光远端机(覆盖单元)几个部分组成。光近端机和光远端机都包括射频单元(RF单元)和光单元。光纤直放站中近端机一般安装在基站机房里,无线信号通过耦合器从基站中耦合出来后,进入光近端机;远端机则安装在需要覆盖的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内信息接入机房或弱电间或某个设备能适当安置的位置,通常在远端机旁边还需装一个光纤配线盒(ODB)。
    第3款 当建筑物受条件限制不具备使用光纤直放站的场所或建筑物周边空间信号较为纯净的场所,宜采用空间无线耦合信号方式(空间无线直放站方式)。而空间无线耦合信号方式就是指利用直放站作为信源接入设备,通过空间耦合的方式引入周边已建成基站信号的方式。空间无线耦合信号方式中宜采用无线同频直放站时,其具有建站容易、开通快捷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系统中已被广泛应用。
    第5款 室外天线安装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天线处接收功率应该大于-80dBm,其扇区EC/IO>-6dB。设计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天线不宜安装在最高的楼顶。由于在市区内各个基站密度很大,在最高的屋顶会收到很多扇区的信号,导频信号会污染严重。如将天线安装在最高层的屋顶,会将屋顶的导频信号污染扩大到室内。如有条件,可将天线安装在建筑物面视基站的裙楼屋顶(如: 4层到7层楼的屋顶)。

 

20.5.7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的话务量、接通率、呼损率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室内预测话务量的计算与基站载频数的配置应符合有关移动通信标准;

2无线覆盖的接通率应满足在覆盖区域内95%的位置,并满足在99%的时间内移动用户能接入网络;

3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区域内优质的语音信道(TCH)呼损率不宜大于1%,控制信道(SDCCH)呼损率不宜大于或等于0.1%。

▲ 条文说明
20.5.7 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的接通率
    第2款 每个楼层面天线的设置应按无线覆盖的接通率而定。

 

20.5.8系统的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宜采用电信业务经营者多频段信号合路设备(PO1)集约化设计方式。

2系统的信号场强应均匀分布到室内地下室、地面上各个楼层、疏散楼梯前室和电梯轿厢中。

3室内信号覆盖的边缘强度值不应小于—75dBm。在高层部位靠近外窗时,室内信号宜高于室外信号8dB~10dB;在首层室外10m~15m处部位,其室内辐射到室外的泄漏信号强度值宜低于—85dBm。

4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与室外基站信号覆盖之间,应满足信号无缝越区切换及无掉话要求。

5室内视距可见空间路径上射频信号损耗,宜采用自由空间模型路径传播损耗公式计算。

6室内天线的设置宜与室内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宜采用多个小功率天线;当设置全向吸顶天线时,宜将天线水平固定在顶部楼板或吊顶下;当设置壁挂式天线时,天线应垂直固定在墙、柱的侧壁上,安装高度距地宜高于2.8m及以上。

7电梯竖井内宜采用泄漏射频同轴电缆或八木定向天线。采用射频泄漏同轴电缆时,电缆应贴电梯竖井壁敷设安装;采用八木天线时,其主瓣方向宜在竖井顶部垂直朝下安装;采用其他定向天线时,其天线应与电梯竖井壁平行朝向电梯安装。

8主干路由馈线、水平分支馈线电缆设计宜符合本标准第20.4.9条的规定。

9机房引出至系统最远收发天线的馈线距离不宜大于200m;当距离大于200m时,应采用单模光缆及光纤射频放大器等覆盖方式。

10系统的功分器、耦合器等器件可安装在金属槽盒或金属分线箱内。

11室内馈线缆敷设和泄漏射频同轴电缆敷设时,应符合本标准第20.4.9条的规定。

12室内覆盖系统区域内最大辐射场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的相关要求,且室内天线输出口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应大于15dBm/载波。射频同轴电缆、光缆垂直或水平敷设时,不得扭曲或相互交叉。垂直缆线敷设时宜敷设在弱电间或电信间中的金属线槽内。水平缆线敷设时宜放置在金属线槽或导管内。

13当采用射频泄漏同轴电缆作为室内覆盖天线时,不得与未采取屏蔽隔离措施的其他系统电缆平行贴邻安装。

▲ 条文说明
20.5.8 系统的室内天馈线分布系统设计
    第3款 系统的室内无线信号覆盖的边缘强度值应大于或等于-75dBm,并应高于室外无线信号强度8dB~10dB,以保证室内信号覆盖的边缘处的移动用户能正常切换接入室内网络。
    第5款 自由空间传播路径损耗计算公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式是在气温25℃,1个大气压的理想情况的计算公式。
    室内空间环境中,移动通信信号室内覆盖系统800MHz~2400MHz频 率无线信号传播距离损耗值可见表44。
表44 800MHz~2400MHz频率无线信号传播距离损耗表(dB)

    第6款 室内吊平顶板采用对信号无屏蔽遮挡的石膏板或木质板时,可将全向吸顶天线固定在吊平顶板内,并可在天线附近吊平顶板上留有天线检修口。
    第8~10 款系统中主干馈线和水平馈线编制的型式代号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电缆 无线通信用50Ω泡沫聚烯烃绝缘皱纹铜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YD/T1092的要求。
    系统中射频同轴电缆和室内/室外光缆水平敷设安装时,缆线应弯曲圆滑,其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45的要求。
表45 射频电缆和室内/室外光缆水平敷弯曲半径表

    注:D为缆芯处圆形护套外径;H为缆芯处扁形护套短轴的高度。

 

20.5.9室内信号覆盖信源设备应设置在信息接入机房内,其机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信息接入机房宜按有线、无线接入设备及辅助配套设备等设置要求进行集约化设计,机房面积应满足各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接入系统设备使用面积的要求;

2将各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接入信源设备、有线通信接入设备及辅助配套设备同设于一间集约化信息接入机房时,其面积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相关规定。

20.5.10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设计时,其公众暴露区域内电磁环境控制限制方式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22章第22.2.2条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0.6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

20.6.1民用建筑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需求设置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

20.6.2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可由通信卫星转发器、主站、终端站和系统网管设施组成。

20.6.3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的控制、监测、卫星通信的信道分配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应符合地面枢纽中心站的要求。

20.6.4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星状网、网状网和混合网。

20.6.5单点对单点或单点对多点之间的通信网络应用于专用业务网。

20.6.6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1工作频率在C频段时,上行频率应为5850MHz~6425MHz;下行频率应为3625MHz~4200MHz;

2工作频率在Ku频段时,上行频率应为14.000GHz~14.500GHz;下行频率应为12.250GHz~12.750GHz;

3工作频率在Ka频段时,上行频率应为27.500GHz~31.00GHz;下行频率应为17.700GHz~21.200GHz。

20.6.7语音网、数据网和多媒体业务网应能满足语音通信、数据传递、文件交换、图像传输等多媒体通信业务。

20.6.8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采用Ka频段通信时,应能利用宽带卫星网络向用户提供于兆比特级的高速数据、高清晰度会议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等通信业务。

20.6.9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应根据用户的业务类型、业务量大小、通信质屈、响应时间等要求进行设计,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并满足现有业务量和新增业务量的需求。

20.6.10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网络接口应具有支持多种网络接口和通信协议的能力,并能根据用户具体要求进行协议转换、操作和维护。

20.6.11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系统地面固定端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端站的站址选择应避开天线周边的建筑物、广告牌、各种高塔和地形地物对天线电波的阻挡和反射引起的干扰,并应对附近现有或潜在的雷达干扰以及附近高压或超高压设备电磁干扰进行前期评估,其干扰电平应符合端站建立的要求;

2端站的站址选择应避免与附近其他电气设备之间的干扰;

3天线到前端机房接收机端口的缆线长度不宜大于20m;

4端站的接收天线直径在C频段数字通信时,宜采用不大于1.8m;在Ku频段数字通信时宜采1.2m~1.5m;在Ka频段数字通信时宜采用0.6m~2.0m;

5端站选用Ka频段接收天线时,应分析端站通信链路的余量和信号雨衰;

6端站站址应提供坚固的天线安装基础,满足抗震、抗风等自然灾害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0.6.11 甚小口径(VSAT)卫星通信系统地面固定端站宜直接设置在用户使用地点或设置在用户使用地点附近。当端站直接设置在用户使用地点处时,可将端站上通信电路接口直接连接至使用设备上;当端站设置在用户使用地点附近时,需加设连接两端之间的连接管线。

 

20.7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20.7.1民用建筑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20.7.2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宜由中心站(基站)、点或多点方向的终端站(外围站)和系统网管设施等组成,并可在视距阻挡或距离较远处加设中继站。

20.7.3应按照单点对单点或单点对多点方式或按信息通信用户实际需求,构建无线电链状网、星状网或树状网;并可作为用户近距离信息通信专用或生产业务的备用网。

▲ 条文说明
20.7.3 企事业单位应对重要数据干线光纤传输进行补充和冗余,当需快速建立城市内的短距离支线连接、对远端场所计算机局域网进行联网,以及在边远地区和专用通信网中建立为用户提供基本通信业务、提供紧急灾难地区通信时,宜设置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进行点对点通信时,可在10km~20km范围内建筑物等场所两点之间,实现数据、语音、视频等信号高速传输,建立无线网桥,并可进行扩展。
    系统进行点对多点通信时,可在5km~10km的覆盖范围内,实现本建筑物为中心与远端各建筑或分支机构等场所之间,实现点对多点间的多路视频、数据、语音等信号快速传输,建立无线网桥。

 

20.7.4系统中心站(基站)主机设备站房宜设在用户单位数据中心或用户电话交换机房或安防监控中心附近处,并满足用户信息网络、用户电话交换网络、会议电视、高清晰度视频图像等信息通信业务远端接入联网需求。

20.7.5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使用频段应避开当地雷达和卫星地面通信等大功率发射机所使用的频率,宜采用2400M压~2483.5M压频段或5725M压~5850M压频段。

20.7.6系统室外天线规格应根据天线增益指标、传输距离、周边电磁场及当地气象环境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点对点通信时,可选用直径为0.3m或0.6m及以上微波天线;

2点对多点通信时,可选用小型内置高增益扇形微波天线;

3地处低腐蚀且风沙与腿风高发的区域,应选用耐普通腐蚀且抗风沙与强风的微波天线;

4地处高盐雾、腐蚀介质和高温严寒的区域,应选用耐腐蚀、耐高温和严寒的微波天线。

20.7.7室外天线金属支架应耐腐蚀且结实牢固,并固定安装在建筑屋顶上。

20.7.8室外天线的设置应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有害的影响,其所致公众暴露的最大辐射防护限值应符合本标准第22章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0.7.8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在分米波段(或称超高频段、UHF波段)内工作时,频率大于300MHz但不大于3000MHz,其电磁波长在1m~0.1m之间。系统在厘米波段(或称超高频段、SHF波段)内工作时,频率大于3GHz但不大于30GHz,其电磁波长在10cm~1cm之间。

 

20.7.9室外天线引至室内收发机信号装置的馈线不宜过长。系统在分米波段工作时,馈线可采用同轴电缆;在厘米波段工作时,宜采用圆波导馈线。馈线及电源线引入室内时应加设浪涌保护器。

20.7.10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应采用国家对外开放的工作频段,当需采用其他专用的工作频段及技术要求时,应符合国家或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规定。

 

20.8会议系统

20.8.1会议电视系统应满足本地会场与远端会场交互式实时通信的要求,可按用户使用需求构建双方或多方会议电视系统。

20.8.2会议电视系统可分为以下系统:

1个人终端型会议电视系统;

2小型会议电视系统;

3中型会议电视系统;

4大型及特大型会议电视系统;

5远程呈现会议电视系统。

20.8.3会议电视系统设备组成宜符合下列要求:

1个人终端型会议电视系统,宜由个人桌面电脑终端主机和配套的视音频设备与软件组成,或由内嵌视音频部件与软件的专用桌面会议终端设备组成,也可由无线通信链接的个人便携式移动终端设备组成。

2小型会议电视系统宜由下列设备组成:

1)宜由多点控制单元(MCU)、会议高清显示终端主机、高清晰度摄像机、全向麦克风等设备组成;

2)宜由一体化式多点控制单元、终端控制主机、高清晰度摄像机、全向麦克风、高清晰度电视机或投影仪等设备组成;

3)系统可按需求增加录制、播放和会议管理服务器等设备。

3中型会议电视系统宜由终端控制主机、一体化式或插卡式多点控制单元、高清晰度摄像机、会场扩声、会议发言、音视频矩阵、录制与播放、会议管理、高清晰度液晶屏或投影仪等子系统设备组成。

4大型及特大型会议电视系统宜由终端控制主机、插卡式多点控制单元、视频显示、全景及跟踪摄像机、会场扩声、会议发言、音视频混合矩阵、录制与播放、会议管理等子系统设备组成。

5远程呈现会议电视系统应由终端控制主机、高清晰度液晶显示拼接屏、高清晰度摄像机和高保真音频等设备组成。

6会议电视系统应根据会议的重要性和可靠性,配置IP电话等备份设备。

▲ 条文说明
20.8.3 会议电视系统设备
    第1款 由移动通信3G、4G及以上和WiFi等无线方式链接的个人便携式手提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会议电视系统,能通过软件实现用户之间的交互式视音频通信;
    第2款 会议电视录制与播放系统宜具有对本地音频、视频信号进行自动录制与播放,并可交互式对远端会场音频、视频信号进行自动播放的功能;
    第3款 会场电视扩声系统宜选用功率放大器、监听设备、扬声器或音箱,其扬声器或音箱宜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设置方式,满足全场覆盖、声场均匀度及声像一致性的要求。

 

20.8.4会议电视系统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1在显示设备上应能收看对方或多方会议的现场图像、数据文本;

2在显示设备上应能监察发送的图像与数据文本;

3在显示设备上应能收看到当前会议系统网络上运行的实时数据信息;

4应能进行流畅的交互式语音与图像沟通。

▲ 条文说明
20.8.4 会议电视系统基本功能
    第1款~第3款 会议电视视频显示系统宜采用1块或2块16:9显示屏幕分别显示本地会场和远端会场的会议内容,支持摄像机视频图像和计算机数据能在双屏或多屏上显示。同时能支持多媒体DVD播放图像,以及VGA、HDMI、DVI等各类视频图像信号的显示。
    第4款 会议电视期间应能在显示屏幕设备上查看到当前系统网络上运行的实时数据信息。其数据信息显示宜具有下列要求:
    1 数据丢包率在专用网络时宜小于3%,广域网络时宜小于5%;
    2 数据丢包恢复技术能力宜在10%~30%之间;
    3 视频图像高清分辨率不宜低于1280像素×720像素;
    4视频图像传输时延在专用网络时不宜大于100ms,广域网络时宜小于200ms;
    5 视频图像传输的帧率应按网络上当前运行的能力,自适应在5f/s~60f/s内可调。

 

20.8.5设为主会场的中大型及特大型会议电视系统,应具有对整个会议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功能。

▲ 条文说明
20.8.5 会议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
    1 会议电视集中控制系统宜能通过计算机及无线触摸屏,控制音频及视频信号切换、灯光调光、投影机升降、电动投影幕、电动窗帘等设备;
    2 会议电视管理系统宜具有会议预定、会议通知、会议签到、会务管理、数据统计、会议计费的智能化会务管理平台的功能。

 

20.8.6会议电视系统采用多点控制单元(MCU)设备组网时,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网内任意会场均可具备主会场控制和管理的功能;

2网内一方作为主会场时,会场显示屏幕上应能呈现出其他分会场传送来的视频图像、电子文本、电子臼板等画面;

3任何一方应能远程遥控对方会场授权控制的一体化高清晰度摄像机及场景高清晰度摄像机;

4主会场宜能控制所有会场的全部画面;

5主会场应能控制主会场发言模式与分会场发言模式的转换;

6显示屏幕上,应能叠加各会场地点名称等文字说明;

7同一个多点控制单元设备能支持不同传输速率的会议电视,支持召开多组会议同时进行;

8网内系统在多个多点控制单元中,应支持主从级联、互为备份等功能;

9多点控制单元应按系统与会方最多数量配置,并留有扩展余量;

10多点控制单元设备组网时,宜具有网闸(GK)组网功能。

▲ 条文说明
20.8.6 会议电视系统采用多点控制单元(MCU)设备组网。
    第9款 数量配置可选用支持8方~64方会议功能。

 

20.8.7会议电视系统可采用自建专用网络或租用电信部门有线或尤线通信、数字微波通信、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等组网方式。

20.8.8会议电视系统的自适应传输应符合H.320、H.323、S1P等多种标准协议。

▲ 条文说明
20.8.8 会议电视系统应符合多种标准协议。
    会议电视系统应遵循ITU-T相关规范,应支持H.320、H.323和SIP网络传输协议,支持语音G.711、G.722、G.723.1、G.728、G.729、G.729A、G.719、MPEG4-AAC LC/LD等音频编码标准,支持视频H.263、H.264、H.264Main Profile、H.264 High Profile、H.265等图像编码标准,可支持高清晰度视频达25/30f/s720P、25/30f/s1080P或50/60f/s1080P图像数据传输标准,以及支持双码流H.239和SIP的BFCP图像数据传输等标准。
    1 基于H.320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是基于窄带的可视电话终端及系统。系统可采用单MCU星形组网和两级MCU组网(主从)结构两种,用户层的接入一般采用E1专线方式或ISDN
2B+D的接入方式连接。
    2 基于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是基于包交换技术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采用TCP/IP作为传输标准的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越来越多地在企事业单位得到应用。同时,H.323与H.320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主要区别如下:
    1)H.323标准采用总线型网络结构,而H.320标准采用的是主从星形汇接结构;H.323标准的总线型结构不会因组网中某一个会议终端出现临时故障而影响整个会议和网络;
    2 )H.323标准是基于TCP/IP协议传输,具备多点广播功能,而H.320标准不具备广播功能;
    3)H.323标准采用的是目前主流的TCP/IP协议,可使用现行的互联网或专线网络传输,而H.320标准由于采用传统会议电视系统技术,即采用的是E1专线或ISDN2B+D的接入方式,用户在会议期间租用电信线路费用上将比采用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要高。
    3 传输速率的要求:
    1)基于H.320通信协议时,应支持64kbps~2Mbps的传输速率;
    2)基于H.323通信协议时,应支持128kbps~8Mbps及以上的传输速率;
    3)基于SIP通信协议时,应支持128kbps及以上的传输速率。

 

20.8.9会议电视系统应支持H.239双码流标准协议。当采用

1P网络传输时,应采用标准的以太网通信接口方式组网。系统终端视频图像质量评分等级应不低于四级,其图像标准、帧率及信号传输双向对称带宽宜满足相关性能参数要求。

▲ 条文说明
20.8.9
    1 会议电视系统终端视频图像质量效果主观评价应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分方法,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Y/T134(该标准等效采用ITU-RBT.599-7和Rec.710-1)和《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T7401中相关要求。
    五级损伤制评分等级是根据图像质量受损程度的主观感觉(见表46),对受评图像进行评分。其评分等级与被测图像质量的受损程度的主观感觉应符合本标准第14.3.2条中五级损伤制评定图像等级的要求。
表46 五级损伤评分标度及图像质量受损程度的主观感觉

    2 会议电视系统中H.239双码流协议图像标准、帧率及信号传输双向对称带宽宜满足表47的要求。
表47 图像标准、帧率及信号传输双向对称带宽性能参数

    注:表中双问对称带范HP是基于H.264 high profile传输标准,MP是基于H.264Main profile 传输标准。

 

20.8.10会议电视系统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议电视系统用房宜采用矩形房间,会场面积应按参加会议总人数及设备机房需求确定,具体要求可符合表20.8.10的规定。

2个人终端型会议电视宜采用面向工作台上液晶终端主机的桌椅布置。

3小型会议电视室宜采用面向显示屏做U形会议桌椅的布置。

4中型、大型或特大型会议电视场所内会议桌椅宜面向显示屏幕扇形排列布置,第一排会议桌椅与单屏幕(双屏幕)显示部分之间距离宜为2.0m~4.0m。

5大型或特大型会场的控制室可按实际需求设置双层单向透明观察窗。观察窗不宜小于宽1.2m、高0.8m,窗口下沿距控制室内地面为0.9m。控制室内主机设备间与值机操作间的间隔设计,宜符合隔声且通气的要求。

6会场参会人员观看投影幕布或显示屏上中西文字体的最小视距,前排视距宜按视频显示画面对角线尺寸1.5倍~2倍计算;后排最远视距宜按视频显示画面对角线尺寸4倍~5倍计算。超出视距时应在室内中场或后场区域增设辅助显示屏。

▲ 条文说明
20.8.10 会议电视系统用房
    第4款 中型或大型或特大型会议电视场所内会议桌椅面向显示屏幕扇形排列布置时,第一排会议桌椅与单屏幕或双幕显示部分间距离宜为2.0m~4.0m。前后排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1.2m,左右相邻排桌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2m;当设置靠墙通道时宽度不宜小于0.8m。

 

20.8.11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议室内摄像机宜设置在会场正前方或左右两侧,使参会人员均被纳入摄录视角范围内;

2全景彩色摄像机宜设置在房间后面墙角上,便于获得全景或局部特写的图像;

3文本摄像机、白板摄像机、实物投影仪、音视频等设备应设置在会议电视室内合适的位置;

4会议室内应按会场面积大小、参会人数和使用需求设置主/副屏投影机及投影幕布或主/副液晶显示屏设备,会场投影幕布或显示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全场参会人员能处在良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内,其配置要求可按表20.8.11的规定执行;

5会议室内设置主屏和副屏时,主屏宜设置在参会人员前端左侧,且能显示各分会场,副屏宜设置在右侧,且能显示视频会议期间对方的数据、文本、白板等信息内容;

6全向麦克风不应与本地会议扩声系统同时使用;会议扩声话筒应置于各个扬声器的指向辐射外。

注:中型、大型或特大型会议电视室内中场或后场区域,宜在两侧墙上或顶部增设悬挂会场辅助高清晰度、高亮度液晶显示屏,并可通过分配器等设备同步显示主屏及副屏上视频会议内容。

20.8.12会议电视系统的会场电子声学环境、建筑声学和建筑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议电视会场的扩声和建筑声学设计应满足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2会议电视会场应按照会场房间的体型和容积等因索选择合理的混响时间,会议室混响时间宜控制在0.4s以内,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技术规范》GB/T50356的规定;

3应构建会议电视会场的建筑声学环境。

▲ 条文说明
20.8.12 会议电视系统的会场电子声学、建筑声学及建筑环境要求
    第1款 会场宜满足室内电子扩声系统特性达到国家颁布的厅堂扩声一级标准的电声要求,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适当混响时间、声场达到最大扩散等声学条件。
    第2款 其室内最佳混响时间可参照图40;并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技术规范》GB/T50356中的相关规定。

图40 室内最佳混响时间
    第3款 会议电视室的建筑环境除符合本标准第23.3节和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声学的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房间内应满足室内无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的建筑声学要求;
    2 房间的围护结构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室内的内壁、顶棚、地面应进行吸声处理,通风、空调应采取降噪措施;
    3 房间围护结构的隔墙与楼板的空气声、撞击声隔声标准以及室内允许噪声级见表48;
表48 隔声和室内噪声限制标准

    4 室内围护装饰、会议桌椅布置、地毯等应采用无反光材料,宜具有浅色舒适的色调。严禁采用黑色或白色作背景。

 

20.8.13在主席台、发言席、参会第一排座席附近应设置信息接线盒和电源插座。

20.8.14会议电视系统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20.8.14 会议电视室内距地板面0.8m的主席台区域工作面的局部照明垂直照度不宜低于750lx。视频显示屏幕区域的局部照明垂直照度不宜高于75lx,其他区域的局部照明垂直照度宜在500lx。会议电视室应采用多区域调光控制的方式予以其增强或减弱。

 

20.8.15电子会议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会议厅堂的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设置会议系统;电子会议系统可包括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表决系统、扩声系统、显示系统、会议摄像系统、录制和播放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和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等全部或部分子系统;

2电子会议系统工程应选用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技术,宜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宜具有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设备的易管理性;

3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备选型时,应将各子系统集成,并应保证各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良好配接性。

▲ 条文说明
20.8.15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的组成和连接关系见图41。

图41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组成和连接
    根据会议厅堂规模和实际需求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子系统,组合见表49。
表49 典型电子会议系统工程的子系统选择

    其中,小型会议是指50个座席以下的会议场所,中型会议是指50个~200个座席的会议场所,大型会议是指200个座席以上的会议场所。

20.8.16电子会议讨论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固定座席的会议场所,宜采用有线会议讨论系统;座席布局不固定的临时会场或对安装布线有限制的会场,宜采用无线会议讨论系统;也可采用有线/无线混合系统;

2在同一建筑物内安装多套无线会议讨论系统,或在会场附近有与本系统相同或相近频段的射频设备工作时,不宜采用射频会议讨论系统;有保密性和防恶意干扰要求时,不宜采用无线会议讨论系统;

3采用红外线会议讨论系统时,会场不宜使用等离子显示器,应对门、窗等采取防红外线泄漏措施;红外辐射单元之间应进行必要的延时设定,或使用相同长度的同轴电缆进行红外发射波的叠加校正;

4传声器数低大于20只时不宜采用星形会议讨论系统;传声器数最大于100只时,宜采用数字会议讨论系统;会议单元到会议系统控制主机的距离大于50m时,系统宜采用数字传输方式。

▲ 条文说明
20.8.16 电子会议讨论系统的分类见表50。
表50 电子会议讨论系统的分类

    第1款 根据会议场所座席的布局、布线安装条件等选择会议讨论系统的类型。
    第2款 采用无线射频会议讨论系统,当在会场中或会场附近有与本系统相同或相近频段的射频设备工作时,有其他采用相同技术的设备同时运行,就可能引起同频干扰。在红外无线会议讨论系统中,信号是通过红外光进行传输的,可起到会议保密和防止恶意干扰的效果。
    第3款 采取措施预防系统内部的干扰,关闭门窗和在透明的门窗上加挂遮光窗帘等措施,将会场的光线与外界隔离,可起到会议保密和防止恶意干扰的作用。
    第4款 星形会议讨论系统中,当传声器数量超过20只,布线、安装将会变得复杂,线路间的干扰也会增大。

 

20.8.17电子会议同声传译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固定座席的场所可采用有线同声传译系统或无线同声传译系统;不设固定座席的场所,宜采用无线同声传译系统;有需要时,也可采用有线和无线混合系统。

2有线语言分配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道选择器数量大于100只时,宜采用数字有线语言分配系统;

2)通道选择器、翻译单元到会议系统控制主机的最远距离大于50m时,宜采用数字有线语言分配系统。

3当会议室同时设有会议讨论系统和同声传译系统时,宜将会议讨论系统和同声传译系统进行集成。

4同声传译系统语言清晰度应达到良好及以上,语言传输指数ST1-0.60。

5红外线会议同声传译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4的有关规定。

6同声传译系统宜设专用的译员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译员室的位置应靠近会议厅(或观众厅),并宜通过观察窗清楚地看到主席台(或观众厅)的主要部分,观察窗应采用中空玻璃隔声窗;

2)译员室的室内使用面积宜并坐两个译员;房间的三个尺寸要互不相同,其最小尺寸不宜小于2.5mX2.4mX2.3m(长X宽X高);

3)译员室与机房(控制室)之间宜设联结信号,室外宜设译音工作状态指示信号;

4)译员室室内应进行吸声隔声处理并宜设置带有声闸的双层隔声门,译员座席之间宜设置隔声设施,译员室内噪声不应高于NR20,并做好消声处理。20.8.18电子会议扩声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6.3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语言清晰度要求较高的会议场所、同声传译等应按一级会议扩声系统进行设计;

2对于语言清晰度要求不高的会议场所,宜按二级会议扩声系统进行设计;

3一级、二级会议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应符合表20.8.18的要求。

 

20.8.19电子会议表决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固定座席的场所,可采用有线会议表决系统或无线会议表决系统;不设固定座席的场所,宜采用无线会议表决系统;

2同时设置会议讨论系统和会议表决系统时,宜将会议讨论系统和会议表决系统进行集成;

3表决器数矗大于500台时,宜采用全双工数字网络有线会议表决系统。

20.8.20电子会议显示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显示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应与会议室多媒体系统兼容;

2用于数字信息讨论、汇报和培训的会议室,宜采用具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的显示系统;

3显示屏幕的屏前亮度,宜高于会场环境光产生的屏前亮度100cd/m2~150cd/m2;

4显示系统的性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和《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的有关规定。

20.8.21电子会议摄像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议摄像系统应能实现各台摄像机视频信号之间的快速切换。

2当发言者开启传声器时,会议摄像机应自动跟踪发言者,自动对焦放大,并联动视频显示设备,同时显示发言者图像。

3会议摄像系统宜具有屏幕字符显示功能,可在预置位显示对应座席的代表姓名等信息。

4会议摄像机清晰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黑白模拟摄像机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570线;

2)彩色模拟摄像机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480线;

3)标准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不应低于450线;

4)高清晰度数字摄像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不应低于720线,有条件时,应选用1080i和1080P。

20.8.22电子会议录制与播放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议录播系统应具有对音频、视频和计算机信号录制、直播、点播的功能;

2会议录播系统应具有对会议室内各种制式信号(AV、RGB、VGA、HDM1、SD1等)进行采集、编码、传输、混合、存储的能力;

3在设计AV、VGA等信号切换控制系统及1P网络通信系统时,应为会议录播系统的接入预留接口;

4会议录播系统宜支持2路AV信号和1路VGA信号的同步录制,并宜具备扩展能力;

5局域网环境下直播延时应小于500ms。20.8.23电子会议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具有开放式的可编程控制平台和控制逻辑及人性化的中文界面;

2宜能与会议各子系统进行连接通信,并能对会议系统进行控制;

3宜能对会场电动设备进行集中控制;

4可实现与安全防范系统信号、环境传感信号的联动。

20.8.24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应为会议组织者实时提供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及与会代表的座席位置等出席会议的人员情况;

2会场出入口签到管理系统宜具有对与会人员的进出授权、记录、查询及统计等多种功能,并应在与会人员进入会场的同时完成签到工作;

3会场各签到机宜采用以太网连接方式,并应保证安全可靠;

4签到机读卡时应无方向性,远距离会议签到机感应距离不宜小于1.2m,近距离会议签到机感应距离不宜小于0.1m;

5每位与会人员的会议签到识别时间应少于0.1s。

20.8.25大型会议厅堂宜设置控制室,控制室的观察窗宜能开启。

20.8.26使用移动式设备的会议室,应在摄像机、监视器等设备附近设置专用电源插座回路,并应与会场扩声、会议显示系统设备采用同相电源。

 

20.9多媒体教学系统

20.9.1多媒体教学环境可按教学模式分为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多媒体普通教室教学系统、多媒体阶梯教室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和交互式视频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等。

▲ 条文说明
20.9.1 多媒体教学系统应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备,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及音响显示出音频与视频,配以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培训过程。

 

20.9.2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授课设备和学员学习设备的功能及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1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

20.9.3语言实验教室中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宜由教师主控单元、学员单元、系统操作及教学应用软件等组成。

▲ 条文说明
20.9.3 语言实验教室内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是由一套教师主控单元、多套学生单元设备、系统操作及教学应用软件组成。
    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中教师授课主控单元设备可包括教师授课计算机(兼服务器)、教师语言教学中央控制系统、教师语言教学专用主录放机、实时数字音视频编码器、音视频节目源设备(如DVD、MP3)、对讲式耳机话筒设备、网络交换机、教师辅助设备(如数字视频实物展示台)、主控制台等设备;学生单元设备可包括嵌入式学生语音LCD显示屏播放终端机或学生台式17英寸及以上LCD显示屏计算机、对讲式耳机、键盘、鼠标以及学生终端桌等设备;并包括系统操作、控制软件和教学应用软件。同时,在教室内可设置1块不低于宽度4m、高度1m的教师授课的书写白板或书写绿板或书写搪瓷板。教师主控单元与多套学生单元设备之间应能进行信号有效传输、管理、处理和存储。

 

20.9.4学员单元设备可分为终端型和计算机型两类。

▲ 条文说明
20.9.4 语言学习系统中采用终端型设备方式时,系统教师授课主控单元应具有实时音频处理能力,可配有液晶显示和按键等相关设备,并在计算机感染病毒不能开启教师计算机时应具有实现课堂课件广播(如DVD、磁带、展台)、教师插话、示范和对讲等基本上课功能。

 

20.9.5数字语音信号在教师主控单元、学员单元之间全通道传输时,系统设备可按技术参数及性能要求分A、B为两个级别。

▲ 条文说明
20.9.5 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中数字语音信号在教师主控单元、学生单元之间全通道传输时,其设备技术参数分为两个级别,即A级与B级,并应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1)频率响应:A级为125Hz~10000Hz(±2dB);B级为150Hz~6300Hz(±2dB);
    2)信噪比(A计权):A级为不小于65dB;B级为不小于55dB;
    3)谐波失真:A级为不大于0.2%;B级为不大于1%;4)教师广播声音延迟:A级为不大于30ms;B级为不大于80ms;
    5)学生之间对讲声音延迟:A级为不大于30ms;B级为不大于80ms;
    6)声音断裂:声音信号中间断裂时间要求不大于10ms;出现声音断裂频率,平均3min内不多于2次;
    7)变速播放比:在满足频偏不大于0.5%,失真率不大于3%的条件下,播放变速比应在±30%之间可调;
    8)学生声道要求:A级为双声道;B级为单声道。

 

20.9.6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应以系统基本配置为基础,并可按需进行设备扩展。

▲ 条文说明
20.9.6 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可按需进行设备扩展。
    1 终端型语言学习系统设备使用功能应具有下列功能:
    1)教师单元除提供系统控制计算机外,还应提供教师辅助控制等设备;
    2)教师辅助控制设备:应能实现全通话、单独通话、多人示范、广播教学、多媒体设备切换和控制教学功能;
    3)全通话要求:教师应能向学生进行单向广播式声音通话;
    4)单独通话要求:教师应能通过教师主控单元与任何一个学习单元的学生进行通话;
    5)多人示范要求:教师可设置至少4名学生的语音信号传送给全体学生进行声音示范教学;
    6)广播教学要求:教师主控单元能调用本地资源、校园网(包括互联网)及音视频输入设备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广播教学;
    7)教师屏幕广播要求:教师主控单元显示器全屏画面信息发送给学生终端,学生单元显示器能够全屏显示;
    8)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单元可采用指定、随机和固定三种组合方式,进行2人、3人、4人、8人的小组讨论;
    9)监听要求:教师可监听某一位学生、循环监听全体学生的耳机信号;
    10)呼叫要求:在学生单元按“呼叫”键,教师主控单元的屏幕上即时显示所呼叫学生单元的位置;
    11)实况录音要求:记录授课语音,包括师生交互的语音;
    12)录音回放要求:可以选择某一个学生的录音进行统一回放,也可以全体复听自己的录音;
    13)音频点播要求:学生单元能点播数字音频节目并能进行循环收听;
    14)书签设置要求:可根据需求在音频资源上做位置标记;
    15)SP播放要求:每播放一语句,暂停与句长成比例的一段时间后,再自动播放下一句;
    16)变速播放要求:学生单元可以加快或减慢音频的播放速度,播放的音频不会失真;
    17)口语测试要求:对试题及学生的口语回答单个或分组录音,教师可按学生选听录音进行评分;
    18)同声传译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语音同步口译为指定的目标语言,支持至少4路频道同时翻译,其他学生可以选择收听原声和译音,以数字录音方式记录原声和学生的译音;
    19)听力测试要求:学生收听听力试题,在设定的时间内对可选答案进行选择并自动评分;
    20)资料发放要求:教师可以将文本、音频文件发给学生单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进度选择打开,决定学习顺序和音频播放速度;
    21)考前试音要求:口语考试正式开始之前,每个学生录制一段录音并进行回放;
    22)登录要求:学生单元向教师主控单元发出进入系统的信息;
    23)身份认证要求:在学生单元输入学生特征信息,确认学生身份;
    24)学生单元工作状态显示要求:可显示学生座位号码、发言状态、举手状态、与其他学生通话时的对方编号。
    2 计算机型语言学习系统除具有终端型语言学习系统设备使用功能外,还要具备下列功能:
    1)数字视频点播要求:学生能点播系统上数字视频节目;
    2)数字音频及文本点播要求:学生能点播数字音频节目和同步看到文本资料;
    3)电子作业要求:授课教师能将课堂电子作业分发给学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后应能将电子作业在课堂上提交给教师;
    4)短信互动要求:授课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可通过文字短信进行沟通,不干扰教学进程;
    5)学生示范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进行屏幕共享;
    6)学习检查要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随机检查课堂上学生计算机屏幕界面,并进行管理;
    7)自定义口语考试要求:授课教师可进行自定义式的口语考试流程和试题;
    8)多语言切换要求:授课时,教师界面可进行不同语言的在线切换,语言应不少于中文、英文、法文等;
    9)分组教学要求:系统应具有分组教学功能,满足授课教师能将全体上课学生分成不同教学目标的小组,各小组可按不同教学模式进行分组教学活动;
    10)学生计算机管理要求:授课时,教师可管理在线学生计算机的操作使用;
    11)自动跟随要求:授课时,后登录的学生单元可自动跟随教师授课进程。

 

20.9.7数字交互式语言教学及多媒体教学系统应具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功能,并能完整记录授课时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

20.9.8每间语言实验教室内应配置1套授课教师主控单元和多套学员单元,其学员单元数量应根据实际上课人员数量配置且留有余量。

▲ 条文说明
20.9.8 每间语言实验教室内应配置1套授课教师主控单元和多套学员单元,其学员单元数量可设置40套~128套。

 

20.9.9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应具有教师与学员之间交互通话、个别通话、分组通话,分组讨论、示范等功能。

20.9.10数字交互式语言学习系统的组网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学员单元应能通过网络名称或1P地址访间教师主控单元,实现教室内网络互通;

2任何一台计算机应能通过网络访问教学主干网络实现互通;

3教室内连接学员单元接口的传输速率应支持100Mbps及以上自适应的要求,上联教学网络主干应支持1000Mbps及以上。

▲ 条文说明
20.9.10 数字交互式语言实验教室网络结构宜采用国际标准化的网络架构。

 

20.9.11语言实验教室平面设计和教学等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语言实验教室宜采用长方形教室布局,学生单元应按标准的二座席位学员单元设备桌规格位置和教师单元主控制台规格位置进行平面设置,每位学员人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m

2按不同教学模式需求,按实际需求可在教师讲台处设置不小于20厘米的学员上台表演区域;

3语言实验教室区域宜设置教学辅助用房,安放视听设备或储藏视听教学资料;

4教室内设置专用话筒和壁挂扬声器音箱时,应避免话筒播音时的啸叫,扬声器音箱箱体安装距地高度不宜低于2.4m;

5教室内需设置带云台变焦高清摄像机进行教学观测监控和评估时,摄像机宜分别明装在教室前墙和后墙上,高度不宜小于2.4m;

6教室可设置由教师主控制台控制的室内电动遮光窗帘和区域照明调光;

7教室内教师单元和学员单元的网络及配电线缆的布线路由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条文说明
20.9.11 语言实验教室平面设计及教学等设备布置
    第1款 语言实验教室内学生单元应按标准的二座席位学员单元设备桌规格位置和教师单元主控制台规格位置进行平面设置;教师单元主控制台宜采用钢制结构,学员单元设备课桌椅可采用钢木结构,其规格尺寸可参见相关标准要求;
    语言实验教室内学员单元设备桌宜按面向教师主控制台水平横向四纵或双纵列排列,纵列之间的走道净宽度宜为0.8m,课桌间排列净距离宜为1.35m;
    教师主控制台内侧边距教师后背墙固定书写板之间净距宜不小于1.4m,前排学员单元设备桌外侧边距主控制台净距宜不小于0.8m;
    语言实验教室内学员单元应按标准的二座席学员单元设备桌规格位置和教师单元主控制台规格位置进行平面设置;教师单元主控制台宜采用钢板制作结构,学员单元设备课桌椅宜采用钢木结构,其规格尺寸可参见表52。
表52 语言实验教室教师控制台及学员课桌椅规格尺寸

    注:1 学员单元双人或单人设备桌椅高度或宽度尺寸应针对各类学员体型的实际需求进行加减微调;
           2 学员单元单人设备桌通常为单人隔板互隔的两人或四人连排桌;
           3 为避免前后排学员相互影响,学员单元双人或单人设备桌面前宜配置5mm厚钢化玻璃挡板;
           4 教师活动转椅可采用钢木活动转椅或气压式升降活动软靠椅;
           5 学员单人座椅宜配置矩形钢木座椅,或可配置固定式圆形钢木转椅;
           6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详细要求可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3976中有关规定。

 

20.9.12语言实验教室的室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语言实验教室不宜设置在建筑物的底层及地下各层,教室和教学辅助用房选址位置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23.2节中有关规定。

2教室内横梁下距活动地板面净高不宜低于3.1m。

3教室内系统网络及配电线缆布线的金属管槽可按下列方式敷设:

1)可在楼板上防静电全钢活动地板内敷设,地板架空高度不宜低于0.25m;

2)可在楼板上硬木制地板内敷设,地板架空高度不宜低于0.15m;其金属管槽可嵌装或暗埋在架空的木制地板中;

3)可在楼板的垫层及找平层内敷设,楼板的厚度应满足预先布局暗埋的金属槽管及过路盒或出线盒的敷设。

4教室围护结构的隔声、混响时间、噪声限值、楼面均布活荷载值、消防报警与安全防范系统、室内照明、设备等电位接地、师生课桌椅的环保指标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11多媒体普通教室教学系统

▲ 条文说明
20.9.12 语言实验教室的室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3款 教室内语言学习系统的网络布线与配电线缆的金属管槽可按下列方式敷设:
    1)宜在楼板上防静电全钢活动地板内敷设;教师与学员单元使用的信息与电源金属出线盒可嵌装在全钢活动地板上或直接嵌装在教师主控制台及学员单元设备桌上;
    2)在楼板上硬木制地板内敷设,木地板表面应采取防尘防静电措施;地板上应开设条形木槽沟,并嵌装敷设网络缆线的金属槽盒,系统的配电线缆可穿金属导管;各金属管槽应满足系统设备缆线数量的敷设;教师与学员单元使用的信息与电源金属出线盒可嵌装在木地板上或直接嵌装在教师主控制台及学员单元设备桌上;
    3)在楼板的垫层及找平层内敷设,找平层表面应采取防尘防静电措施;楼板中可预先布局暗埋教师与学员单元使用的网络缆线与配电线缆金属矩形槽管或导管,以及配套暗埋的金属过路盒或出线盒;各金属槽管的规格大小与数量应满足系统网络布线与电源线缆的敷设。教师与学员单元使用的信息与电源金属出线盒可直接嵌装在教师主控制台及学员单元设备桌上。
    第4款 教室的室内环境还要符合以下要求:
    1)教室围护结构的隔声、混响时间、噪声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技术规范》GB/T 5035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相关规定;
    2)教室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值不宜低于3.5kN/m²;教学用房的抗震设防类别和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规定;
    3)教室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需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相关规定;
    4)教室内火灾报警系统设备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规定;
    5)教室内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和实体防护设施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的规定和地方公安与教育部门颁发的学校建筑安全防范设计标准要求;
    6)教室的室内照明设计值、室内照明光源色表及电气节能的配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的规定;
    7)教室内多媒体电子教学系统设备防雷接地和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规定。
    8)教室内教师主控制台与座椅和学生课桌椅等课堂教学钢木结构制品的甲醛释放量环保指标,必须不大于1.5mg/L(E1标准)国家环保强制性条款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3324、《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3325的安全性能要求。

 

20.9.13可按不同教学系统硬件设备和相关配套教学设备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普通教室,可分为:

1电视机型多媒体普通教室;

2投影机型多媒体普通教室;

3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型多媒体普通教室。

20.9.14多媒体普通教室中教师授课设备和学员学习设备,应以教学基本配置为基础,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增设扩展设备。

20.9.15电视机型多媒体普通教室中教学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具有1台教学计算机终端和不少于1台16:9宽高比例显示屏的电视机;

2教学计算机终端显示屏分辨率及电视机屏幕分辨率不宜低于100万像素;

3教学计算机终端可通过网络卡、射频信号转换卡与校园计算机和有线电视网络连接。

20.9.16投影机型多媒体普通教室中教学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由教师授课的计算机终端、投影仪、投影幕布或交互式电子白板、视频实物展示台、音视频播放设备、有线电视射频信号转换器等高清晰度视频设备组成;

2多媒体教师讲台中内置网络中央集中控制设备时,应能对教室内各教学基本配置设备和扩展配置的设备进行现场集中控制,并应满足对每个教学设备的实时监控管理;

3授课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时,宜选用高亮度超短焦投影仪和对角线不小于82in规格、16:9高分辨率显示电子白板,并可嵌装在双门或三门移动书写绿板框架内;

4授课采用投影幕布时,宜选用高清高亮度投影仪和对角线不小于100cm、16:9宽高比例、宽视觉角度显示电动投影幕布,并与教师书写的移动绿板配套设置;

5多媒体教师讲台内配置射频信号转换器时,应将有线电视信号转换为音视频信号,上传至教室投影仪的接口上,并可通过红外手动遥控器或中央集中控制设备面板手动切换频道;

6授课教室可根据教学需求增设教学监控高清摄像机和高保真拾音器、教室灯光控制等扩展设备,并可由网络中央集中控制设备进行信号连接、传输及控制;

7多媒体教师讲台中内置教师身份识别读卡机、电控锁和教学设备防盗报警装置时,应能通过中央集中控制设备的讲台状态检测功能模块,对讲台进行安全管理并可上传信息;

8多媒体教师讲台内的网络中央集中控制设备,应具有上联用户网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接口。

 

 

20.9.17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型多媒体普通教室的教学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宜选用图像分辨率不低于200万像素、16:9宽高比例、对角线70in及以上规格显示屏且内嵌防眩光硬屏的薄型触控一体机,一体机可嵌装在双门或三门防眩光无尘的移动绿板框架内;

2教室中其他教学设备配置可参见本标准第20.9.16条规定。

▲ 条文说明
20.9.17 第1款 交互式触摸电视电脑一体机型教学设备应集有平板式显示屏计算机,且集有大屏幕显示、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视机、功放音响、中央控制器、手写笔写多点触摸技术于一体,其设备应具有电子白板的全部教学功能、流媒体动态图像及课件教学讲解和批注功能及有线电视播放等功能。
    授课的交互式触摸电视电脑一体机可选用不低于对角线70英寸及以上规格尺寸显示屏、16:9宽高比例、200万像素分辨率、450cd/m²亮度、170°宽视角、低辐射无闪烁显示屏及内嵌防眩光防护硬屏的薄型一体机,其一体机外框规格尺寸应能嵌装在宽不小于4.2m、高不小于1.2m的三门或双门水平推拉式防眩光无尘的书写移动绿板或米黄色板框架内。
    第3款 校园或企业可视化网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应对各个多媒体教室进行控制,实现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集控管理。其管理平台应具有模块化结构设计,可支持跨网段跨路由远程控制管理、图形化操作界面导航、设备资产管理,实现教学多级用户权限管理、教学课表管理、教室的可视化教学、可视化教学评估、教室校园广播、教室校园视频会议等教学功能的应用,并能对远程教室视频监控、远程教学设备安全报警、远程教学设备实时监测进行管理。

 

20.9.18多媒体普通教室教学系统的组网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按用户单位教学等多网合一的组网方式;接入多媒体普通教室内多个网络系统的缆线宜与用户单位各对应主干网络互通;

2教室内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网络接口时,其传输速率应支持100Mbps及以上的要求;

3各普通教室内网络中央集中控制设备,应由用户单位网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软件进行控制;

4各教室内宜设无线网络收发基站AP点,其传输速率应支持300Mbps及以上要求。

20.9.19多媒体普通教室的室内环境要求可参见本标准第20.9.12条规定。多媒体阶梯教室教学系统

20.9.20多媒体阶梯教室可按不同教学系统软硬件设备及配套设备组合成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教室,其教室可分为:

1多媒体阶梯教室普通教学系统;

2多媒体阶梯教室高级教学系统。

▲ 条文说明
20.9.20 各类学校公共教学时能容纳3个及以上班级(每班40人~50人)的教室并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即可称为多媒体合班教室或多媒体阶梯教室。阶梯教室应以授课教师讲台为基本中心,学员课桌及座椅宜采用扇形平面与梯阶平台升高空间方式布局。前排与后排座椅应水平错位设置,满足每位学员能获得授课内容和能与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目视交流;阶梯教室可作为多功能教室,可用于合班教学、视听教学、电化教学、观摩教学、集会等多种用途。

 

20.9.21阶梯教室教师授课设备和学生学习设备,应以教学系统基本配置为基础,并可根据教学模式、教学需求、教学环境、教学服务层次等要求增设相对应的扩展设备。

20.9.22多媒体阶梯教室的教学系统应按基本配置与扩展配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20.9.23多媒体阶梯教室的普通教学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由授课的计算机终端、投影机及幕布、视频实物展示台、音频与视频播放设备、场景摄像机、有线电视射频信号转换器等基础和扩展设备组成;

2授课的投影仪不宜少于1台,并可设置在教师书写绿板或白板的正前方或左右侧;

3投影幕布宜采用对角线120in、16:9宽高比例、宽视觉角度显示的固定或电动幕布;

4按教学需求,可设置多套课堂教学场景高清摄像机和高保真拾音器,并进行实时录制;

5阶梯教室的语言扩声系统混响时间宜为1.3s,特性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表20.8.18会议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二级标准要求;

6阶梯教室普通教学系统的其他要求可参见本标准第20.9.12条和第20.9.16条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0.9.23 第4款 阶梯教室可设置3台及以上课堂教学场景摄像机,并能对授课教师的教学、书写板上板书内容、教室学生场景进行音视频信号实时录制,其摄像机宜采用不低于1080P高清晰度彩色摄像机和配套高保真拾音器。

 

20.9.24多媒体阶梯教室高级教学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由授课的计算机终端、投影机及幕布、交互式触控一体机、数字视频实物展示台、音视频播放设备、摄像机、有线电视射频信号转换器等组成;

2授课的高亮度投影仪不宜少于2台,并设置在教师书写白板的正前方或左右侧;

3投影幕布不宜低于对角线120in、16:9宽高比例、宽视觉角度显示的固定或电动幕布,幕布底边距教室地面不宜低于1.4m;

4教室内宜设置不少于2套自平衡式上下推拉书写白板;

5教室内可按授课教学需求,配置1套可移动的交互式触控一体机;

6教室内应设置多套课堂教学场景高清摄像机和高保真拾音器,并进行实时录制;

7阶梯教室的语言扩声系统特性指标与混响时间的标准要求,可参见本节第20.9.23条第5款的规定;

8阶梯教室高级教学系统的其他要求可参见本节第20.9.12条和第20.9.16条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0.9.24 第4款 教室内宜设置不少于2套自衡式上下推拉书写白板,每套采用宽3.5m、高1.2m的书写白板上下各1块;自衡式白板两侧宜采用金属垂直轨道立杆,其高度离地不宜低于3.2m。
    第5款 教室的左侧或右侧可按授课教学的实际需求,配置落地可移动的交互式触摸屏电视电脑薄型一体机。一体机具有的主要技术指标应不低于B85主板/i5CPU双核/512M独立显卡//4G内存/1T硬盘/集成高清晰立体音效声卡/集成10/100/1000M自适应网卡/集成802.11a/b/g/n无线网卡接口/HDMI、VGA、USB、AV、S端子、RJ-45等输入输出接口和电脑操作软件与教学控制软件,并具有不低于对角线70英寸规格尺寸显示屏、16:9宽高比例、200万像素分辨率、4000:1对比度、450cd/m²亮度、多点触摸技术、高透光率防眩光防爆钢化玻璃书写硬屏幕等显示的低功耗节能型一体机。
    第6款 教室内设置的3台及以上1080P课堂教学场景数字彩色摄像机,摄像机可采用固定式或采用自动变焦云台一体式及配套的高保真拾音器,并对教学场景进行音视频信号实时录制。

 

20.9.25多媒体阶梯教室教学系统的组网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入多媒体阶梯教室内的多个网络缆线应与用户单位各对应主干网络互通;

2阶梯教室普通教学系统中各个教学子系统宜由网络中央集成控制系统进行连接控制,并具有上联用户单位网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接口,传输速率应支持1OOOMbps及以上的要求;

3阶梯教室高级教学系统设备宜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软件与上联网、城域网、广域网上教学平台链接;宜采用标准的TCP/IP协议网络光接口,传输速率应支持1000Mbps及以上的要求;

4多媒体阶梯教室中宜设置无线网络收发基站AP点,基站的个数与信道数应满足课堂教学人员的使用要求,其传输速率应支持300Mbps及以上要求。

20.9.26多媒体阶梯教室平面设计和教学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阶梯教室内应以教师书写板为中心,学员课桌椅宜采用扇形平面及梯阶升高空间方式布局;

2可按实际教学需求,设置1个固定式或1个移动式多媒体教师讲台;

3阶梯教室宜采用长方形教室横向布局方式,课桌椅数量应按多班学员合用人数确定;教室宜按90人/100人座课椅或140人/150人座课椅设置;

4阶梯教室旁应设置教学辅助用房和音视频及网络教学设备控制室;教学辅助用房和教学设备控制室使用面积应按设置的教学橱柜、桌椅、设备机柜及控制桌占用面积设定,并应留有扩展的余量;

5每个阶梯教室旁宜设置1间音视频及网络教学设备控制室,其使用面积宜不小于12m气

6宜在多个阶梯教室处合设1间存放教学器件与资料的教学辅助用房,其使用面积宜不小于24m气

7教学辅助用房或音视频及网络设备控制室内楼面均布活荷载值不应低于3.5kN/m气

8阶梯教室最后一排座椅的学员,应能清晰目视前方教师书写板书和投影幕布上的文字;

9阶梯教室内中央区域第一排学生桌椅左右侧,应各设置1个无障碍专用席位,并在席位上方设置专用课桌板;

10阶梯教室内设置专用话筒和专用壁挂扬声器音箱时,应避免话筒播音时的啸叫;扩声扬声器主音箱箱底安装距地高度不宜低于2.4m;

11教学场景录制或教学观测监控与评估用的摄像专用一体机,应明装在教室前墙书写板的两侧和后墙上,前墙上安装时底部距地不宜低于2.4m,后墙上不宜低于1.8m;

12多媒体教师讲台宜具有控制教室内电动遮光窗帘开合、前后区域照明调光等功能。

▲ 条文说明
20.9.26 第1款 公共教学的阶梯教室内应以教师书写板为基本中心,学员课桌椅宜采用扇型平面及梯阶升高空间方式布局,通常每一个梯阶平台宜升高0.24m~0.30m,其纵向通道步行台阶宜高0.12m~0.15m;每一个升高的梯阶平台上宜设一排或两排课桌椅,前排与后排座椅应水平错位设置。

 

20.9.27阶梯教室内室内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教室前部授课区域建筑地面与吊平顶之间的净高不宜低于3.1m,后部学习区域最小净高不应低于2.2m;

2教室内其他室内环境要求可参见本标准第20.9.12条的规定。N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

20.9.28教室中教学系统应包括教师网络授课设备、学员有线或无线网络学习终端机及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等设备,并配置系统操作及教学应用软件。

20.9.29教室内宜构建本地局域网,其网络接入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及传输速率应满足教学时各位学生10M/100Mbps及以上自适应快速上网的需求。

20.9.30移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应设置无线网络收发基站AP点,基站点设置的信道数和传输速率应满足教师授课和每位学员快速上网的需求。

20.9.31网络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学授课时,每位学员宜配置

1台网络固定台式或移动式终端机,满足教师授课时能对学员分别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互动交流。

20.9.32网络多媒体教室中不同的配置可构成不同种类的网络教室模式,根据需要可增加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软件和增加扩展设备的方式进行配置设计。

▲ 条文说明
20.9.32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是以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计算机教室。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中教师授课及学生上课硬件设备的不同搭配可构成不同类型的有线或无线网络教室模式,并在不同教学模型下可增配网络教学平台应用软件和各类教学扩展设备,充分营造出能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及教学环境。网络教学平台宜在校园或企业办公网中配置,供计算机网络教室通过平台软件能与校园企业办公网、城域网、广域网上教学平台链接。

 

20.9.33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的组网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学员计算机可通过网络名称或1P地址访间教师授课计算机并实现教室内网络互通的要求;

2教室内任何一台计算机应能通过网络访问到用户单位教学主干网络实现互通的要求;

3教室内网络设备连接学员学习计算机的传输速率应支持10M/100Mbps自适应的要求,上联教学网主干应支持1000Mbps及以上要求。

20.9.34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平面设计和教学等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长方形教室竖向布局方式,其学员与教室使用面积可参见相关标准要求;

2网络多媒体教室平面设计及教学等设备布置可参见本标准第20.9.11条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0.9.34 第1款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宜采用长方形教室竖向布局方式,其各类学校学员与教室使用面积可参见表53的要求。
表53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学员数量、教室及设备用房使用面积

    注:1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使用面积在各类学校中,每位学员人均使用面积宜不小于2.0m²;
           2 多个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宜合设教学辅助用房,安放网络教学设备、网络维护设备及教学资料等。
    第2款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平面布局设计、控制台及课桌椅规格尺寸等设备可参见表54的要求。
表54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网络控制台及
学员网络设备桌椅规格尺寸

    注:1 学员双人或单人网络设备桌椅高度或宽度尺寸可针对学员实际需求进行加减微调;
           2 学员网络设备桌可采用两人或四人一排长桌,并宜面向教师书写白板进行横向排列;或网络设备桌可采用侧向教师书写白板的竖向排列方式,或网络设备桌可采用扇形或圆形或多种组合排列设置方式;
          4教师活动转椅可采用钢木活动转椅或气压式升降活动软靠椅;
          5学员每个单人座椅宜配置矩形钢木座椅,或可配置固定式圆形钢木转椅;6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详细要求可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3976的有关规定。

 

20.9.35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室内环境要求可参见本标准第20.9.12条的规定。V交互式多媒体教室教学系统

20.9.36教室可按不同教学系统硬件设备及配套教学设备组合成不同终端类型的交互式音视频多媒体教室,其多媒体教室可分为:

1基于计算机网络普通终端型;

2基于专用触控一体机终端型。

20.9.37交互式音视频教学系统宜用于案例教学、网络学堂、虚拟教学等本地或异地交互式教学模式。20.9.38教学系统应以基本配置为基础,并按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需求增配设备。

20.9.39教学系统应支持双码流等标准协议,满足教学期间同时向多处教学单位或教室传送音视频和数据的技术要求。

20.9.40基于计算机网络普通终端型交互式音视频多媒体教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室内计算机局域有/无线网络与网络普通终端等硬件设备应满足教学配置指标要求;

2教室内每位学员应配置1台网络普通终端机及显示屏顶部高清摄像机与耳机话筒组合件;

3网络普通终端机可采用对角线不小于23in、16:9宽高比例、1360X720及以上高清晰度显示屏;

4应根据多点教室交互式教学规模的需求,配置多点控制单元(MCU)设备;

5网络普通终端机应具有实时播放的多个交互式视频教学窗口的用户专用操作系统软件和标准的应用等软件;

6系统视频图像单向传输延时不宜大于1OOms,双向传输延时不宜大于200ms。

20.9.41基于专用触控一体机终端型交互式视频多媒体教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教室内可采用1台对角线不小于70in专用触控一体机终端机和1块及以上对应规格尺寸辅助教学显示屏;

2应根据多点教室交互式教学规模的需求,配置多点控制单元(MCU)设备,满足多点教室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设备组网的要求;

3系统设备的应用功能,应满足交互式多媒体教学需求;

4系统设备应具有交互式视频教学多窗口的用户专用软件操作系统和标准的应用等软件;

5系统视频图像单向传输延时不宜大于1OOms,双向传输延时不宜大于200ms;

6系统应支待网络动态速率自动调整等功能。

▲ 条文说明
20.9.41 第1款 嵌入式专用终端系统设备显示屏规格尺寸应按多媒体教室面积大小进行配置,可采用2台及以上对角线不小于70in及以上规格超窄边拼接显示屏。其屏幕基本技术指标不宜低于16:9宽高比例、200万及以上像素分辨率、4000:1对比度、450cd/m²及以上亮度。
    第2款 多点控制单元(MCU)设备功能模块的技术指标、扩容能力、多画面显示与合成、分组教学等功能应满足交互式视频教学需求。

 

20.9.42教学系统宜采用基于H.26x或MPEGx等系列高清晰视频图像等压缩编解码格式,并满足基于TCP/IP方式传输的要求。

20.9.43教学系统配套的摄像机单元设备宜采用720P及以上专用高清晰度彩色摄像机。

20.9.44教学系统配套的管理软件应具有教学登记、过程控制、教学内容的传送、各教室的分屏设定和对终端视频信号进行监测等功能。

20.9.45教学系统在使用单位内多个本地教室进行视频交互时,应接入使用单位教学主干网络,其传输速率应支持1000Mbps及以上的要求。

20.9.46教学系统在本地与异地多个教室进行音视频交互时,不同组网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接入基于H.323通信协议的城域网或广域网上教学通信平台,以TCP/1P方式进行传输;

2可接入基于S1P通信协议的城域网或广域网上教学通信平台,以SIP方式进行传输。

20.9.47交互式视频教学系统的多点控制单元、音视频通信协议、图像传输质量等要求可参见本标准第20.8.6条、第20.8.8条、第20.8.9条的相关要求。

20.9.48交互式多媒体教室的室内用房、设备布置、电声学与建筑声学、建筑环境等要求可参见本标准第20.9.23条的相关规定。

 

21综合布线系统

21.1一般规定

21.1.1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环境、功能、应用网络、用户近期业务需求及中远期发展,确定系统等级和进行系统配置。

▲ 条文说明
21.1.1 建筑物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根据各建筑物的性质、环境、功能、应用网络、用户近期的业务需求及中远期发展规划,按照铜缆和光纤布线系统分级和线缆类别确定系统设计等级,并进行系统配置。

 

21.1.2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满足语音、数据、图文和视频等信息传输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1.1.2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只要改变节点连接就可使网络在星形、总线型、环形等各种类型网络间进行转换。

 

21.1.3综合布线系统中同一信道及链路中选用的线缆、连接器件、跳线等级和类别必须保持一致,并满足传输性能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1.1.3 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同级别的系统支持不同的带宽和网络应用,综合布线链路中选用的配线电缆、连接器件、跳线等,其性能和类别必须全部满足该系统级别传输性能的要求,考虑终端设备的互换性,允许配线子系统选用的电缆和连接硬件的传输性能高于本系统级别。

 

21.1.4综合布线系统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地区,公共建筑内设置用户单元的通信设施工程必须采用光纤到用户单元的方式建设。

▲ 条文说明
21.1.4 建筑物内供多个单位使用以及自用建筑将楼内部分楼层或区域租赁给相关的公司或企业作为工作场所,这些区域的面积、空间划分、使用功能等经常会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这些单位、公司或企业用户一般会建设自用的局域网和布线系统,并要求直接连接至公用电信网的接入系统,本标准将这些区域定义为用户单元,光纤到用户单元建设通信设施工程的要求,既能满足用户对高速率、大带宽的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的需要,适应现阶段及将来通信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又可以有效地避免对通信设施进行频繁的改建及扩建;同时为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创造便利条件。

 

21.1.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1.1一般规定

21.1.1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环境、功能、应用网络、用户近期业务需求及中远期发展,确定系统等级和进行系统配置。

21.1.2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满足语音、数据、图文和视频等信息传输的要求。

21.1.3综合布线系统中同一信道及链路中选用的线缆、连接器件、跳线等级和类别必须保持一致,并满足传输性能的要求。

21.1.4综合布线系统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地区,公共建筑内设置用户单元的通信设施工程必须采用光纤到用户单元的方式建设。

21.1.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规定。

 

21.2系统设计

21.2.1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图21.2.1):

1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CP),也可不设置集合点;

2建筑物配线设备(BD)之间、建筑物楼层配线设备(FD)之间可以设置主干线缆互通;

3FD可以经过主干线缆连至建筑群配线设备(CD),信息插座(TO)也可以经过水平线缆连至BD;

4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设备间所在楼层的FD可以和设备间中的BD和CD及入口设施安装在同一场地;

5单栋建筑物,无建筑群配线设备CD,入口设施和BD之入口设施(进线间)

▲ 条文说明
21.2.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宜按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进线间、管理7个部分设计。

21.2.2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的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弱电间)的光配线设备(FD)经光纤跳线连接时,

2水平光缆和主于光缆在楼层电信间的配线设备(FD)处经接续(熔接或机械连接)互通时,FD处只设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光纤之间的接续点;

3水平光缆或主于光缆经楼层电信间(弱电间)直接连接到大楼设备间光配线设备(BD)互通时,FD处仅作为光缆路径空间;

4当工作区用户终端设备或某区域网络设备需直接与公用电信网进行互通时,宜将光缆从工作区直接布放到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入口设施处的光配线设备。

▲ 条文说明
21.2.2 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的构成要符合下列原则:
    1 图42表示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的光配线设备(FD)经光纤跳线连接互通。
    2 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处经接续(熔接或机械连接)互通时,光纤信道构成如图42所示。

图42 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在楼层电信间处经光纤接续
    3 电信间只作为主干光缆或水平光缆路径场所时,光纤信道构成如图43所示。

图43 电信间只作为主干光缆或水平光缆路径场所

 

21.2.3电缆布线系统的分级与类别划分应符合表21.2.3的规定。

 

 

21.2.4光纤信道的分级和其支持的应用长度,应符合表21.2.4的规定。

21.2.5综合布线系统各段线缆的长度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线子系统信道的最大长度不应大于100m。

    

 

2设备线缆与跳线总长度注:如果此处没有设置跳线时,设备线缆的长度不应小于1m;

3建筑物与建筑群配线设备之间(FD与BD、FD与CD、BD与BD、BD与CD之间)组成的信道出现4个连接器件时,主干线缆的长度不应小于15m。

▲ 条文说明
21.2.6 工作区是包括办公室、机房、会议室、工作间等需要电话、计算机终端等设施的区域和相应设备的统称。因为建筑物用户性质、功能要求和实际需求不同,信息点数量不能仅按办公楼的模式确定,尤其是对于专用建筑如电信、金融、体育场馆、博物馆等更应加强需求分析,做出合理的配置。

 

21.2.6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T.作区面积的划分,应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功能和应用,并作具体分析后确定。当终端设备需求不明确时,1作区面积宜符合表21.2.6的规定。

21.2.7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到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水平线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和设备线缆及跳线等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信间FD(设备间BD、进线间CD)的干线侧配线设备与水平侧配线设备之间,电话交换系统配线采用跳线连接方式;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线的数据主干线缆与网络交换机之间、网络交换机与水平线缆之间,可采用楼层配线设备跳线交叉连接或不经楼层配线设备跳线,而采用设备线缆直接连接。

2配线子系统水平线缆宜采用非屏蔽或屏蔽4对对绞电缆,在工程需要时也可采用室内多模光缆,当与外部配线网络或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系统、传输设备直接互通时,应采用单模光缆。

3从电信间至每一个工作区水平光缆宜按2芯配置;光纤至工作区域满足用户群或大客户使用时,光纤芯数不应小于2芯备份,按4芯或2根2芯水平光缆配置。

4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CP),同一个水平电缆路由中不应超过一个集合点(CP),集合点配线设备与FD之间水平缆线的长度不应小于15m。当设置集合点时,宜按能支持12个工作区所需的铜缆或光缆配置。

▲ 条文说明
21.2.7 配线子系统的组成要符合下列原则:
    1 配线子系统中电信间FD与电话交换配线及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44~图46所示。
    1)电话交换配线的连接方式

图44 电话交换配线的连接方式
    2)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方式

图45 数据设备配线交叉连接方式

图46 数据设备配线互连方式

 

21.2.8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到电信间的主干线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线子系统应用于数据时宜采用光缆,并设置光缆作备份,当不超过90m长度限值时,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对绞电缆作为备份;

2语音大对数主干电缆宜采用点对点成端,也可采用分支递减端接;

3若计算机主机和电话交换机设置在建筑物内不同的设备间,宜采用不同的主干线缆分别满足语音和数据传输的需要;

4当工作区至电信间的水平光缆需延伸至设备间的光配线设备<BD/CD)时,主干光缆的容量应包括所延伸的水平光缆光纤的容量在内。

▲ 条文说明
21.2.8 干线子系统的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2款 点对点成端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配线方法,电信间的每根干线电缆直接从设备间延伸到指定的楼层电信间。分支递减成端是用1根大对数干线电缆来支持若干个电信间的通信容量,经过电缆接头保护箱分出若干根小电缆,它们分别延伸到相应的电信间,并成端于目的地的配线设备。

 

21.2.9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间的数据干线宜采用多模、单模光缆,语音主干可采用3类或5类大对数对绞电缆;

2建筑群和建筑物间的干线电缆、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多于两次,从楼层配线设备(FD)到建筑群配线设备(CD)之间只应通过一个建筑物配线设备(BD)。

21.2.10设备间应设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位置。建筑物配线设备、建筑群配线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入口设施宜安装在设备间内。

▲ 条文说明
21.2.10 设备间是进行配线管理、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通常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建筑群配线设备、以太网交换机、电话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入口设施等等。

 

21.2.11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引入场地,也可作为入口设施的安装空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群主干电缆和光缆,公用网和专用网电缆、光缆等室外线缆进入建筑物时,应在进线间由器件成端转换成室内电缆、光缆;

2电信业务经营者在进线间设置安装的入口配线设备应与BD或CD之间敷设相应的连接电缆、光缆,路由应互通;

3进线间应满足室外引入线缆的敷设与成端位置及数最、线缆的盘长空间和线缆的弯曲半径等要求,并应提供不少于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安装入口设施使用的空间与面积,且不应小于10m气

4在进线间线路入口处的管孔数量应满足建筑物之间、外部接入各类通信业务、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线缆接入的需求,并应留有不少于4孔的余量。

▲ 条文说明
21.2.11 进线间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或单体建筑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4款 应预留有不少于4孔的余量是考虑建筑物之间信息通信系统与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业务的发展需要。

 

21.2.12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信息插座模块等设施的管理宜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的每一电缆、光缆、配线设备、终接点、接地装置、敷设管线等组成部分均应给定唯一的标识符,并设置标签;标识符应采用统一数最的字母和数字等标明;

2电缆和光缆的两端均应采用相同的标识符;

3设备间、电信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统一的色标,区别各类业务与用途的配线区;

4所有标识符应保持清晰,并满足使用环境要求;

5综合布线系统的文档记录与保存宜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工程简单且规模较小的综合布线系统可按图纸资料等纸质文档进行管理;

6工程规模较大的综合布线系统,为提高布线维护水平与保证网络安全,宜采用智能配线系统对配线设备的端口进行实时管理,以显示与记录配线设备的连接、使用及变更状况。

▲ 条文说明
21.2.12 管理是针对设备间、电信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线缆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的规定。内容包括管理方式、标识、色标和连接等。目前,市场上已有商用的管理软件可供选用。
    综合布线系统相关设施的工作状态应包括设备和线缆的用途、使用部门、组成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信息速率、成端设备配置状况、占用器件编号、色标、链路与信道的功能和各项主要指标参数及完好状况、故障记录等,还应包括设备位置和线缆走向等内容。

 

21.2.13建筑物内设置用户单元的通信设施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个光纤配线区所辖用户单元数量宜为70个~300个,每一个用户单元区域内应设置1个用户信息配线箱,并应明装在建筑物柱子或承重墙上不易变更的部位;

2用户接入点至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的光缆光纤芯数应根据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配置等级确定,每个用户单元高配置时,应配置2根光缆,每根光缆2芯光纤;低配置时,应配置1根光缆,每根光缆2芯光纤;

3当单栋建筑物作为1个独立光纤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BD)或信息机房内,但电信业务经营者应有独立的设备安装空间;

4当大型建筑物或超高层建筑物划分为多个光纤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按照用户单元的分布情况均匀地设置在建筑物不同区域的楼层设备间或电信间内;

5由多栋建筑物形成的建筑群组成1个光纤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建筑群物业管理机房、综合布线设备间或信息机房内,但电信业务经营者应有独立的安装空间。

▲ 条文说明
21.2.13 用户单元的设定是为了解决工程实施的交叉与复杂性,使得工程的建设界面划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用户接入点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接入及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部位,也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与建筑物建设方的工程分界点。光纤用户接入点的位置依据不同类型的建筑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用户数确定。

 

21.2.14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之间传输介质时,应满足下列应用条件:

1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带宽与传输速率;

2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传输距离;

3智能化系统设备的接口类型;

4智能化系统对屏蔽与非屏蔽电缆或光缆的选择要求;

5以太网供电(POE)的方式及供电线路对实际允许承载的电流与功耗。

 

21.3系统配置

21.3.1综合布线系统等级与产品类别的选用应综合建筑物的功能、应用网络、业务的类型及发展、性能价格、现场安装条件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表21.3.1和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系统光纤信道应采用标称波长为850nm和1300nm的多模光纤COM1、OM2、OM3、OM4);标称波长为1310nm和1550nm(0S1),1310nm、1383nm和1550nmCOS2)的单模光纤。

2单模和多模光缆的选用应符合网络的构成方式及光纤在网络中的传输距离。在楼内宜采用多模光缆,超过多模光纤支持的应用长度或需直接与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设施相连时应采用单模光缆。

3配线设备连接的跳线宜采用产业化制造的光、电各类跳线,跳线的类别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要求。

4工作区信息点为电端口时应采用8位模块通用插座,光端口时应采用SC或LC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

 

 

21.3.2每个工作区信息插座配置数量应根据用户的性质、网络构成和实际需求,确定冗余和发展裕量,办公区信息插座数量不明确时,配置宜符合表21.3.2的规定。

        1对出租的用户区域可设置光纤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大客户区域可以为公共设施的场地,如商场、会议中心、会展中心等;

2办公区宜设置无线网络,工作区也可以设置无线Wi-Fi覆盖系统AP设施的信息插座。

▲ 条文说明
21.3.2 每个工作区信息点数量的确定范围都比较大,从现有的工程情况分析,设置从1个至10个信息点的现象都存在。由于建筑物用户性质不一样,其功能要求和业务需求也不一样,尤其是对于专用建筑(如电信、金融、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建筑)及计算机网络存在内网、外网等多个网络时,更应加强需求分析,做出合理的配置。

 

21.3.3配线子系统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应支持不同的终端设备接入,水平线缆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从电信间FD到工作区每一个RJ45(8位模块通用插座)应连接1根4对对绞电缆;

2每一个双工或两个单工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应连接1根2芯光缆;

3光纤至工作区域满足用户群或大客户使用时,水平光缆光纤芯数至少应有2芯备份,应按4芯或2根2芯光缆配置。

21.3.4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集合点(CP),同一个水平电缆路由中不允许超过一个集合点(CP),集合点配线设备与FD之间水平线缆的长度不应小于15m。当设置集合点时,宜按能支持12个工作区所需的铜缆或光缆配置。

21.3.5电信间FD主干侧各类配线模块,应按电话、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及主干电缆或光缆所需容最、模块类型和规格进行配置。主于线缆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一个语音信息插座(8位模块)配置1对线,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10%的备用线对;

2对于数据业务,应按每台以太网交换机(SW)设置一个主干端口和一个备份端口配置;当主于端口为电端口时,每个主干端口应按1根4对对绞电缆容最配置;当主干端口为光端口时,每个主干端口应按1芯或2芯光纤容僵配置。

▲ 条文说明
21.3.5 布线系统的水平配线子系统为布线系统的永久链路部分,安装完毕后,不易产生变更,应以远期需要为主;垂直干线子系统线缆的安装环境多为弱电竖井,数量较少,施工方便,应以近期实用为主。
    为了说明问题,以一个工程实例来进行设备与线缆的配置。
例如建筑物的某一层共设置了220个信息点,计算机网络与电话各占50%,即各为110个信息点。
    1 电话部分
    1)FD水平侧配线模块按连接110根4对的水平电缆配置;
    2)语音主干电缆的总对数按水平电缆总对数的25%计,为110对线的需求;如考虑10%的备份线对,则语音主干电缆总对数需求量为121对;
    3)FD干线侧配线模块可按卡接大对数主干电缆121对端子容量配置。
    2 数据部分
    1)FD水平侧配线模块按连接110根4对的水平电缆配置;
    2)数据主干线缆:通常以每个SW为24个端口计,110个数据信息点需设置5个SW;以每台SW(24个端口)设置1个主干端口,加上1个备份端口,共需设置10个主干端口;如主干线缆采用4对对绞电缆,每个主干电端口按1根4对对绞电缆考虑,则共需10根4对对绞电缆;如主干线缆采用光缆,每个主干光端口按2芯光纤考虑,则光纤的需求量为20芯;
    3)FD干线侧配线模块可根据主干4对对绞电缆或主干光缆的总容量加以配置。
    配置数量计算得出以后,再根据电缆、光缆、配线模块的类型、规格加以选用,做出合理配置。

 

21.3.6干线子系统线缆的配置应与配线设备容量保持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和光缆总芯数应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并留有适当的备份容最;

2当工作区至电信间的配线光缆延伸到建筑群设备间的配线设备(CD)或建筑物设备间的配线设备CBD)时,主干光缆光纤的容最应包括所延伸的配线光缆光纤的容量;

3设备间内安装的配线设备(BD)于线侧容量应与主于线缆的容量相一致,设备侧的容量应与设备端口容量相一致或与BD干线侧配线设备容量相同。

21.3.7电信业务经营者在进线间设置的入口配线设备,应与BD或CD之间敷设互通的电缆、光缆的类型与容最相一致。

21.3.8建筑群配线设备(CD)的内线侧容扯应与BD连接的建筑群主干线缆容量一致。CD的外线侧容扯应与外部引入的主干线缆容量一致。

 

21.4系统指标

21.4.1综合布线系统对绞电缆布线信道器件的标称阻抗,对D级、E级、F级为1000,A级、B级、C级可为1000或1200。对绞电缆基本电气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插入损耗运用在阻抗失配与高频时体现其特性;

2信道每个线对中的两个导体之间的直流(DC)环路电阻不平衡度对所有类别不应超过3%;

3电缆在所有的温度下应用时,D类、E类、Ea类、F类、Fa类信道每一导体最小载流偏应为0.175A(DC);

4布线系统在工作环境温度下,D类、E类、Ea类、F类、Fa类信道应支持任意导体之间72V(DC)的工作电压;

5布线系统在工作环境温度下,D类、E类、Ea类、F类、Fa类信道每个线对应支持承载10W的功率;

6对绞电缆的性能指标参数应包括衰减、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衰减远端串音比、衰减远端串音比功率和、耦合衰减、转移阻抗、不平衡衰减(近端)、近端串音功率和、外部串音(EA、FA);

7 2m、5m对绞电缆跳线的指标参数值应包括回波损耗、近端串音。

▲ 条文说明
21.4.1 对绞电缆性能指标与电缆的命名方式参照国际标准《用户建筑通用布线系统》ISO/IEC 1180 12010.4的相关内容。
    布线系统电缆统一命名推荐的方法,使用XX/Y/ZZ编号表示。
    XX表示电缆整体结构(U为非屏蔽、F为箔屏蔽、S为编织物屏蔽、SF为编织物+箔屏蔽),Y为线对屏蔽状况(U为非屏蔽、F为箱屏蔽),ZZ为线对状态(TP为2芯对绞线对、TQ为4芯对绞线对)。
    按照此规定,电缆可以分为8种类型:U/UTP、F/UTP、U/FTP、SF/UTP、S/FTP、U/UTQ、U/FTQ及 S/FTQ。

 

21.4.2对绞电缆连接器件基本电气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线设备模块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为一10°C~+60°C;

2应该具有唯一的标记或颜色;

3连接器件支持导体为0.4mm~0.8mm线径的连接;

4连接器件的插拔率大于或等于500次;

5配线子系统一般采用RJ45模块通用插座进行端接,7/7A类布线系统采用非RJ45方式终接;

6连接器件的性能指标参数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1.4.2本条对对绞电缆连接器件基本电气特性作出规定。
    第3款 导线直径在小于0.5mm或大于0.65mm,应考虑与连接器件的兼容性。
    第5款 对7类布线系统的插座采用非RJ45连接方式。插座连接方式应符合《电子设备连接器第7部分:8位非屏蔽非固定和固定连接器》IEC 60603-7的描述。插座使用插针1、2、3、4、5、6、7和8时,能够支持5/6/6A类布线应用,使用插针1、2、3’、4’、5’、6'、7和8时,能够支持7/7A类布线应用。

 

21.4.3对绞电缆布线系统永久链路、CP链路及信道的性能指标参数应包括回波损耗、插入损耗、近端串音、近端串音功率和、衰减近端串音比、衰减近端串音比功率和、衰减远端串音比、衰减远端串音比功率和、直流环路电阻、时延、时延偏差、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外部远端串音比功率和等,性能指标参数应符合规定值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1.4.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中,对于100Ω对绞电缆组成的永久链路或CP链路的各项指标值如下:
    1 回波损耗(RL):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回波损耗值的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小回波损耗值如表55所示。
表55 回波损耗(RL)值

    2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插入损耗(IL)值如表56所示。
表56 插入损耗(IL)值

    3 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NEXT)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NEXT值的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近端串音值如表57所示。
表57 近端串音(NEXT)值

续表 57

    注:① 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4近端串音功率和( PS NEXT)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 PS NEXT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 PS NEXT值如表58所示
表58 近端串音功率和( PS NEXT)值

    注:① 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
    5 线对与线对之间的衰减近端串音比(ACR-N),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ACR-N值要求。永久链路的ACR-N值如表59所示。
表59 衰减近端串音比(ACR-N)值

    注:① 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
    6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 PS ACR-M值如表60所示
表60 衰减近端串音比功率和( PS ACR-N)值
 
    注:① 为有CP点存在的永久链路指标。
    7 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ACR-F值要求。永久链路的ACRF值如表61所示。
表61 衰减远端串音比(ACR-F)值

    8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 PS ACR-F值如表62所示。
表62 衰减远端串音比功率和( PS ACR-F)值

    9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直流环路电阻如表63所示。
表63 永久链路直流环路电阻

    10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传播时延如表64所示
表64 传播时延

    11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最大传播时延偏差如表65所示
表65 传播时延偏差

    注:① 为0.9×0.045+3×0.00125计算结果;
           ② 为0.9×0.025+3×0.00125计算结果。
    12 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 PS ANEXT)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 PS ANEXT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 ANEXT值如表66所示。
表66 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 PS ANEXT)值

    13 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平均( PS ANEXTavg)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 PS ANEXTavg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 ANEXTavg值如表67所示。
表67 外部近端串音功率和平均( PS ANEXTaavg)值

    14 外部ACRF功率和( PSAACR-F)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 PS AACR-F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 PS AACR-F值如表68所示。
表68 外部ACRF功率和( PS AACR-F)值

    15 外部ACR-F功率和平均( PS AACR-Favg)值在布线的两端均应符合 PS AACR-Favg值要求,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的PS AACR-Favg值如表69所示。
表69 外部ACRF功率和平均( PS AACR-Favg)值

 

21.4.4屏蔽布线系统电缆的对绞线对传输性能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21.4.3条规定,并应满足非平衡衰减、传输阻抗、耦合衰减及屏蔽衰减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1.4.4 屏蔽布线系统电缆的对绞线对传输性能要求同表55~表69各表格的内容,电缆的屏蔽性能的指标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非屏蔽布线信道中每个线对的TCL值如表70所示。
表70 非屏蔽布线信道横向转换损耗TCL

续表 70

    注:① 若T℃L对应于一个频率的计算值大于40dB时,仍应满足4dB的最小要求
           ②对大于等于250MH时的参数仅供参考
    2 非屏蔽布线信道两端等效横向转换损耗( EL TCTL)值见表71所示。
表71 非屏蔽布线信道两端等效横向转换损耗( ELTCTT)

    3 屏蔽布线信道耦合衰减值如表72所示。
表72 屏蔽布线信道耦合衰减

    注:① 如 ELTCTL大于40dB的频率计算值时,仍应满足40dB的最小要求。大于1000MHz时的参数,仅供参考。

 

21.4.5光纤布线系统各等级COF-300、OF-500、OF-2000)的光纤信道衰减值,应符合传输性能指标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1.4.5 光纤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表中的规定
    1 各等级的光纤信道衰减限值如表73所示。
表73 信道衰减

    注:光纤信道包括的所有连接器件的衰减合计不应大于1.5dB
    2 各等级的光纤衰减限值如表74所示。
表74 光纤衰减

    3 多模光纤的最小模式带宽如表75所示。
表75 多模光纤模式带宽

    注:使用《光纤 第2-10部分:产品规范  A1类多模光纤分规范》IEC/PAS607932-10规定的差分模式时延(DMD)确保有效的光发射带宽,过量的发射模式带宽的光纤可能不支持某些应用。

 

21.4.6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结构、直径、材料、承受拉力、弯曲半径等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1.5设备间及电信间

21.5.1设备间应根据主干线缆的传输距离、敷设路由和数量,设置在靠近用户密度中心和主干线缆竖井位置。

21.5.2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且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设备间的宽度不宜小于2.5m。设备间使用面积的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系统信息插座大于6000个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每增加1000个信息点,宜增加2m气

2设备间安装程控用户交换机、信息网络设备或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机柜时相应增加面积;

3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工程使用的设备间,当采用800mm宽机柜时,设备间面积不应小于15m2

▲ 条文说明
21.5.2 第1款、第2款 设备间的使用面积不包括程控用户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设施所需的面积在内。如果1个设备10㎡(2.5m×4.0m)计,大约能安装5个600mm宽度的19in机柜。在机柜中安装电话大对数电缆多对卡接式模块,数据主干线缆配线设备模块,大约能支持总量为6000个信息点所需(其中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占50%)的建筑物配线设备安装空间。设备间的面积确定同样地需考虑机柜尺寸这一因素。如采用800mm宽度的19in机柜,则需要增加设备间的面积。
    第3款 光纤到用户单元接入点设置在设备间时,共安装4个19in标准机柜。其中3个机柜为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每家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1个机柜,机柜满足配线光缆与光纤跳线的引入、配线光缆光纤的成端与盘留、光纤配线模块与光纤分路器(1:64)的安装及理线的需要。另一个机柜满足用户光缆与光纤跳线的引入、用户光缆光纤的成端与盘留、光纤配线模块的安装及理线的需要。电信业务经营者与建筑物建设方机柜的光纤配线模块之间通过光跳线互通。
    当配线设备安装采用4个600mm宽的机柜时,设备间尺寸为4m×2.5m,面积为10㎡。如果采用4个800mm宽的机柜时,设备间尺寸为5m×3m,则面积为15㎡。当设备间还需安装通信成端与入口设施时,应相应地扩大其面积,以满足设施安装的特定要求。

 

21.5.3电信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m气电信间的数量应按所服务楼层范围及工作区面积来确定。当该层信息点数量不大于400个最长水平电缆长度小于或等于90m时,宜设置1个电信间;最长水平线缆长度大于90m时,宜设2个或多个电信间;每层的信息点数量较少,最长水平线缆长度不大于90m的情况下,宜几个楼层合设一个电信间。

▲ 条文说明
21.5.3 电信间主要为楼层安装配线设备(机柜、机架、机箱等)和楼层计算机以太网交换机的场地,并可考虑在该场地内设置线缆竖井、等电位接地体、电源插座、UPS配电箱等设施。在场地面积满足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光纤到用户单元配线箱、无线信号覆盖等系统的电缆管槽、功能模块及配线箱的安装。

 

21.5.4设备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标准19in机柜;

2机柜单排安装时,前面净空不应小于1.0m,后面及侧面净空不应小于0.8m;多排安装时,列间距不应小于1.2m;

3设备间和电信间内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

4公共场所安装配线箱时,暗装箱体底边距地不宜小于0.5m,明装式箱体底面距地不宜小于1.8m。

▲ 条文说明
21.5.4 设备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1 19in机柜的尺寸宽度为600mm或800mm,深度为600mm~1200mm不等;机柜的高度以占有的空间选用:机柜2000mm高,占42U空间;1800mm高,占37U空间;1600mm高,占32U空间;1400mm高,占27U空间;650mm高,占12U空间;500mm高,占9U空间;350mm高,占6U。1U=44.5mm高。
    2 预留空间需考虑地面采用的活动地板板块的尺寸、设备安装施工方便及运行和维护的安全。

 

21.5.5设备间及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地面应高出本层地面0.1m及以上或设置防水门槛。

21.5.6设备间及电信间的设计除符合本节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1.6工作区设备

21.6.1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1暗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满足防水和抗压要求;

2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边距地面的高度宜为0.3m;

3设置工作台的场所,信息插座宜安装在工作台面以上。

21.6.2信息插座模块宜采用标准86系列面板,光纤模块安装底盒深度不应小于60mm。

▲ 条文说明
21.6.2 项目前期施工预留预埋管均采用适合标准86系列面板安装的接线盒。光纤模块安装采用深底盒,以保证光纤的预留长度和弯曲半径。

 

21.6.3集合点(CP)箱、多用户信息插座箱、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固定位置,安装在墙面或柱上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5m。

21.6.4每一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2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

 

21.7线缆选择和敷设

21.7.1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环境条件、用户对电磁兼容性要求、带宽要求采用相应的线缆和配线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高于3V/m时,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或光缆布线系统;

2用户对防电磁干扰和防信息泄露有较高要求或对网络有安全保密的需要时,应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或光缆布线系统;

3采用非屏蔽布线尤法满足安装现场条件对线缆的间距要求时,应采用金属导管、金属槽盒敷设,或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及光缆布线系统。

▲ 条文说明
21.7.1 随着布线系统的发展,屏蔽布线系统的物理带宽已经超过了非屏蔽布线系统,到2012年,非屏蔽布线系统的最高产品等级为6A类,屏蔽布线系统的最高产品等级为7A类。
    相关的标准也提出了屏蔽布线系统的应用场合。如:“银行、证券交易所的市级总部办公楼、结算中心以及备份中心的计算机网络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DG/TJ 08-1104-2005第7.2.3条);“在医技楼、专业实验室等特殊建筑内必须设置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装置、核辐射装置或电磁辐射较严重的高频电子设备时,计算机网络宜采用屏蔽布线系统。”(《公共建筑电磁兼容设计规范》DG/TJ 08-1104-2005第4.1.4条)。
    第1款《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GB/T 17799.1-2017与国际标准草案77/181/ FDIS及IEEE 802.3-2002标准中都认可3V/m的指标值。
    第3款 对10G及以上的高速以太网络应用中,无论从传输距离,还是抵挡外部干扰与减少电缆外部串扰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屏蔽布线系统有更大的优势。

 

21.7.2当综合布线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采用的电缆、连接器件、跳线等都应屏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各个布线链路的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

2屏蔽布线系统中所选用的信息插座、对绞电缆、连接器件、跳线等所组成的布线链路应具有良好的屏蔽及导通特性;

3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屏蔽配线设备(FD或BD、CD)端必须良好接地。

▲ 条文说明
21.7.2 当综合布线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2款 屏蔽电缆可以在F/UTP、U/FTP、SF/UTP S/FTP中选择,不同的屏蔽电缆会产生不同的屏蔽效果。一般认可金属箔对高频、金属编织丝网对低频的电磁屏蔽效果。对于六类及以上具有线对屏蔽结构的U/FTP或S/FTP屏蔽电缆,则屏蔽效果更为理想,可以同时抵御线对之间和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减少线对之间及线对对外部的电磁辐射干扰。因此,屏蔽布线工程有多种形式的电缆可以选择,但为保证良好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与屏蔽连接器件之间必须做好360°的连接。

 

21.7.3综合布线系统选用的电缆、光缆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程度、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和线缆的敷设方式,选用相应阻燃等级的线缆,并应符合本标准第13.9节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1.7.3 对于防火线缆的应用分级,北美、欧洲等国际相应标准中主要以线缆受火的燃烧程度及着火以后,火焰在线缆上蔓延的距离、燃烧的时间、热量与烟雾的释放、释放气体的毒性等指标,并通过实验室模拟线缆燃烧的现场状况实测取得。
    对欧洲、美洲、国际的线缆测试标准进行同等比较以后,建筑物的线缆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安装敷设方式,建议选用符合相应防火等级的线缆,并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列出:
    1 在通风空间内(如吊顶内及高架地板下等)采用敞开方式敷设线缆时,可选用CMP级(光缆为OFNP或OFCP)或B1级。
    2 在线缆竖井内的主干线缆采用敞开的方式敷设时,可选用CMR级(光缆为OFNR或OFCR)或B2、B3级。
    3 在使用密封的金属管槽做防火保护的敷设条件下,线缆可选用CM级(光缆为OFN或OFC)或D级。
    现行国家标准《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中建议使用以“标准名+级别名”,而不以材料名称的方法来判断线缆的安全特性。并参考了欧盟电缆燃烧性能分级判据,将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的分级划分为A级、B1级、B2级、B3级。民用建筑内采用的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应符合本标准第13.9节的规定。

 

21.7.4从电信间引出的水平线缆,成束敷设时,宜采用槽盒的敷设方式。从槽盒引出至信息插座,可采用金属导管或可弯曲金属导管敷设。

▲ 条文说明
21.7.4 从电信间引出线缆的类型包括大对数屏蔽与非屏蔽电缆(25对、50对、100对),4对对绞屏蔽与非屏蔽电缆及光缆(5类、6类、7类)及光缆(2芯至24芯)等。尤其是6类及以上級别与屏蔽线缆,因构成的方式较复杂,众多线缆的直径与硬度有较大的差异。如电缆的外形可为圆形与椭圆形,线对又有“+”形、“-”形等,有的6类电缆在布放时为减少对绞电缆之间串音对传输信号的影响,提出不要求完全做到平直和均匀,甚至可以不绑扎,因此对布线系统管线的利用率提出了较高要求。

 

21.7.5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宜采用电缆竖井方式。电缆竖井的位置上下宜对齐。

21.7.6建筑群之间的线缆宜采用地下管道或电缆沟敷设方式,并应预留备用管道。

21.7.7综合布线系统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1.7.7的规定。

21.7.8光纤到用户单元的用户光缆敷设与接续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户光缆光纤接续宜采用熔接方式。

2在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及信息配线箱内宜采用熔接尾纤方式终接,不具备熔接条件时可采用现场组装光纤连接器件终接。

3每一光纤链路中宜采用相同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件。

4采用金属加强芯的光缆,金属构件应接地。

5室内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缆在配线柜(架)处预留长度应为3m~5m;

2)光缆在楼层配线箱处预留长度应为1m~1.5m;

3)光缆在信息配线箱终接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0.Sm;

4)光缆纤芯不做终接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长度。

6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静态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1.7.8的规定。

        注:D为缆芯处圆形护套外径,H为缆芯处扁形护套短轴的高度。

21.7.9线缆在导管与槽盒内敷设时,管径与槽盒截面积利用率应符合本标准第26.5.6条的规定。

 

21.8接地

21.8.1当线缆从建筑物外部进入建筑物时,电缆、光缆的金属护套、金属构件及金属保护导管应接地。

21.8.2进线间、设备间、电信间应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箱(板)。每个配线柜(架)应采用两根不等长、其截面积不小于6m面的绝缘铜导线敷设至等电位接地端子箱(板)。

▲ 条文说明
21.8.2 当连接导体的长度为干扰频率波长的1/4或奇数倍时,其阻抗为无穷大,相当于一根天线,可接收或辐射干扰信号,而采用两根不同长度的连接导体,可以避免其长度为干扰频率波长的1/4或奇数倍,为高频干扰信号提供一个低阻抗的泄放通道。
    综合布线系统接地导线截面积可参考表76确定。
表76 接地导线选择表

 

21.8.3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当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0。当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网时,其接地电位差有效值不应大于1V。

 

22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卫生

22.1一般规定

22.1.1 建筑规划及选址应调查分析周边的电磁环境,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应降低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

22.1.2 当建筑物内局部或全部区域电磁环境超过本标准第22.2节规定的控制限值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 条文说明
22.1.2 应根据辐射源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对低频磁场可采用高导电及导磁性能的材料,对电场或高频电磁场采用具有一定导电及导磁性能的材料等进行屏蔽,屏蔽设施需要进行良好接地。在工程设计中,还应重视门窗、孔洞和缝隙的电磁辐射防护以及贯穿金属线缆的传导防护等问题。

 

22.1.3 110kV及以上变电所不应贴邻幼儿园教室与卧室、学校教室与宿舍、医院病房、老年人居住设施建筑、住宅等人员长期居留场所,当贴邻且超过表22.2.2的限值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2.1.4移动通信发射塔及基站不宜贴邻幼儿园、住宅、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物。

22.1.5易受辐射骚扰的电子设备不应与大功率电磁骚扰源紧邻布置。

22.1.6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GB51204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22.1.6 《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GB51204-2016对电磁屏蔽,防静电等工程设计都作了明确规定。

 

22.2电磁环境卫生

22.2.1建筑物与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电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等不应超过表22.2.2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2.2.1《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GB51204-2016规定了高压架空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的距离,小于该间距时应做电磁环境评价。

 

22.2.2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不应超过表22.2.2的规定。

22.2.3当公众曝露在多个频率的电场、磁场、电磁场中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 条文说明
22.2.3 本条款引自《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2.3供配电系统的谐波防治

22.3.1公共电网的电能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共连接点的全部用户向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不应超过表22.3.1-1的规定;

2当公共连接点处的最小短路容鼠与基准短路容量不同时,谐波电流允许值应进行换算;

3同一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宜按此用户在该点的协议容星与其公共连接点的供电设备容量之比进行分配;

4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相电压)限值不应超过表22.3.1-2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2.3.1 表22.3.1-1中指标是指与该公共连接点相连的所有用户向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或电压分量(方均根值)之和。对于专线接入的供电用户,表22.3.1-1中数据就是该用户谐波电流或谐波电压的上限,对于多个用户合用一条线路时,表22.3.1-2中限值按各用户的供电容量分摊。
    公共连接点是指从市政电网引入的0.38(6、10)kV电源回路接到用户端主开关的这一点。

 

22.3.2供配电系统的谐波治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谐波源设备较多的供配电系统宜选用Dyn11联结组别的配电变压器。

 

3三级医院的医技楼、大型数据中心等建筑物,可在配电干线末端靠近谐波源处设置有源滤波装置。

4谐波源较多的一般公共建筑,可在办公设施、计算机网络设备等配电干线上设置无源或有源滤波装置;当采用无源滤波装置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系统谐振。

5建筑物谐波源较多的供配电系统,当设有有源或无源滤波装置且其谐波限值达标时,相应回路的中性导体截面积可不增大。

6设有大功率谐波源的馈线上,可在靠近谐波源处设置有源或无源滤波装置。

7剧院建筑中,舞台调光装置宜就近设置有源滤波器。

8为X光机、CT机、核磁共振机等谐波较严重的大功率设备的供电专线,宜按低阻抗馈电线路的要求进行设计。

9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组可按其连接点的谐波特征频率配置电抗器。

▲ 条文说明
22.3.2 当配电变压器向非线性负荷供电且没有设置谐波吸收装置时,可根据按线性负荷计算所选变压器的额定容量、负荷率和谐波源的具体情况,由公式(22.3.2)计算出变压器在满负荷供电时因谐波源引起的降容系数D值之后,再判断按线性负荷计算所选择的变压器是否需要降低容量或扩容使用。公式(22.3.2)是法国、英国和美国相关标准使用的经验公式。
    【例1】计算条件: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相对值I1=1;
    谐波源:S=ST.e;HRI5%=35;HRI7%=20;
    按cosφ算出的变压器负荷率β=0.9。

    从计算结果看,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变压器不需要降容,变压器还有9.87%的余量(99.87%-90%=9.87%)。
  【例2】变压器对于正序、负序和零序混合谐波电流源降容系数D计算。
    计算条件: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相对值I1=1;
    谐波源1:S1=0.1ST.e;HRI5%=35;HRI7%=20;
    谐波源2:S2=0.1ST.e; HRI3%=35;HRI9%=20;
    按cosφ算出的变压器负荷率β=0.9。

    从计算结果看,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变压器不需要降容,变压器还有9.77%的余量(99.77%-90%=9.77%)。

 

22.3.3有源滤波器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2有源滤波器的额定补偿电流不宜小于装置连接点的总谐波电流或无功电流。

 

22.4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22.4.1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建筑物内部的电磁环境、系统的电磁敏感度、系统的电磁骚扰与周边其他系统的电磁敏感度等因素设计,并应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

22.4.2电子信息系统所处的建筑物防雷,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规定。

22.4.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电源的进线处,应设置限压型电涌保护器。保护器的残压与电抗电压之和不应大于被保护设备耐压水平的80%。

22.4.4户外信号传输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和户外光缆的金属增强线应在进户后首个接线处接地。

22.4.5户外信号传输电缆的信号线,应在进户配线架处设置适配的电涌保护器。

22.4.6有线电视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等的室外天线馈线,应在进户后首个接线装置处,设置适配的电涌保护器。

22.4.7配电线路与电子信息系统传输线路应分开敷设,当受建筑条件限制而必须平行贴近敷设时,应采取屏蔽措施。

22.4.8配电线路与电子信息系统传输线路交叉时,宜垂直相交。

22.4.9当建筑物内的电磁环境复杂,且未采用屏蔽型保护导管或槽盒时,视频监控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具有外屏蔽层的同轴电缆。

 

22.5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22.5.1电子信息系统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各系统中最小电阻值的要求。电子信息设备机柜应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箱做等电位联结,并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要求。

22.5.2根据建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可采用星形网络、多个网状连接的星形网络或公共网状连接的星形网络等接地形式。

22.5.3通信设备的专用接地导体与临近的防雷引下线之间宜设适配的电涌保护器。

 

23智能化系统机房

23.1一般规定

23.1.1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所设置的智能化系统机房设计,不适用于大型数据中心、高风险对象的安防监控中心和涉密信息机房的专项设计。

▲ 条文说明
23.1.1 本章适用于民用建筑物或建筑群中所设的各类系统机房的设计。不适用于银行、政务、大型企业等设置的数据中心,银行、博物馆等高风险对象的安防监控中心,党政机关等涉密信息系统机房的专项设计。

 

23.1.2本章智能化系统机房宜包括民用建筑所设置的进线间(信息接入机房)、信息网络机房、用户电话交换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智能化总控室、公共广播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等。

▲ 条文说明
23.1.2 本章涉及的机房名称,如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信息网络机房、信息化应用系统机房和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等分类引自《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23.1.3各类机房的设置应满足系统正常运行和用户使用、管理等要求。

▲ 条文说明
23.1.3 机房设置与智能化系统的形式密切相关,除应满足系统正常运行和维护的需要外,还应适应物业管理的要求,满足系统操作、受控设备的运行管理或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便利性等需求。

 

23.1.4机房面积应留有发展空间。

▲ 条文说明
23.1.4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建筑智能化应用系统内容在不断增加,机房预留适度的面积,是满足系统扩容和增加新系统等发展的需要。此外,项目在设计、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使用功能、管理模式、建设标准变化时,机房面积应有一定的适应性。

 

23.1.5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机房的结构设计和设备的安装应采取抗震措施。

▲ 条文说明
23.1.5 地震时机房和设备不应遭到破坏。

 

23.1.6高层建筑或智能化系统较多的多层建筑应设置弱电间。

▲ 条文说明
23.1.6 对于高层建筑或智能化系统较多的多层建筑,其各类设备及机柜、布线、接线箱等较多,故应设置弱电间,便于管理维护,系统运行不受电磁场等干扰影响。

 

23.2机房设置

23.2.1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宜设在建筑物首层及以上各层,当有多层地下层时,也可设在地下一层;

2机房不应设置在厕所、浴室或其他潮湿、易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与其贴邻;

3机房应远离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的场所,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振、消声和隔声措施;

4机房应远离强电磁场干扰场所,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 条文说明
23.2.1 机房位置选择
    漏水、粉尘、油烟、振动、电磁场干扰等都会影响智能化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机房位置应尽可能远离产生上述影响源的场所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主机房应设于环境较好、出入方便、布线距离较短的位置。
    安防监控中心、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等需实时监控的机房,要求设于能及时处理事件的位置;物业管理、智能卡应用、信息设施运行管理信息化应用系统及信息服务设施机房,宜尽量设于对用户便利的位置。

 

23.2.2机房的设置应满足设备运行环境、安全性及管理、维护等要求。

23.2.3大型公共建筑宜按使用功能和管理职能分类集中设置机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宜与信息网络机房及用户电话交换机房靠近或合并设置;

2安防监控中心宜与消防控制室合并设置;

3与消防有关的公共广播机房可与消防控制室合并设置;

4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宜独立设置;

5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宜与相应的设备运行管理、维护值班室合并设置或设于物业管理办公室;

6信息化应用系统机房宜集中设置,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的中央控制设备集中设在智能化总控室内时,不同使用功能或分属不同管理职能的系统应有独立的操作区域。

▲ 条文说明
23.2.3 民用建筑中各类智能化系统机房的设置应根据其设备运行环境、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要求和对用户服务的便利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如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安防监控中心等需要集中设置较多的布线机柜、服务器/交换机机柜及附属设备,这些系统机房着重考虑设备的运行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多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分布式系统形式,机房内通常只有少量的服务器、操作站和网络连接等设备,机房设置主要考虑的是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要求和服务的便利性,如将需要面向用户服务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及信息服务设施操作站集中设于交通便利的服务用房,主要设备集中设于设备机房,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样既便于服务用户,专业化管理设备,又节约机房占用的建筑面积。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理通常按其使用功能或管理职能分类,如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通常分别由物业管理公司的IT部、工程部和保安部管理。各类系统独立的操作区域便于管理操作。

 

23.2.4有工作人员长时间值守的机房附近宜设卫生间和休息室。

23.2.5信息网络机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自用办公建筑或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公共建筑,信息网络机房宜独立设置;

2商业类建筑信息网络机房应根据其应用、管理及经营需要设置,可单独设置,亦可与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机房合并设置。

▲ 条文说明
23.2.5 信息网络机房设置要求
    第1款 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公共建筑,信息网络系统是运营、管理不可或缺的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类建筑多设有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服务器,单独设置信息网络机房便于专业人员管理、维护和操作。
    第2款 商业类建筑信息网络系统主要是宽带 Internet接入功能,这类建筑信息网络系统日常的主要工作是网络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23.2.6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宜合并设置机房;

2合设机房宜设于建筑物的首层、二层或有多层地下室的地下一层,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0m2

3分设机房时,每间机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2

4大型公共建筑必要时可设分控室。

▲ 条文说明
23.2.6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合设或分设机房取决于机电系统管理的需要。其原则一是能对机电系统有效管理,二是对事件能及时处理,三是与物业管理的职能相对应。

 

23.2.7安防监控中心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安防监控中心宜设于建筑物的首层或有多层地下室的地下一层,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0m2

2综合体建筑或建筑群安防监控中心应设于防护等级要求较高的综合体建筑或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在安防监控中心不能及时处警的部位宜增设安防分控室;

3安防监控中心的设置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的有关规定。

23.2.8进线间(信息接入机房)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单体公共建筑或建筑群内宜设置不少于1个进线间,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宜合设进线间;

2进线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并靠近市政信息接入点的外墙部位;

3进线间应满足缆线的敷设路由、成端位置及数量、光缆的盘长空间和缆线的弯曲半径、配线设备、入口设施安装对场地空间的要求;

4进线间的面积应按通局管道及入口设施的最终容量设置,并应满足不少于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接入设施的使用空间与面积要求,进线间的面积不应小于10m2

5进线间设置在只有地下一层的建筑物内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宜在室内设置排水地沟并与设有抽、排水装置的集水坑相连;

6当进线间设置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弱电设备时,涉密与非涉密设备之间应采取房间分隔或房间内区域分隔措施;

7住宅建筑进线间的设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有关规定执行。

▲ 条文说明
23.2.8 进线间(信息接入机房)设置要求

    第1款 虽然目前不少地区电信业务经营者要求单独设置进线间,但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合设进线间是合适的。

    第4款 为了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的规定,通局管道指连通至电信运营商的管道。

 

23.2.9弱电间(弱电竖井)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弱电间宜设在进出线方便,便于设备安装、维护的公共部位,且为其配线区域的中心位置;

2智能化系统较多的公共建筑应独立设置弱电间及其竖井;

3弱电间位置宜上下层对应,每层均应设独立的门,不应与其他房间形成套间;

4弱电间不应与水、暖、气等管道共用井道;

5弱电间应避免靠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6当设置综合布线系统时,弱电间至最远端的缆线敷设长度不得大于90m;当同楼层及邻层弱电终端数瞿少,且能满足铜缆敷设长度要求时,可多层合设弱电间;

7智能化系统性质重要、可靠性要求高或高度超过250m的公共建筑,宜增设1个弱电间(竖井);

8弱电间的面积应满足设备安装、线路敷设、操作维护及扩展的要求。

▲ 条文说明
23.2.9 弱电间(弱电竖井)设置要求


    第1款 弱电间设置应考虑智能化系统正常运行、减少布线量及设备安装、操作维护等因素。


    第2款~第5款 弱电间是楼层(或区域)各智能化系统管线敷设和设备、机柜、接线箱、端子箱等安装的空间,其位置应满足进出线、安装、管理和维护的需要,应尽可能独立设置,并与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其他管道隔离。


    第7款 智能化系统性质重要、可靠性要求高或高度超过250m的公共建筑有条件时每层设置不少于两个的弱电间是出于对弱电间(竖井)因火灾、水浸等情况下,保障智能化系统可靠性的考虑。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3.3机房设计与布置

23.3.1机房宜采用矩形平面布局。

▲ 条文说明
23.3.1 机房采用矩形平面是为了保障机房的有效使用面积。

 

23.3.2与机房内智能化系统无关的管道不应穿越机房。

23.3.3机房的空调系统如采用整体式空调机组并设置在机房内时,空调机组周围宜设漏水报警装置,并应对加湿进水管及冷冻水管采取排水措施。

▲ 条文说明
23.3.2、23.3.3 为保障智能化系统可靠运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3.3.4大型公共建筑的信息网络机房、智能化系统总控室、安防监控中心等宜设置机房综合管理系统和机房安全系统。

▲ 条文说明
23.3.4 对设备昂贵、性质重要的机房加强防护十分必要。机房综合管理系统是指具备机房基础设施监控、环境设施综合管理、信息设施服务管理等功能的系统。机房安全系统是指机房内设置的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安防系统,其监控设备设于机房内。

 

23.3.5信息网络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组成应根据设备以及工作运行特点要求确定,宜由主机房、管理用房、辅助设备用房等组成。

2机房的面积应根据设备布置和操作、维护等因素确定,并应留有发展余地。机房的使用面积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当系统设备巳选型时,按下式计算:

    

 

2)管理用房及辅助设备用房的面积不宜小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23.3.6合用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用机房使用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2机房的长宽比不宜大于4:3。设有大屏幕显示屏的机房,面对显示屏的机房进深不宜小于5m。

3当合用机房内设备运行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或设备较多,其发热、噪声干扰影响较大时,操作人员经常工作的房间与设备机房之间宜采用玻璃墙隔开。

4合并设置机房时,各系统设备宜统一安装于标准机柜内,并宜统一供电、统一敷线,不同系统的设备、线缆、端口等应有明显的标识。

▲ 条文说明
23.3.6 合用机房设计要求
    第1款 各智能化子系统占用的合用机房面积参考如下:
    综合布线设备间:信息点≤6000点,S=10㎡,每增加1000点增加2㎡。
    电话交换系统: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S=10㎡;虚拟交换方式S=6㎡。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S=12㎡。
    建筑能效监管系统:S=10㎡。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20㎡(基本型);S=30㎡(提高型);S=50㎡(先进型)。
    信息化应用系统:S=6㎡~12㎡。
    其他智能化子系统:S=6㎡~10㎡。
    注:条文中的S是1个子系统所需面积。当有多个子系统时,为S乘子系统的个数。
23.3.8 为了满足运行管理人员操作、监视、维护等需要,机房设备布置应保障足够的通道和操作空间。

 

23.3.7弱电间(弱电竖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弱电间与配电间宜分开设置,当受条件限制必须合设时,强、弱电设备及其线路必须分设在房间的两侧,各种设备箱休前宜留有不小于0.8m的操作、维护距离。

2弱电间的面积,宜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落地式机柜的弱电间,面积不宜小于2.5m(宽)X2.0m(深);当弱电间覆盖的信息点超过400点时,每增加200点应增加1.5m2(2.5mX0.6m)的面积;

2)采用壁挂式机柜的弱电间,系统较多时,弱电间面积不宜小于3.0m(宽)X0.5m(深);系统较少时,面积不宜小于1.5m(宽)X0.5m(深);

3)当多层建筑弱电间短边尺寸不能满足0.8m的要求时,可利用门外公共场地作为维护、操作的空间,弱电间房门应将设备安装场地全部敞开,但弱电间短边尺寸不应小于0.6m。

3当弱电间内设置涉密弱电设备时,涉密弱电间应与非涉密弱电间分别设置;当建筑面积紧张,且能满足越层水平缆线敷设长度要求时,可分层、分区域设置涉密弱电间和非涉密弱电间。

4弱电间内的设备箱宜明装,安装高度宜为箱体底边距地0.5m~1.5m。

23.3.8机房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设备应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需要分区布置,当几个系统合用机房时,应按功能分区布置。

2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于监视或操作。

3工作时可能产生尘埃或有害物质的设备,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4电子信息设备宜远离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等主要的雷电流泄流通道。

5设备机柜的间距和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机柜正面相对排列时,其净距离不宜小于1.2m;

2)背后开门的设备机柜,背面离墙边净距离不应小于0.8m;

3)设备机柜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侧面离其他设备机柜净距不应小于0.8m,当侧面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

4)并排布置的设备总长度大于6m时,两侧均应设置通道;

5)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6壁挂式设备中心距地面高度宜为1.5m,侧面距墙应大于0.5m。

7活动地板下面的线缆宜敷设在金属槽盒中。

 

23.4环境条件和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23.4.1机房的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机房,其空气含尘浓度,在静态或动态状况下测试,每立方米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悬浮粒子数,应小于1.76X107粒;

2机房内的噪声,在系统停机状况下,在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5dB(A);

3机房的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应满足本标准表22.2.2的规定;当机房的电磁环境不符合智能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标准或信息涉密管理规定时,应采取屏蔽措施。

▲ 条文说明
23.4.1 粉尘、电磁场干扰会影响智能化系统正常工作,噪声还会影响运行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23.4.2各类机房对土建专业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机房的室内净高、荷载及地面、门窗等要求,应符合表23.4.2的规定;

 

2机房内敷设活动地板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的要求;地板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求确定,宜为200mm~350mm;

3弱电间预留楼板洞应上下对齐,楼板洞尺寸和数掀应为发展留有余地,布线后应采用与楼板相同耐火等级的防火堵料封堵;

4弱电间地面宜抬高150mm,当抬高地面有困难时,门口应设置不低于150mm高的挡水门槛;

5当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防止漫溢和渗漏的措施;

6机房室内装修设计和材料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要求。

23.4.3各类机房对电气、暖通专业的要求应符合表23.4.3的规定。

注:1地下电缆进线室一般采用轴流式通风机,排风按每小时不大于5次换风量计算,并保持负压;

2采用空调的机房应保持微正压;

3电视会议室新风换气最应按每人大于或等于30m3/h;

4投影电视屏幕照度不宜高于751x,电视会议室照度应均匀可调,会议室的光源应采用色温3200K的二基色灯。

 

 

23.5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23.5 机房供电、接地及防静电

 

 

23.5.1机房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设备供电电源的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应符合本标准第3.2节的规定。

2信息网络机房、用户电话交换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中心、智能化总控室、公共广播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等宜设置专用配电箱。当消防控制室与安防监控中心合用机房,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有联动时,供电电源可合用配电箱。

3各机房宜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其蓄电池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表23.5.1的规定。

    注:

        1蓄电池组容量不应小于系统设备额定功率的1.5倍;

2用户电话交换机房由发电机组供电时应按8h备油;

3避难层(间)设置的视频监控摄像机和安防监控中心的主控设备无柴油发电机供电时应按3h备电。

4机房内应设置检修插座,该插座宜由机房配电箱单独回路配电。

5当弱电间内用电设备较多时,宜设置电源配电箱并留有备用回路;用电设备较少时可设两个AC220V、10A的单相三孔电源插座。

6机房内各智能化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做等电位联结。

23.5.2机房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的功能接地、保护接地(包括等电位联结、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等宜与建筑物供配电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按系统中最小值确定,并符合本标准第12.5.10条的规定;

2机房内应设置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该箱的接地导体与机房地板钢筋单点接地,并采用铜导体与建筑物总接地端子箱以最短距离连接;

3弱电间(弱电竖井)应设接地干线和接地端子箱,接地干线宜采用不小于BV<BVR)-25m而的导体与机房接地端子箱连接;弱电间(弱电竖井)的接地干线应每三层与楼层钢筋做等电位联结;

4当建筑内设有多个机房时,各机房接地端子箱引出的接地干线应在弱电间(弱电竖井)处与竖向接地干线汇接;

5防雷与接地应满足本标准第11章、第12章的有关规定。

23.5.3机房防静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地面及工作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和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的规定;

2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3机房不用活动地板时,可铺设导静电地面;导静电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电阻率均应为LOX1070.cm/1.0X10100.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易起尘;

4机房内采用的防静电活动地板的基材可由钢、铝或其他有足够机械强度的难燃材料制成。

 

23.6消防与安全

23..6 消防与安全

▲ 条文说明
 由于机房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机房设计应考虑在正常情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的使用需求,还要考虑自身的安全,火灾时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对人为破坏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23.6.1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3.6.2弱电间墙体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Oh的不燃烧体,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23.6.3机房出口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的门,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打开。

23.6.4设在首层的机房的外门、外窗应采取安全措施。

23.6.5根据机房的重要性,可设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或警卫室。

 

24建筑电气节能

24.1一般规定

24.1.1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24.1.2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设备配置、控制与管理,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 条文说明
24.1.2 节能是在保证建筑原有功能的前提下才有意义。目前社会上存在着降低建筑电气功能来实现节能的现象,这样的节能没有实际意义。
    系统设计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季节性负荷、临时性负荷等的系统设计不必纳入永久系统中。
    选择节能型的电气设备也是节能的主要措施,详见本标准第24.1.4条的规定和条文说明。
控制与管理也是重要的节能措施之一,建议控制系统将节能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24.1.3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应选择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规定的电气产品和节能型电气产品。

▲ 条文说明
24.1.3 选用的变压器、电动机、光源、镇流器、接触器等电气产品必须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能效限定值要求,推荐采用能效标准达到节能评价值的电气产品。条文中的“节能型的电气产品”是指达到国家能效标准中满足节能评价值的电气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举例如下: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
    《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0255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415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043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4
    《金属卤化物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4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573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7896
    《金属卤化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3
    《高压钠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574

 

24.1.4本标准采用变压器容量指标作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一项指标,建筑电气的设计宜符合表24.1.4中变压器容量指标的要求。

 

 

24.1.5建筑照明设计应符合本标准第10章和本章的有关规定。

24.1.6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4.2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24.2.1供配电系统应满足使用功能和系统可靠性要求,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采用节能的供配电系统。

▲ 条文说明
24.2.1 本条给出了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原则,即在确保使用功能、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节能的系统,也就是节能不能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
    技术经济比较是节能设计的关键,没有良好的经济性,节能是没有意义的。

 

24.2.2变电所宜设在负荷中心或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处,缩短供电半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电气设计应合理确定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减少变压级数,用户用电负荷容量大于250kW时,宜采用高压供电。

2负荷中心应按下式计算:

 

3当建筑物内有多个负荷中心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设置变电所。

4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等容量较大的季节性负荷应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

 

 

24.2.3单相负荷较多的供配电系统,宜符合下列规定:

1单相负荷应均匀分布在三相系统上,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宜小于15%;

2变电所集中设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宜采用部分分相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 条文说明
24.2.3 本条根据《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编制。

 

24.2.4变压器的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第24.1.4条规定外,还应使变压器工作在经济运行范围内。

▲ 条文说明
24.2.4《Ed 1.0 Low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Part 8-1:Energy efficiency》IEC 60364-8-1认为,当变压器的铜损等于铁损时,变压器效率最高,此时变压器的负载系数宜为40%~65%。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规定,对双绕组变压器而言,变压器最佳经济运行区间1.33β2JZ~0.75。其中βJZ为变压器综合功率经济负载系数。

 

24.2.5在采取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措施的基础上,在负荷侧应设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符合本标准第3.6.4条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功率因数较低的大功率用电设备,且远离变电所时,应就地设置无功功率补偿;

2安装无功补偿设备不得过补偿。

24.2.6大型用电设备、大型晶闸管调光设备等应就地设置谐波抑制装置。

▲ 条文说明
24.2.6 谐波抑制措施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GB 51204的相关规定。

 

24.2.7用电设备的冲击负荷及波动负荷引起电网电压波动、闪变时,应采取限制冲击负荷及波动负荷的措施。

▲ 条文说明
24.2.7 采取的措施参见本标准第3.4.5条的规定,主要措施有:
    1 采用专线供电;
    2 与其他负荷共用配电线路时,宜降低配电线路阻抗;
    3 较大功率的冲击性负荷、冲击性负荷群与对电压波动、闪变敏感的负荷,宜由不同变压器供电;
    4 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或动态电压调节装置。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2008是对公共电网连接点PCC处的电压波动和闪变作出的要求。

 

24.2.8电缆的选择除应符合本标准第7章相关规定外,尚宜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长寿命周期电缆,降低运营成本。

▲ 条文说明
24.2.8 本条根据《Ed 1.0 Low 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Part 8-1:Energy efficiency》IEC 60364-8-1标准编制。
    另外,《额定电压0.6/1kV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力电缆》JG/T 442-2014和《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双层共挤绝缘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电线》JG/T 4412014两项标准已经颁布实施,电线电缆寿命由25年左右延长到70年,达到节材和节省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电缆的寿命需与建筑物设计使用寿命、为其供电的设备寿命、二次装修的周期、业态变换周期等因素相匹配。

 

24.3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

24.3.1建筑照明应采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器材。

▲ 条文说明
24.3.1 节能需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节能是没有意义的。

 

24.3.2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体育建筑中的场地照明宜满足现行行业标准《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54目标值的规定。

24.3.3光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不应选用白炽灯和自镇流荧光高压求灯,一般照明的场所不应选用荧光高压求灯;

2一般照明在满足照度均匀度的前提下,宜选择单灯功率较大、光效较高的光源;在满足识别颜色要求的前提下,宜选择适宜色度参数的光源;

3高大空间和室外场所的光源选择应与其安装高度相适应;灯具安装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宜采用单灯功率较大的直管荧光灯,或采用陶瓷金属卤化物灯以及LED灯;灯具安装高度超过8m的室内场所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LED灯;灯具安装高度超过8m的室外场所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或LED灯;

4走道、楼梯间、卫生间和车库等尤人长期逗留的场所宜选用三基色直管荧光灯、单端荧光灯或LED灯;

5疏散指示标志灯应采用LED灯,其他应急照明、重点照明、夜景照明、商业及娱乐等场所的装饰照明等,宜选用LED灯;

6办公室、卧室、营业厅等有人长期停留的场所,当选用LED灯时,其相关色温不应高于4000K。

 

 

24.3.4气体放电灯应单灯采用就地无功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24.3.5灯具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的条件下,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灯具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相关规定,其中体育照明使用的金属卤化物灯具的效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54的相关规定。

2除有装饰需要外,应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

▲ 条文说明
24.3.5 第3款 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 31831-2015等标准,结合LED最新技术编制。



    条文中的窄配光、中配光、宽配光是以灯具的光束角大小来划分的,依据《建筑照明术语标准》JGJ/T119,光束角是在给定平面上,以极坐标表示光强曲线的两矢径间所夹的角度,该矢径的光强通常是10%或50%的最大光强。国际照明委员会(CIE)采用50%最大光强的夹角作为光束角,而北美照明工程协会(IES)则采用10%最大光强的夹角。我国标准采用了CIE的定义。光束角小于80°的直接型灯具为窄配光,光束角大于120°的为宽配光,光束角在80°~120°的为中配光。



    条文中室外灯光球场是指室外的灯光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没有看台的场地,场地照明灯具投射距离明显小于有看台的体育场。



    高天棚灯具是一种以LED为光源,用于室内高大空间一般照明的灯具。

 

24.3.6照明设计所选用的光源应配置不降低光源光效和光源寿命的镇流器及相关附件。当气体放电灯选用单灯功率小于或等于25W的光源时,其镇流器应选用谐波含量低的产品。

▲ 条文说明
24.3.6 本条强调光源、镇流器及其他附件之间需要匹配,不应使用降低光源光效的镇流器及其他附件。如果光源与镇流器不匹配,轻者影响光源的发光效率,重者光源不能被点亮或者光源被损坏,影响正常使用。另外,我国的制造标准对单灯功率不超过25W的气体放电灯的镇流器谐波限定值要求较低,因此在选用这类镇流器时尽量选择谐波含量低的镇流器。

 

24.3.7照明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结合建筑使用情况及天然采光状况,进行分区、分组控制;

2天然采光良好的场所,宜按该场所照度要求、营运时间等自动开关灯或调光;

3旅馆客房应设置节电控制型总开关,门厅、电梯厅、大堂和客房层走廊等场所,除疏散照明外宜采用夜间降低照度的自动控制装置;

4功能性照明宜每盏灯具单独设置控制开关;当有困难时,每个开关所控的灯具数不宜多于6盏;

5走廊、楼梯间、门厅、电梯厅、卫生间、停车库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开关控制或自动控制;

6大空间室内场所照明,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7道路照明、夜景照明应集中控制;

8设置电动遮阳的场所,宜设照度控制与其联动。

▲ 条文说明
24.3.7 照明控制是照明节能的重要手段,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24.3.8建筑景观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景观照明应至少有三种照明控制模式,平日应运行在节能模式;

2建筑景观照明应设置深夜减光或关灯的节能控制。

▲ 条文说明
24.3.8 本条采用《建筑照明术语标准》JGJ/T119-2008中的术语,夜景照明泛指除体育场场地、建筑工地、道路照明和室外安全等功能性照明外,所有室外活动空间或景物夜间的照明。






    第1款 考虑到平时与一般节日、重大节日对照明效果的不同要求,且不同照明模式下的用电量差别较大,从照明节能出发,特作此规定。






    第2款 考虑到进入深夜及后半夜,室外人员较少,通过减光或关灯达到节能的目的。

 

24.3电气照明的节能设计

24.3.1建筑照明应采用高光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器材。

24.3.2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宜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体育建筑中的场地照明宜满足现行行业标准《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54目标值的规定。

24.3.3光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不应选用白炽灯和自镇流荧光高压求灯,一般照明的场所不应选用荧光高压求灯;

2一般照明在满足照度均匀度的前提下,宜选择单灯功率较大、光效较高的光源;在满足识别颜色要求的前提下,宜选择适宜色度参数的光源;

3高大空间和室外场所的光源选择应与其安装高度相适应;灯具安装高度不超过8m的场所,宜采用单灯功率较大的直管荧光灯,或采用陶瓷金属卤化物灯以及LED灯;灯具安装高度超过8m的室内场所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或LED灯;灯具安装高度超过8m的室外场所宜采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或LED灯;

4走道、楼梯间、卫生间和车库等尤人长期逗留的场所宜选用三基色直管荧光灯、单端荧光灯或LED灯;

5疏散指示标志灯应采用LED灯,其他应急照明、重点照明、夜景照明、商业及娱乐等场所的装饰照明等,宜选用LED灯;

6办公室、卧室、营业厅等有人长期停留的场所,当选用LED灯时,其相关色温不应高于4000K。

24.3.4气体放电灯应单灯采用就地无功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24.3.5灯具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的条件下,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灯具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相关规定,其中体育照明使用的金属卤化物灯具的效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体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54的相关规定。

2除有装饰需要外,应选用直射光通比例高、控光性能合理的高效灯具。

24.3.6照明设计所选用的光源应配置不降低光源光效和光源寿命的镇流器及相关附件。当气体放电灯选用单灯功率小于或等于25W的光源时,其镇流器应选用谐波含量低的产品。

24.3.7照明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结合建筑使用情况及天然采光状况,进行分区、分组控制;

2天然采光良好的场所,宜按该场所照度要求、营运时间等自动开关灯或调光;

3旅馆客房应设置节电控制型总开关,门厅、电梯厅、大堂和客房层走廊等场所,除疏散照明外宜采用夜间降低照度的自动控制装置;

4功能性照明宜每盏灯具单独设置控制开关;当有困难时,每个开关所控的灯具数不宜多于6盏;

5走廊、楼梯间、门厅、电梯厅、卫生间、停车库等公共场所的照明,宜采用集中开关控制或自动控制;

6大空间室内场所照明,宜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7道路照明、夜景照明应集中控制;

8设置电动遮阳的场所,宜设照度控制与其联动。

24.3.8建筑景观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景观照明应至少有三种照明控制模式,平日应运行在节能模式;

2建筑景观照明应设置深夜减光或关灯的节能控制。

 

24.4动力装置的节能设计

24.4.1应合理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电压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动机的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规定的能效限定值,宜采用符合节能评价值的电动机;

2额定功率大于200kW的电动机宜采用高压电动机;

3恒负荷连续运行,功率在2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宜采用同步电动机;

4除特殊要求外,不宜采用直流电动机;

5应合理采用电动机启动调速技术;当机械工作在两个不同工况时,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宜通过调整电动机极数进行调速;当机械的工况大于两个时,宜采用电动机变频调速方式,且变频调速装置应有抑制高次谐波的措施。

▲ 条文说明
24.4.1 本条系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4)、《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3485-1998编制而成。
    其中第5款在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平时/消防时两用的双速风机,平时采用低速运行用于排风;火灾时采用高速运行用于排烟。风机工作在低速和高速两个不同工况,通过控制电路调整电动机极数,从而达到电动机调速的目的,既满足工艺要求,又可靠、经济。

 

24.4.2两台及以上电梯集中设置时,应具有规定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的群控功能。

▲ 条文说明
24.4.2 多台电梯集中调度和群控,不仅方便使用,而且优化了运行逻辑,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24.4.3电梯处于空载时宜具有延时关闭轿厢内照明和风扇的功能,宜采用变频调速和能量回收的电梯。

▲ 条文说明
24.4.3 电梯的能量回收技术逐渐成熟,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

 

24.4.4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在空载时,应能暂停或低速运行。

▲ 条文说明
24.4.4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空载时需一定的延时才可停止运行或低速运行,既有利于节能环保,又避免频繁启停。

 

24.4.5地下车库宜设置与风机联动的一氧化碳(CO)监测装置。

 

24.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

24.5.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应在保证分布式系统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前提下,利用控制和信息集成技术。

▲ 条文说明
24.5.1 本条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的原则。

 

24.5.2当冷热源、供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等系统的负荷变化较大或调节阀(风门)阻力损失较大时,各系统的水泵和风机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24.5.3冷源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

1当根据冷量控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运行台数时,水泵及冷却塔风机宜采用调速控制;

2根据制冷机组对冷却水温度的要求,监控系统应按与制冷机适配的冷却水温度自动调节冷却塔风机转速;

3当空调系统冷量很大,末端设备数量较多时,可通过调节二级冷冻水压力和冷冻水泵运行台数进行节能控制。

24.5.4热源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

1采取回水温度法、热负荷控制法控制锅炉机组的启停、台数及投入运行的热水泵台数、转速;

2采取回水温度法、热负荷控制法控制热交换器的台数和投入运行的热水泵台数、转速;

3根据二次侧供水温度调节一次侧水和蒸汽阀,控制热交换器产生的二次侧热水供水温度在设定值范围内。

▲ 条文说明
24.5.2~24.5.4 暖通空调系统占现代建筑物总能耗的比重很大,而冷热源设备及其水系统的能耗又是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最主要部分。提高冷热源设备及其水系统的效率,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控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运行台数时,如果能根据实际负荷变化情况对这些设备的转速进行相应的调节,节能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会使系统设备一次投资增加,需在系统设计阶段作出全面的评估与选择。

 

24.5.5空调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

1在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温度设定值宜根据昼夜、作息时间、室外温度等条件自动再设定;

2根据室内外空气焙值条件,自动调节新风量的节能运行;

3采用室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检测来自动调节新风量,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采用最小新风量控制;

4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控制,负荷间歇运行控制;

5在建筑物预冷或预热期间,按照预先设定的自动控制程序启动或停止送新风;

6夜间新风注入控制;

7过渡季节,进行零能量区域控制。

▲ 条文说明
24.5.5 焓值控制是指在空调系统中利用新风和回风的焓值比较来控制新风量,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量。它是通过测量元件测得新风和回风的温度和湿度,在焓值比较器内进行比较,以确定新风的焓值大于还是小于回风焓值,并结合新风的干球温度高于还是低于回风的干球温度,确定采用全部新风、最小新风或改变新风回风量的比例。

 

24.5.6建筑物内照明系统的监控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

1工作时段设置与工作状态自动转换;

2工作分区设置与工作状态自动转换;

3在人员活动有规律的场所,采用时间控制和分区控制两种组合控制方式;

4在人员活动无规律的场所,采用红外线探测器控制方式;

5在可利用自然光的场所,采用照度传感器的调光控制方式。

▲ 条文说明
24.5.6 红外线探测器术语与《入侵探测器 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GB 10408.5-2000一致,该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报警系统 第2部分: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第6节:建筑物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IEC839-2-6:1990。

 

24.5.7室外照明系统的监控除符合本标准第24.3.8条规定外,尚宜采用下列节能措施:

1建筑小区照明宜采用分区、分时段程序开关控制和光电传感器控制两种组合控制方式;

2建筑物的景观照明宜采用分时段程序开关控制方式。

24.5.8给水排水系统宜按预置程序在用电低谷时将水箱灌满和污水池排空。

24.5.9在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宜根据用电负荷的大小控制变压器运行台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4.6其他

24.6.1选用交流接触器的吸持功率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518规定的能效限定值,宜采用符合节能评价值的接触器。

▲ 条文说明
24.6.1《交流接触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518-2008交流接触器能效等级分为3个级别,1级的吸持功率最低,2级为节能评价值,3级是能效限定值,其中3级是最基本要求,必须满足。

 

24.6.2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电开水器等电热设备宜采用定时控制。

 

25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25.1一般规定

25.1.1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建筑电气绿色设计。

25.1.2建筑电气绿色设计应符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评价等级划分要求,根据所在区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等条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 条文说明
25.1.2 建筑电气绿色设计强调在满足其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约电能、利用再生能源节材和环境保护,为人们创造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对于建筑电气绿色设计而言,在节能方面涉及供配电系统(第3章、第4章、第7章)、导体选择(第7章、第8章)、照明系统(第10章、第24章)、电气设备节能(第9章、第24章)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节能控制(第18章、第24章)等内容;在能源利用方面涉及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涉及室内照明指标要求(第10章),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第18章);在运营管理方面涉及建筑智能化系统(第14章~第21章)以及能效监管系统等内容。对于其他章节尚未涉及的内容均包括在本章节中(由于风能在民用建筑中应用较少,暂不涉及)。
    这些绿色设计的内容并非每一个绿色建筑都必须包括,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的绿色建筑评价等级划分要求以及当地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等条件综合考虑,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选择出适合于绿色建筑的电气设计内容。

 

25.1.3供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除应符合本标准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有关规定。当不符合规定时,应采取谐波抑制措施。

25.1.4电气照明质量、照度标准、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式等,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0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

25.1.5通过对所在地太阳能资源分析,当经济技术合理时,宜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为电力能源的补充。

25.1.6电气装置应采用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电气产品,其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第9章、第24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的有关规定。

25.1.7公共建筑宜设置能效监管系统,对用能设备进行能耗监测、统计、分析和管理。

▲ 条文说明
25.1.7 对于公共建筑,一般能耗较大,设备管理繁杂,设置能效监管系统十分必要。在硬件上不仅需要设置电能计量装置,同时还需要设置水量、燃气量(天然气量或者煤气量)、集中供热量、集中供冷量等的计量装置,并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采用专用软件对以上计量数据进行能耗的监测、统计和分析,为管理决策创造条件,同时,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减少物业管理人员配置。

 

25.1.8智能化系统应定位合理、功能完善,其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4章~第21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有关规定。

25.1.9建筑电气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的有关规定。

 

25.2光伏发电系统

25.2.1本节可适用于通过220V/380V电压等级接入配电网的民用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25.2.2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应综合日照条件、建筑条件,并满足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美观及便于安装、清洁、维护的要求。

25.2.3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力的电能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5.2.3 光伏发电系统无论是直接向负载提供电能还是与电网并网,在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谐波和三相电压不平衡等电能质量指标方面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5、《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326、《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GB/T 24337的有关规定。

 

25.2.4光伏发电系统的预测发电僵可按下式计算:

▲ 条文说明
25.2.4 光伏发电系统的预测发电量,在国内往往采用公式计算法,这种方法普遍存在着主观性强、误差大、分析不全面等缺点。采用专业模拟软件,如瑞士的PVsyst软件进行光伏发电系统的分析和计算,由于软件自带气象、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基本数据库,能够较完整地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效果较好。

    本条是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给出一种计算公式。在确定公式中的综合效率系数时,需要考虑光伏组件设置的位置、角度、产品性能参数以及电气系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一般可取0.65~0.85。

    1 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及转换效率修正系数:光伏组件类型修正系数通常根据组件类型和厂家参数确定,转换效率修正系数与组件衰减率、工作温度系数以及输出功率偏离值等都有关,例如:

    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功率通常是标称功率。在现场运行的光伏组件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为5%,其输出功率就要考虑到0.95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随着温度的升高,输出功率会下降。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0℃~75℃时,输出功率约降为额定功率的89%,其输出功率就要考虑到0.8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最终影响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据相关文献报道,某种光伏组件表面灰尘会对光伏组件的出力产生7%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就要考虑到0.93的影响系数。

    2 光伏组件的位置修正系数与光伏组件安装的倾角、方位角等有关,与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数据及纬度、经度有关。

    3 光照利用率是指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

    障碍物对光伏组件上的太阳光造成的遮挡以及光伏组件之间的遮挡都可能影响到光伏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因此,光照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

    4 光伏发电电气系统的效率与光伏组件、逆变器及逆变器至并网点之间的电气装置和连接线缆以及逆变器的效率等均有关系。

 

25.2.5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负荷性质、供配电系统和电网条件确定。

▲ 条文说明
25.2.5 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何种类型与建筑物的自身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光伏发电系统常用的分类方式如下:光伏发电系统按照与电网的连接方式,分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按照接入并网点的不同,可分为用户侧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和电网侧并网的光伏发电系统,按照是否允许向公共电网馈电,系统又可分为逆流光伏发电系统和非逆流光伏发电系统,非逆流光伏发电系统不向公共电网馈电,但需设置逆向功率保护装置;光伏发电系统按照是否采用储能装置分为有储能装置系统和无储能装置系统。

 

25.2.6采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围护结构时,光伏发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满足建筑结构安全要求;

2应满足建筑围护结构的性能参数要求;

3应避开建筑变形缝安装;

4应与所在部位的建筑周围环境相协调;

5应满足光伏组件的电气性能要求;

6应便于维护、清洗和更换。

▲ 条文说明
25.2.6 光伏组件直接构建成建筑围护结构时,应与建筑整体形成一体化,并与所在部位的建筑防水、排水、融雪和保温隔热等要求相一致。同时要考虑到光伏组件的维修与更换、防雷接地及线缆敷设等。

 

25.2.7民用建筑光伏方阵宜采用固定式布置,非围护结构的光伏方阵安装倾角应结合建筑的形式、场地面积、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型、年平均辐照度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 条文说明
25.2.7 光伏方阵安装最佳倾角可按《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2012附录B确定,即表77。
表77 光伏阵列最佳倾角参考值

 

25.2.8在人员可接触或接近光伏发电系统的区域,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 条文说明
25.2.8 在光伏发电系统从交流侧断开后,直流侧的设备仍可能带电。因此,设置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和警示标志是非常必要的。

 

25.2.9光伏汇流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警示标识;

2应具有隔离保护措施;

3设置在室外的箱体应采用金属箱体,并具有防水、防腐等措施,其防护等级不低于1P65;

4设置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

5输入回路应具有防逆流及过流保护;

6需要监测光伏组件的工作状态时,可在汇流箱内设置监测装置。

▲ 条文说明
25.2.9 在汇流箱内设置监测装置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光伏方阵的运行情况,目前主要还是监测电压和电流。

 

25.2.10直流线路的选择与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布线系统》GB/T16895.6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伏组件、光伏方阵和直流主干线电缆应能承受预期的外部环境影响;

2电缆应有固定和防晒等措施。

25.2.11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逆变器的直流侧应设置隔离开关。

2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逆变器容最应根据负荷性质和最大功率确定。

3同一个逆变器接入的光伏组件串的电压、方阵朝向、安装倾角应一致。

4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和功率不应小于其对应的光伏组件或光伏方阵的最大开路电压和最大直流输出功率。

5光伏组件串的最大功率工作电压变化范围应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电压范围内。

6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逆变器性能应符合电网相关技术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自动运行和停止功能;

2)在直流侧和交流侧都应采取隔离措施;

3)应具有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防止孤岛效应的功能;

4)未设置隔离变压器的逆变器应具备直流检测功能;

5)除维修时间外,逆变器的控制电路应保持与电网的连接,监测电网状态;

6)应确保与电网具有相同的电压、相位、相数、频率和接线方式。

7逆变器应设置通信接口。

8逆变器的直流侧宜设置光伏用直流电弧故障断路器。

▲ 条文说明
25.2.11 逆变器除满足条文中的规定外,在使用时还要考虑逆变器的过载能力,通常在1.2倍额定电流以下,可以连续可靠工作时间不少于1min。当电网发生短路时,逆变器的过电流要不大于额定电流的1.5倍,并在0.1s内断开光伏系统与电网的连接。


    第8款 光伏发电系统引起火灾最多的原因是电弧,主要发生在光伏组件和汇流箱等处,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装直流电弧故障断路器。

 

25.2.12光伏发电系统储能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应配置储能装置。

2当光伏发电系统配置储能装置时,其储能电池的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3储能装置宜设置通信接口。

25.2.13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方式和安全保护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50865和《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50866等的规定;

2当光伏发电系统采用非逆流并网时,应配置逆    向功率保护装置;当检测到逆向电流超过额定输出的5%时,光伏发电系统应在2s内停止向电网送电;

3应能监测并网点的电能质量参数,超限时应自动将光伏系统与配电网安全解列;

4光伏发电系统与配电网之间的开关应具有同时切断相导体和中性导体的功能;

5光伏发电系统应配置防孤岛保护,当检测到孤岛时,应断开与配电网的连接;

6光伏发电系统应配置电能计量装置;

7并网处设置的并网箱(柜)应设置警示标识,箱(柜)内应设置具有明显断点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

8光伏发电系统总容量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额定容量的25%;

9光伏发电系统额定电流与并网点的三相短路电流之比不宜高于10%;

        10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电网可采用专线或T接的方式。

▲ 条文说明
25.2.13 在具有公共电网的区域,光伏发电系统往往都会并网运行,以减少天气、遮挡等外界因素对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的影响,保障用户可靠的电能供应。无论采用“可逆”还是“非可逆”光伏发电系统,只要接入电网都需要采取并网保护措施。
    第3款 当并网点的电能质量参数超限时,应自动将光伏系统与电网安全解列,在电网质量恢复正常后的5min内,光伏系统不应向电网送电。
    光伏系统应能检测到电压异常并做出反应。在电网并网点的电压超出表78规定的范围时,逆变器应停止向电网送电。
表78 电网并网点的电压

    注:最大分闸时间是指异常状态发生到逆变器停止向电网送电的时间。
    系统应能检测到电网并网点的频率偏差超出规定限值时,频率保护在0.2s内断开与电网的连接。
    第5款 当电网失压时,防孤岛保护应在2s内断开与电网的连接。
    第6款 光伏发电系统配置的电能计量装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202的有关规定,电能计量装置应具备双向有功和四象限无功计量功能。接入公共电网时,还应符合当地电力部门的要求。
    第8款 光伏发电输出功率受太阳光辐照度影响很大,会从零到最大再到零不断变化,对并网点甚至临近节点的电压都会带来影响,限定容量主要是为防止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对上一级电网的继电保护、无功补偿和电压等方面产生影响,如果超过这一限值,就需要进行无功补偿和电能质量等方面的分析。当光伏系统容量较大时,还应分析光伏系统出力变化引起的线路功率和节点电压的波动情况。
    第9款 有研究认为,光伏发电系统额定电流与并网点的三相短路电流之比低于10%时,基本可以保证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后所引起的谐波、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不超标,如果该比例超过10%,应进行无功补偿和电能质量等方面的分析。

 

25.2.14光伏发电系统宜配置无功补偿装置。

▲ 条文说明
25.2.14 光伏系统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要考虑到逆变器的功率因数、线路及变压器等无功损耗的影响。并且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要在超前0.95~滞后0.95范围内连续可调,需要设置无功补偿装置时宜采用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必要时,可以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以提供无功容量。

 

25.2.15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通信和计量装置应根据系统自身技术要求和电网的条件合理配置。

25.2.16光伏发电系统防雷与接地,除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第12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伏汇流箱内应设置限压型电涌保护器;

2光伏发电系统应设置总等电位联结母排;

3当敷设保护等电位联结导体时,应使其与直流电缆和交流电缆以及附件平行,并尽可能紧密接触;

4在直流侧,不得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保护。

▲ 条文说明
25.2.16 光伏发电系统的总等电位联结和光伏汇流箱内电涌保护器设置方式,可以参考《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系统》GB/T 16895.32-2008/IEC 60364-7-712:2002图712.1和图712.2。

 

25.3导光设备

25.3.1应根据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条件、建筑物自身的特点、照明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合理选择导光设备。

25.3.2在人员工作或停留的地下房间或场所,无天然采光时宜设置导光设备。

▲ 条文说明
25.3.2 在地下房间或场所工作或停留,不利于人们的工作、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将自然光引入地下,不仅仅为了照明节能,更主要的是可有效地改善地下空间光环境质量。具体设置的区域和位置,要在满足土建条件基础上,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5.3.3采用导光设备的区域,应同时采用人工照明及其控制措施。

25.3.4导光设备适用于一般照明,不得作为应急照明使用。

25.3.5导光设备的位置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确定:

1应满足建筑结构安全要求;

2安装在地面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宜接近或在需要采光房间上方设置;

4应与所在部位的建筑周围环境相协调;

5应便于维护、清洗和更换;

6不应设在大面积的遮光区域;

7不应穿越防火分区;

8不宜设在多尘、多污染的区域。

25.3.6导光管采光系统应具有防盗、防水、防撞击、抗老化和隔热、隔绝紫外线的功能。

25.3.7导光管采光系统的反射材料的反射率不宜低于0.95。

25.3.8导光管采光系统安装长度不宜超过管径的20倍,传输效率不宜低于0.75。

25.3.9高度较高或照度要求较高的房间,宜采用大管径导光管;高度较低或照度要求较低的房间,宜采用中小管径导光管。

25.3.10光纤采光系统应具有隔热、隔绝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功能。

25.3.11光纤采光系统安装长度不宜大于20m。光纤弯曲半径不宜小于25mm。

▲ 条文说明
25.3.11 光纤采光系统的产品参数会有一定差异性,以帕兰光纤为例,每个太阳能面板能引出4根光纤(0.75mm~6mm直径),每根光纤直径为6mm,重量为30g/m,长度可至20m,弯曲半径为25mm。

 

25.3.12光纤采光系统适用于高度较低或照度要求较低的房间。宜采用混合光源的产品。

 

25.4能效监管系统

25.4.1能效监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能耗类别和用能设备特点进行设计。

▲ 条文说明
25.4.1 设置建筑能效监管系统的目的是掌握各类能源的使用/生产的情况,以及用电系统分项能源消耗的情况(用电的设备类型比较多,需进行分项)。同时,也考虑到向上一级数据中心上传的能耗数据格式统一的要求,以满足数据传输、存储、分析、比对及管理等的要求。
    建筑能效监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不仅可以为当地上一级数据中心提供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同时,也可为建筑物的节能降耗提供服务,为绿色建筑评价提供准确的分类和分项能耗数据。
    在为建筑物自身需要设置能耗计量装置时,应考虑建筑物的各种实际使用需求和用能设备的特点。

 

25.4.2建筑的分类和分项能耗数据监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285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25.4.2 能效监管系统的分类和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是根据《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JGJ/T 285-2014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写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等的相关内容。
    在能效监管系统设计时,设置的子系统及监测的能耗数据分类应参照表79进行。
表79 分类能耗数据表

续表 79

    建筑电类分项能耗数据应按表80的规定进行。
表80 分项能耗数据表

续表 80


    表79中的可再生能源分类能耗数据主要是反映建筑物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总量。太阳能光热为总耗热量;太阳能光伏为总发电量;风能为风力总发电量;地热能为总耗热量。
    表80中的建筑电类分项能耗数据按用途不同分为4个分项:
    1 照明及插座用电是指建筑物主要功能区域的照明、插座等室内设备用电的总称。一级子项中的室内照明及插座包括从插座取电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若空调末端设备用电不可单独计量,则应计算在房间照明与插座用电子项中,如果照明与插座可以分别单独计量,则增加二级子项。
    公共区域照明指建筑物的公共区域各种照明,如走廊、大厅等处的公共照明和应急照明灯具。
    室外景观照明指建筑物外立面照明灯具及室外园林景观照明灯具。
    专用插座指有特殊用途的插座回路,如公共区域的楼层开水间的电加热开水器、充电设备(非汽车)等。
    2 空调及供暖用电是指为建筑物提供空调、供暖的设备用电的统称。一级子项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水系统和空调风系统的用电。
    冷热源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的制备冷热量的用电设备,如冷源用电设备主要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风机等。热源用电设备主要包括热水循环泵及自备锅炉、补水泵等的用电。
    空调水系统包括空调冷水循环泵(一次冷水循环泵、二次冷水循环泵)等的用电。
    空调风系统是指可以单独设置能耗计量装置的全空气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区域的排风机组和风机盘管、变风量末端等的用电。
    3 动力用电是指为建筑物提供各种动力的设备用电的统称不包括空调供暖系统和人防系统的用电设备。一级子项包括电梯、水泵和通风机的用电。
    电梯包括建筑物中使用的所有电梯(如货梯、客梯、消防梯、扶梯等)及电梯机房专用空调等附属设备的用电。
    水泵包括除空调供暖系统和消防系统以外的所有水泵,如自来水加压泵、生活热水泵、排污泵、中水泵等的用电。
    通风机包括除空调供暖系统和消防系统以外的所有风机,如车库通风机、可以单独设置能耗计量装置的操作间排风机、卫生间排风机等的用电。
    4 特殊用电是指能耗密度高、占总用电能耗比重大的用电区域及设备,如信息中心、洗衣房、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等高能耗区域,将它们设为特殊用电分项能耗的一级子项。对于医疗建筑中的医疗设备用电、剧场建筑中的舞台灯光和音响用电、体育场馆中的LED大屏幕和音响用电以及大型商业广告照明等,均属于能耗密度高的特殊用电设备,由于此类设备较多,将它们归入一级子项中的其他用电范围内。

 

25.4.3现场能耗数据采集宜利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既有功能,实现数据共享。

▲ 条文说明
25.4.3 在公共建筑中通常设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这两种系统都有一定的计量功能。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供冷和供暖空调水系统的冷(热)量常采用数字冷(热)量表或流量计和供/回水管道匹配的温差传感器计量;水流量采用数字水表计量;燃气量采用数字燃气表计量;电能量采用电量变送器或数字电能表进行计量。如果这些计量装置满足能耗计量装置性能要求,即可为能效监管系统所用。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经互感器接入或直接接入的多功能电能表采集的数据,如果满足能耗计量装置性能要求,也可为能效监管系统所用。但主机设备不可共用,最好设置专用主机。

 

25.4.4能效监管系统的设置不应影响建筑用能系统的既有功能,不应降低系统技术指标。

▲ 条文说明
25.4.4 如果能耗计量装置设置不当,会对建筑用能系统的既有功能产生影响。如:选用具有切断功能的能耗计量装置,当达到某一数值时会自动切断用能管路/线路,影响用能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于医院手术室的供电回路以直接接入的方式安装电能表,在表计出现故障时,会直接影响到手术室的正常用电。

 

25.4.5能效监管系统设计应按照建筑能耗的分类和分项要求,对能耗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并可自动、定时向上一级数据中心发送能耗数据信息。

25.4.6电类分项能耗计量装置设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压供电时,应在高压侧设置电能计量装置,同时在低压侧设置低压总电能计量装置,出线柜回路可直接设置分项电能计量装置;

2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电能计量装置的设置要求;

3宿舍公共部位和供未成年人使用的宿舍居室,应集中设置多回路电能计量装置;供成年人使用的宿舍居室,应按居室单独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4办公建筑和商店建筑的对外出租用房应按经济核算单元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5医疗建筑的大型医疗设备应单独设置电能计量装置;病房、手术室等区域宜按楼层或功能分区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6旅馆建筑的客房、厨房等区域宜按楼层或功能分区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7教育建筑的实验设备应以实验室为单位设置电能计量装置;教室宜按楼层或功能分区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 条文说明
25.4.6 电类分项能耗计量装置的设置
    第1款 根据建筑物用电量的大小,设置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或0.4kV低压配电装置。当采用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供电时,在高压侧设置能耗计量装置,可以获得多台变压器供申时的总耗电量。在变压器低压侧设置低压总能耗计量装置,可以获得单台变压器低压侧供电时的总耗电量。当采用0.4kV低压配电装置供电时,应在低压侧进线柜设置总能耗计量装置,以获取建筑总耗电量。能耗计量装置宜选用三相多功能电能表,以获取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等参数。

 

25.4.7电能计量装置的选型与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多功能电能表和数字电能表的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0级;

2数字电能表应至少具有计量三相(单相)有功电能的功能;

3多功能电能表应至少具有监测和计量电流、电压、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等功能,并具有可扩展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含量、最大需量等监测功能;

4电流互感器精度等级不应低于o.5级,变比应与被测量回路的电流值相适应;

5电能计量装置应具有断电数据保护功能,当恢复供电后,应能自动恢复正常计量功能。

25.4.8能效监管系统的数据传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应根据信号传输方式、传输距离、系统安全性、环境条件等要求,选择传输介质和缆线;

2传输方式的选择应根据能耗计量装置的数量、分布、传输距离、环境条件、信息容量及传输设备技术要求等确定;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当布线困难时,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

3能耗计量装置与系统主机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宜采用有线方式;

4能耗计量装置和数据采集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25.4.8 能效监管系统的数据传输
    有线传输可采用专线传输、公共电话网传输、公共数据网传输、电缆光缆传输等多种模式。根据传输设备技术性能要求采用RS 485总线制传输方式、以太网传输方式、Wi-Fi等无线传输方式或两者混合应用的传输方式。
    当系统在建筑物内敷设缆线时,可单独敷设,当与其他信息系统同类缆线合用线槽敷设时,应采用屏蔽型线缆。传输系统缆线宜采用金属线管(或金属线槽)防护。当传输距离较远或电磁环境条件较恶劣时,应选用光缆。当系统在建筑物外敷设缆线时,应采用防水型。

 

25.4.9能效监管系统主机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能效监管系统的主机设备宜设置在机房内,其机房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

2能效监管系统主机设备应配置专用服务器和系统管理软件;

3能耗监测数据应采取冗余和备份措施;数据保存时间不应少于3年;

4应设置防火墙、安装防病毒软件等网络安全措施。

▲ 条文说明
25.4.9 能效监管系统主机设备
    第1款 建筑能效监管系统的主机设备宜设置在机房内,通常可以和配变电站控制室、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机房等合用。

 

25.4.10能效监管系统软件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1应支持不同类型的能耗计量装置的接入;

2应支持B/S架构或C/S架构;

3对于无法自动计量的能耗数据,应允许人工录入;

4应具有自动监测能耗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和传输设备通信状态的能力;

5应能设置系统能耗数据采集周期,采集频率不宜大于1次/h,并具有可调节性;

6应能实时监测自动采集的分类、分项能耗数据,并自动保存到数据库,进行历史数据分析;

7应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报表与能耗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

8应具有能耗预测、考核的功能;

9应具有报警管理功能;

10应具有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及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

11与上一级数据中心通信应采用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进行加密。

▲ 条文说明
25.4.10 能效监管系统管理软件

    第11款 在向上一级数据中心通信时,应采用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进行加密。

    高级数据加密标准(AES),又称 Rijndael加密法,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一种区块加密标准,已被全世界所使用。

 

25.4.11能效监管系统的供电、防雷与接地,除应符合本标准第23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系统主机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数据采集器等应配置相应的备用电源装置;

2采用具有金属屏蔽层的缆线并穿钢管敷设时,屏蔽层及钢管均应可靠接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6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26.1一般规定

26.1.1本章可适用于民用建筑内、外弱电线路布线系统的管道、桥架、导管、线缆敷设和配线设施的设计。

26.1.2弱电线路布线系统包括用地红线内园区综合管道、园区配线设施、建筑物引入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和建筑物内配线设施。

26.1.3弱电线路布线系统应避免因电磁场、环境温度、外部热源等因素对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传输质量带来的影响,并应防止在敷设过程中因受撞击、振动、线缆自重和建筑物变形等各种机械应力带来的损害。

▲ 条文说明
26.1.3 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中各类室内/室外通信专用线路、弱电信号传输、设备供电、控制等线路采用的缆线应符合本地区工程项目实际使用需求,缆线内绝缘及护套厚度与类型、耐压与耐腐蚀、抗拉与防油、防水、防晒等机械特性及环境特性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6.1.4弱电线路布线系统的地下综合管线、园区配线设施、建筑物引入管道、建筑物内配线管网和建筑物内配线设施应与建筑工程同步建设。

26.1.5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中信号传输、供电及控制线路为交流25V或直流60V及以下时,宜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300V/300V的铜芯绝缘电缆;当布线系统为交流50V以上或直流120V以上时,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300V/500V的铜芯绝缘电缆。采用交流220V/380V的供电和控制线路,应采用电压等级不低于

450V/750V的铜芯绝缘导线或0.6kV/1kV铜芯电缆。

▲ 条文说明
26.1.5 交流额定电压U0/U为300V/300V及以下的铜芯绝缘电缆宜用于交流25V及以下或直流60V及以下电器、仪表和电子设备及自动化装置内部布线(含弱电设备控制、信号传输和弱电设备特低电压供电线路)的场所;交流额定电压U0/U为300V/500V及以下的铜芯绝缘电缆宜用于交流50V以上或直流120V以上电器、仪器仪表(含弱电设备控制、广播信号或通信信号的传输和弱电设备供电线路)的场所;交流额定电压U0/U为450V/750V及以下的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应用于交流220V/380V电气的动力装置、照明、仪器仪表、控制或监控线路及保护等线路的场所。

 

26.1.6弱电系统设备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等线缆在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采用穿导管或在封闭式槽盒内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弱电系统线缆穿导管敷设时,可采用绝缘导线、电缆或光缆;在槽盒内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或光缆;

2供电线路为交流220V/380V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敷设;

3广播信号传输线路为交流70V或1OOV及以上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敷设;

4有线电视信号传输与供电线路为交流60V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槽盒内敷设;当与其他不同交流电压等级线缆共用同一槽盒时,应分别加金属隔板敷设;

5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线路为交流25V以上、50V及以下或直流60V以上、120V及以下电压时,其线缆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敷设;当受条件限制需要与其他电压等级线缆共用同一槽盒时,应分别加金属隔板敷设;

6信号传输、供电和控制线路为交流25V及以下或直流60V及以下电压时,其线缆可共穿同一导管或在同一槽盒内敷设;

7当系统线缆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严重或弱电系统自身供电、信号传输和控制电缆存在相互干扰时,其导管或槽盒内可采用屏蔽型电缆等抗干扰保护措施。

26.1.7弱电线路线缆采用导管、槽盒敷设时,应满足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布线分类等要求,并符合表26.1.7的规定。

表26.1. 7 采用导管、槽盒敷设的弱电线路布线系统

续表26.1.7

▲ 条文说明
26.1.6、26.1.7 弱电线路电缆在同一个槽盒内宜敷设相同电压等级的铜芯绝缘电缆;当各线路电缆电压等级不相同时,其槽盒内所有的线路绝缘电缆应采用与最高额定电压线路绝缘相同的电压等级绝缘或在槽盒内分别加设金属隔板敷设。除条文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的有关规定。

 

26.1.8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中线缆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穿导管暗敷设线缆应采用防水型电缆或光缆;

2住宅建筑室内穿导管敷设线缆应采用燃烧性能分级不低于B2级的电缆或光缆;

3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场所和重要的公共建筑内弱电系统线缆的燃烧性能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第13.9节的规定。

▲ 条文说明
26.1.8 弱电线路布线系统中缆线型号的选用应根据民用建筑类质与危险性质、人员疏散时间、火灾扑救难度、环保等要求设定。弱电系统缆线(电缆及光缆)的阻燃燃烧性能分级(燃烧性能等级、烟气毒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腐蚀性等级)等附加信息应参照《电缆及光缆燃烧性能分级》GB 31247-2014中强制性章节规定;耐火电缆及光缆的耐火性能应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 第2部分:耐火电缆》GA 306.2的有关规定。
    弱电系统中缆线的选择除符合本标准第13.9节规定执行还可参考表81选择。
表81 公共建筑中弱电系统缆线的阻燃与耐火性能

续表 81

续表 81 

    注:① 公共建筑及数据中心所示建筑物的弱电线缆水平敷设时,不仅要满足B1级要求,还要满足通过水平燃烧试验要求的通信电缆或光缆。
           ② 有防腐蚀要求的场所,可根据防腐要求选择腐蚀性等级为a1或a2的线缆,在电缆或光缆燃烧性能试验中无防腐要求时,默认为a3级。
           ③ 重要的公共建筑的解释请参阅本规范第13.9节条文说明。
           ④ 是指建筑物内的消防广播、消防电话和避难层(间)视频监控缆线等明敷的情况。

 

26.1.9弱电线路布线系统电缆、电气导管、金属桥架(槽盒)在穿越每层楼板、隔墙及防火卷帘上方的防火分隔时,其孔隙应采用不低于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注:1表中金属槽盒分隔是由金属槽盒内采用金属隔板永久分隔成两个或多个槽盒组成;

2表中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中网络电视(1PTV)光缆、非屏蔽或屏蔽4对对绞电缆可与综合布线非涉密信息线缆共用槽盒;

3未列出的其他弱电系统设备线缆可参照表中的布线类别,并按丁程项目实际需求采用独立穿导管、在槽盒内敷设或槽盒加设金属隔板敷设。

 

26.2园区综合管道

26.2.1园区内弱电布线系统线缆应首选地下综合管道方式敷设,当遇有特殊敷设要求的场地,可选用地下专用电缆沟等方式敷设。地下综合管道应包括通信专用管道和其他弱电布线系统管道。

26.2.2地下综合管道路由设计应与其他设施的地下管线整体设计相结合,与园区内建筑、道路、桥梁、专用电缆沟等土建设施同步建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避开有电蚀、化学腐蚀和强烈震动的地段;

2应避开已有在建规划或土壤沉降未结实的地段;

3应避免在冻土层和翻浆层内。

26.2.3地下综合管道的路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宜敷设在人行道下或人行道旁的绿化带下;

2管道宜在建筑物弱电管道进出多的道路一侧;

3管道宜与室外总图上弱电设施和立杆同侧。

26.2.4地下综合管道宜避免与燃气管道、热力管道、高压电力管道同侧。当不可避免时,其管道与其他设施地下管道及建筑物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
26.2.4 地下通信管道与其他设施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82的规定,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 50373的有关规定。
表82 通信管道和其他地下管道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

注:① 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通信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② 当通信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做包封,包封长度自排水管的两侧各加长2.0m。
       ③ 与煤气管道交越处2.0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做包封2.0m。
       ④ 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26.2.5地下综合管道在不同敷设环境下应采用相适应的管道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下列敷设环境下宜采用塑料管道或复合材料管道:

1)管道的埋地深度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经常被水浸泡的地段;

2)地下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

3)地下设施管道较密集、状况复杂且障碍物较多的地段。

2在下列敷设环境下应采用厚壁钢导管:

1)管道穿越车行道路时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2)管道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大的地段;

3)管道附挂在过河桥梁底部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4)管道受电磁场干扰影响、需加设屏蔽或需特殊防护措施的地段;

5)建筑物引入管道、沿墙或沿立杆引上暴露的管道。

26.2.6地下综合管道可采用塑料管(硬质单孔实壁管、半硬质单孔双壁波纹管、硅芯管、多孔塑料管、塑料合金复合型管等)、热锁锌焊接厚壁钢管、无缝钢管和钢塑复合管。

▲ 条文说明
26.2.6 地下公用电信网通信专用管道和弱电系统综合管道可采用塑料管(硬质单孔实壁管、半硬质单孔双壁波纹管、多孔塑料管、硅芯管)、塑料合金复合型等管道,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1部分:总则》YD/T 841.1、《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2部分:实壁管》YD/T 841.2、《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3部分:双壁波纹管》YD/T 841.3、《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5部分:梅花管》YT/T 841.5、《地下通信管道用塑料管 第8部分:塑料合金复合型管》YD/T 841.8、《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 50373中的有关规定。
    地下公用电信网通信专用管道和弱电系统综合管道当采用热镀锌焊接厚壁钢导管、无缝钢管和钢塑复合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热镀锌焊接厚壁钢导管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中的有关规定且可参照表83的规定执行。
表83 焊接钢管的公称口径与钢管的外径、壁厚对照表(单位:mm)

续表 83

     注:表中的公称口径即为公称直径,其系近似内径的名义尺寸,但不表示外径减去两个壁厚所得的内径。
    2 采用无缝钢导管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17395中的有关规定,且可参照表84的规定执行。
表84 无缝钢导管的公称口径与钢管的外径、壁厚对照表(单位:mm)

    注;1 表中的公称口径即为公称直径,其系近似内径的名义尺寸,但不表示外径减去两个壁厚所得的内径;
           2 表中其他的公称口径普通无缝钢管均为通用系列管材。
           3 *表示外径规格尺寸为63.5mm、101.6mm为普通无缝钢管中非通用系列管材。
    3 采用钢塑复合管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塑复合管》GB/T 28897中的有关规定。

 

26.2.7地下综合管道的容量应按照近期、远期线缆使用需求及备用管孔数确定。在同一路由上,管道应按远期容量一次建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管道中通信专用管道管孔的容量应满足3家及以上电信业务经营者敷设光缆的需要;

2用作敷设光缆等线缆的地下管道(每一单孔管)宜按需求一次敷设多根32mm或40mm外径的硅芯塑料子管道,其多根子管道的总外径不应超过原管道内径的85%;

3综合管道中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可采用圆形厚壁塑料管或矩形与多边形厚壁多孔塑料管。

▲ 条文说明
26.2.7 地下通信管道中的子管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硅芯管,其内壁应具有硅胶质固体润滑剂的复合管道,并具有摩擦系数低、密封性能好、耐化学腐蚀等优点。

 

26.2.8大型园区地下综合管道中各段管道数量、管径及备用管道最低数量宜按表26.2.8的要求执行。

26.2.9地下综合管道宜按弱电各线缆敷设容量需求进行不同管道材料与管径的组合配置。

26.2.10地下综合管道的埋地深度、人(手)孔放坡和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综合管道顶部至绿化带地面或人行道路面最小埋深宜符合表26.2.10的规定;

2进入人孔处的地下综合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净距不宜小于0.4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的净距不应小于0.3m;进入手孔处的地下综合管道基础顶部距手孔基础顶部不宜小于0.2m;

 

2弱电系统布线主干管道分别由园区信息通信设备间(总配线间)、消防安保控制室(配线间)引出,经过人(手)孔及支线管道后引至各个单体建筑。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的根数与管径规格应按园区弱电线路布线近期需求与远期的扩展设定。

3弱电系统布线主干管道和支线管道宜选用硬聚氯乙烯(PVC-U)或聚乙烯管(PE)两类塑料管,在高寒地区等特殊环境处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管。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管及高密度聚乙烯管分别可选用硬质实壁管与半硬质双壁波纹管。

4用于光/电缆通信网络及弱电布线系统的高密度聚乙烯硅芯管宜作为子管多根敷设在大口径硬聚氯乙烯(PVC-U)或聚乙烯管(PE)两类塑料管内,或可多根敷设在大口径圆形焊接金属钢导管、无缝钢管、钢塑复合管(热浸塑钢管)等管材内。

5塑料管公称外径为50mm~75mm时,壁厚度不宜小于4.0mm;1OOmm~110mm时,壁厚度不宜小于4.5mm。

6钢导管公称口径为DN50~DN65/DN80~DN100/DN125~DN150时,其管壁厚度宜分别对应不小于4.5mm/5.Omm/5.5mm。

7管中内置多根子管的硅芯塑料管宜采用外/内径为40mm/32mm或32mm/26mm,壁厚度不宜小于3.0mm,以增加大口径管道中的利用率。

8表中未标出硬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多孔一体塑料管(栅格管、蜂窝管、梅花管等)规格管材。

注:1朔料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本表内要求时,应采用热锁锌钢导管或钢筋混凝土包封等保护措施;

2管道最小埋深是指上层管道的顶面至绿化带地面或人行道路面的距离;

3轻轨电车道是指园区内有人或无人驾驶的单轨或双轨轻型电车轨道。

4地下综合管道敷设时应向人(手)孔放坡;管道坡度宜为0.3%~0.4%,不得小于0.25%;当室外道路或地势已有坡度时,可利用其地势获得坡度;

5地下综合管道中直线管道敷设的段长离两边人(手)孔间距不宜超过120m,且同一段管道不得有S形弯道。

26.2.11地下综合管道与通信设施或弱电设施之间衔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公用通信网人(手)孔至用地红线内通信设施进线间处的衔接管道(引入管)不宜少于6根单孔管;园区人(手)孔至单栋建筑物弱电设施进线间的衔接管道(引入管)宜采用4根及以上单孔管;

2管道人(手)孔之间的衔接管道宜采用4根及以上单孔管;

3管道应与园区屋外各弱电线缆交接箱、分接箱、控制箱、过路箱、立杆等引上管衔接;

4与室外弱电系统终端设备衔接的管道应采用不低于壁厚2.0mm的热浸锁锌钢导管或采用中型机械应力及以上的刚性塑料导管,导管埋地深度不宜低于0.7m,引出地面时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26.2.12人(手)孔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园区地下综合管道的分叉点、管道拐弯处、道路的交叉路口、坡度较大的转折处、跨越桥梁的两端处、设有室外线缆交接箱处、建筑物引入处、采用特殊方式穿越道路的两端等部位,宜设置人(手)孔;

2人(手)孔位置应与电力电缆管、热力管、燃气管、排水管等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他机电设施的地下管线不得在人(手)孔内穿过;

3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积场地、低洼积水等处;

4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人行道或绿化地带;

5与公用通信网管道相通的人(手)孔位置,应方便与电信业务经营者已有的管网衔接。

26.2.13人(手)孔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近期及远期发展管道群容量大于6孔时,宜采用人孔;

2近期及远期发展管道群容最不大于6孔时,宜采用手孔;

3采用暗式渠道时,宜采用手孔;

4地下管道引上处、室外落地式线缆交接箱基座处,宜采用手孔。

▲ 条文说明
26.2.13 人(手)孔的设置
    第1款 人(手)孔的设计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手)孔设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设置在地下冰冻层以内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人(手)孔,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2)人(手)孔应有混凝土基础,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在人孔井底部基础下增设砂石、碎石垫层,或釆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3)人(手)孔的盖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厚度不宜小于100mm;手孔盖板数量应根据手孔长度确定。

 

26.2.14弱电综合管道人(手)孔程式应根据所在管段的用途及容量选择。

▲ 条文说明
26.2.14 弱电综合管道人(手)孔程式应根据所在管段的用途及容量并按表85选择。
表85 弱电综合管道人(手)孔程式

续表 85

续表 85

    注:1 表格中的“注”是表示可根据引人管的埋深调节人(手)孔的净深高度;
           2 表格中管道容量6孔及6孔以下宜采用手孔,6孔以上可采用人孔;
           3 表中管孔表示公称外径为110mm及以下圆形的塑料管的孔数或公称口径为DN125及以下厚壁金属钢管的孔数,但未标示出多孔一体塑料管材即每一根一体多孔管形状具有4/6/9子孔栅格状管、3/4/5/7子孔蜂窝状管、4/5/7子孔梅花状塑料管);园区内弱电主干综合管道宜优先选用多孔体塑料管材;
           4 表格中括弧内的参数为人(手)孔设计时对应的大一号的规格。

 

26.2.15园区地下设置封闭式或可开启式专用电缆沟(通道)、共同沟或综合管廊时,其电缆沟与线缆的敷设方式除应符合本标准第8章中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有关规定。

 

26.3园区配线设施

26.3.1室外落地式线缆交接箱、配线箱及有源设备箱(柜)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线缆的交汇处或分支处;

2应设置在人行道边的绿化带内、院落的围墙角处;

3应设置在不易受外界损伤、易于安全隐蔽和不影响周边环境美观的位置;

4伸入箱内的导管应易与附近人(手)孔连通,并利于施工和维护。

26.3.2室外落地式线缆交接箱、配线箱及有源设备箱(柜)安装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底座并预埋3根~5根直径90mm及以上锁锌钢管或PVC引上管;

2底座基础顶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3m;

3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应大于所配置箱体底部的长度和宽度0.1m及以上;

4底座与管道、箱体间应有密封防潮措施。

26.3.3室外光缆交接箱、配线箱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配置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适配器或连接器宜采用SC、LC或FC类型;

2箱体内应有光分路器的安装空间和光缆终接、保护及跳线空间的位置;

3箱体门板的内侧应具有存放资料记录卡片的装置;

4箱体应能适应当地室外环境,具有防尘、防水、防盗等功能;箱体的防护等级应达到1P54的要求,箱体应接地。

26.3.4园区配线设施(交接、配线、有源设备箱柜)宜置于就近建筑物的弱电配线设施用房内,弱电配线设施用房应预留园区配线设施的安装空间及引入管道。

26.3.5园区地下综合管道、电缆沟内线缆应满足防水、防雷击、抗电磁干扰等基本要求,重要的信息通信、安防、消防等系统主干线缆应具有防啃齿动物进入等要求。

 

26.4建筑物引入管

26.4.1单体或群体建筑引入管应方便室外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专用管道或弱电系统管道的引入,并按需求宜设置一处或多处引入点。

26.4.2引入管的根数及管径应按建筑物内弱电各系统光(电)缆进出的容量和远期扩容发展的需求确定。

26.4.3引入管宜设置在建筑物地下一层通信进线间、弱电进线间或地下一层易于引入管设置的公共部位。

26.4.4建筑物无地下室时,可由底层进线间或弱电间内将金属导管直接引至室外人(手)孔内,导管长度不宜大于30m。

26.4.5地下综合管道的引入管应采用无缝钢管或热浸锁锌焊接钢导管,其引入建筑物导管的点位数、导管根数、导管公称口径的选择宜符合表26.4.5的规定。

 

注:1本表中引入建筑物弱电综合导管仅表示公称口径为DN40~DN150的圆形管孔的钢导管,未包含公称外径为50mm~110mm重型或超重型机械应力的圆形管孔塑料管和复合管。

2公称口径为DN40和DN50钢导管的壁厚度不应小于3.5mm;公称口径为DN65~DN125钢导管的壁厚度不应小于4.0mm。公称口径为DN125钢导管的壁厚度应不小于4.5mm。

3公称口径为DN80及以上的圆形管孔中宜内置多根子管(外径/内径为32mm/26mm或40mm/33mm硅芯塑料管)。

4地下室连通的大型建筑群可按具有301辆~1000辆停车当最数占地面积的建筑,具有大于1000辆以上停车当量数占地面积的建筑可为特大型建筑群。

5通信专用导管的根数应考虑满足3家及以上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需要。

 

 

26.4.6引入建筑物的综合导管可采用在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中预留内嵌止水钢板引入方式,或可在钢筋混凝土墙上预留公称口径150mm及以上规格的金属厚壁止水钢套管群方式。

26.4.7引入建筑物地下室的综合管道伸出外墙时不应小于

2.Om,并应向室外人(手)孔方向倾斜,防水坡度不应小于0.5%。

26.4.8直接引入建筑物地下室的弱电终端设备用户管宜采用多根公称口径为25mm~50mm的热浸锁锌焊接钢导管,并应在地下室外墙上采取止水措施。

26.4.9由室外地下直接引入防空地下室外墙的弱电综合管道应采取防护密闭管穿墙措施,并应在出墙管道口的外侧设置弱电防爆波井。

 

26.5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26.5.1建筑物内弱电配线管网设计应与其他专业协调配合,应选择距离较短、安全和经济合理的路由。

26.5.2建筑室内正常环境下,弱电配线管网中线缆暗敷设时,可选用穿金属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燃烧性能B1级且中等机械应力的刚性塑料导管;明敷设时,可选用金属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或金属槽盒保护。

▲ 条文说明
26.5.2 弱电配线管网中室内或室外弱电缆线安装用金属导管宜采用热镀锌或热浸镀锌钢导管,基本型、防水型或防油防水防日晒型包塑可弯曲金属导管等。除符合本标准条文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1.1或 idt IEC 6386-1、《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22部分:可弯曲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GB 20041.22或 idt IEC 6338622、《建筑电气用可弯曲金属导管》JG/T 526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的有关规定。当金属导管有机械外压力时,金属导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1.1中耐压分类为中型、重型及超重型的金属导管中的有关规定.
    弱电配线管网中室内和室外弱电缆线安装用金属槽盒宜采用热镀锌或热浸镀锌钢制槽盒和复合耐腐电缆槽盒等。除符合本标准条文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JB/T 23639和《电控配电用电缆桥架》JB/T10216中的有关规定。

 

26.5.3综合布线系统信息通信线缆宜独立穿金属导管或在金属槽盒内敷设,其他弱电系统线缆敷设宜符合本标准第26.1.7条的规定。

26.5.4弱电线缆穿金属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暗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管在墙休、楼板内暗敷时,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消防导管除外;

2导管在地下室各层、首层底板、屋面板、出屋面的墙体和潮湿场所暗敷及直埋于索土时,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热锁锌钢导管,或采用重型防水可弯曲金属导管;

3导管在屋内二层底板及以上各层钢筋混凝土楼板、墙体内暗敷设时,可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1.5mm的热锁锌钢导管,或采用不低于中型可弯曲金属导管;

4导管在墙体内暗敷设时,其导管外径不宜大于墙体厚度的1/3;

5导管暗敷设时,不应穿越非弱电设备类的基础。

26.5.5弱电线缆穿金属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或在金属槽盒内明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管在地下室或潮湿场所明敷设时,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热锁锌钢导管或采用防水型中型可弯曲金属导管;

2导管在建筑物闷顶中和在一层及以上楼板下顶棚内明敷设时,应采用壁厚不小于1.5mm的热锁锌钢导管或轻型可弯曲金属导管;

3槽盒可在楼板下顶棚内或梁下水平吊装,或采用托臂式支架安装;

4槽盒明敷设时,在经过横梁、侧墙或其他障碍物处的间距宜不小于100mm;

5槽盒不宜与热水管、蒸汽管、给水管和消防压力水管同侧敷设;当在同侧敷设时,应在强电管道最下方且采取保护措施。

26.5.6楼层金属导管在直线段或弯曲段暗敷或明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管直线段敷设时,应在导管长度不大于30m处加装过路盒(箱);

2导管弯曲敷设时,其管道间的夹角不得小于90°;

3导管L形弯曲敷设时,其导管长度超过20m时,其弯曲点处应加装过路盒(箱);

4导管U形弯曲敷设时,其弯曲点应靠近导管的两端,且中间直线导管长度应小于15m;

5导管S形弯曲敷设时,其弯曲点处应加装过路盒(箱);

6导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当敷设导管外径不大于25mm时,其导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26.5.7弱电线缆穿导管或在槽盒敷设时,其截面积利用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根25对及以上的大对数对绞电缆、12芯及以上光缆或单根其他弱电主干线缆,当在1根直线导管内敷设时,其管径利用率不宜大于50%;当在1根弯曲段导管内敷设时,其管径利用率不宜大于40%;

2同一根导管内敷设多根4对对绞电缆或多根4芯及以下配线光缆或多根其他弱电线缆时,其管径截面积利用率不应大于30%;

3同一根槽盒内可同时敷设多根电缆或光缆,其电缆槽盒截面积利用率不应大于50%。

26.5.8弱电配线管网在有酸碱腐蚀介质的环境场所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缆室内暗敷或明敷设时,宜穿钢塑复合型导管或在耐腐槽盒内敷设;在非高温或非易机械损伤的场所,可穿燃烧性能B1级且中等机械应力的塑料导管或在塑料槽盒内敷设;

2线缆室外埋地敷设时,宜穿钢塑复合管、热浸塑钢导管或中型机械应力及以上的塑料导管;采用塑料导管时,应采取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3塑料导管和塑料槽盒不宜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

▲ 条文说明
26.5.8 在有酸碱腐蚀介质的环境场所敷设弱电配线管网时,弱电缆线可穿各规格公称口径的钢塑复合管或穿各规格公称外径的建筑电气安装使用的阻燃塑料导管。除符合本标准条文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塑复合管》GB/T 28897、《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1.1、《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GB/T 10798、《建筑用绝缘电工套管及配件》JG 3050和《电气安装用阻燃PVC塑料平导管通用技术条件》GA 305中的有关规定;布线用塑料槽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安装用电缆槽管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9215.1中非火焰蔓延型的有关规定。

 

26.5.9楼层槽盒及导管与弱电箱、接线盒设施之间暗敷或明敷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层水平槽盒引出至每个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过路箱或终端出线盒的导管,宜采用一根或多根外径为20mm~25mm的导管;

2楼层每个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至本单元内弱电终端出线盒的导管不宜穿越非本单元的房间。

26.5.10建筑物竖向配线管网宜采用金属槽盒或金属导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槽盒的规格、导管的管径及数量应满足弱电各系统主干线缆远期发展的需求;

2导管在多层建筑砖墙或混凝土墙内敷设竖向主干时,宜采用不少于2根且公称口径不小于40mm的厚壁钢导管;

3多层建筑竖向配线管网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明敷设时,宜采用槽盒或导管;

4高层建筑竖向配线管网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明敷设时,宜采用加设防火保护措施的槽盒;当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面积较小时,可采用槽盒与导管相结合的配置方式;

5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中竖向配线管网,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应采用加设防火保护措施的竖向槽盒;

6高度250m以上的公共建筑,除弱电间(竖井)外,宜增设1个弱电间(竖井),供弱电系统及应急防灾系统的备份线缆使用,增设的弱电间(竖井)可与强电备用竖井合用。

▲ 条文说明
26.5.10 建筑物竖向配线管网宜采用封闭式金属竖向槽盒或金属导管
    第3款~第5款 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时,其槽盒内每隔400mm~500mm槽壁上应加设(铆接或焊接)金属横担,并满足弱电系统竖向缆线的安装。第6款高度超过150m以上的建筑,应在楼层弱电间和增设的弱电竖井(与电气合设)内分别设置1根(为1+1冗余)竖向应急防灾专用竖向缆线管道,供各避难层中避难区域(间)处专用弱电间内各应急防灾设备专用主干缆线使用。
    两根弱电布线系统异处敷设的竖向应急防灾专用竖向缆线管道应采用封闭式金属竖向槽盒(即槽式电缆走线槽)且须采取防火措施。封闭式金属竖向槽盒的规格应根据实际需求且留有余量,并应根据楼层高度且下部楼层规格宽上部楼层规格窄的配置方式进行配置,通常采用200mm~400mm宽150mm深。
    连接两根竖向专用槽盒的双路由主干管槽分别由大楼总消防安防控制室或应急指挥室(中心)引出,经水平分方向分别引至楼层的弱电间(电信间)和专用弱电竖井或配电间强电竖井内。

 

26.5.11弱电系统信号传输线路为1芯及以上光缆时,宜采用非金属加强芯线缆,且独立穿导管或在槽盒内敷设;当线缆有分隔要求时,槽盒内应加金属隔板。

26.5.12弱电系统采用金属屏蔽刑电缆时,其金属屏蔽层应可靠接地。

26.5.13对电磁场干扰提供增强防护或有抗外界电磁场干扰需求的场所,其信息通信及其他弱电系统电缆应全程采用金属导管或槽盒防护,且应将系统管网中金属配线箱、过路箱、导管、槽盒及终端出线盒的金属外壳可靠连续导通及多点接地,并符合本标准第8.10.10条的规定。

26.5.14楼层导管及槽盒不宜穿越建筑结构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应采取防止伸缩、抗震或沉降的补偿措施。

26.5.15弱电配线管网穿越人防地下室围护结构处和人防区域内的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和密闭楼板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的有关规定。

26.5.16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弱电配线管网金属管及槽盒不应穿越建筑楼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内墙。当导管及槽盒必须局部穿越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内墙或楼板时,应对金属导管及槽盒采取防火措施,并应在穿越段的管槽外加设与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相同的装饰材料进行包封。

▲ 条文说明
26.5.16 当金属导管及槽盒必须局部穿越前室和合用前室的内墙或楼板时,除应对金属管及槽盒采取防火措施外,还应在穿越段的管槽外加设耐火装饰材料包封。其包封装饰材料应与内墙或楼板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相同。

 

26.5.17弱电配线管网明敷设穿越楼层(含避难层)防火墙、防火分区的梁板墙、顶棚、屋顶板、弱电间(电信间)及弱电竖井楼板与隔墙孔洞等建筑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金属导管或槽盒穿越后,其孔隙应按照等同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的材料封堵;

2金属导管或槽盒内部截面积大于或等于710mm2时,应在线缆敷设后进行管槽内部防火封堵;

3导管或槽盒内外防火封堵的材料应按照耐火等级要求,可采用防火胶泥、耐火隔板、填料阻火包或防火帽。

▲ 条文说明
26.5.17 导管或槽盒内部截面积大于或等于710m㎡时,应在缆线敷设后在管槽内部进行防火封堵。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气装置 第5-52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布线系统》GB/T 16895.6的有关规定。

 

26.5.18弱电配线管网在避难层和避难区域(间)内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层非避难区域和避难区域(间)应采用金属导管、金属槽盒、金属终端出线盒和过路盒;

2金属导管或槽盒明敷设时,不应直接由非避难区域穿越防火墙至避难区域(间)内;

3公共建筑各避难层的避难区域(间)与非避难区域防火墙交接处,根据应急防灾设备情况可设置一个专用弱电间,其净面积不宜小于2m气专用弱电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高度100m及以上的建筑物中,由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直接引至各个避难区域(间)专用弱电间的应急防灾专用线路应选用耐火等级不低于750°c、90min耐火型线缆;

5高度250m及以上的建筑物中,各应急防灾系统的专用物理双链路线路,应由消防控制室和安防监控中心分别经由弱电竖井和备用竖井引至避难区域(间),竖向或水平管槽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6避难区域(间)内金属导管或终端出线盒及过路盒应暗敷设,当受条件限制金属导管或槽盒需要在避难区域(间)内明敷设时,其管槽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 条文说明
26.5.18 弱电配线管网在避难层和避难区域(间)內敷设


    第3款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在公共建筑避难区域(间)与非避难区域防火墙交接处设置楼层专用弱电间时,其面积不宜小于2㎡,并应满足能安放避难区域(间)内专用的19in标准机柜、网络交换机、数字安防视频监控、广播、布线、局部等电位端子板箱、配套电源等设施。专用弱电间四周侧墙应采用不低于3.00h耐火极限的防火隔墙与非避难区域分隔,其上下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并采用甲级防火门,防火门可朝避难区域(间)内开设。专用弱电间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第4款 各避难区域(间)专用弱电间内专用防灾设备线路为专用数字安防网络线路、专用广播线路、专用安防视频监控等线路的配线管网,其线路缆线经大楼防灾专用竖向主干缆线管道由大楼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直接引来,缆线专用竖向与水平保护管槽的外露部分均应采取防火措施。


    第6款 弱电布线电缆在超高层民用建筑避难层、避难区域(间)和大楼竖向专用弱电配线管网中楼层水平缆线和大楼竖向专用主干缆线的设计宜采用耐火型缆线(电缆或光缆)。高度100m以上至250m和高度250m以上建筑物的各个避难区域及大楼竖向专用弱电配线管网中缆线的耐火要求,在燃烧温度在750℃及以上时,应满足不低于90min耐火时间的防护需求。

 

26.5.19弱电配线管网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射频应用设备等电器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弱电线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应符合表26.5.19的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26.6建筑物内配线设施

26.6.1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可设置信息通信接入、综合布线、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数字无线对讲、信息网络、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广播、建筑设备管理、火灾自动报警、公共安全、弱电配套电源设备及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等设施,其管槽敷设的方式宜符合本标准第26.1.7条的规定。

26.6.2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设置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信息设施时,涉密与非涉密信息设备机箱(柜)及线缆管槽之间应采取物理分隔和有效防护的屏蔽措施。涉密线缆应独立穿金属管或金属槽盒敷设,并可在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外加设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26.6.3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或弱电竖井内可选用通用19in标准网络及布线设备落地或挂墙机柜。

 

 

26.6.4进线间、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内配置布线系统设备或信息网络设施时,宜安放在通用19in标准落地或挂墙机柜内,并符合下列规定:

1落地或挂墙机柜的前门、后门(后板)及两侧板体应便于设备安装维护时可拆卸与开启;

2落地机柜在室内居中安装且总宽度为800mm时,其前门与后门离墙净空不宜小于1000mm;当机柜总宽度为600mm时,其前门与后门净空不宜小于800mm;

3落地机柜靠墙安放且外框总宽度为800mm时,其前门净空不宜小于1000mm;

4落地或挂墙机柜靠墙安放且外框总宽度为600mm时,其前门净空不宜小于800mm;

5挂墙机柜靠墙安放时,应采用螺栓固定,其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0m~1.5m;

6落地机柜安置在抗震设防地区时,应采用螺栓固定且采取防震措施;

7弱电竖井内安置落地或挂墙机柜时,竖井内净尺寸深度应满足机柜前门开启的需求;当受竖井净空条件限制时,维护人员可在竖井外走道上操作,竖井内净尺寸深度宜不小于1.0m。

26.6.5楼层弱电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宜固定明装在弱电间(电信间)、弱电竖井内墙上,箱底距地高度宜为1.0m~1.5m。

26.6.6当受建筑条件限制,楼层不宜设置弱电间或弱电竖井时,可采用墙体内嵌装楼层弱电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的方式;配线箱或分接箱底边距地高度宜为0.5m或1.5m,过路箱底边距地高度宜为0.5m。

26.6.7墙体内嵌装的楼层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应具有防潮、防尘要求且加装锁具,箱体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1P54。

26.6.8应选择标准规格尺寸的金属箱体。当选择非标准的配线箱、分接箱和过路箱时应采用金属钢板制作。

26.6.9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应根据用户信息点数量、引入线缆(含预留长度)、用户终端线缆数屈、业务需求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安装位置,应便于光网络单元(ONU)光缆与设备电源线引入,并满足用户区域内移动终端设备无线信号覆盖的需求;

2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宜在用户区域室内侧墙上嵌装或安装在用户19in标准机柜上,其安置的位置宜靠近金属导管入户的引入侧;采用侧墙嵌装方式时,其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300mm;

3在用户单元信息配线箱附近水平150mm处,宜预埋1个单相交流ZZOV/10A电源接线盒,并将电源线穿管暗敷设引至配线箱内电源插座上。信息配线箱的电源也可直接从用户配电箱接至箱内电源插座。

26.6.10楼层信息出线盒宜采用暗装方式,盒体底边距地宜为300mm,并与附近暗装电源插座安装高度相同。26.6.11楼层管线在吊顶内敷设时,过路盒宜敷设在吊顶内且盒口朝下;当楼层管线埋地敷设时,过路盒安装于墙上,底边距地宜为300mm

 

 附录A 民用建筑中各类建筑物的主要用电负荷分级

 

 

 

 

 

 

 

 

 

 附录B 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及可接受的年平均雷击次数的计算

 

 

 

 

 

 附录C 浴盆和淋浴盆(间)区域的划分

 

 

 

 附录D 游泳池和戏水池区域的划分

 附录E 喷水池区域的划分

 附录F 声压级及扬声器所需功率计算

 

 

 附录G 各类建筑物的混响时间推荐值及缆线规格计算与选择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千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 必须 “ , 反面词采用 “ 严禁 ”;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 应 “ , 反面词采用 “ 不应 ”或“ 不得 “;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 宜 “ , 反面词采用 “ 不宜 ”;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 可 ” 。

2 条文中指明应 按其他有关标准执 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 ” 或“ 应按……执行 ” 。

 

 引用标准名录


MrdT 2023年10月12日 09:34 收藏文档